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作者餘華,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知名作家,而這本《活著》更是讓無數人是哭著讀完的。
故事不複雜,寫了福貴老人從富貴到孤苦伶仃悲劇的一生。
那麼,餘華《活著》到底哪裡好?為何它能夠成為經典?
梁文道先生曾經說,餘華小說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它夠殘忍!
對於這個說法,大部分讀者都非常認同,《活著》講述的故事真的太慘了,而餘華在寫這些事的時候,會用非常冷靜的筆調細緻地寫出來,好像殘忍的事情在你眼前發生,不作任何美化、不作任何修飾。
《活著》中美好的人,最後都沒能活著
《活著》的主人公叫做福貴,本來是一個地主家的少爺,家裡有錢有糧,但是因為喜歡賭博,最後成功的敗光了家底,他的父親被他活活氣死,母親則在窮困中患了重病。
福貴出去求藥,卻在途中被抓去當壯丁。經過幾番波折回到家裡,才知道母親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養大兩個兒女。
兒子有慶,是一個非常孝順、善良的孩子,是福貴悲劇人生中的一抹陽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全書最亮的希望之星,卻也是早死了,而且死的方式還令人十分憤怒:是被醫生抽血抽死的。
餘華在書中寫道:
驗到有慶血型才對上了,我兒子高興得臉都漲紅了,他跑到門口對外面的人叫道:「要抽我的血啦。」抽一點就抽一點,醫院裡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不停了。抽著抽著有慶的臉就白了,他還硬挺著不說,後來連嘴唇也白了,他才哆嗦著說:「我頭暈。」抽血的人對他說:「抽血都頭暈。」那時候有慶已經不行了,可出來個醫生說血還不夠用。抽血的是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抽乾了。有慶嘴唇都青了,他還不住手,等到有慶腦袋一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醫生,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了聽說:「心跳都沒了。」醫生也沒怎麼當回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進產房去救縣長的女人了。
有慶的死,可以說是全書寫的最殘忍也是最好的片段之一了。
生活的一點點溫情,都被無情的現實撕得粉碎。
後來,全書只剩福貴一個老人,孤苦伶仃地過日子,講敘著他的悲劇人生。
《活著》——先震撼你的心,再逼你思考
我們在讀《活著》的時候,可能會被這種慘和殘忍給震撼到。
而被震撼到之後,我們就不得不思考,人生、社會。這樣能夠震撼讀者、逼迫讀者去思考的小說,是真正偉大的小說。
在戰亂中,福貴常常發出活著的感慨:「我可得活著回去,老婆孩子比什麼都好」,「回去了可得好好活啊」。願望很單純,只是希望能夠活著,因為富貴知道,不管多難,只要活著,才會有希望。
可如果你要說:如果人生沒有希望,那該怎麼辦?
那就向死而生!
人活著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
一個人經歷過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擊,意想不到的、猝不及防的,但他還活著,這時就讓人深深感知到生命的重量。
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讀餘華的《活著》。」這是一本不需要書籤的書,因為當你翻開這本書以後,就會被裡面的內容所感染,直到看完。
《活著》通俗易懂,幾乎沒有任何閱讀門檻,識字就都能讀。它的篇幅非常簡短,三四個小時就可以讀完。
但讀完之後,帶來的心理衝擊和震撼,不僅是讓你留下熱淚,更讓人若有所思、難以釋懷。
餘華這位作者,真的是寫活了書中的每個人,這樣的文筆和揭露真實的風格,讓人慾罷不能。
這本小說越看越讓我有一種感覺:
人生就跟樹一樣,當一個老人坐在你面前時,你就像是在仰望一棵老樹,無論他過去是輝煌還是潦倒,如今他都矗立在這裡,都值得驚嘆。
在你讀完之後,相信你一定會對人生有一遍新的感悟。
這餘華作品原價129,現在只要28元,也就是幾包煙錢,一盒面膜錢,卻可以讓你得到更多對生命的感悟!
別人說的再好,也是二手的!
點擊下方購買,一睹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