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價廉的悖論

2020-12-16 SZNEWS

今天的消費者具有更多選擇餘地,對產品的質量也要求更高,已經不僅僅是考慮「價廉」了,而是會更多地考慮「物美」了。

■ 謝 宏

消費者常常被「物美價廉」的廣告詞所吸引。這個詞彙是什麼時候來到我們生活中的?估計應該是市場經濟興起之後,商家用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而創造出來的,或者,是商家為誘導消費潮流,對人們的消費觀,賦予了新涵義而流行開來的,這大概也使用幾十年了。

「物美價廉」這形容詞實在是太富有煽動力了,也讓人們對其目標所指,充滿了憧憬之情。當初我們的加工業,也是用這一招突進歐美市場的,積少成多,賺取了巨額的利潤,使中國的來料加工業,興旺發達了幾十年後,才在這幾年漸漸走向衰落,並因此提出了產業的結構性調整。

無可否認,這些年中國的廉價物品,行銷世界各個角落,但凡出國的中國人,如果在國外想買點東西回國當禮物,也要小心加上謹慎,否則買到的,有可能還是中國產的物品。當年我在銀行工作的時候,曾與很多加工企業打過交道,它們幾乎都是來料加工企業,加工的產品都是外銷的,看到國外一些名牌產品就產於此地,不禁感慨,喔,此乃其出處也。

我也有過疑問,既然能給名牌做加工,為什麼不自己創立一個品牌呢?企業的領導解釋說,創立一個品牌,需要時間和金錢堆積,他們耗不起。原來這樣,都想短期內迅速積累財富,而沒有心思搞一個百年老店,大家還是只願意生產廉價的商品,來錢雖然少,但夠快,積少成多是他們的原則。

這就不奇怪了,全世界都可看見中國生產的廉價商品。說實話,當初我也是喜歡中國產品的,外觀美,價格便宜,我想這很符合「物美價廉」這個形容詞對商品的描繪。出國的時候,聽人說起,國外的東西都很貴,不如從中國帶過去。但凡出去的人,都會拖一兩個裝得鼓囊囊的行李箱,帶去一大包國產的必需品。

我是個懶人,極不願意帶東西出行,一直被我夫人詬病,後來也漸漸隨大流了,帶東西出去,甚至還帶了菜刀,在出境的時候,被出境處的保安嚴防死守盯牢。現在想來蠻好笑的。

在紐西蘭呆的時間久了,對國產和外國產的物品漸漸有了對比認識,心裡慢慢對「物美價廉」一詞產生了疑問。真的有這麼好的事嗎?一番考究之後,才知道似乎不是那麼回事。比如,我發現,我家後院晾衣的鐵絲,很多年了,竟然不生鏽;帶我家的狗狗辛巴去公園遛彎,發覺鐵籬笆牆的鐵絲,雖然經歷多年的風吹雨打,竟然也不生鏽。而我看在國內的,早就鏽跡斑斑了,我幾乎沒有看見不生鏽的鐵絲。

我再來說說另一件更有戲劇性的事。有一天,我去媽媽家吃晚飯,走的路上,我腳上國產的皮鞋,半路上突然鞋底掉了。我真的太幸運了,提前發現這個問題,因為我第二天就要出門旅行了,本來打算穿這雙鞋子出行的,屆時真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喜劇。而我買過的國外的皮鞋,只能穿舊而難以穿壞的。以前買國產的皮帶也是問題多多,後來去義大利旅遊,買了皮鞋和皮帶,好用得簡直無法說,而且還不貴。

在國內不用點火棒,我在紐西蘭是要用的,買中國產品是便宜,但打一段時間就不靈了。更糟糕的是,商場幾乎只進中國產的點火棒,讓你無可奈何。從國內帶去剪髮用的剪刀,用後才知道,根本就無法剪髮的,只能作為擺設了。紐西蘭一些二元店是專賣中國廉價商品的,如橡皮擦,鉛筆等,用用就壞,或者根本就無法用的,用起來徒生一肚子的氣。

後來用用國外的產品,你還真得服氣,人家是價格貴點,但設計人性化,還真的好用,沒有對比不知道,有了對比後,你很自然就會再選擇它們。我有時和朋友閒聊起來,我就開玩笑說,我要是口袋有錢,一定買外國貨,貴是貴點,但心情好,少生悶氣,命會長些。

這次回國探親,我因為要換冰箱和洗衣機,要把舊的淘汰掉,說起新舊產品的區別,上門收購的師傅說,過去的東西貴,但不偷工減料,好用加耐用;現在的便宜了,但容易出問題,成了易耗品。我家兩部名牌老空調,二十年了,沒有加過雪種,也沒出過問題,一直使用到現在都還好好的,那時價格可真的不便宜。

玩笑歸玩笑,但這樣的對比,總是讓人心生感慨的。「物美價廉」,這邏輯本來就說不通的。但奇怪的是,竟然有那麼多人相信。真的很佩服商家的「製造」和「誘導」消費者的能力。

在我看來,如果是從產業者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最好還是別相信「物美價廉」這套理論了,因為今天的消費者具有更多選擇餘地,對產品的質量也要求更高,已經不僅僅是考慮「價廉」了,而是會更多地考慮「物美」了。

(作者系移居紐西蘭作家)

相關焦點

  • 羅素悖論(理髮師悖論)
    羅素悖論Russell’s Paradox設S是由一切不屬於自己的那些集合所組成的「集合「,即S={x|x∉x}S是一個集合嗎?如果S是一個集合,那麼我們問:S屬於它自己嗎?如果S屬於S,則S不符合「不屬於自己「的條件「,於是應該有S不屬於集合S。
  • 著名的「費米悖論」,它的悖論到底悖論在哪?
    這看似非常簡單的一句問話,卻演變成著名的「費米悖論」。「費米悖論」,它的悖論在哪呢?1、銀河系中存在外星文明;2、銀河系中不存在外星文明。還有科學家為了解釋「費米悖論」給出了一個公式。1960年,法蘭克·德雷克給出了一個推測銀河系內出現高智文明數量的公式。
  • 「芝諾悖論」與「科普悖論」
    我把這一不正常的現象稱之為「科普悖論」。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中國近代思想史、心理學、教育學等領域中,長期以來流行的「科學主義」開始受到批判,在科學哲學、科學史、科學社會學領域中,至少極端的科學主義已經少有提倡。只有科普界很奇怪,原教旨的科學主義仍然甚囂塵上,很有影響,學術和思想的落伍顯現無疑。我以為,這正是中國科普界「科普悖論」的典型表現。
  • 數學中的悖論
    數學悖論作為悖論的一種,主要發生在數學研究中。按照悖論的廣義定義,所有數學規範中發生的無法解決的認識矛盾,這種認識矛盾可以在新的數學規範中得到解決。           在古希臘時代,克裡特島的哲學家埃庇米尼得斯(約公元前6世紀)發現的「說謊者悖論」可以算作人們最早發現的悖論。公元前4世紀的歐布裡德將其修改為「強化了的說謊者悖論」。
  • 亂說:理髮師悖論(羅素悖論)
    羅素羅素悖論:由羅素發現的一個集合論悖論,其基本思想是:對於任意一個集合A,A要麼是自身的元素,即A∈A;A要麼不是自身的元素,(百度百科)理髮師悖論:某個城市中有一位理髮師,他這樣說:「本人的理髮技藝高超,本人只為本城所有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 理髮師到底給不給自己理髮?給自己理髮,違背了,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這一基本原則。
  • 說謊者悖論
    說謊者悖論我正在說的這句話是謊話。」這也許是最簡單的一個悖論,但卻仍然是無解的悖論。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哲學家歐幾裡得提出的這個悖論,至今還在繼續困擾著哲學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因為,如果你說它是真話,那麼按照話的內容分析,它就應該是一句謊話;反過來,如果你說它是謊話,由於他說自己在說一句謊話,當然它就應該是一句真話了。那麼,這句話到底是真話還是謊話呢?這就是著名的說謊者悖論。
  • 「權力悖論」的悖論
    不過,美國心理學家達契爾·克特納的這一部《權力的悖論》,並非講述政治的勾心鬥角,而是從與我們的日常密切相關的社會學、心理學領域來探討權力的作用。 作者說:「所謂權力悖論,即我們憑藉人性的優點崛起掌權,影響世界,卻因人性的缺點失權垮臺。我們通過改善他人的生活,而獲得影響世界的能力,然而,正是這一掌權的過程讓我們在某些難以自控的時刻暴露了人性的缺點,像衝動失控的瘋子一樣行事。」
  • 理解悖論之路,從說謊者悖論到忒修斯之船(上篇)
    -2- 初探說謊者悖論 說謊者悖論之所以被稱為主觀悖論,是因為『我說的這句話是謊話』這個命題不對應任何客觀世界中的事物或者事件!而這正是主觀悖論的必要條件。 如果一個描述針對的是客觀世界中的事物,那就不可能產生矛盾。
  • 悖論與冰山理論
    許多悖論可以透過謹慎思考,找出基本假設當中一個或多個漏洞來攻破,這種嚴格來說算不上是悖論,因為癥結點一旦突破,它就不再是悖論了。「真悖論」指的是自相矛盾或循環論證的陳述,或者某種邏輯上不可能發生的情況。然而「悖論」一詞的運用範圍比字面的意義來得廣,還包括被我稱為「認知悖論」的範疇。這類難題一定找得到破解方法。這種悖論有可能包裝在蓄意誤導聽者或讀者的花招或障眼法之中。
  • 語義悖論解析
    悖論問題是兩千多年來哲學界和邏輯學界致力於解決的大難題。但是一直眾說紛紜,沒有多大進展。筆者試圖對悖論進行具體的語言邏輯分析,並自以為自己的方法已經大大推進了悖論的研究。限於篇幅,下面只作簡要介紹。  廣義地說,悖論即荒謬的、違背常理的言論。
  • 少女前線悖論模擬玩法攻略悖論模擬開啟時間
    少女前線悖論模擬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新模式玩法,那麼這個全新的模式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玩家要怎麼玩才比較好呢?我們這次就帶來了新模式悖論模擬的玩法攻略,希望下面這篇少女前線悖論模擬玩法攻略能幫到大家。
  • 《科洛弗悖論》中的兩大悖論,你看懂了嗎?
    《科洛弗悖論》劇照首先這部電影最開始並不叫《科洛弗悖論》,而是叫《上帝粒子》,這是片中主角一行人為了解決全球80億人口的能源供給問題在太空站冒著危險做的實驗有人說《科洛弗悖論》是《科洛弗檔案》的前傳,其實並不是,這個系列的時間線就是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因為第一部裡的怪獸和第三部裡的怪獸雖然長相一樣,但明顯沒有第三部裡的怪獸那樣巨大,JJ老師也明確說過第一部裡的怪獸只是「baby」形態。
  • 理髮師悖論是什麼?
    英國數學家羅素提出了與之相似的著名悖論:理髮師悖論。這也是第三次數學危機的導火索。具體怎麼回事?點開視頻看看吧!這個悖論是羅素提出的,叫做羅素悖論,或者叫理髮師悖論。2羅素悖論與集合的關係當然,這只是羅素悖論的通俗說法。羅素悖論是關於數學中集合論的一個矛盾而提出的。什麼是集合呢?所謂集合,是由某些確定的元素構成的整體。
  • 顛覆你對世界認識的悖論—理髮師悖論
    這就是理髮師悖論。理髮師悖論,可以說是羅素悖論一個簡單的例子。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引發了第三次數學危機,差點讓現代數學基礎集合論毀於一旦。所以你覺得,理髮師到底該不該給自己刮鬍子呢?
  • 【書評】《選擇的悖論》:自由幻夢
    坐在桌前,點這道提拉米蘇還是那份芝士蛋糕?畢業在即,考研、出國還是工作?仔細想一想會發現,每天在無數的選擇中掙扎所受到的壓力,一點不小於思考哲學問題時承受的折磨。30種果醬並不會讓顧客產生更強烈的購買慾望,反而讓他們因為選擇太多而放棄購買。而選擇更多意味著事後後悔的可能性更大。當費盡心思終於購買了一件自己心儀的服裝,卻在路過另一家櫥窗前看到更為物美價廉的產品時,相信大多數人買到稱心產品的好心情都會在瞬間大打折扣。正如面對生活的態度會將人分為樂觀者與悲觀者,面對選擇,「最大化者」與「滿足者」也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
  • 「悖論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邊緣性課題,從嚴格的邏輯悖論到寬泛理解的類悖論現象,悖論幾乎存在於人類理智所及的任何領域,其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已成為學界共識。本書提出並論證了對推進當前悖論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一些觀點,深刻闡明了悖論作為嚴肅的學術主題的理論機制。基於這些認識,本書就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悖論進行了梳理,其中既涉及古希臘時期即已出現的芝諾悖論,又包括居於當今前沿領域的關於合理行動與合理置信等主題的悖論。考慮到其獨特價值,本版還新增了探討道德悖論的專題。
  • 著名的芝諾悖論
    悖論是指邏輯學上可以同時推導或證明兩個互相矛盾的命題或理論體系。
  • 被誤解的芝諾悖論
    當然,此處僅做調侃,芝諾所提出的幾個悖論事實上對於數學界的影響相當深遠,所以我們需要為芝諾正名的是,他絕非一位憑藉詭辯無事生非的騙子,而是一位具有深邃思想和遠見的哲學家和數學家。關於芝諾其人,歷史上的記載較少,據說他在母邦度過了一生,僅在成名之後到過雅典,後來芝諾因蓄謀反對埃利亞的君主而被處死。
  • 芝諾悖論怎麼破?
    我們在平時閱讀或聊天中偶爾會碰到一個詞——「悖論」。那到底什麼是悖論呢?悖論是怎麼發生的呢?我們應該怎麼破破解遇到的悖論呢?百度百科對「悖論」給出的定義是:悖論指的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悖論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發生,則推導出非A,非A發生則推導出A。
  • 關於「悖論」的理解與應用
    解決悖論難題需要創造性的思考,悖論的解決又往往可以給人帶來全新的觀念。Braess 悖論現象。羅素悖論還有一些更為通俗的描述,如理髮師悖論、書目悖論。羅素悖論在類的理論中通過內涵公理而得到解決。物理學悖論1.命定悖論命定悖論或命運悖論( Predestination paradox ,命運註定的悖論),又稱因果循環( Causal loop 或 Causality loop ,與佛教的業德去返無關),是科幻作品中與時間旅行有關的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