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7年的時候常常去東北出差,也是打那開始喜歡上東北人的豪爽,以及東北的特色美食,其中有一道菜印象深刻,這就是「老鱉靠河沿」,起初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在第一次嘗到這個菜的時候更是被它的分量驚豔到,一大鍋肉和菜的結合,鍋邊上貼上了美味的玉米餅子,湯汁浸泡在餅皮上,非常入味,麵皮筋道,肉質鮮美,一頓飯下來感覺超級滿足。吃過之後一直被這道菜耿耿於懷,念念不忘。
後來去了一趟山東,才知道「老鱉靠河沿」,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地方叫法叫「地鍋雞」,這種說法相對來說較為傳統,不過換湯不換藥,依然採用的是餅配菜,非常下飯,吃過幾次之後開始研製這道菜,竟然發現做法超級簡單,只要用對料,掌握好火候,比飯店還要好吃!話不多說,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道美食的製作方法。
首先,今天我們做的是地鍋雞,需要用上笨雞一隻,建議大家可以選擇黑腿雞,這種雞的肉質是比較鮮嫩的,而且不乾柴,配菜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土豆,茄子,豆角這些都是非常營養的蔬菜,也可以配上香菇,準備好之後,將青紅辣椒切塊來點綴菜品的美觀度,看上去才能夠色香味俱全。
配料需要準備麵粉待會貼餅用,在調料的用量和配置是比較關鍵的,從而可以襯託出這道菜的獨特之處,生抽兩勺,一勺老抽,一勺料酒,白糖和鹽少許,並且花椒,大葵,香葉,白芷,幹辣椒,將所有的食材準備好之後,接下來就開始製作了。
我們先把麵團活好,用麵團醒發的時間再去處理配菜。首先取適量的麵粉根據吃飯的人的數量進行決定,麵粉的多少也要考慮到鍋邊大小的問題,加入少許的水,拌成雪花狀,然後再加一點水,揉搓成光滑的麵團。此時需要注意,如果沒有時間方便發麵的話建議大家直接用溫水和面,然後麵皮不要活的太硬,鬆軟一點,這樣可以讓口感接近於發麵的味道,然後活成光滑的麵團之後放保鮮膜,自然醒發一會兒,接下來就要準備好配菜所用的食材。
姜蔥辣椒全部處理切片,土豆切成滾刀狀,更容易入味,辣椒切段,如果不愛吃辣的話,直接放青紅辣椒就可以了,香菇切成片,雞肉剁成小塊,方便入味。接下來需要把鍋燒熱,建議大家用鐵鍋,或者是深一點的鍋,這樣可以方便貼餅,將鍋燒熱之後倒入豆油和花生油,然後放入準備好的蔥姜蒜,炒出香味之後放入雞肉,調為小火不停的翻炒,直到將雞皮當中的油脂全部炒出來,並且炒到雞肉微微發黃色,放入土豆,以及大魁幹辣椒,香料,花椒,此時雞肉的香味已經完全逼出來,然後加水,沒過雞肉,大火煮開,小火慢燉15分鐘左右。
然後我們來處理鍋貼的餅,將醒發好的麵團處理成長條,也可以直接用手揪一個小劑子,然後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把它壓成長舌狀,剛剛處理好的麵餅,不要直接放到鍋裡,而是放到水中浸泡一會,這樣能夠洗去多餘的麵粉,使麵餅更加筋道,然後把趕好的鍋貼餅放到鍋邊,一半貼著鍋邊,另一半放到湯汁當中。鍋貼餅需要一個挨著一個,貼成一個花朵樣式,然後蓋上鍋蓋,大火繼續悶10分鐘左右,這個時候湯汁差不多已經收幹,等到大火收汁結束之後不要立即打開,而是關火燜五分鐘之後再打開火蓋,這樣也達到了一個燙餅的作用,使鍋貼更加入味。最後在出鍋前撒上蔥花和香菜以及大蒜沫,這樣一道美味誘人的地鍋雞也就做好了。
在烹飪的過程中,如果大家喜歡吃醬香味的口感,燒油的時候可以放豆瓣醬或者是甜麵醬,都可以使醬香味更好的揮發出來,而且整個製作過程需要注意火候的調控,尤其是在燉菜的時候,建議使用中小火,最後收汁的時候一定要用大火,這樣可以使菜湯的香味全部烘託出來,讓肉和餅吃起來味道更加鮮美,這樣做下來不僅肉質鬆軟香甜,餅皮也能達到一個焦香而又軟糯的效果,超級美味又下飯!還等什麼?想吃的話趕緊動手做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