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機遇:萬物互聯下的協同效應,正在如何顛覆汽車產業?

2020-12-13 首席出行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協同,是突破最重要的基建。

文丨付洪遠

編輯丨周到

時光荏苒,我們已經來到了《百年機遇》的第六集。

在之前的一段時間裡,由億歐汽車、億歐視也聯合人民日報數字傳播共同出品的中國首部新能源汽車紀錄片:《百年機遇》已經走過了六集。我們看到了「來臨「和」動力「,經歷了」連接「和「行路」,目睹了「內核」以及「協同」。

如需回顧之前的內容,請點擊下方連接。

巨變前夜,尋找中國汽車產業的「百年機遇」丨中國首部新能源汽車紀錄片震撼上線

百年機遇《協同》劇情簡介——

在第六集《百年機遇》中,展示了我國車路協同的成果,以及智能工業生產的協同。

2018年5月3日,由中國移動與公安部教科所、華為、江蘇無錫交警等單位共同承擔的車聯網(LTE-V2X)城市示範及應用重大項目,從技術論證上正式進入工程實施階段。

這意味著,中國第一個城市級車路協同平臺正式誕生。

目前,無錫採用的LTE-V2X技術,是基於移動4G網絡在具體場景中的一種變體。儘管對於人類駕駛員而言,一個簡單的避讓動作可能只是輕而易舉,但在對於車輛之間數據協調來說,則是一件及其充滿挑戰的事情。這裡最需要考慮的,是數據傳輸時的固有延遲。舉個例子來說,一輛時速60km/h的車輛行駛在路上,1秒鐘大概能行駛近17米。因此能否控制時延,對於車輛安全來說至關重要。而5G技術。將是未來五年最新一代投入應用的移動通信技術,它的時延有望做到4G的十分之一。低延時,便是5G最有潛力價值的特點之一,這是能夠實現物與物連接的關鍵一環。

不光是在車輛的控制部分,萬物互聯還將對車輛的生產與製造帶來變革。

讓兩種事物走向協同,常常能夠迸發出超乎想像的能量。61年前,第一臺工業機器人的問世,人類的體力和智力在這些機器人身上完成延伸與擴展。

小鵬汽車鄭州基地副總經理陶中華表示:機器會根據物體智能識別,來調動智能化設備執行相應的程序,實現自動生產。機器車被賦予了「智力」,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這是一座工廠被冠以「現代化」之名的第一步。

在工廠中,分布在流水線各處的屏幕、傳感器、電纜共同建設了一個相互連接的大系統。該系統被稱為製造執行系統(MES)。在其中,人們可以動態查看每一輛車的生產進度,任何環節出錯,都會在系統中顯示。

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天馬行空般的想像與革新。交通中的協同,使人們擁有了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工廠中的協同則為汽車製造提供了全新的動能。看得見的協同背後,是看不見的融合與發展。在這其中,汽車產業正在越來越多地發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化學反應。

CLUB

掃碼加入首席出行官用戶群,了解更多智能汽車信息!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智能協同雲技術:萬物互聯、萬網融合時代將如何改變生活?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題:智能協同雲技術:萬物互聯、萬網融合時代將如何改變生活?新華社記者胡喆、荊淮僑隨著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體系不斷完善,大數據融通治理、人工智慧和網絡信息安全的發展與產業生態不斷豐富。萬物互聯、萬網融合時代,智能協同雲技術正在逐漸改變千家萬戶的生活方式。「雙十二」購物節剛過,你是否在惦記快遞啥時候到?
  • 田溯寧:「萬物+」時代正在到來
    「萬物+」是 「網際網路+」的深入和超越 田溯寧認為,與「網際網路+」相比,「萬物+」在互聯、賦能、協同、創新上有著質的飛躍。 「萬物+」時代,廣域網和短距離通信等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推動更多的傳感器設備接入網絡,形成了萬物互聯。
  • 萬物互聯、萬網融合:消除信息技術的壁壘還有「幾公裡」?
    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 題:萬物互聯、萬網融合:消除信息技術的壁壘還有「幾公裡」?  新華社記者胡喆  隨著新興信息通信技術、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語音識別、智能圖像處理等智能協同技術為入口的信息化時代正在到來。
  • 華為徐文偉:5.5G是下一步願景,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
    徐文偉表示,5.5G是無線通信行業的下一步願景,以滿足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的需求。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5.5G是無線通信產業的下一步5G的發展,短期看投資、中期看生態、長期看技術演進。5G在快速規模商用的過程中,產業和垂直行業的應用和需求,推動5G進一步升級擴展,提供更豐富的聯接類型、更高的聯接質量,「將人類社會從萬物互聯帶入萬物智聯」。「5.5G是無線通信產業的下一步」,徐文偉表示。5.5G願景,是對5G場景的增強和擴展。首先是繼續增強ITU所定義的eMBB、mMTC、URLLC三大標準場景。
  • 航天行雲:築就「萬物互聯」最後一塊拼圖
    5G來臨的前夜,人人都在談論萬物互聯,但僅憑地面通信技術的突飛猛進,真的足以讓萬物都聯繫在一起麼?物聯網的核心是基於網際網路,這就好比汽車和汽油,而全球僅有5%的海洋面積和20%的陸地面積能夠被蜂窩網絡數據所覆蓋,大部分的區域都處於「無油」狀態,究竟如何解決地面通信基站無法覆蓋的部分?
  • 上新了,分分鐘顛覆你的「汽車觀」
    新寶駿、蘇寧都在各自的行業裡面「術業有專攻」,而兩者跨界合作,不僅是打破產業邊界的融合,對於各自行業來說都是顛覆。與其他車企品牌所謂的「跨界」往往停留在表面營銷,亦或僅僅將「融合」做成技術堆砌不同,新寶駿給予了「跨界融合」更創新、更深刻的理解與詮釋:將高大上的技術創新應用於實際場景,只有對這個場景下的用戶「真正有用」且深受喜愛的元素,才可以「拿來」。
  • 汽車產業價值變「鏈」為「網」
    正如蔚來汽車執行副總裁兼質量委員會主席 沈峰於日前由蓋世汽車主辦的「2020蓋世汽車新供應鏈大會」中所說,從疫情暴發後的全球產業鏈斷供,到「新四化」推動汽車產業加速轉型,目前汽車供應鏈正進入深度調整期。對於中國汽車產業來說,如何在這一背景下,確保供應鏈安全、規避風險,打造更具競爭力的供應鏈成為當下亟須研究的課題。
  • 投資「芯」機遇:半導體產業有這些突圍機會
    作為本次大會的重磅嘉賓,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郭源生發表了《感知技術賦能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題演講。他表示: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正在向我們走,智能化需要大量的傳感器技術與產品形成大數據,更需要數據分析、存儲、處理,這也為半導體產業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 智慧協同,知行合一!2017致遠互聯精英夥伴夏令營構建大協同生態
    本屆精英夥伴夏令營以「智慧協同知行合一」為主題,聚集了200餘位致遠渠道夥伴以及微軟中國、帆軟軟體、盈世信息科技、隨銳科技、點滴關懷、融雲等數十家致遠生態合作夥伴,共同感悟陽明智慧,以古法用於今日,將知行合一貫通協同之道,放眼致遠互聯新三年戰略下的夥伴經營策略,與夥伴並肩、與不確定性共舞,共建新商業時代下的大協同生態。面對不確定性的新常態,致遠互聯如何帶領夥伴破題?
  • CITE 2015:打造萬物互聯智能家庭新生活
    在萬物互聯的大環境下,智能家居所構架的未來體系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而多年前我們關於未來智能家庭生活的美好構圖正在逐步成為現實。智能家庭憑藉自我學習能力與自我控制能力通過令人驚嘆的人工智慧給生活帶來很多安全和便利,無論是不遠的明年、後年,亦或是十幾二十年後,智能家庭產品的普及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 集智慧之大成 華為智慧屏帶來真正萬物互聯
    於是乎,行業內引發了新的思考——智能家居的下一個十年將如何發展?也許正是因為看到了當前智能家居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2019年9月,華為正式發布旗下首款智慧屏產品——華為智慧屏。華為智慧屏顛覆了傳統電視的形態,被看作是客廳裡的新物種。而新物種的誕生也給業界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它或將推動智能家居下一個十年發展。
  • ...的蘋果依然看不到天花板,「被誤讀」的特斯拉正開啟萬物互聯
    今天,人人都在談論萬物互聯,但是幾乎無人提及最有價值的互聯產品為何物。顯然,馬斯克早就給出了答案:重新定義了汽車的特斯拉,堪稱萬物互聯的第一聯!市場人士都看到了智能汽車的終極應用:智能駕駛。  趙小兵:特斯拉遠不是新能源車這麼簡單,其實萬物互聯目前最成功的標杆就是汽車(另一個是智能音箱)。大家都在談萬物互聯,卻沒有提及哪種物的聯接才是最有價值的。  特斯拉的中控有一個很大的顯示屏,將這個顯示屏拿走,換上iPad或手機,能一樣的嗎?
  • 華為軟硬生態加速推進,加速萬物互聯到來
    鴻蒙的到來,作為面向萬物互聯時代的作業系統,適用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智能家電、智能汽車以及面向工業領域,將人、設備、場景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全場景體驗,讓應用開發者擁有更多入口。「萬物互聯下,海量設備接入網絡所帶來碎片化、場景化,故此需要適用於各種智能設備的系統,至此各廠商均積極發力物聯網作業系統。」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對此表示。當然,對於作業系統,其核心在於龐大的生態鏈。正如任正非早前指出做一個作業系統的技術難度不大,難度大的是生態。華為憑藉每年投入研發資金,其5G、晶片、系統、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全球具有話語權。
  • Tata Elxsi物聯網軟體為塔塔汽車互聯汽車平臺提供支持
    全球性設計和技術服務公司Tata Elxsi與塔塔汽車(Tata Motors)合作開發統一的互聯汽車平臺,為Nexon EV系列電動車提供支持。塔塔汽車和Tata Elxsi合作開發了基於雲的物聯網(IoT)平臺,為塔塔汽車提供通用的標準技術棧,提供支持整個電動車、商用車和乘用車系列所需的可擴展性和高性能。塔塔汽車正在提供互聯汽車功能,作為與其BS6乘用車和商用車系列大部分車型的關鍵區別。Nexon EV -- 「印度自己的電動SUV」 -- 是第一款應用型汽車,具有許多互聯汽車功能。
  • 鄧浩嘉:乘勢而上,分享通信聚焦5G促智聯萬物
    9月17日,以「5G賦能互聯,點亮未來之光」為主題的2020(第十七屆)北京網際網路大會在京都信苑飯店盛大召開。在大會分論壇「5G+智慧物聯論壇」上,分享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兼執行董事鄧浩嘉發表了主題為「聚焦5G促智聯萬物」的精彩演講,分享了萬物智聯和新基建方面的行業洞見。
  • 2020中國新產業峰會包頭開幕 共探創新與互聯
    12月8日,2020中國新產業峰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舉行。峰會以「創新無界 開放互聯——變革中的產業機遇」為主題,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集中簽約、產業考察、雲端對話等精彩紛呈的交流活動,邀請來自地方政府、新興產業領域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重要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科技賦能、產業升級、城市轉型的創新模式,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萬物互聯時代已至HarmonyOS2.0手機應用開發者Beta活動走進上海
    萬物互聯時代已至手機應用開發者Beta為應用夥伴帶來更多入口「物聯網的飛速發展是移動產業未來十年的歷史性機遇」,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副總裁楊海松說,「作為萬物互聯時代的作業系統,HarmonyOS將成為開啟萬物互聯時代的一把鑰匙,在為消費者帶來更好體驗的同時也為應用合作夥伴帶來更多流量入口,打開應用創新之門。」
  • 軟體產業爭奪「定義汽車」新機遇
    業界認為,「軟體定義汽車」 已成為共識,它將在技術、產品、運營理念、組織架構等方面給汽車產業帶來全面轉變,而汽車的進化過程,也給軟體產業帶來了更多新機會。  軟體會是未來汽車的核心  隨著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最核心的既不是發動機、變速箱,也不是馬力大小和百公裡加速,而是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軟體技術。
  • 萬物互聯,且看arm如何用機器學習出擊物聯網安全技術
    在上午的議程中,邀請技術大咖發布前瞻性產業趨勢演說;下午則協同合作夥伴剖析各領域研發與製造的第一手信息,深度探討產業布局、潛在風險與解決方案。除了理論式分享,場外更有Arm合作夥伴擺設之經典案例與搭載Arm技術的最新產品展示,熱鬧演繹多面向科技發展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