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退位百官彈冠相慶,唯有一人痛哭,一年後大笑的人都死了

2020-12-10 騰訊網

武則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那個男權至上的時代,一個女人參加科舉尚且不容易,更別提成為九五之尊的皇帝。所以在她上位的過程中,遭到了很多阻礙。武則天也不愧是一位做事果決的女人,對阻礙她上位的李唐宗室和朝廷大臣進行了血腥屠戮。之後,在她統治期間,李唐老臣一直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武則天

  神龍政變

到了晚年,武則天寵幸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還將權力分給了他們。眼看朝廷被二張搞得烏煙瘴氣,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五大臣密謀發動政變,意圖逼迫武則天退位。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與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率領左右羽林衛500人來到神都紫微城北門玄武門,然後派李多祚、李湛等人到東宮迎接太子李顯。

李顯

李顯對張柬之等人的計劃表示擔憂,沒有出來。後來王同皎將李顯騙出,李顯才加入了政變的隊伍。而另一邊,張柬之等人早以「謀反」的藉口,將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張昌宗斬首,並包圍了武則天居住的集仙殿。武則天看著圍繞在她身邊的侍衛,吃驚地問:「是誰在作亂?」

武則天劇照

張柬之冷靜地回答道:「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陰謀造反,臣已奉太子殿下的命令將二人處斬。因擔心走漏消息,所以沒有向您匯報。在皇宮禁地舉兵誅殺逆賊,驚動天子,臣等罪該萬死!」武則天沒有理會張柬之,而是望向人群中的太子李顯,問他:「這件事是你讓幹的麼?這兩個小子已經伏誅了,你可以回東宮去了!」

  功臣的下場

太子李顯一向懦弱,面對母親的質疑,瞬時汗如雨下。就在這個時候,桓彥範上前請求武則天禪位給太子李顯,同行的幾人也表達了相同的意思。正月二十三日,武則天頒下制書,決定由太子李顯代行處理國政,大赦天下。正月二十四日,武則天將帝位傳給太子李顯。

武則天

武則天退位後,朝廷眾臣彈冠相慶,終於不必再臣服於她的淫威之下。而此次立下大功的張柬之等人也被封侯拜相。其中,張柬之被封為漢陽王,敬暉被封為平陽王、桓彥範被封為扶陽王、袁恕己被封為南陽王、崔玄暐被封為博陵王,當時人稱「五王」。因此,神龍政變又被稱為「五王政變」。

桓彥範

當眾人都在朝堂樂呵呵地分享勝利果實時,有一人卻在哭泣。此人便是姚崇。姚崇也參與了「神龍政變」,但他卻不喜反悲。張柬之問姚崇:「今天難道是該哭泣的日子麼?恐怕你以後就要大禍臨頭了!」姚崇說:「我長期侍奉則天皇帝。今天就要離別,心中難免有些不舍。我隨你們誅除奸佞,是做臣子的本分。今日泣辭舊主,也是人臣應有的節操。即使因此獲罪,我也心甘情願。」

姚崇

而大禍臨頭的並非姚崇,而是張柬之這些「有功之臣」。因為幫助唐中宗李顯復位,所以他們愈發驕傲自大,為唐中宗李顯所不容。而且,他們並沒有剷除武則天家族的武三思一黨,後來武三思與韋後勾結,把持朝政,張柬之被貶新州憂憤病死,崔玄暐在嶺南病死,敬暉赴任崖州後被武三思派人所殺,桓彥範和袁恕則被李顯派去的使者殺死。而姚崇雖然也被貶,卻性命無憂。在唐睿宗繼位後,還當上了中書令。不得不說,他當初為武則天哭泣,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武則天為何退位一年就去世?專家:不是老死,史書不好意思寫
    ,於是逼迫武皇退位,這才結束了武則天的統治,退位僅一年之後,武則天就去世了,有專家指出,其實關於武則天的死因,並非是老死,而是另有原因。武則天的上位史,可以堪稱是傳奇,14歲的她因為容貌秀麗,被李世民看中,成為了一名妃子,但是李世民轉頭就把她忘了,李世民駕崩之後,所有的妃子,都要趕去感業寺當尼姑,不甘於自己命運的她,自然是想要出去,於是就把目光,放在了李治的身上,其實早在李世民沒有死的時候,李治就喜歡上了她,苦於她是皇帝的女人,李治才沒有選擇出手,好不容易等到李世民死了,繼位之後的李治,這才想起了充滿女人味的武則天
  • 為何武則天退位一年就死了?專家:難以啟齒,原因史書不好意思寫
    了解我國歷史的都知道,古代歷朝歷代的皇帝不管大小有大概500位,而在這當中,基本以男性皇帝為主,畢竟當時的社會盛行男尊女卑的思想。而就是這種環境下,依舊湧現了很多人盡皆知的女性權力者,如同漢朝呂后和清朝慈禧一樣,但他們卻並未坐上皇位,但卻有一名女子,成就了一代女皇,而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則天。
  • 武則天賜三朝宰相的免死金牌竟無人能料?開元盛世起於幾行老淚?
    武后晚年,因得罪把持朝政的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姚崇被貶出鎮靈武,充任靈武道行軍大總管,是時,他極力舉薦張柬之出任宰相。神龍元年(705年),張柬之聯合敬暉、桓彥範、袁恕己、崔玄暐等五人密謀發動神龍宮變,欲誅殺張易之和張宗昌兄弟,逼武則天退位,擁立唐中宗李顯提前登基,復闢唐室。
  • 武則天退位後,為什麼不將王位傳給武家人,而是將王位還給李家?
    但古往今來總有幾個例外,在這些男人當中,曾經有一個女人登基稱帝,這個女人就是武則天。在這個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面前,後世對她的評價並不一致,但不可否認的是,武則天在位之時,確實為國家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也許有人會問,武則天退位後,為什麼不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家人,而選擇將王位還給李家?
  • 刀光劍影的八年四次政變——從武則天退位到李隆基誅殺太平公主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唐為周。武則天在位共15年,於公元705年退位,但正是這次退位拉開了大唐刀光劍影的政變的帷幕。1、神龍政變公元705年,是神龍元年。二人被除之後,朝中隨之被貶的多達數十人。然而,逼武則天退位則不再計劃之內。因為當時的武則天已經81歲,其崩後太子李顯便可即位,沒有必要留下威逼生母的惡名。同時武則天在武三思和李顯之間選擇了李顯為太子,本就是默認了復唐一事。所以當張柬之等人想要迎李顯復位之時,李顯遲疑了,但已騎虎難下。
  • 狄仁傑去世時,武則天說了什麼?暴露了兩人的關係,耐人尋味
    《新唐書·狄仁傑傳》有載:「狄公之賢,北鬥之南,一人而已。」,這便是「鬥南一人」典故的由來,現在人們用「鬥南一人」來形容某人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是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被讚譽為「鬥南一人」的狄仁傑是唐朝傑出的政治家,官至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等同於宰相),前幾年一部《神探狄仁傑》的熱播,使得狄仁傑之名更是火遍大江南北,有唐一代,狄仁傑應該是最「神秘」的大臣。
  • 武則天退位後,唐中宗為何不殺表弟武三思,反與他共享自己皇后?
    在張柬之等人看來,既然武則天倒臺了,自然要誅戮其幫兇,特別是武則天的娘家族人。武則天在位時期,就曾扶植自己的子侄,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先後被封為王,甚至武則天一度還想立他們為太子。在朝臣們看來,武三思等人不過是等只管討好女皇,不管百姓疾苦的牧豎小人。為了讓武三思等武氏族人證明自己,積累政治資本,武則天曾讓他們帶兵攻打突厥和契丹。
  •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談退位,什麼條件都答應,唯有一事不肯退讓半步
    雖然身份尊貴被無數人羨慕,可裕隆一生都沒有獲得過半分寵愛。 恰恰就是這麼一個進退兩難的人,最後卻勇敢地擔負起了大清的責任。她宣布退位時和袁世凱談了一系列條件,什麼都同意,唯有一事不肯退讓半步。 裕隆太后出生於1868年,她是慈禧的侄女,17歲時入宮選妃,在慈禧的強硬態度下,光緒不敢順應自己的心意只好放棄了鍾意的珍妃。次年,葉赫那拉氏被封為皇后,光緒卻連她的寢宮都不願意踏進。
  • 神龍政變後,五王權勢燻天,可為什麼不到一年就都被扳倒了?
    所以五人都成為了宰相還封了王。五人一時間也是權勢燻天,然而還不到一年時間,這五個人流放的流放,自殺的自殺,沒有一個善終的。神龍政變後,五王權勢燻天,可為什麼不到一年就都被扳倒了?雖然太子是名正言順的接班人,等到武則天死後,人家可以順理成章的繼位。但是對於當時的局勢來說,並不明朗。
  • 117篇:李弘暴死,武則天殺害親兒子?
    不過,儘管武則天有殺李弘的動機和心腸,但我認為李弘不是她殺的。這種說法聽起來有點自相矛盾,但其實不然。 每個人都有發財的動機,但並不代表每個人真的會發財,因為不一定有那能力和運氣。同樣,武則天有殺李弘的動機,也不代表她會殺李弘。
  • 歷史上的狄仁傑究竟是怎麼樣的人,武則天奉還李唐只因他一句話
    狄仁傑為官,正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在武則天統治時期曾擔任國家最高司法職務,判決積案、疑案,糾正冤案、錯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1.7萬人,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是我國歷史上以廉潔勤政著稱的清官
  • 宰相寫密信被抄家,眾人不解,武則天大怒:將「青鵝」二字拆開念
    自此皇室已然歸為武則天一人之手,權勢鼎盛,由於睿宗年幼,武則天想要成為女皇的野心不斷地膨脹。為了讓自己順理成章的成為女皇,那些頑固派的臣子們就是武則天下手的目標了。李唐皇室在武則天的手段下已經徹底式微,掃除反抗派,就是她稱帝之時。這個時候,和武則天一起罷黜中宗的宰相裴炎就站出來了。
  • 三農民因貪慾將司令員阮英平殺害,死前跪地痛哭:我哪曉得是大官
    意思是將軍整日衝鋒殺敵,殺人無數,但是畢竟也是人生肉長的,最終難免自己也被人殺死在戰場上。然而,有這樣一位傳奇的將軍,這兩種情況他都沒,卻栽在了三個農民之手。他叫阮英平,生於1913年福建省福安縣白石鄉頂頭村,農民出身的他,從小對農民就特別有好感。
  • 狄仁傑勸武則天「保重身體」,但武則天一句話,讓狄仁傑啞口無言
    武則天是一位非常特別的女子,雖然她對於百姓來說是一位好皇帝,但對於她的家人來說,卻是一個非常心狠手辣的女子。後世人對於武則天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武則天為了坐上皇帝的位置,不惜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和女兒,甚至連重孫子,重孫女都不放過。她的這一生也是可悲的!
  • 歷史上特殊的幾個太監,一人官至大將軍,一人入葬皇陵
    太監是中國歷史獨有的一個特色,他出現的目的起初是為了在皇帝的後宮中幹力氣活的,但是後宮中都是皇帝的女人如果貿然找一大批男人進宮.皇帝估計每晚覺都睡不踏實.於是就湧現出了太監這一特殊人群.幼年入宮,由高延福收為養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武則天的賞識。唐玄宗統治期間,其地位達到頂點。由於曾助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故深得玄宗寵信,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齊國公。一生忠心耿耿,與唐玄宗不離不棄,又在龍門石窟為唐玄宗造像, 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
  • 「武則天她媽在欽州」挨批了,「慈禧她爸在鎮江死了」卻沒人知道
    一周前,《武則天她媽在欽州》火了,起因是廣西靈山縣宣布成立了一個歷史文化研究組,名字叫《武則天她媽在欽州》。估計如果沒有武則天她媽,諾大的中國應該沒有幾個人知道還有一個縣叫「靈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靈山的這幾位大仙,一下子就讓全國人民都知道,劉三姐的故鄉廣西,還有這樣的一個武則天她媽的縣。
  • 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一代女皇武則天未來被一老者一語成真
    當時把在場人都看懵了,這位老者留下兩樣東西就出門而去,不停地念叨「此女乃人中之龍」!當時男主也沒用在意,直接把孩子交給家人,於是打開老者留下兩樣東西,一個是小金鎖,男主明白這是寓意保佑孩子日後大富大貴,另外是一幅畫,男主打開後,立刻臉色大變,急忙關上門,直接把這幅畫扔進火盆。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殺,眾人不解,武則天拆開念群臣才恍然大悟
    在明末清初學者談遷所著《棗林雜俎》中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崇禎癸未五月,上夢有一人書「有」字……俄會極門上疏,言「陛下夢後,諸臣革革以為祥,臣竊以為非利,蓋『有』字,則『大明』去其半矣」云云。」就是說崇禎帝有天夢到了一個「有」字,結果收到上疏說「有」字是「大明」兩個字各取一半而組成,預示著明朝將亡。
  • 清華大學天文系成立,河北師大竟「彈冠相慶」?
    【撰文/趙三軍 統籌/劉姝蓉】今天(5月5日),一封河北師範大學寫給清華大學的賀信在社交網絡上瘋傳,在這封賀信中,竟出現了「彈冠相慶」、「桃李滿天」等詞語,引發網友的熱議。值此雙喜臨門彈冠相慶之時,我謹代表河北師範大學空間科學與天文學系全體師生向您並通過您向貴中心全體同仁表示最誠摯的熱烈祝賀……祝願清華大學天文系教育培養出更多優秀天文人才,桃李滿天!」落款為「河北師範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空間科學與天文學系 主任 李×」。
  • 武則天牝雞司晨,都得靠她的兩個兒子
    哪怕是被稱為「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的章獻明肅皇后劉娥,也是貪戀權柄,至死不願意歸還皇權於仁宗皇帝,可見這天下第一人的位置太有誘惑力,更不用說本身道德品質堪憂,對皇權更加覬覦的呂后,慈禧等人。但他們至死都不敢真正登基稱帝,原因為何?因為他們沒有一個能給他們兜底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