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壓力大?8分鐘緩解育兒焦慮

2020-11-10 馬蕾醫生

綠屎是不是寶寶病了?這是拉稀嗎?寶寶拉臭時這麼用力是便秘嗎?寶寶吃飽了嗎?寶寶老醒是睡不好嗎?吃夜奶會不會影響發育?長溼疹了是不是媽媽沒做好?寶寶不會叫媽媽是不正常嗎?……(此處省略10萬字)


這就是媽媽群裡日常的「十萬個為什麼」連環發射火彈炮鋪天蓋地的「媽媽要崩潰啦~救救寶寶吧~」


講真如果你不從事科普工作,真的不知道新手媽媽們是如此的焦慮謹慎,每天都是左手放大鏡,右手量尺,分分秒秒沉浸在屎尿屁吃睡和正不正常裡無法自拔。



沒有人天生會當媽,生娃養娃的路上誰都想少走彎路少掉坑,做了媽媽才能真切體會36524到底是個啥!天天圍著寶寶轉,不止是體力上的透支,還有心靈上的羈絆。


想要快樂的生娃養娃真的並非易事。九九八十一難的考驗不是必須,是不是難如西天取經,前提是你有多少知識儲備。


01

育兒有方法嗎?


當我們這一代為人父母時,養育孩子不論是從日常照護還是從育兒理念上來說,都比我們的父母優秀很多。迷茫的根源是沒有方向,缺乏判斷和認知,養育不是單方面的,父母養育孩子的同時,也是孩子在滋養著我們,所謂的育兒、育己是相互的成全。


不同的育兒衝突和爭論都圍繞在情感接納、親子互動、界限設置、行為控制、獨立性等方面,但難免還是會有人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如果我們不了解和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發展特點,就很難去靈活的調整和轉換自己的養育模式跟互動模式。


我們需要看到孩子獨特的先天氣質特徵,別讓成年人自己的焦慮和功利心主導了對孩子的引導,參照孩子的最近發展區給予腳手架式的支持和幫助。孩子的各種能力都不是孤立發展的,拋開發展特點的做法並不科學。


02

理解和接納,同時保持界限


面對一個大哭的孩子我最常聽到的是:


你哭啥?哭有啥用?再哭別玩了,帶你來也不是讓你哭的,再哭我走了······



允許孩子表達他的情緒

我們才有機會得知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


成人會有意識地壓抑自己的情緒,而孩子天生不會也無需壓抑情緒。很多時候只需一個愛的抱抱之後孩子就屁顛屁顛的接著玩去啦。


面對哭我們的反應是下意識的,通常也跟我們所接收到的反饋有關,但是我們不能再用這種方式來對待我們的孩子,改變從你意識到問題開始。


接納孩子的感受,並不意味著允許他做不能接受的事情,當我們發現孩子的感受被接納和理解了,他們就比較能遵守我們為他們設立的界限。



03

如何理解育兒高頻詞:和善而堅定


和善而堅定,並不是在孩子想吃棒棒糖的時候我們微笑著對孩子說:為了你保護你的牙齒,我們不能吃。


《正面管教》說我們需要和善而堅定,同時還要避免驕縱和過度控制。


媽呀!這真的是太難了,怎樣才能做好平衡,界限又如何把握。這跟父母和孩子的特質有關,讀書和參加各種學習不會使你成為一個完美的父母,當然世上也沒有最完美的父母。但是學習可以讓你更多的了解自己、了解孩子,在犯錯時及時更正,走錯了及時回來。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親近我們、尊敬我們,當我們離開後,他們能夠繼承我們的愛順利前行。


育兒理念千萬家,最應該聽從的是你和孩子自己。


沒有兩個孩子大腦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孩子們對相同情境作出的反應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我們不能一刀切式的解決碰到的各種問題。


花更多的時間陪伴,並了解他們的行為特徵,搞清楚孩子行為變化的過程,才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特點的教育方法。


實際上科學家才剛剛開始研究如何有效教育孩子,育兒文裡很多新的證據出現會推翻舊有的說法。更新便是進步的最好體現,養娃的確需要與時俱進。


隨便舉個例子,就拿怎麼哄孩子入睡這事來說,所謂的育兒家們給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建議,讓初為父母者感到無所適從、不知所措,育兒專家是無法解決父母碰到的每一個具體的問題,只能為父母指明大方向,但是路具體怎麼走還需要自己摸索。



所以千萬別只聽某一個人的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局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界限,每個人都需要不斷更新知識。


04

如何看待母嬰關係


母嬰關係是孩子以後人際關係的基礎,但不是絕對。


對於孩子的發展產生影響的絕對不是哪一個因素起著絕對的、唯一的作用,發展本身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過程,孩子的成長是由許多不同的力量所共同作用的結果。


那麼當某一種因素的強度過大,超出了其他眾多因素的總和或者作用的時間更長,那它的影響確實可能更加的強烈或長遠。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體化的特徵,與各種外在影響因素相互作用最終成全了孩子的發展。


但無論如何在孩子的成長當中至少有一個人,可以為孩子提供長期、穩定且溫暖的親密關係,有助於他們發展的穩定性。


很多人自己是沒有得到過來自於父母無條件地愛的,在我們有了孩子之後,孩子對我們全身心的依戀和信賴,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心靈上的滋養。


有了孩子之後被孩子全身心的擁抱、信賴,感受著自己被需要和被愛,可以讓我們有機會去認識和反思,自己跟父母曾經的親子關係當中的一些互動模式,並有意識的進行調整和改變。


05

如何看待養娃過程中的負面情緒


整個大環境對母嬰並不十分的友好,女性需要兼顧工作、學習、家庭和孩子,全職媽媽的價值從未被認可,職場拼搏兼顧家庭更是累成「狗」。


生了孩子媽媽們最卑微的願望就是能夠睡個囫圇覺。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要求,卻往往好幾年都不能如願。長期休息不好,身體疲勞,面對日常情緒我們該如果應對而不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


首先我們要了解管理情緒不是指:我不生氣,不難過,不嫉妒······我們是人不是神,怎麼可能沒有情緒。


管理情緒不是壓抑情緒,而是我理解我自己現在很生氣,我有我自己的需要,雖然我如此生氣,但是我得管理我的行為,不能去做傷害自己、傷害別人的事情。


我允許自己生氣,那我想讓自己感覺好一點,我能做什麼呢?


比如吃買聊逛?又或者一個下午茶的時間獨處。哪種方式能讓你感覺變好,就去做。



06

育兒路上知易行難!


很少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僅僅有愛是不夠的,我們不能以愛之名做傷害孩子的事情,或控制、或懲罰、或無視。


曾幾何時我們討厭自己的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卻又在養育自己的孩子時下意識的使用著曾經的厭惡方式。


阿德勒說過:你經歷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那段經歷,你願意賦予那段經歷什麼意義。《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說:如果你很幸運,請讓幸運傳遞,如果你不幸,請讓不幸終結。


所以我們需要有著對美好生活的願景和勇於改變的嘗試。

相關焦點

  • 2019年上海市優秀社會工作項目:「媽咪寶貝幫」緩解新手媽媽育兒...
    「媽咪寶貝幫」緩解新手媽媽育兒焦慮服務項目是在如何的一個背景下成立的?能否和我們具體介紹一下?2016年《上海兒童健康服務能力建設「十三五」發展目標和任務》明確指出,要圍繞兒童健康管理,實現從以疾病治療為主向以健康管理為中心轉變。《健康中國》和《健康上海》規劃的相繼出臺,更是反映出今後國家公共衛生政策將向以預防為主、以健康管理為核心的「大健康」理念轉變。
  • 新手媽媽育兒手忙腳亂?了解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緩解育兒焦慮
    文 | 小微爸爸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新生寶寶和爸爸媽媽之間總是會有某種默契,例如媽媽看著孩子微笑,她會知道這是媽媽的肯定和允許,當媽媽表情嚴肅,表示「不」的時候,孩子也會有所反應。
  • 緩解新手媽媽焦慮,你需要這些準備
    最近靠譜爸爸粉絲多了很多新手孕媽,孩子馬上誕生了,個個緊張又興奮,不禁讓我想起當年。剛剛做爸爸的時候,當時面對孩子的所有問題,都沒有準備,特別的焦慮。比如說我女兒,剛剛出產房,頭上就頂個大瘤子,加上羊水早破,要觀察三天,我就緊張的不行。翻了一堆的資料去查,為什麼頭上有個瘤,百度了一下,結果千奇百怪,有的說是頭皮血腫,要抽吸積液,有的還說要消炎藥。
  • 新手寶媽的「帶娃焦慮」,該如何緩解
    長期如此,小林的神態看起來特別憔悴,精神壓力特別大。沒有足夠時間用來休息的寶媽,精神壓力之大可想而知。③不能得到家人的理解有的家庭成員認為,媽媽天生就會帶孩子,所以不理解一些新手寶媽的恐懼和焦慮,認為這都是寶媽瞎矯情。
  • 孕期情緒不佳,緩解焦慮,準媽媽試試這8種食物!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孕期由於激素水平的變化,再加上胎兒的成長,擔心的事情太多,很容易焦慮。除了散步、被人開導緩解情緒,還可以試試這8種食物,也有一定的緩解效果!1、香蕉不管是孕期還是平時的時候,如果焦慮緊張的話,可以吃香蕉,香蕉中含有一種物質,能夠使人精神振奮,能夠製造血清素。
  • 平均每8秒就賣出一冊,新手媽媽必買的育兒書就是它
    4 月初,丁香媽媽的第一本書——《丁香媽媽科學養育》首發,20 小時內,銷量破 10000 冊,平均每 8 秒就賣出 1 冊,佔據噹噹、京東多個圖書榜單首位。圖片來源:《丁香媽媽科學養育》視頻截插畫和視頻都經過嚴格的科學審核,趣味、實用的同時保證科學性,幫助新手爸媽迅速掌握育兒姿勢,家裡老人也能一起學習,緩解隔代育兒矛盾。
  • 被育兒焦慮折磨的新手媽媽,這5個方法幫你搞定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對於所有的新手父母來說,第一次帶寶寶必然都是手忙腳亂的。特別是對於媽媽來說,十月懷胎一個坎、生產一個坎、產後恢復一個坎、帶新生兒又是一個坎……真是難上加難!如果把育兒比作升級打Boss,新時代的父母在「新手村」就開始早早做準備。
  • 為什麼育兒過程中,母親常常比父親更焦慮?試試用3步緩解壓力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中國傳統式的育兒方法下,母親承擔了生育的責任的同時,還要包攬大量的撫養孩子,照顧孩子的責任。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導致母親常常比父親更加的焦慮和痛苦。
  • 媽媽的情緒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怎樣排解?
    但伴隨著孩子出生的喜悅,新手爸爸媽媽,面對著這個軟糯的小人兒,一想到要開始對一個生命負責,深感為人父母的責任重大,就要考慮該如何才能承擔起父母的職責,更好地養育好孩子?養育孩子,對新手爸媽是個挑戰,剛開始會遇到很多問題,其中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那麼,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 新手媽媽如何藉助珠寶眼走出焦慮
    在珠寶眼大家庭裡,有許多代理都是新手媽媽,他們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從初為人母的焦慮、抑鬱中走出來,成為了更好的自己。然後,她們心懷關愛,想分享自己的經歷,傳遞自己的經驗,幫助更多的新手媽媽。小燕就是其中之一,她也曾經歷過那段讓人崩潰的新手媽媽生活。
  •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時間:2020-12-02 18: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壓力大焦慮怎麼緩解你造嗎? 壓力大焦慮怎麼辦 為大家分享壓力大焦慮怎麼辦,接下來小編就來介紹。
  • 帶娃很辛苦,新手爸媽緩解壓力的十二個小技巧
    在談及育兒時,我們往往更加頻繁地把關注點放在了寶寶身上,而忽視了作為監護人和看護者的家長,這顯然是不夠的。育兒從來不是一項輕鬆的任務,尤其是對於新手媽媽和新手爸爸們來說,更是困難重重、挑戰不斷。湯姆作為新手爸爸,結合自己掌握的育兒知識、結合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將心得體會分享如下 —— 為了更好地調節育兒的壓力、放鬆自身情緒,寶媽寶爸們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一項總體原則:轉變。 家庭迎來新成員,絕對是一件大事,全體成員在意識裡要把它放到最高的優先級。
  • 「科學育兒」販賣的是科學還是焦慮
    有統計數據顯示,60%的年輕媽媽手機上安裝了至少2個育兒app。雖然廣泛吸納各路養娃觀,但崇尚科學育兒的新手媽媽大多認為自己能保持理性育兒。事實真的如此嗎?儘管新手媽媽們持續通過多樣的育兒渠道武裝自己,但隨著育兒不斷精細化,她們的焦慮程度也隨之水漲船高。
  • 全職媽媽感覺經濟壓力大,心理焦慮如何緩解?這種做法值得參考
    其實,但凡是辭去工作在家做全職媽媽的,除非家庭經濟條件很優越,否則,幾乎沒有不焦慮的,尤其是在犧牲了自己的經濟獨立性、降低家庭財務抗風險能力之後,這種焦慮無時不刻的存在著。作為一個辭去19年的IT行業工作和高管職位、回家帶孩子一年多的全職爸爸,對於這種感受尤為深刻。
  • 學了很多育兒知識,依舊帶不好孩子?深剖新手爸媽們的產後焦慮
    儘管在懷孕期間,你們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學習很多育兒知識,然而隨著這個小傢伙的到來,第一次做爸媽的你們,還是會感到不知所措,還是會鬧得人仰馬翻。你們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想盡全力做最好的父母,但也因此,常常陷入焦慮。西瓜視頻聯合「我要WHATYOUNEED"在六一兒童節這天邀請了10位新手爸媽聊了聊他們育兒過程中的焦慮和成長。
  • 新手媽媽育兒路上的焦慮
    我跟婆婆說,不要蓋兩層蓋子,非要說寶寶冷,作為新手媽媽我之前看過育兒書,寶寶一熱很容易溼疹,婆婆來一句也不要都聽醫生的,結果後面卡介苗打不了,因為溼疹太多了,護士說退後一天,用了什麼藥水給寶寶洗後面退了。
  • 新手媽媽焦慮怎麼辦?面對孩子只需要做好這些方法
    作為一個母親,每個新手母親第一次必須既興奮又焦慮。當母親們知道他們有了孩子,每個母親都會感到非常高興,並期待著孩子的到來。但是當她們開心的時候,這些孕婦經常會感到非常焦慮。因為這些新媽媽經常在心裡擔心,「嬰兒會營養不良嗎?」"嬰兒會變形嗎?"或者「我的身體會在分娩後變胖嗎?」等等。
  • 3個月嬰兒趴睡窒息死亡的背後,是多少新手媽媽的餵養焦慮
    在剛剛做媽媽的時候,很多女性都會存在過分的焦慮,這種焦慮會讓她們儘量去抓住生活中所有的救命稻草,包括那些育兒知識書以及所謂的育兒專家,甚至是那些根本就不知道對方是誰的育兒群。前段時間就有一個媽媽因為過分相信育兒群,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
  • 早教、學區房、補DHA、產後身材恢復……準媽媽的過度焦慮怎麼破?
    新浪微博上一個名叫「慢半拍慢生活分享」的網友,甚至為了備孕去考了高級育嬰師,還看了二三十本最新育兒書籍,有機會就聽大咖小咖的各種育兒課程,「我的輸入是無界限的來者不拒,這樣做我心裡踏實。」吳銀玲認為,「提前和過度焦慮現象的產生,跟現代人面臨的種種壓力相關,也跟大家接收的信息過於繁雜有關。」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副教授龔文娟表示,新手媽媽普遍焦慮是一種社會性焦慮。養育後代在前工業社會中是由集體完成,進入工業社會後變成小家庭活動,增加了看護者的壓力;新媒體對五花八門信息的傳播,更擴大了這種焦慮。
  • 《你身邊的兒科醫生》:解決新手爸媽的焦慮,在育兒路上更加輕鬆
    很多新手爸媽面對小寶寶都會感到毫無頭緒,手足無措。雖然我們雖然已經是大人了,養育孩子卻是一門全新的課程,想要做好,只能像個學生一樣,從頭學起。新生兒帶給我們幸福與驚喜,卻也會伴著焦慮與迷茫。一開始,寶爸可能會有些排斥,但是育兒路上很多事情不能只靠媽媽完成。比如斷奶的時候,媽媽最好不要去哄寶寶,由爸爸來哄,以免寶寶聞到媽媽身上的奶味欲罷不能。爸爸媽媽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給予孩子的愛也是不同的。媽媽帶娃會小心翼翼,擔心孩子有危險。但是爸爸帶娃具有冒險精神,喜歡讓孩子去勇敢嘗試,讓他們去探索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