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清朝文人—杭世駿的死,有些讓人哭笑不得,只因為乾隆皇帝問了一句:「杭世駿尚未死麼?」於是杭世駿就「是夕卒」。要說杭世駿的死是自然死亡,而不是有人動手腳,相信很多人也都不會相信吧,怎麼會皇上問了一句死了麼,當天傍晚人就死了呢?杭世駿為什麼乾隆皇帝惦記呢?是因為杭世駿曾經給皇上上書添堵。
杭世駿在當上御史的那年,打算建言以建工,洋洋灑灑的寫了五千字的奏摺其中有一條是這樣的:「我朝一統天下久矣,朝廷用人,宜泯滿漢之見」。在這句話意思是清朝同意天下已經很久了,朝廷用人應該滿漢一視同仁,不該有成見。古時候皇帝的權利多大,想必都是有耳聞的,一個小小御史教皇帝如何用人,這不是有損皇上的尊嚴麼,甚至往嚴重點說,還可以安上「謀權篡位」的的罪名!
據說乾隆當時大怒打算處死杭世駿,好在有人出來為他說話,說杭世駿「是狂生,當其為諸生時,放言高論久矣。」於是乾隆放了放了他,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免了杭世駿的官職,讓他回老家自謀生路。杭世駿也不反抗,痛痛快快的回老家,放下身段,開了一家收廢品的店鋪,專門做破銅爛鐵的買賣,日子過得逍遙自在。乙酉年,乾隆南巡時,忽然想到了自己免死的杭世駿,於是召來杭世駿噓寒問暖道:「汝何以為活?」杭世駿回答道:「臣杭世駿開舊貨攤」乾隆問:「何為舊貨攤?」杭世駿答:「買破銅爛鐵,陳於地而賣之。」
乾隆頓時興起,寫了幾個大字「買賣破銅爛鐵」,做成牌匾,送給杭世駿,意圖羞辱杭世駿。也許是杭世駿不夠聰明,居然把這幾個字當成了自己的招牌,把買賣坐得更大了,過得更起勁了,乾隆本身想羞辱他,他卻得意得很,這可不是和乾隆「唱反調」麼?再過了幾年,乾隆再次下江南,杭世駿好死不死居然主動地送上門,說想見乾隆。當下人稟告時,乾隆特別驚訝,問道:「杭世駿尚未死麼?」如此一問,杭世駿在這天:「返舍,是夕卒」。
杭世駿已經被免除了官職,為什麼非得讓他死了呢?也許是因為他犯了條例上沒有但是封建社會卻一直存在的一條大罪—讓皇上不高興罪吧,乾隆本身想讓他生不如死,結果沒想到他反而那麼快活得意,可不是讓乾隆鬧心麼,假如杭世駿表現出自己過得不如意,也許能安享晚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