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豔敏一直在和命運抗爭,但最終為什麼決定不走?

2021-03-02 南風窗
郜豔敏不走,是她做過無數次艱難的權衡,最終做出的選擇,而並不是有些網友想像的那樣——能走也不走,善良到了愚昧的地步!大家這麼憤恨拐賣人口和買賣婚姻,但是你知道嗎?為永久消滅當地這種現象而默默努力的人,起碼有一個,不是別人,正是郜豔敏。006年冬天,我去河北保定曲陽縣下岸村採訪郜豔敏,寫了《尷尬的榜樣》一文(點擊題目可看)。我要不謙虛地說,在所有關於郜豔敏的報導中,本文是寫得最好的一篇。那次採訪受到當地很大的阻撓,郜豔敏被縣鄉幹部截回家中,我被押送出境。深夜,在從曲陽去保定的車上,朋友問我此時有何感觸?我說:「我為郜豔敏的安全擔憂,並且覺得對不起她。我們本來是想來幫她的,沒想到給她帶來了更多的麻煩。」我想,我們離開曲陽就沒什麼危險了,但郜豔敏一直生活在那裡,跑不出人家的手掌心,她的日子才真正難過。到達保定酒店後,我又打電話採訪她,聊了好久。我感覺郜豔敏就像一隻驚恐的小貓,讓人為她揪心。不過,也許這麼多年來都在驚恐中度過,她早已習慣了,此時竟流露出樂觀的心情來。電話裡,郜豔敏一邊說,一邊不停地笑。我問她笑什麼?她說,跟你們這些愛心人士交談,感到高興。她上學時的成績是拔尖的,家裡的獎狀貼滿了一面牆。她想出來打工,父母都不同意,覺得女孩子出去不方便。她被拐賣的消息傳來,父母躺在炕上整天不動,叔叔怪她:如果不是你個性強,非要出來打工,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她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因為第一步就走錯了——出來打工,結果被騙到山裡賣掉了。這對她是致命的打擊。有些網友不解,認為郜豔敏性格軟弱,才會有今天。不,她個性非常堅強,一直在跟命運抗爭。她跑過一次,自殺過3次,洗胃,灌腸,腦子也受刺激了。她曾經是個樂觀的小女孩,自從受刺激後,就快樂不起來了,覺得沒法見人,也不開心。剛到下岸村時,她不相信任何人。因為是兩個女人販子騙了她,所以她也不相信女人了。她把自己封閉起來了。她說:「我平時不出門,因為村裡外地人多,去串門會串出事來——如果外地媳婦跑了一個,會連累別人。」很多網友質疑:公安為什麼不去那裡打擊人販子、解救被拐婦女?我想說明一點:下岸村男人買外地媳婦,都是十幾乃至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郜豔敏親口告訴我,自從她來後,村裡就很少有買來的媳婦了,而且當初買來的媳婦也跑得差不多了。她們為什麼要跑呢?苦,這裡的生活太苦了!郜豔敏不走,是她做過無數次艱難的權衡,最終做出的選擇,而並不是有些網友想像的那樣——能走也不走,善良到了愚昧的地步!當然,她最大的特點就是善良。婆婆跟她說:「你要走了,這個家就全完了!有時候真的可憐你,知道你難,擔子太大了。」她回老家見了父母,父母也勸她回去,這個我在《尷尬的榜樣》裡寫過了。最早發現郜豔敏的是一位當地民間攝影家,他背著照相機四處採風,在大山深處發現一所簡陋小學。這裡的山是光禿禿的石頭山,房是光禿禿的石頭房。攝影家跟我說:「我還領北京電影廠在那選過外景呢,他們說要拍抗日戰爭主題的電影……」你想想,這裡的情形跟抗日時候的農村差不多!有人會問,下岸村這麼窮,為何還有這麼多的外來媳婦?下岸村這麼閉塞,為何買媳婦的消息還這麼靈通?這也是我採訪時的困惑。郜豔敏說,不是村裡人出去打聽的,都是人販子找來的——人販子知道哪個村最窮,娶不起媳婦,只能靠買。「郜豔敏現象」承載的東西太多了:拐賣人口、買賣婚姻、強姦及其他人身傷害、底層貧困、鄉村建設、基層教育、政府不作為、拒絕新聞監督,以及文明、野蠻、愚昧、親情、尊嚴、獨立等諸多項撕裂。網友們發出過無數條不解的質問,但是你知道嗎?郜豔敏當初的困惑比這還多!她看到這個山村這麼窮——她來了十幾年,來的時候是這個樣子,現在還是這個樣子,不可能有什麼發展,她的前途也沒了。攝影家第一次見她的時候,她正準備再往河南老家跑……攝影家跟我說:「我當時怕她走啊。她走了,村裡又沒有老師了,孩子們就又失學了,他們長大後只能和父輩們一樣買媳婦了……我當年也是個失學孩子,我說,只要你不走,我幫你。」郜豔敏不走,是她做過無數次艱難的權衡,最終做出的選擇,而並不是有些網友想像的那樣——能走也不走,善良到了愚昧的地步!當然,她最大的特點就是善良。婆婆跟她說:「你要走了,這個家就全完了!有時候真的可憐你,知道你難,擔子太大了。」她回老家見了父母,父母也勸她回去,這個我在《尷尬的榜樣》裡寫過了。所以,她覺得自己走了,是對公公、婆婆不負責任,因為公公、婆婆對她很好;也是對下岸村的孩子們不負責任。「我跟孩子們是誰也離不開誰」。攝影家個人花了2000多元錢,資助她和孩子們去北京,看天安門升旗儀式。那是她被拐後第一次走出大山。在火車上她又說又笑,像個孩子。回家後,她給老父親打電話,說到過北京了,看到天安門了,就是死了也心甘情願了;今後一定努力教學,讓山村的孩子們都考上大學,將來走出大山,為祖國做貢獻。她還利用雙休日辦掃盲班,讓村裡沒文化的人都來認識字……郜豔敏有悲憫心,這是她做一切選擇的決定性因素。她的命運不光是我採訪以前苦,以後可能更苦:她的丈夫有腰椎病、胃病,他們的孩子身體也不好,她公公是關節炎,有腦血栓,說犯就犯,婆婆每到冬天就犯氣管炎,躺到炕上不能下來,她母親因為想她哭瞎了眼睛,患胰腺癌去世。她父親得了腦血栓、胃病、失憶症、骨質增生,簡直是從頭到腳都有病,她還有個90多歲的老奶奶,與殘疾的大伯相依為命。她顧得了這邊,顧不了那邊。她本人還經常胃痛。她會在心裡說:「媽媽,你為什麼不多活幾天,等女兒生活慢慢好起來,也能讓你享享福?」公公、婆婆說她「乖」,因為她不像別的外來媳婦,三天兩頭跑、鬧,不聽話。「自從來到他們家,我一直努力做個好媳婦,沒想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郜豔敏跟我說。她不忍心傷害她身邊的每一個人,寧願用自己的苦難換來他們的平安。別的外來媳婦走了,她既肯定她們的勇氣,「她們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反正當初都是被迫來的,如果不是被迫,誰也不會來到這個地方」,又擔憂「她們扔下的孩子怎麼辦?」留下來的媳婦,她體諒「她們也有許多無可奈何之處」。大家這麼憤恨拐賣人口和買賣婚姻,但是你知道嗎?為永久消滅當地這種現象而默默努力的人,起碼有一個,不是別人,正是郜豔敏。那兩個萬惡的人販子,她想過她們會否受到法律的懲罰嗎?她只是淡淡地說:「我沒想過她倆的命運。我相信老天不會總讓她們這麼幸運的。」但她不希望任何一個人再重蹈她的覆轍。她跟我說:「我想提醒出門在外的女孩,在外面要多加小心,三思而後行……」她喜歡學校的孩子們,「我給他們帶來希望,他們也給我帶來希望——他們讓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郜豔敏肯定不是聖人。有時她也覺得自己懦弱,有時也覺得堅持不下去了。在這個封閉、落後、保守的地方,女人拋頭露面,東奔西跑更難。十幾年來,她一直在給自己提問題,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也不能預料以後會發生什麼,內心充滿了茫然。媒體無良、公安無察、政府不作為、貧困和愚昧的捆綁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把「郜豔敏現象」的任何一點拎出來,都有充分的可挖掘、可討論的餘地,而且網上大多也都討論得很充分了。我覺得,我們還有一點可挖掘的,就是以悲憫心來看郜豔敏。大家這麼憤恨拐賣人口和買賣婚姻,但是你知道嗎?為永久消滅當地這種現象而默默努力的人,起碼有一個,不是別人,正是郜豔敏。當年採訪時,郜豔敏跟我說:「村裡還沒有一個初中畢業生。有幾個正在念初中的。我覺得,沒有文化就沒有出路,只能像他們的祖輩一樣,放羊、買媳婦。」她當了十幾年鄉村教師,每天都在以微薄之力,踏踏實實地改變這一點。「以悲憫心看郜豔敏」是什麼意思呢?當年,郜豔敏給我提供過一位美籍華人寫給她的信:「郜豔敏老師,你好。昨天在網易上看到你的事情,很感動。雖然你今天的處境,政府有很大的責任,但是面對現實,我還是決定給你寄250美元(編者註:當時相當於2000元人民幣),以後還會繼續給你寄。請收到錢後,一定給我回信。還有什麼問題,也一起探討。」「這筆錢是給你的,你可根據自己的感覺去使用。可叫你的記者朋友先寄電子信給我。你是平凡但偉大的,向你致敬,祝你萬事如意。」我不是號召大家都給郜豔敏捐款。事實上,據郜豔敏及一位匿名信源提供給我的信息,這筆款也並未到達郜豔敏手中,而是落到了鎮裡成立的慈善基金會裡。因為當年採訪時很快被縣鄉幹部驅逐出境,我也未來得及向鎮慈善基金會核實此事。我想說的是,這位美籍華人在信裡體現出來的,正是悲憫心。郜豔敏把所有幫助過她的人都稱作「愛心人士」,我想,她說得對。

我們應該同情每個生命所遭遇的沉重苦難,真誠地貼近並傾聽這苦難心靈所發出的聲音,竭盡所能地理解和幫助他(她)、也幫助我們自己。當然,我也知道,每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都會力有所不逮,這沒關係,請我們保持同情。

點擊屏幕右下方寫評論,可參與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尷尬的榜樣:郜豔敏,被拐來的教師
    以至於當最後的買主——她未來的公公——捏著2600元借來的錢出現時,郜豔敏撲過來,跪在老人面前,央求他快點將自己買走。 「我覺得我是個失敗者。因為第一步就走錯了:出來打工,結果被騙到山裡賣掉。我的命運就這樣被握到了人販子的手裡。」郜豔敏跟記者說。「我到下岸村十幾年,生活一直沒有大的改善。這個村子,我來時就是這樣的,現在還是這樣。有時候我想,活下去還有什麼意思呀?
  • 郜豔敏,人生跌宕
    21個年頭說快也快,郜豔敏今年40歲了,她現在已經習慣了把當時的買家當成自己的家人,公公80多歲了,身體不好,躺在床上一直沒有起來,因為網友的討論,她恐懼起來,擔心追究她家人的責任,幾次向記者提到公公當時是救人者的身份。「當時我公公去看我,他看我挺小挺可憐,但是人販子不讓我走,他又回家湊錢才把我帶走,如果不是跟著他走,我可能已經死了。」
  • 郜豔敏:書寫園丁傳奇的被拐婦女
    太行山深處,有一所「袖珍小學」,學校裡唯一的老師叫郜豔敏。400毫升血輸完了,郜豔敏活了過來,張煥芝卻突發心臟病,昏倒在醫院走廊上……  兩天後,張煥芝甦醒過來,她把這個買來的兒媳叫到病床前,拉著她的手說:「豔敏,我和你公公商量過了,你也是個苦命的孩子,把你留在這兒太委屈你了!趁著權增不在,你要走,現在就走吧……」  郜豔敏愣住了,良久之後,她嚎啕大哭。
  • 中國有千萬郜豔敏,但只有一個餘秀華
    本來不準備再講這個,作為一個遠在天邊的口炮黨,我個人並沒有能力幫助郜豔敏及她背後的姐妹們走出修羅地獄般的人生,而關於什麼是天賦人權與是非標準,關於媒體操守和政府責任,我國知識界媒體界已經釐得很清楚了。如果你不知道郜豔敏是誰,請自行搜索最美山村女教師+被拐賣的組合關鍵詞。既然本不想寫,怎麼又來叨逼叨?
  • 《白髮》定檔,張雪迎李治廷熱血抗爭誓為命運而戰
    同時,該劇發布了「命運版」版主題預告、「亂世情」版雙人橫版海報,容樂、無憂、傅籌、容齊等人的命運被一雙無形的手所掌控,以容樂為首率先發出抗爭,為掌控自己的命運而戰。電視劇《白髮》是演員張萌轉型擔任製片人的首部作品,為觀眾留下眾多經典角色的她從臺前走到幕後,為觀眾打造了一部「不願活在謊言和騙局中」,勇於抗爭,不斷逃出命運樊籠的正能量「女性勵志傳奇」故事。預告片以劇中容樂(張雪迎 飾)的身世懸念為主軸,對過去一無所知的她,在找尋記憶的過程中察覺到自己的身份似乎並不簡單。
  • 《白髮》定檔 張雪迎李治廷熱血抗爭誓為命運而戰
    同時,該劇發布了「命運版」版主題預告、「亂世情」版雙人橫版海報,容樂、無憂、傅籌、容齊等人的命運被一雙無形的手所掌控,以容樂為首率先發出抗爭,為掌控自己的命運而戰。我命由我懸念迭起 喋血抗爭為自己而活電視劇《白髮》今日正式宣布定檔5月15日網絡播出。
  • 命運是天註定的,還是自己走出來的?
    但有時,回想過往,又發現有些事情是因為自己錯誤的決定而變得糟糕,有些人是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失去,有些經歷像是自己一手造成的,甚至一些疾病也是自己的大意或任性而患上的。那麼命運到底是天註定的,還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
  • 駱駝祥子和虎妞的人生悲劇:不同的抗爭,卻是相同的命運
    視線轉向主人公祥子和他的妻子虎妞,這兩位的抗爭和結局具有相當大的代表性,其身上或多或少可以找到一些階層人民的影子。而且這種破滅還是呈螺旋式開展的,命運仿佛貓兒戲鼠一般不斷地給予祥子實現夢想的希望,又一次次的被冷銳堅硬的現實打破。一次又一次反覆的失去,似是在和祥子說:你不配擁有它,它永遠不是你的。
  • 高考662分 遼寧「龐貝病」男孩是怎麼與命運抗爭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睡覺要戴呼吸機、身體要忍著矯正支具的疼……高考662分的遼寧小夥兒是怎麼與命運抗爭的?王唯佳是來自遼寧瀋陽法庫縣西二臺子村的一名學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小夥子考出了662分的好成績。然而在成績背後,這個小夥子卻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和努力。
  • 我同時和癌症與抑鬱症抗爭的400天,希望可以鼓舞你
    ,但很勵志鼓舞人心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4年前在抑鬱互助群裡的抑鬱病友,很可惜前段時間他患了癌症,但依然頑強抗爭的故事,目前癌症已經得到控制,當下抑鬱症狀還有殘留,可症狀已經不影響生活了。,我從中走出來還成為心理諮詢師,目前全網幾十萬粉絲,所以他考慮再三,決定把自己的經歷願意分享出來,算是給很多人一些希望與啟示。
  • 我同時和癌症與抑鬱症抗爭的400天,希望可以鼓舞你
    文/老K今天老K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很心酸,但很勵志鼓舞人心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4年前在抑鬱互助群裡的抑鬱病友,很可惜前段時間他患了癌症,但依然頑強抗爭的故事,目前癌症已經得到控制,當下抑鬱症狀還有殘留,可症狀已經不影響生活了。
  • 性格決定命運?真正決定你命運的其實是三觀
    接著會發現,幾乎最終所有的問題,追根究底可以歸結到三觀或思想,也就是很多人所說的思維方式。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對於自己要活成什麼樣子、想要追求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境界、想做成哪些事、怎樣才能不白來這世界一遭等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心境中,也有不同的看法。這些,其實也透露出一個的三觀和思想。
  • 不懂抗爭的命運有多悲慘
    不像重慶山區,每天爬上爬下,背上永遠背著沉重的背篼,壓彎了腰,壓駝了背。一年以後,柳絮生下了大兒子。她可以自由的去街上趕集了,甚至還聯繫上了娘家人。上大學的外甥專程從重慶跑過來看她,並且要帶走柳絮。這時候,她完全有機會回到自己的家鄉,回到親人的身邊。但是她卻不想回去。這家人答應,她走可以,孩子得留下。孩子是自己的心頭肉,柳絮怎麼捨得拋下獨自遠走高飛。
  • 興趣決定人一生的命運
    興趣決定人一生的命運——你相信嗎? 1.興趣有多大的影響力? 那麼,為什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不愛學習的孩子,家長用盡各種手段威逼利誘,成績往往還是上不來。愛學習的孩子,不需要任何人督促,就能在每次考試結束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 不愛學習的孩子,上課永遠在走神,昏昏欲睡。愛學習的孩子,聽課永遠全神貫注,目光炯炯。
  • 作為左撇子,我一直在和這個右撇子的世界抗爭
    我是個左撇子,我在人生中一直和這個右撇子的世界抗爭。如果我不小心,寫字的時候我的手總會把紙弄花,而且我寫字的姿勢很奇怪,手肘在空中亂畫,手指也隨著晃動。因此,我從沒用過鋼筆寫字,也沒用過所有同齡人都有的自動鉛筆,因為鉛筆的字跡很容易花。
  • 道路決定命運 發展才能自強 ——復興之路啟示之二
    新華網北京12月1日電 12月2日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道路決定命運 發展才能自強——復興之路啟示之二    一個國家和民族,有了正確的道路,人民的奮鬥才能充滿信心,命運的航船才能乘風破浪。    「全黨同志必須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麼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要把藍圖變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的三個「牢記」,回首過去、審視現在、展望未來,彰顯了共產黨人的歷史自覺和責任擔當,發人深思、給人力量。
  • 半歲雙耳失聰,最終成為清華博士生,她從未鬆開與命運抗爭的手
    26歲的她開啟了一段新的徵途,人生路上,她從未鬆開與命運抗爭的手。從未松過手江夢南從未松過手。江夢南和她的父母從未鬆手,拽住了命運。有一次,江夢南罕見地和室友說起是用什麼藥導致的耳聾,之前是怎樣上的學。她有次考試成績很好,和小朋友一起高興地去領獎狀。但因為是旁讀生,不被列為老師的考核標準範圍內,她沒能拿到獎狀。她也發現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別人在後面叫她她不知道,這讓她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