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的《活著》福貴到底是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

2021-01-10 秦樓月年年柳色

《活著》是餘華的一篇長篇小說,小說中的主人公富貴是民國時期的一個地主家的少爺,年輕時由於嗜賭放蕩,輸進家財,接著富貴便開始邁入了一段艱難的歲月。這部小說很吸引我的一點就是作者對主人公形象的刻畫很生動,富貴所扮演的角色令人記憶深刻,以下幾點是我分析的富貴的人物形象。

放蕩不羈的富家少爺

在富貴年少的時候嗜賭成性,整日沉迷於賭博,幾天幾夜不回家,對於妻子家珍的勸說置若罔聞,但這种放蕩不羈的自由生活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不久之後,富貴便自食其果,輸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甚至輸掉了自家的房子。艱難的生活便從此開始了。

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

回到家後的他發現母親已經重病逝世,女兒因高燒變成了聾啞人,即便如此,富貴還是選擇堅強起來還好過生活。但不幸並沒有結束,接著家珍因操勞過度而患病,兒子有慶因抽血過多死亡,女兒鳳霞終於遇見自己的幸福卻因為難產死於手術臺······面對這一切生活中的不幸,富貴傷心痛苦之後並沒有一蹶不振、厭惡生活,他選擇了繼續勇敢地活著。

最後家珍去世,外孫苦根也因意外永遠離開了自己,生命中裡難得的溫情蕩然無存,只剩一頭老牛陪伴著富貴。但孑然一身的富貴依然沒有抱怨,他依然保持著對世界的友好,依然維持著他和命運的友情。無論生活多麼艱難,富貴都選擇了勇敢面對。

熱愛平凡的生活

在富貴一貧如洗的時候終於決定改過自新,下決心還好過日子。當在富貴給母親買藥的途中被國軍抓壯丁捲入國共戰爭。戰爭雖然艱苦,富貴心中卻想著自己的家人,因此靠著這種對平凡生活的期待和對家人的掛念,他堅強勇敢地度過了這一段危險的時間。

富貴經歷了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時期,無論是什麼時候富貴都努力認真地做本職工作,積極響應上面的號召,安分守己,勤勤懇懇。在富貴的心裡是很珍惜和熱愛這份能和家人在一起的平凡生活的。

說到《活著》我是先看了一部電視劇,好像是零六年吧,我在福建看了一部電視劇,特別喜歡。這個電視劇名字叫《福貴》,後來才知道這個電視劇就是由余華的《活著》改編的,雖說是改編但是電視劇卻很大程度照搬了原著。而且電視劇把不長的小說做了升華,讓人看了很有感觸。所以我推薦朋友們有機會可以看看。

那部電視劇趕在那幾年審查不算太嚴,所以可以上映了,如果放在現在估計是無法上映的。因為它比較真實,也把當時中國客觀的反應出來了。我是由於看了該部電視劇後幾年才讀的原著,很多電視劇把原著糟蹋了,但是《福貴》絕對是把原著升華了。

好像跑題了,福貴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就是一個悲劇人物。結婚之前他是地主兒子,和現在很多新聞上富二代一樣,他吃喝嫖賭樣樣都來。最終他把自己的家業給輸光了,也正是因為這次變故,他把他爹給氣死了。從此他就從一個走路都要人背的富家公子一下子就過度到一個勤勞節儉的農民。

如果這件事放在任何時代,福貴這人都是慘透了,但是他剛好遇到土改,由於他在土改前就已經是貧農了。所以在新社會裡,他成分好。而那個霸佔了福貴家產的龍二卻挨了槍子。不管是電影《活著》還是電視劇《福貴》裡都有一個鏡頭,槍斃龍二時好多群眾都去看熱鬧,龍二這人太壞了,死的一點都不怨。龍二被解放軍押著走過福貴面前的時候衝福貴喊了一句:「福貴,我是替你死的」。福貴馬上身體一顫,可不是嘛,如果他當年不把家產敗光,今天死的就是自己。

所以福貴安心的過著自己的苦日子,他的老婆家珍以前也是地主女兒,但是嫁給福貴後從大富大貴到一貧如洗,她並未有什麼怨言,一直幫持著福貴操勞著。他們生個一兒一女,女兒由於小時候生病變成了啞巴,兒子調皮搗蛋。

本來這該是幸福的一家人,但是厄運接二連三的降臨到福貴身上先是兒子有慶為縣長老婆鮮血,被抽血過度,死了。後來就是鳳霞嫁人生孩子大出血死了。好在孩子活下來了。可是女婿在工地上幹活又出意外死了。接下來就是家珍因病也走了,本來完整的一個家最後就剩福貴和外孫,本來已經夠慘的了,可是外孫吃豆子噎死了。

偌大的一個世界,最後只剩下福貴,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看著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都離自己而去,而自己卻無能無力。總的來說老天只給了福貴三次好運氣,第一他出生在富貴人家,第二他娶了賢惠的家珍,而且家珍給他生個兩個懂事的孩子,第三就是龍二替他去死了。福貴前半生把好運氣全部用完了,後半生才厄運連連。這就是一個悲劇人物。《活著》這本書讓我想到了另一本書《鄉謠》,類似的人物,類似的命運,但是《活著》是以悲劇結束,《鄉謠》是以喜劇結束,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這本書,也寫得不錯

樸實善良的內心

在書中,富貴的兒子有慶雖然是間接因為昔日的春生而死的,雖然有慶死後富貴雖然不接受春生的道歉和賠償,但當春生因階級原因被批鬥,對生活失去信心,想要一死了之的時候,富貴卻選擇了原諒春生,鼓勵春生,對春生說讓他好好地活下去。從這裡可以看出富貴的內心是很善良的,當朋友遇到困難時,他能夠選擇釋懷,儘自己的努力去幫助他人。

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

作者餘華這樣說過:「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在送走所有親人之後,富貴和一頭牛為伴。富貴為了安慰這頭牛會對牛說:「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表面上看來這是老年富貴和牛的對話,但其背後的情感卻意味深長。一方面他以這種方式思念著親人,並且安慰自己家珍他們並沒有走遠,使自己不再孤單;另一方面他也在鞭策老牛的同時,為自己看似暗淡的生命鼓起,讓自己更加堅強的面對苦難。這也是富貴樂觀生活態度的體現。

相關焦點

  • 餘華《活著》:福貴一家幾口都去世了!他為什麼還孤獨的活著?
    今天讀了麥家的《人生海海》,忍不住又去重讀了餘華的《活著》,依舊是忍不住的唏噓不已,為著書中的人物的苦難經歷而難過,也為自己尚且擁有安穩的生活而自足。01 餘華筆下的福貴人物原型是誰?餘華在《活著》自序中說: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寫作,只有內心才會真實告訴他,他的自私和高尚是多麼突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了解自己的過程也是了解世界的過程,只不過在了解自己的過程中是一個長期和痛苦的過程。於是餘華用不斷的寫作,逐漸地打開心扉,使自己與書中的人物進行近距離的親密交談。
  • 福貴比任何人有理由死去,但他卻依然活著,餘華想告訴我們什麼?
    《活著》是餘華裡程碑式的一部作品,其實這部作品片面的說,就是一連串的死亡故事組成的,講述了主人公福貴經歷的千辛萬苦:他的家人都離他而去,只有他和老牛堅韌的活到了最後.表達的是孤獨的個體在困境與抉擇的生存邊緣上的存在價值以及芸芸眾生粗糙的卻不屈不撓的生存意志。
  • 餘華《活著》:親手埋葬所有親人,福貴平凡的一生,讀來令人動容
    餘華所塑造的「福貴」這一普通的農民形象,感動了無數人。餘華寫作這個故事的初衷,是受到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的啟發。這首民歌中,講述了一個在生活苦難中百般掙扎卻依然熱愛生活的老黑奴。餘華深受觸動,因此將這個故事安排在中國獨有的農村敘事背景之下,便有了我們讀到的《活著》這本書。餘華寫《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樂觀的態度。
  • 《活著》:透過福貴從富貴到貧窮,再到形單影隻,餘華想說什麼
    《活著》是餘華的代表作,這部小說讓餘華獲得了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據餘華說,小說的靈感來自於他聽過的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裡的老黑奴經歷了苦難的一生,家人都離他而去,但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這首歌讓餘華萌生了寫一篇小說的想法,這也就有了《活著》裡福貴的悲慘人生。
  • 餘華《活著》:人生一世,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何有人說,白活了
    什麼是活著?活著的終極意義是什麼?或許,不論男女老少談到這個話題,都能掰扯一二。然而,餘華一部《活著》,卻讓讀完小說的人,都默認了這個事實。其實,活著哪裡有人們口口聲聲說的那些大道理,用餘華自己的話來說,「活著跟生活不一樣,比生活更有力量,活著不是喊叫,不是攻擊,而是忍受生活」。
  • 深刻解讀餘華《活著》,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一直以為《活著》是餘華刻意編造的悲劇,直到前陣子看過這麼一個視頻。視頻中交警看到一個大叔騎著滿載的三輪車,交警問大叔:你拉著這麼多東西,出事了怎麼辦,你爸爸不管你嗎?大叔說:「我爸爸死了,死十一年了。」交警:「媽媽呢?」大叔:「媽媽死二十多年了。」
  • 餘華《活著》:我寫的是真正的希望。確實如此嗎?
    一本讓千千萬萬人看到絕望的書,卻被作者餘華解釋道:我寫的是真正的希望。那麼,確實如此嗎?作為一個冷酷的作者,餘華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目睹少爺福貴的荒誕、破產和艱難;繼而又假惺惺地給我們一點點美好的希望。
  • 餘華《活著》:一本道一生,人到底為什麼活著?
    福貴的一生,跌宕起伏,從家財萬貫變得一窮二白,他雖然活著,卻見證了身邊每一個親人的離去,並親手埋葬了他們。乍看這是一個妥妥的人生悲劇,所有苦難均在福貴一個人身上反覆疊加,細品後發覺悲情有之,溫情亦有之。我們不禁追問,人到底是為什麼活著?
  • 豆瓣評分9.3|餘華《活著》: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
    故事的開篇寫著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活著本身究竟是什麼?沒有一個標準確切的答案。當我們聽著故事的敘述者——福貴,將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感覺著他活著的狀態一點點變化:年少無知時,萎靡地活著,無視妻子的艱辛,無視父母的關切,無視現實的責任;風雲突變後,掙扎地活著,戰場上經歷生存的殘酷抗爭,生活中面臨活著的底線挑戰,情感上體會為父為夫角色的重擔
  • 餘華《活著》:人為什麼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
    《活著》是餘華的中篇小說,並且本書獲得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等多種獎項,本書主要講述了福貴這個人的一生,"我"去民間收集民謠時,偶遇了一個垂危的老人——福貴,由福貴講述了他的一生,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
  • 福貴死了5位親人依然活著,人為什麼活著?餘華這樣告訴你
    一直覺得餘華是一個冷靜到近乎「殘忍」的作家,在他多數的作品裡,充斥著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苦難和死亡,以旁觀者的角度平靜地敘述悲慘的故事,不添加任何渲染,比如《活著》裡,福貴對書中的「我」講述親人的相繼離逝時,語調也是很平和的,仿佛在說一個不相關的他人的故事,巨大的苦難卻一下下凌遲著讀者的內心,不忍卒讀。
  • 餘華:人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因而面對生活中的迷茫、陰霾,坎坷時,活著就要忍受歲月裡的平庸、瑣碎、孤獨、痛苦,而只有熬過那段苦難或灰暗的日子,一切都會柳暗花明,活著就有希望,活著就有意義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讀餘華的《活著》。」
  • 餘華《活著》告訴我們:「活著」就是單純的活著,越早明白越好
    關於《活著》《活著》是我國著名作者餘華,當時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故事:餘華曾經不經意間聽到一首歌叫《老黑奴》,歌詞的大意講的是一個老黑人奴隸一生的苦難,親人們一個個離他走去,但是他不曾抱怨,依舊熱愛生活,好好地對待這個世界。
  • 讓無數人哭著看完,餘華《活著》到底哪裡好?梁文道:它夠殘忍
    《活著》,作者餘華,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知名作家,而這本《活著》更是讓無數人是哭著讀完的。故事不複雜,寫了福貴老人從富貴到孤苦伶仃悲劇的一生。那麼,餘華《活著》到底哪裡好?為何它能夠成為經典?梁文道先生曾經說,餘華小說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它夠殘忍!
  • 聊聊餘華筆下的《活著》
    透過餘華的《活著》,我們看到了窮富、貴賤的轉換,也明白這或許就是社會和生活真實的寫照!而這本小說餘華寫得很成功,備受國內外讀者的認可。《活著》所獲榮耀的冰山一角,就數不勝數!《活著》這本書到底有多牛?小編帶大傢伙來盤點,它曾被評為20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之一,《活著》這個故事所蘊含的哲理,在餘華的筆下娓娓道來,以福貴的角度在敘述整個故事是如何進展的。餘華通過描述主人公富貴生活境遇的變化,諸多生活經歷,戲劇地講述了諸多因素對社會個體的影響。例如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時間變革,但也揭示了,活著和生命的底色。
  • 餘華《活著》:講述3個人生道理,告訴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福貴究竟是為了什麼而活著?他曾擁有良田百頃、深宅大院,然後在賭博中喪失殆盡。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餘華 重溫餘華經典《活著》,忍不住落淚:人的一生究竟要經歷多少苦難,才能堅定生之希望?餘華說過,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時間。誠然,人只有向死而生、反求諸己,方能自我超然與救贖。
  • 福貴的爹臨死前說的話有什麼含義?10年後重讀《活著》才懂
    《活著》是作家餘華最有名的代表作,因為這部小說,餘華一戰成名,國際國內獲得數十個獎項,從籍籍無名的窮酸作家,一躍成為暢銷書作家,在國內乃至國際都享譽盛名。一年光版稅就高達1550萬,高居作家排行榜榜首。第一次讀這本小說,是在10年前,那時候,我還是個大學生,躺在床上哭得稀裡譁啦的,室友都以為我出了什麼事。
  • 活著是為了什麼?看到埋葬了最後一個親人的福貴,我找到了答案
    福貴親手埋了女兒不久,家珍也跟女兒走了。福貴,二喜,苦根三代人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外孫和孝順體貼的女婿二喜,福貴知足了。誰知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死亡,福貴親手埋葬了他的第六個親人。此時的福貴老態龍鍾,他和未成年的苦根依然為了活著拼著,為了趕在下雨前收棉花,小小年紀的苦根累病了,心疼外孫的福貴給苦根豆子吃,而苦根因為吃多了豆子撐死了。
  • 《活著》:福貴到底遭受了多少苦難?如果是你,你能撐幾關?
    老師沒有正面回答我,卻反問我一個問題:人註定要死,你說他們現在還活不活?《活著》這本書,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餘華的《活著》對於我而言更像是一本哲學書,讀這本書是一定要讀自序的,不然你會發現你只是看了一個悲劇故事,沉浸在故事的悲痛中無法自拔,當你看過自序以後,你會發覺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告訴我們為什麼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