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了《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指南(試行)》。中國電子報特策劃推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探索軟體人才培養新模式」專欄,邀請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門、骨幹企業相關專家和負責同志圍繞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培養路徑、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對建設指南進行深入解讀,分析我國軟體人才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推動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舉措建議。敬請關注。本期為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學院院長李國徽的署名文章。
近日,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指南(試行)》,聚焦國家軟體產業發展重點,在關鍵基礎軟體、大型工業軟體、行業應用軟體、新型平臺軟體和嵌入式軟體等領域,培育建設一批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指南》的出臺,為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軟體人才產教融合培養路徑,明確了任務,指明了方向。
一、軟體定義時代
今年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學院在徵集招生宣傳文案的時候,一個二年級的本科生創意了一段動畫:清晨醒來,用手機打開窗簾;出門上班,在擁擠的地鐵上用語音進行輸入;到了公司,人臉打卡考勤……軟體,無處不在!的確,從百姓生活到國家重器都離不開軟體,這是這個時代的鮮明特點。
中科院梅宏院士說過,我們這個時代,從基礎設施角度可以稱之為「網際網路+時代」,從計算模式的角度可以叫做「雲計算時代」,從信息資源的視角則是「大數據時代」或者「人工智慧時代」,從最基本的使能技術的角度則稱之為「軟體定義的時代」。萬物皆可互聯,一切均可編程。這個時代帶給軟體人海量多元異構的信息資源以及異構多態的雲管端物及設備,如何對它們進行有效管理並挖掘其中的知識,方便我們的生活,這將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目前,全球軟體市場形成了以美國、歐洲、印度、日本、中國等為主參與的國際軟體產業分工體系,全球軟體產業鏈的上遊、中遊和下遊鏈條分布逐漸明晰。在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方面,中國的運行態勢良好,產業增加值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國民經濟前列,實現了規模、效益的同步提升。但是在高端軟體領域,中國的競爭力還較弱,尤其在作業系統、中間件和資料庫等軟體產業核心領域還存在不少空白。當然,這些年在核心領域我們也有不少突破,比如達夢的資料庫產品DM8就達到了國際主流水平,能夠與國際資料庫巨頭同臺競技。但是,如何實現從整體「跟跑」到「領跑」,還需要我們堅持不懈的追求和艱苦卓絕的努力。
二、軟體開創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推進智能製造,培育新興產業集群。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對於傳統產業,工業網際網路可以為製造業賦能;對於新興產業,壯大數字經濟則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以數控系統為例,在將數控系統平臺對用戶、對軟體開發者開放之後,基於平臺開發的應用多了,整個應用生態將得到了明顯的豐富和優化。可見,傳統產業、新興產業與軟體融合,軟體自身不斷的求新、求變,將成為新時代創新的一個重要形式。
三、軟體成就夢想
軟體是計算機系統的大腦和靈魂。軟體人才需要有科學家的嚴謹和藝術家的靈動,更需要有對軟體執著追求的夢想及努力堅守的情懷。法國著名科學哲學家、新認識論奠基人加斯東·巴什拉談到繪畫時說:「沒有什麼藝術比繪畫更直接地具有創造力,畫家基於原始想像的宿命,總是更新對宇宙的偉大夢想。」對此,有人曾說:「其實,工程與技術難道不是更能更新對世界的偉大夢想嗎?」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培養的學生在關注工程中現實需求的同時,還應該具有引領、想像、創造未來社會需求的欲望和能力,更應該懷揣著通過工程與技術更新世界的偉大夢想!
四、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高端軟體人才培養體系
多年來,華中科技大學致力於打造「學在華中大」「文化素質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三張名片。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學院經過多年的努力探索,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通過產學合作育人,借力企業資源,優化創新實踐育人環境。學院教師隊伍採用「三個三分之一」的模式,教師隊伍中除在編專職教師之外,先後聘請國際知名大學教授開設專業課程和語言課程,同時聘請來自IT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兼職教師40餘人,外聘企業教師都具有長期從事大型軟體項目開發和項目管理的實際經驗。與武漢達夢、科大訊飛、華中數控、騰訊、湖北廣電網絡等30餘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籤訂協議,成立實踐基地,並引入相關企業參與教學過程。除了開設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等實踐環節之外,引入企業,合作構建實訓體系和平臺,形成多層次的實踐教學環境。近三年來,共新增企業級實訓案例300多個,實現了涵蓋每個學年並循序漸進的完整實訓體系,使學生獲得了紮實的實踐動手能力和項目管理經驗。多年來,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學院畢業生在工作中所表現出的專業素質、綜合能力、奉獻精神獲得了業界廣泛認同和讚譽,並湧現出了一批創業的優秀代表,成為一抹亮麗的風景線。
在未來的辦學過程中,華中科技大學將按照《指南》精神,重點抓好4個方面工作:
一是以關鍵基礎軟體和大型工業軟體兩個領域的比較優勢為基礎,面向前沿需求,關注交叉,強化基礎。成立由學校(包含不同院系的團隊)、企業、地方政府部門共同參與的高端軟體人才培養理事會,共同制定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審議模塊化的人才培養方案,保證培養方案及課程設置的先進性並與時俱進,為這些有夢想、有情懷的優秀學子制定個性化培養計劃。
二是聘請企業技術專家和管理專家參與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將企業所需的技術攻關項目改造成課程實驗與實踐內容,吸納師生參與科研攻關;校企聯合申報課題。通過師生的實踐與探索,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提供一股不竭源泉。
三是通過科學論證與規劃後,教學計劃中的部分理論與實踐環節可以安排到企業現場教學和實習,聘請企業專家兼任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和研究生論文雙導師。
四是柔性聘任學校其它相關院系從事與關鍵基礎軟體和大型工業軟體領域相關的教師以及企業一線前沿技術骨幹擔任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提升軟體學院教學與科研的系統性、前沿性及實用性。
總之,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學院將瞄準新時代下產業的特定需求,深度整合校內外資源,推進產、學、研、用融合,努力打造高端軟體人才培養基地、先進軟體前沿科學研究中心和智能信息技術學科交叉融合平臺,助力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為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