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的聽障朋友關心戴上助聽器後能達到什麼效果?

2020-12-17 騰訊網

安慶的聽障朋友關心戴上助聽器後能達到什麼效果?

如果聽力損失患者適合佩戴助聽器,而且佩戴了合適的助聽器,可以肯定的是戴上助聽器肯定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無法達到正常人的聽力水平。 助聽器佩戴效果和患者的聽力情況(聽力曲線圖、言語識別率、耳朵敏感度及對助聽器的認知等)、具體需求有關係的。同樣一款助聽器,張三佩戴效果好,李四就不一定效果好;哪怕張三、李四有同樣的聽力損失情況,由於個體其它方面的差異、驗配師的調試水平差異,都可能有差別很大的佩戴效果。 一些不規範的選配中心或者驗配師,還沒有對患者的聽力情況進行詳細的評估,張口閉口就對家屬或者患者承諾某某效果,這些都是忽悠的。就像治療耳聾、耳鳴的「神醫」一樣,沒有看不好的耳聾。溫馨提醒安慶的聽障朋友們助聽器佩戴效果因人而異,大家要有合理的期望值哦!

相關焦點

  • 萬魔無線智能輔聽耳機深度體驗,能給聽障朋友當助聽器用嗎?
    戴上耳塞後和耳道貼合比較緊密,具有一定的被動降噪效果。二、使用體驗萬魔無線智能輔聽耳機有兩種使用模式,一種是正常模式,一種是輔聽/聽電視模式。對聽力正常的用戶來說,使用時選擇普通模式就行。聽障的朋友日常使用時可以打開輔聽模式,讓耳機變成助聽器。
  • 王麗燕:低齡聽障兒童助聽器驗配及效果評估
    現將各位嘉賓的主題演講內容逐一整理出來,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聽障人士、關注聽力行業發展,參與到聽力事業中來。2016 年北京國際聽力學大會上,王麗燕研究員報告了中國0-3 歲兒童RECD 均值已初步建立。
  • 戴了助聽器以後,聽力能恢復嗎?還會繼續下降嗎?
    打個比方,一個人的平均聽損是70dB,也就是說,他能聽到的最小聲音需要到達70dB的強度,而佩戴助聽器以後,他通過助聽器的放大聲音補償,就可能聽到30dB的聲音。再說得通俗點,比如說一個人在沒有戴助聽器時,周圍環境聲音和聽別人講話聲特別小,聽得比較吃力,甚至幾乎聽不見鳥叫聲、樹葉聲,但通過助聽器的放大,他能聽到這些他原本聽不見的聲音。
  • 小兒初次戴上助聽器後,語訓就開始了
    重慶大坪惠耳聽力助聽器驗配服務中心——  小兒初次佩戴助聽器後,語訓就正式開始了。家長在語訓時的原則:語訓順序一定要按照以下正常孩子的發展過程來:聽覺感知-言語認知-言語發音(開口說話)-詞語積累-用短句表達語言-語言交際-矯正口齒。
  • 如何合理驗配和調試助聽器,並評價聽力康復效果?
    老年人在佩戴助聽器前後都需要用競爭噪聲言語識別率測試來檢測和評價助聽器的效果,在驗配以及調整助聽器時也需要用言語識別率來選擇一隻較好的助聽器,Green(1987)認為好的助聽器應該能夠使言語識別率提高,理想的助聽效果應該是:戴助聽器後的言語識別率(%)=無助聽言語識別率÷2+50。
  • 是的,這關乎助聽器的使用效果!
    有聽力損失的人,只要戴上助聽器,就能馬上聽見、聽清聲音嗎?聽損患者是否也需要像其他慢性病患者一樣進行自我管理呢?自我管理能力和助聽器滿意度有關係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助聽器與助聽器用戶自我效能以及認知之間的關係。
  • 這100臺助聽器將幫助100名聽障人士聽見世界
    今天,來自無聲的Cake烘焙店的聽障夥伴小彬(化名),曾經把家中唯一能支付得起的助聽器讓給同樣是聽力障礙的哥哥,如今因為捐贈的一隻助聽器,將能聽到烘焙機器嘀嘀嘀的響聲,能更好地應對這個來之不易的、被聽障夥伴們所豔羨的工作機會,實現自食其力。
  • 中國聽障者助聽器佩戴率不足5%
    據2006年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中國殘疾性聽力障礙人群達到2780萬。北京聽力協會書記兼副會長王樹峰近日表示,目前估計中國殘疾性聽力障礙人士已達7200萬,而對助聽器技術的應用不到5%。   王樹峰說,在7200萬聽障人士中,0至17歲兒童約有50萬,中青年約有1150萬,老年人數量最多,約有6000萬。
  • 茄子:我在澳洲試戴了四臺助聽器後,才終於找到適合自己的
    長居澳大利亞,因此可以從市場上接觸到尚未在中國內地上市的部分助聽器型號。 上學時的困擾是上大課或者開會時,如果發言人聲音小或者站得遠,會聽得很吃力,甚至聽不到。覺得戴助聽器會被區別對待並且有礙美觀,一直沒有佩戴。
  • 經常戴助聽器是否對耳朵有影響
    單純從字面意思上就是能夠聽到更大的聲音的擴音器,但安裝助聽器不僅僅是把聲音擴大這麼簡單,更多的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調整,以及聽力神經的進一步加劇惡化,比如走路到哪裡都不方便,不能遊泳,別人看你都是一個外星人,下雨天不能淋雨,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對人體有過多的影響,尤其是聽力方面的神經損傷最為嚴重。
  • 讓聽障人群也能聆聽天籟,Sivantos集團推出「西嘉Signia」高端助聽器
    助聽器行業是一個關乎人們生活幸福的健康行業。儘管中國在步入老齡化社會,但是弱聽、耳聾的人群卻呈現出年輕化態勢,尤其是音樂人士因職業特點聽力受損的現象也較為常見。 10月25日,助聽器製造商Sivantos集團宣布推出「西嘉Signia」高端助聽器品牌,同時發布聽力技術平臺——Primax傳奇號及其系列新品。
  • 驗配合適的助聽器才會越戴越好
    但是,就目前的線上調試技術而言,哪怕是找的專業驗配師,進行網上測聽和調試的效果都不太理想.當然,技術正在不斷革新,也許有一天可以完美地實現線上測聽技術。現階段,還是最好帶老人去聽力中心親自實測,這樣才能取得好的助聽效果。如果說老人真的出行不方便,那麼家屬是可以聯繫聽力中心的,連鎖機構能夠提供上門驗配服務。
  • 怎麼知道寶寶戴助聽器能聽到?
    對於初戴助聽器的嬰幼兒,評估助聽器的調試是否合適以及孩子佩戴助聽器後能聽到多大的聲音一直是家長關心的問題,同時也是驗配師關注的過程。 首先,要確保孩子所使用的助聽器的調試是合適的,避免放大不足從而影響孩子的康復進度,避免放大過度影響孩子的殘存聽力。以往調試助聽器都是根據平均值或者驗配師的經驗值,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實際耳道小大、耳道形狀、共振特性等,存在一定的經驗主義。
  • 兒童驗配助聽器的誤區有哪些?
    助聽器最貴的型號功能更齊全,但也有些功能小兒不需要,特別是最貴的助聽器往往助聽增益不是最大的,而選配助聽器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增益值,如果一味追求最貴的,可能對聽力損失較重的孩子聽力增益補償不夠,導致孩子的聽力提升不能達到最佳標準.
  • 為什麼你不戴助聽器,卻讓我的孩子戴助聽器?——那就講講我不戴助聽器的故事給你聽
    知道瓊妹是雙側閉鎖,二十幾年沒有戴骨導助聽器,經歷了兩次失敗的耳道手術,時常會有家長來交流討論一些問題,雙側的孩子家長問的最多的問題是:小耳家長1分鐘前「瓊妹,你自己沒有戴骨導助聽器都說的這麼清楚,為什麼要推薦我的孩子戴?」
  • 宜賓惠耳聽力助聽器:兒童助聽器驗配需要注意什麼?
    助聽器顧名思義就是幫助恢復其聽力。小兒戴上助聽器後,不要期待馬上就能聽清聲音並理解所有的話語,這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小兒佩戴助聽器後應注意的事:1、培養小兒戴助聽器的興趣:初戴時同戴眼睛、鑲假牙一樣,開始都會感到不舒服,有的小兒一戴上助聽器就又哭又鬧,或者用手去抓,家長應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給孩子做示範動作,讓其感覺戴上助聽器後很高興、很舒適,培養孩子戴助聽器的良好習慣。
  • 霍邱惠耳助聽器-為什麼戴了助聽器後多個人說話仍聽不清?
    1.與本身聽損情況有關: 助聽器的效果跟聽損者本身的聽力損失程度、聽力損失性質和言語解析度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聽損較重或者言語解析度較差,佩戴助聽器的效果可能就不會太好,佩戴上助聽器以後可能也需要結合講話者的口型來保證交流的順暢。
  • 聽障兒童的聽力康復,一定要注意這4個方面
    可是一般來說,如果一個助聽器設備出現在耳朵上可能會讓看到它的人產生負面反應,他們的反應可能會被助聽器使用者所感知,這可能會對助聽器使用者的自我概念產生負面影響。作為從業人員或聽障群體裡的一份子,我們必須要把社會對助聽器的反應當作是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如果只是任由這類型的觀點在社會上散播,對成長中的聽障兒童是一種隱形的影響。
  • 戴助聽器後也會感覺痛,又是為什麼?
    那什麼情況下會出現耳朵刺痛呢?今天我們重點講一講其實產生刺痛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常見的有:外耳道耵聹栓塞、外耳道癤、外耳道炎、急性中耳炎、外傷、耳周神經痛等。簡單病症一般通過服用消炎藥或抗生素、就是要注意休息,忌辛辣食物,而複雜病症必須去醫院診斷治療。除了生理上的這種感覺,有的用戶佩戴助聽器後耳道也可能會刺痛,這又是為什麼呢?
  • 孩子戴助聽器感到自卑,家長該怎麼引導?
    很多聽損兒童的家長都反映,自己的孩子戴助聽器回學校被同學嘲笑,孩子產生自卑感,變得容易脾氣暴躁,越來越不喜歡跟同學交往,對助聽器也產生抗拒。遇到這些情況,家長要耐心引導孩子建立健康的心態,幫助他們樹立自尊心、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