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老鱉靠河沿」,山東「地鍋雞」,菜配鍋貼餅,一鍋吃不夠

2020-12-20 尚源食客

在97年的時候常常去東北出差,也是打那開始喜歡上東北人的豪爽,以及東北的特色美食,其中有一道菜印象深刻,這就是「老鱉靠河沿」,起初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在第一次嘗到這個菜的時候更是被它的分量驚豔到,一大鍋肉和菜的結合,鍋邊上貼上了美味的玉米餅子,湯汁浸泡在餅皮上,非常入味,麵皮筋道,肉質鮮美,一頓飯下來感覺超級滿足。吃過之後一直被這道菜耿耿於懷,念念不忘。

後來去了一趟山東,才知道「老鱉靠河沿」,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地方叫法叫「地鍋雞」,這種說法相對來說較為傳統,不過換湯不換藥,依然採用的是餅配菜,非常下飯,吃過幾次之後開始研製這道菜,竟然發現做法超級簡單,只要用對料,掌握好火候,比飯店還要好吃!話不多說,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道美食的製作方法。

首先,今天我們做的是地鍋雞,需要用上笨雞一隻,建議大家可以選擇黑腿雞,這種雞的肉質是比較鮮嫩的,而且不乾柴,配菜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土豆,茄子,豆角這些都是非常營養的蔬菜,也可以配上香菇,準備好之後,將青紅辣椒切塊來點綴菜品的美觀度,看上去才能夠色香味俱全。

配料需要準備麵粉待會貼餅用,在調料的用量和配置是比較關鍵的,從而可以襯託出這道菜的獨特之處,生抽兩勺,一勺老抽,一勺料酒,白糖和鹽少許,並且花椒,大葵,香葉,白芷,幹辣椒,將所有的食材準備好之後,接下來就開始製作了。

我們先把麵團活好,用麵團醒發的時間再去處理配菜。首先取適量的麵粉根據吃飯的人的數量進行決定,麵粉的多少也要考慮到鍋邊大小的問題,加入少許的水,拌成雪花狀,然後再加一點水,揉搓成光滑的麵團。此時需要注意,如果沒有時間方便發麵的話建議大家直接用溫水和面,然後麵皮不要活的太硬,鬆軟一點,這樣可以讓口感接近於發麵的味道,然後活成光滑的麵團之後放保鮮膜,自然醒發一會兒,接下來就要準備好配菜所用的食材。

姜蔥辣椒全部處理切片,土豆切成滾刀狀,更容易入味,辣椒切段,如果不愛吃辣的話,直接放青紅辣椒就可以了,香菇切成片,雞肉剁成小塊,方便入味。接下來需要把鍋燒熱,建議大家用鐵鍋,或者是深一點的鍋,這樣可以方便貼餅,將鍋燒熱之後倒入豆油和花生油,然後放入準備好的蔥姜蒜,炒出香味之後放入雞肉,調為小火不停的翻炒,直到將雞皮當中的油脂全部炒出來,並且炒到雞肉微微發黃色,放入土豆,以及大魁幹辣椒,香料,花椒,此時雞肉的香味已經完全逼出來,然後加水,沒過雞肉,大火煮開,小火慢燉15分鐘左右。

然後我們來處理鍋貼的餅,將醒發好的麵團處理成長條,也可以直接用手揪一個小劑子,然後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把它壓成長舌狀,剛剛處理好的麵餅,不要直接放到鍋裡,而是放到水中浸泡一會,這樣能夠洗去多餘的麵粉,使麵餅更加筋道,然後把趕好的鍋貼餅放到鍋邊,一半貼著鍋邊,另一半放到湯汁當中。鍋貼餅需要一個挨著一個,貼成一個花朵樣式,然後蓋上鍋蓋,大火繼續悶10分鐘左右,這個時候湯汁差不多已經收幹,等到大火收汁結束之後不要立即打開,而是關火燜五分鐘之後再打開火蓋,這樣也達到了一個燙餅的作用,使鍋貼更加入味。最後在出鍋前撒上蔥花和香菜以及大蒜沫,這樣一道美味誘人的地鍋雞也就做好了。

在烹飪的過程中,如果大家喜歡吃醬香味的口感,燒油的時候可以放豆瓣醬或者是甜麵醬,都可以使醬香味更好的揮發出來,而且整個製作過程需要注意火候的調控,尤其是在燉菜的時候,建議使用中小火,最後收汁的時候一定要用大火,這樣可以使菜湯的香味全部烘託出來,讓肉和餅吃起來味道更加鮮美,這樣做下來不僅肉質鬆軟香甜,餅皮也能達到一個焦香而又軟糯的效果,超級美味又下飯!還等什麼?想吃的話趕緊動手做一下吧!

相關焦點

  • 東北有鐵鍋燉魚,南方有「地鍋雞」,冬天裡的暖心菜,也是懶人菜
    天冷了,白切雞,口水雞之類的涼菜類就派不上用場了,前段時間介紹的雲南汽鍋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試。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地鍋雞,更接地氣,更貼近大家的生活,真心佩服農家廚娘的美食創作智慧,或者是另一個廚夫的懶人智慧。
  • 家常地鍋雞貼餅的做法
    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新的一天新的開始,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一道在我們老家經常見到的一道菜,現在在大城市很少見了,它就是地鍋雞貼餅,顧名思義這道菜就是要用地鍋來做,大家都知道在農村用地鍋做出來的飯菜特別香,所以在農村家家戶戶還都保留著地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它的做法吧。
  • 地鍋雞的做法和配料?地鍋雞是哪裡的菜?
    地鍋雞你也許是第一次聽說,但是他是一道江蘇徐州的傳統名菜哦,地鍋菜起源於蘇北和魯南交界處的微山湖地區,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地鍋雞是哪裡的菜?地鍋菜起源於蘇北和魯南交界處的洪澤湖地區。以前,在洪澤湖上作息的漁民,因船上條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支幾塊乾柴生火,然後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鍋菜,鍋邊還要貼滿麵餅,於是便產生了這種飯菜合一的烹調方法。後來傳統地鍋菜的製法不斷改良,從而有了地鍋雞、地鍋魚、地鍋牛肉、地鍋三鮮、地鍋豆腐、地鍋小龍蝦等地鍋佳餚。
  • 東北亂燉,不是把所有菜亂七八糟燉一鍋,發揮出食材的香味是關鍵
    遼寧人大概率會說自己從小就吃過亂燉,黑龍江人則會義正言辭地說沒有東北亂燉這種東西,吉林人略帶著猶豫,說好像吃過。亂燉似乎是唯一能讓東北朋友放下共識、爭論一番的食物。東北到底有沒有「亂燉」?之前曾有網友發起提問:東北人最不能接受的話有哪些?就有人回覆:我最不愛聽有人提東北名菜「亂燉」。
  • 吃貨須知:滕州地鍋雞,沒吃過的現在很後悔!
    不管你是不是滕州人,是不是吃貨一枚,來到滕州要是沒吃上一口地鍋雞,算是白來了!滕州市,古為「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考古發掘的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遺址,表明這裡是中華民族最早的文明發源地之一。
  • 南京美食推薦:源自當地的地鍋雞,其實是一道東北名菜?
    鯰魚粉皮這道菜用「其貌不揚」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只看圖片,可能會讓人覺得沒有食慾,但是它確實是非常值得一試的菜。首先說鯰魚,因為是炸過的,所以去除了鯰魚的腥味,對北方的朋友來說非常友好,對於重慶遊品這樣的南方人來說,習慣了鯰魚的常見做法,換一換口味也是非常棒的。
  • 網紅咖喱雞做法來了,味道香濃,燉一鍋都不夠吃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吃咖喱的習慣,甚至很少人知道咖喱是什麼把,但我們常常可以在電視或者其他視頻中可以看到,印度人是比較喜歡吃咖喱的。其實我們現在也有吃咖喱,用來烹飪,其中咖喱雞是最常見的做法。咖喱(也寫作咖哩)是由多種香料調配而成的醬料,常見於印度菜、泰國菜和日本菜等菜系,一般伴隨肉類和飯一起吃。咖哩是一種多樣變作及特殊地調過味的菜餚,最有名的是印度和泰國的咖喱烹飪方法,咖哩已經在亞太地區成為主流的菜餚之一。除了茶以外,咖哩是少數的真正泛亞的菜餚或飲料。印度口味是以混合各方的風格而做出含有異國風情菜餚而聞名的咖喱菜譜 。
  • 地鍋雞家常做法,有肉有菜還有餅,下酒還下飯,一大鍋不夠吃
    大家好,我是舒晨,今天介紹一道「地鍋雞」的家常做法,有葷有素有麵食,冬天在家燉一鍋,大人小孩都愛吃。地鍋雞源於蘇北和皖北的交界處,用傳統的土灶地鍋炒制而成,香嫩入味的雞塊,搭配上自己喜歡的蔬菜,鍋的四周再貼一圈麵餅子,吃起來特別過癮,下面介紹這道菜餚的家常做法,要是喜歡一定不要錯過。
  • 滿族血統的傳承,東北老菜---汆鍋底
    汆鍋底極具東北地方特色,由東北涮火鍋的吃法演變而成,匯集了羊肉、螃蟹、幹小海鮮、東北酸菜、凍豆腐、紫菜等食材,吃這個猶如吃火鍋一樣地道美味。氽鍋底還是有來歷的,有著特殊的淵源。東北地區有一個少數民族,叫滿族!先普及一下滿族據說是皇親國戚的民族血脈,老北京講的廂黃旗,跟滿族有著一定的關聯。
  • 東北很有名氣的鐵鍋大燉菜,純綠色有營養,燉一鍋軟爛鮮香不夠吃
    東北人比較講究吃大鵝,這菜屬於東北的硬菜之一。燉的時候最好用鑄鐵鍋烹製,這樣燉出來的大鵝外皮金黃口感非常的鮮嫩。因為是小火慢燉,所以大鵝的肉燉得爛可以脫骨,肉質細嫩香而不膩、百吃不膩回味無窮。為啥現在人都喜歡吃燉鵝了,那是因為大鵝是吃草的家禽,它肉質鮮嫩,營養價值很高。
  • 地道的燴菜做法簡單粗暴,葷素搭配營養豐富,一鍋根本不夠吃
    金秋十月,許多人出現食慾不太好,前段時間,尤蜜也是沒有什麼胃口,河南朋友1卻介紹一道好吃的地道的河南菜給我,非常地道的農家菜品,「河南大燴菜」的做法,食材多樣性,吃起來簡單,一鍋都不夠3個人吃的,好吃的有點過分。
  • 百聞不如一吃的徐州特色《地鍋雞》
    徐州地鍋雞大家都知道一句話「民以食為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比如北京烤鴨,雲南過橋米線,西安羊肉泡饃等等,沒有地鍋雞的徐州特色美食是沒有靈魂的,因為從徐州的高檔餐廳到路邊餐館再到大排檔,地鍋雞是一定會出現在他們菜單上的一道美食,它既是菜也是飯
  • 四川、東北、廣東、新疆……你為哪個地方的吃雞大法打call?
    難怪郭沫若曾著文云:「少年時代在故鄉四川吃的白砍雞,白生生的肉塊,紅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現在想來還口水直流……」還有樂山的開水雞,香得入味、辣得通透,再配上西壩豆腐和涼粉,非常「巴適」。所以娶了東北姑娘的漢子們,如果沒吃到這道菜,可能是老丈人對你有意見哦!無論你來自哪裡,都很難不被大盤的小雞燉蘑菇的實誠打動。
  • 東北老菜,經典家常菜「八大燉」,都是東北味,你吃過幾道?
    本期導讀:東北老菜,經典家常菜「八大燉」,都是東北味,你吃過幾道?「給東北人一口鐵鍋,能燉遍世界」,東北人對燉菜,情有獨鍾,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很多經營東北鐵鍋燉的餐館,東北燉菜最能體現東北的特色飲食文化,粗獷豪放,量大菜碼足,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東北的冬季,天寒地凍,最適合吃燉菜了。
  • 手把手教你做家常版地鍋雞,有葷有素有麵食,一家三口就能吃一鍋
    地鍋雞By 狼之舞地鍋雞是我們這裡一道很受歡迎的土菜,一般到飯店是常點的,有菜有飯的熱熱乎乎的一鍋經濟實惠。北方人對吃不是太講究,一般就是大魚大肉的亂燉,解饞管飽。不知道何時起我也喜歡上了這個莊戶菜,休閒了,我們一般會約上幾個好友到農家菜館裡點上幾道家常的菜,坐在綠樹掩映的小院裡,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呵呵,很愜意。地鍋菜起源於蘇北和魯南交界處的微山湖地區。以前,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漁民,因船上條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支幾塊乾柴生火,然後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鍋菜,鍋邊還要貼滿麵餅,於是便產生了這種飯菜合一的烹調方法。
  • 地鍋雞和地鍋魚做法,三五好友圍著一口鍋,配上啤酒,煮酒論英雄
    地鍋菜劈頭於蘇北和魯南交壤處的微山湖區域。 過去,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漁民,因船上前提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底下支幾塊乾柴生火,而後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鍋菜,鍋邊還要貼滿麵餅,因而便發生了這種飯菜合一的烹飪技巧。
  • 麻辣鍋、牛肉鍋、椰子雞、打邊爐…12月的第一天,聊點熱乎的
    老北京銅鍋涮肉、東北酸菜白肉火鍋,單從這一派火鍋代表的名字來看,肉絕對主角。在老北京眼裡,手工現切的新鮮羊肉,才是火鍋的靈魂。 炭火燒的老銅鍋端上,清水作底,大蔥段、薑片、枸杞做伴。清湯煮沸後,新鮮手切羊肉下鍋,湯底濺到爐壁上,一聲聲「刺啦刺啦」最為美妙動人。
  • 有一種鄉愁,叫家鄉的地鍋雞……
    啊,一定是我太想吃家鄉的地鍋雞了!於是上網搜地鍋雞圖片,望圖流口水!上網查了一下得知:地鍋菜起源於微山湖地區。以前,在微山湖上作息的漁民,因船上條件所限,往往取一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支幾塊乾柴生火,然後按家常的做法煮上一鍋菜,鍋邊還要貼滿麵餅,於是便產生了這種飯菜合一的烹調方法。
  • 徐州特色美食——地鍋雞,千古龍飛地,一鍋地鍋雞,美食傳天下!
    徐州的美食很多,你吃一個星期都不待要重複的,在這麼多美食裡面,有一道美食絕對是佔著扛把子的地位,那就是地鍋雞。地鍋雞其實由來已久,很長一段時間是上不了臺面的,是原來微山湖的漁民,因為經常要在船上,上不了岸,所以很多漁家就會在船上支一個爐子,上面放一個大鐵鍋用來做飯,漁民會經常把菜特別是雞和魚收拾好然後在鐵鍋裡面現燉,然後會在鍋的周圍貼上一圈死麵餅子,餅子一半是必須浸在在菜湯裡面的,這樣做出來的菜中透著餅的香味,餅子因為浸泡在菜湯中,所以餅子也會有一股菜的香味,這樣互相借勢
  • 這菜是北方人的最愛,4毛錢一斤,配著豬肉燉1鍋,香!
    北方人百吃不厭的白菜燉法,天冷燉1鍋,溫暖下飯!這菜是北方人的最愛,4毛錢一斤,配著豬肉燉1鍋,香!寒冷的冬季,全家人圍在一起熱乎乎的吃著燉菜聊著天,保暖又過癮!山東和東北「同宗同源」,飲食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像燉菜,在山東,燉菜的做法一點也不比東北差,不論是白菜燉豬肉還是小雞燉蘑菇,山東人都能將各種食材燉出一鍋美味來,尤其是白菜的這做法,北方人百吃不厭,天冷燉1鍋,溫暖下飯!馬上要冬至了,媽媽昨天趕集去「囤白菜」,一是為了冬至的到來,做白菜豬肉餡兒的餃子,二是多囤一點過冬的時候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