最近,湖南耒陽留守女生鍾芳蓉考出676分,居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卻選擇北大考古專業引發了熱議!風頭完全蓋過了所有高考狀元!
鍾芳蓉高中就讀於湖南耒陽正源學校,今年高考數學146分、語文130分、外語133分、文綜267分。她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她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平時學習全靠自覺。
而令她備受關注的原因,是她作為一個留守女孩,卻選擇北大的考古專業!
網絡上對她的選擇多有批判之意:考古專業又冷門,就業面又狹窄,註定不會是大富大貴的行業。而更有人直說:估計老師們都失望透了。
網友留言截圖
考古專業的確遠不如金融、人工智慧等專業「熱門」,在就業發展和薪酬回報上,確實也難以「大富大貴」。
但是考古=窮?這其實是人們對考古這個行業固有的偏見。
考古所和博物館以及文物管理部門等事業單位都是考古專業學生就業的選擇,薪資水平跟當地的普通公務員是一樣的,不存在收入過低的問題。
而考古學作為北大的王牌專業之一,其畢業生深造研究、進入科研所的都不在少數。因為冷門,而把考古和窮等同,這種說法不僅是無知的,更是傲慢的。
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調查,高考狀元選擇經濟學和工商管理的比例高達40%,而哲學僅有0.42%。傳統的基礎學科和人文學科,不僅在高校錄取線上「低空飛行」,而且多是調劑過來的。一些名牌大學昔日當家的文史哲專業,今天只有降分以求,才能勉強招滿學生,更遑論吸引優秀生源。
一邊呼籲要大家摒棄世俗觀念,復興文史哲,一邊又對著毅然選擇考古專業的學生大呼可惜,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有問題的不是這個追求理想的女孩,而是凡事都要以賺錢為衡量標準的社會風氣。
從馬王堆的帛書到海昏侯墓的竹簡,考古的意義不僅僅只是發掘文物,而是找尋人類在歷史長河中遺失的記憶,找到那些不曾被記載的閃光的精神。正因有太多的人只顧著低頭賺錢,敢於抬頭仰望星空的人才會顯得如此特立獨行。
歷史的天空之所以群星璀璨,正是因為有無數的先輩為它奉獻了一生熱愛。如今,有新鮮的血液願承前人之志,開後人之路,這就是最好的前途。只談錢,未免太過狹隘了。
8月1日,鍾芳蓉的爸爸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時得知女兒想報考考古專業時,他去問了村裡的大學生,別人說這個專業很冷門,就業狹窄還賺錢少。「農村人最主要是擔心錢的問題,但是她金錢看得比較淡,我也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
對於鍾芳蓉本人而言,「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是她對自己選擇考古的態度。而「窮苦家庭的孩子應該選擇現實回報更高的職業」這種觀點純屬狗屁邏輯,當普通甚至困難家庭的學生,有資格有能力去追夢、問天,這才應該是大眾所期望的。
8月2日晚鐘芳蓉收到了樊錦詩親筆籤名書以及信,非常激動,連夜寫了一封回信。在信中,她表示自己因為樊錦詩先生而選擇北大考古,從中得到了成長的力量。
「我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
回信截圖
窮人絕不應該志短!未來你就是乘風破浪的考古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