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翟春陽
日前,中央依法治國辦發布《關於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的公示》,公布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名單,桐廬縣成為杭州唯一入選的縣級城市。
法治政府,顧名思義就是政府在行使權力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法治原則,嚴格依法行政,政府的各項權力都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然而法治政府建設絕非「依法行政」這麼簡單——法治,「法」是手段,「治」是目標,有良法然後有善治;墨守成規,不思變革,「舟已行矣而劍不行」,即便處處守法,不敢越雷池一步,也與「法治」二字貌合神離。
建設法治政府,首先要明確建設法治政府的目的,把握政府的角色定位。建設法治政府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保護人民,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履行職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依法全面履行職能是人民政府的本質要求;建設法治政府, 要與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同步推進,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重要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法治政府與服務型政府是一體兩面,服務型政府首先是法治政府,法治則是服務型政府的內在要求。一個政府能否自覺依法行政,能否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係,一個重要因素是對自己角色定位能否有準確的認知。
我們看桐廬縣的法治政府建設的過程,正是一個與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同步推進的過程——全力打造「全省示範性縣域行政服務中心」,實現1903個事項辦理只需「跑一處」,企業開辦實現常態化「一日辦結」;全面創建「無證明縣」,首推服務軍人「一件事」改革;全國首創「企業家日」,滾動出臺3批次關心關愛企業家「春風十二條」政策;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開展法律法規檢視專項行動,對擅自設置不公平市場競爭條件、實施差別化待遇的文件進行審查研究論證,共清理存量文件843件,廢止83件,為營造市場公平競爭法治環境掃清障礙;推廣柔性執法、「首違不罰」,減少對企業的任意檢查,優化稅務、市場監管、環保、消防等執法方式,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建成全國首個縣級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實現智慧財產權「一站受理、一網通辦、一地諮詢」,近5個月全縣發明專利申請達到371件,同比增長27.9%。
桐廬的實踐說明,建設法治政府要從打造良好的制度體系上下功夫,以「良法」追求「善治」;建設法治政府要有改革的勇氣與擔當,要勇於革自己的命、限自己的權,行政審批做「減法」、市場監管做「加法」、公共服務做「乘法」,實現權力「瘦身」、職能「健身」,把該「放」的堅決放開、該「簡」的堅決精簡、該「管」的真正管好、該「服」的服務到位。
編輯 倪宇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