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利潤和成本的真相

2020-10-19 天博智匯企業課堂

企業經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盈利,一個不為盈利而存在的企業可能自己也生存不下去,商業社會更是如此。在強調現金流為王的商業環境下,只有賺更多的錢,讓現金快速流動起來,企業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否則只能被商業規則淘汰出局。

我們都知道,利潤是營收和成本的價差。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數學公式,說其簡單是因為只要提供營收和成本這兩組數據,我們就能很快得出利潤大概是多少。表面上看,利潤是由營收和成本決定的,這樣理解本身也沒有多大問題。但問題在於,誰又決定了營收和成本,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因為,決定營收和成本的因素才是最終決定利潤的真正因素,而營收和成本不過是個最終數據而已。

那麼,到底是什麼決定了營收和成本呢?

營收是什麼?其實大家並不陌生。簡單點講,產品和服務的市場貨幣價值就是營收。那產品和服務又是什麼產生的?沒錯,那就是人員、設施、設備、材料、技術、技能等等這些有形或無形的資本,是這些因素創造了產品和服務。在這裡,我們統稱它們為資源。

因此,營收是由資源創造出來的,或者說資源轉化成了產品和服務。商業社會裡的產品和服務無一例外都是資源轉化來的。但是,資源只能創造產品和服務,它不能直接轉化為價值。因為,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大部分時間是由市場決定的。不通過市場交換,產品和服務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因此,資源不能直接創造你想要的價值,只有通過市場進行轉換。

那成本又是什麼呢?我們前面所說的人員、設施、設備、材料等,它們創造了產品和服務,但是它們本身也是要通過市場交換才能獲得,它們在市場上也是有價值的,也是需要付出貨幣才能得到,這付出的貨幣就是成本。而人員、設施、設備、材料等本身是一種資源,因此可以理解,資源一部分轉化成了成本。

綜上所述,資源創造了營收和成本,而營收和成本的差價就是利潤。因此,資源創造了利潤。

企業的投入首先轉化為資源,資源一分為二再次轉化為營收和成本,將企業營收回歸到資源狀態後,剩餘的營收部分就成了利潤。

這就是利潤和成本的真相。

利潤來自哪裡,又是如何產生的?

成本是如何產生的,又來自哪裡?

很多人都沒有真正搞明白。

不知道利潤來自哪裡以及如何產生的,就不知道如何獲取和增加利潤。

不知道成本是如何產生的和來自哪裡,就不知道如何發現和降低成本。

通過對利潤和成本的真相分析,我們終於明白:

利潤是企業資源創造出來的,企業資源的消耗產生了成本。

因此,提高資源效益就能增加利潤,減少資源消耗就能降低成本。

當我們找到了利潤和成本的來源,管理的目標和對象就相對統一和簡單了。

企業管理就是對企業資源進行的管理。通過對企業資源進行有效管理,發揮和提高企業資源轉化為利潤的能力,並儘可能減少資源的消耗,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益,就能幫助企業獲取更多利潤。

這其實就是企業管理的目的,也是企業管理的真相。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企業如何通過和英阿米巴來降低成本,提升利潤!
    經過疫情,許多企業中原本隱藏在暗處的問題也暴露出來:1、公司發展多年,但內部成本居高,且各項成本費用不清怎麼辦?2、銷售遇到瓶頸,前端衝擊乏力,靠員工的個人行為衝高公司業績,對個人能力的發揮依賴性過大,造成衝擊更大層面市場份額時乏力。該怎麼調整?3、原本就經營吃力,經過疫情,公司運作資金更緊張,壓力大!
  • 成本票欠缺,利潤虛高,企業所得稅如何稅務籌劃
    企業如何避免高昂的企業所得稅和分紅稅, 合理的節稅方式多種多樣,但現在利用個人獨資分流業務節稅的企業越來越多。 那麼,如何使用個人獨資節稅呢? 個人獨資意味著一個自然人投資,所有資本都是投資者所有的營利性經濟組織。 那麼,個人獨資企業稅後投資者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呢?
  • 管理創造企業利潤
    現今的營商環境下,任何企業都不得不面臨這些問題:一、隨著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和物美價廉的產品進入市場,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市場環境將異常殘酷。因為,市場再大,其容量也有限度,企業稍有不慎就會被逼上絕境。二、隨著家庭支出成本和供應鏈成本的上升,人工和材料費用將會不斷攀升,同時產品的可替代性逐漸增強,產品的更新換代周期不斷縮短,使得產品價格不可能長期維持高盈利水平,企業成本將會大幅升高,而利潤空間將毫無疑問地被壓縮,微利、零利甚至負利將呈常態化。企業如果不能有效地降本增效,留給企業的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
  • 企業的績效就是企業的利潤,對於績效的管理就是對於利潤的管理!
    因此在這方面,沒有人願意打馬虎眼,更不會拿企業的利潤開玩笑。將績效管理放在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也符合利潤最大化這一目標。民營企業績效管理的本質,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而跟利潤掛鈎的數據,無疑只有成本和收入兩大方面。所有的利潤都是總收入再減去成本,做績效管理,就是要幫助我們實現成本的縮減和收入的提升,這也是企業績效管理的最終目的。績效管理能夠滿足老闆投資後利潤的增加。績效管理看起來似乎跟企業的利潤沒有直接的聯繫,跟企業的經營也絲毫不掛鈎,甚至在做績效的時候,還要投入不少的資金。
  • 工廠企業掌握好這五個成本管理要點,企業盈利利潤翻上一番!
    工廠企業的經營管理離開不兩件事:提升營業額,降低成本。按理說,銷售越好,營業額越高,企業的發展就越大,事實上,銷售好,營業額高,還需重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 一般情況下,成本降低的幅度,要比利潤增加的幅度要大,即成本降低10%,利潤可能增加20%甚至更多。
  • 在美辦企業,人工成本是中國的八倍,但利潤卻比國內多,什麼原因
    但是美國工人的成本很高,是國內的8倍,但是美國的許多資源成本要比中國的低很多。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事業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製作玻璃需要的主要能源是電和天然氣,而在美國,電價和天然氣的價格都比中國低得多,電價比中國便宜一半,且天然氣的價格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曹德旺之所以選擇在美國投資建廠還是看上了美國的能源成本。
  • 由星巴克「高價咖啡」談談對價格、成本以及利潤的看法
    直到昨天下午《新京報》的記者就央視批星巴克咖啡高價問題採訪我的看法,我才知道還有這檔子事。本人第一個反應就是都市場經濟了,價格「解放」了,難不成還得搞出一個計劃定價來。後來,記者進一步告訴我,說央視痛批星巴克成本不足4元的咖啡卻賣了27塊。我對《新京報》的記者說,估計是央視將咖啡豆的成本當作全部成本了,據我的常識判斷,星巴克一杯咖啡的成本不可能不足4元。
  • 5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由負轉正 哪些行業利潤改善了?
    成本上升壓力明顯緩解 石油加工、電力、化工、鋼鐵等重點行業利潤改善明顯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認為,增長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三點。首先是成本上升壓力明顯緩解。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裡的成本為84.29元,同比增加0.21元,增加額比4月份明顯減少1元,緩解了3、4月份以來單位成本大幅上升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壓力。其次,工業品價格變動增加企業盈利空間。5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7%,降幅比4月份擴大0.6個百分點。同時,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5%,降幅比4月份擴大1.2個百分點。
  • 施工企業的成本控制
    通過成本指標,可以發現施工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缺點和薄弱環節,以便總結經驗,克服缺點,提高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其次,實施成本控制不斷降低工程成本是增加施工企業和社會的積累的源泉。在預算造價已定的條件下,成本越低,企業的利潤就越多,加強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有利於改善施工企業的生產條件和職工的生活條件。
  • 企業生產成本包含些什麼
    生產成本控制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對各種生產消耗和費用進行引導、限制及監督,使實際成本維持在預定的標準成本之內的一系列工作。在企業精益生產過程中,生產成本包括哪些?什麼是生產成本生產成本是指產品從原料的投入到生產加工的轉換,直到成品的產出這一過程中所花費的總費用,包括人工費用、物流費用、生產加工費用等。即:成本=人工費用+物流費用+生產加工費用+其他費用企業生存的最基本條件是獲取利潤。
  • 成本費用越少、造成短期財務決策的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有哪些優缺點
    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目標,會對企業的成本費用制定的相關的制度,從制度上對一些成本費用做出限制,或者對一些成本費用進行定額核算,控制成本費用支出的金額。這就會導致生產經營部門在實際支出成本費用時,會對本部門成本費用精打細算,避免出現超預算金額。如企業的招待費、廣告費、銷售費用以及其他成本等項目進行定額核算,嚴格控制各項成本支出。
  • 成本上升品牌增多 木門商家利潤下降
    近日,筆者在走訪木門市場時,從眾木門商家了解到,今年以來,木門經銷商都不同程度地感覺到因成本上升、激烈的市場競爭而帶來的壓力。  據了解,今年進駐市場的木門品牌比去年多了接近一倍。許多商家利潤微薄,而銷量又上不去,日子很難過。」  相對其他行業,木門行業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新行業,按說利潤應該較高,但由於行業內很多無品牌、無服務、無推廣的工廠,免費鋪貨、免費上樣,靠低價吸引客戶,而品牌企業的產品定位較高,市場運作投入很大,雖然有些商家的銷量呈上升趨勢,但利潤微薄。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上升隱含了什麼?
    從統計局數據可看出,2016年工業企業效益明顯好轉,全年銷售增長明顯加快;利潤由降轉增;利潤率上升;採礦業利潤降幅收窄,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利潤增長加快。具體是採礦業實現利潤總額1825.2億元,比上年下降27.5%;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62397.6億元,增長12.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4580.4億元,下降14.3%。
  • 統計局解讀8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生產和需求穩定恢復
    從1—8月看,累計利潤同比下降4.4%,降幅比1—7月份收窄3.7個百分點。8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穩定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但要看到,1—8月份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尚未轉正,應收帳款增速持續上升,同時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企業盈利持續穩定增長仍面臨一定壓力。  朱虹表示,8月份利潤增長呈現如下特點:一是生產和需求穩定恢復。
  • 臺媒:臺灣百大企業在大陸的總體利潤下滑
    臺灣《旺報》(英文版)11月2日文章,原題:臺灣百大企業在大陸的總體利潤下滑根據臺灣「中華徵信所」剛發布的報告,臺灣百大企業2013年在除西南以外的大陸地區遭受了總體的利潤下滑。華東、華南和華中這3個地區是大多數臺灣企業建立企業集群之地,2013年遭遇利潤下降。位於華中地區的臺灣百大企業集團利潤下滑21%,扭轉了2012年平均利潤增長149%的勢頭。這次利潤下滑,反映出大陸的商業環境對臺灣企業日益惡化,主要是因為薪水持續上漲、拿地變得更昂貴、北京一直在收縮此前給予臺企的優惠待遇。
  • 親子手工DIY小店ekon手作產品成本和利潤分析
    今天就讓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咱們的DIY產品成本和利潤因此,較傳統行業來說,我們的小店開店成本更低,利潤更高! 那麼在親子手工DIY小店ekon手作產品的成本和利潤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來給大家舉個例子: 親子手工DIY果凍蠟燭類:一般售價在12-110元 成本在2-6元浮動.利潤6-20倍左右. 親子手工DIY卡通蠟燭類:一般售價在10-60元 成本是0.5-3元浮動.利潤20倍左右.
  • 建築施工總包企業的護城河在哪裡?為什麼建築企業成本居高不下?
    那些合同寫著進度付款的項目,最終很多也是難以要回尾款,久而久之,很多建築施工總承包企業的債務高達數百億甚至數千億。別人欠你的你很難要,因為建築合同本來就是很複雜的,工期,質量,進度,為了拖延,甲方可以找出一千個理由。而做為總包企業,你欠別人的反而很簡單,比如材料款和勞務費,別人打官司,一打一個準。
  • 企業必須擁有的成本領先思維是什麼?
    (9)核算不僅是企業管理數據的基礎,而且是企業激勵機制執行的保障一、成本的基本概念1、成本是利潤的減項,也是獲取收入的資源大家都覺得成本不好,成本會減少利潤,所以認為成本越少越好。成本領先不一定能讓企業做到更大更強,但是一定能讓企業活得更久,走得更遠。3、聚焦戰略聚焦戰略是指集中企業的資源,將經營戰略的重心放在某一特定方面,可以是特定的地區、特定的產品或服務、特定的市場,容易快速形成核心競爭力。聚焦戰略可以進一步細分為聚焦差異化戰略和聚焦成本領先戰略。
  • 甲醇:2019年上半年甲醇企業利潤簡述
    目前國內甲醇生產主要以煤、焦爐氣及天然氣為原料,2019年上半年我國甲醇生產企業多呈現偏弱狀態,據中宇統計,2019年上半年甲醇企業平均利潤在180元/噸附近,而去年同期的利潤水平在720元左右,甲醇企業利潤較去年明顯下滑
  • 甲醇:2019年甲醇企業利潤大幅下滑
    目前國內甲醇生產主要以煤、焦爐氣及天然氣為原料,2019年我國甲醇生產企業多呈現偏弱狀態,據中宇統計,2019年甲醇企業平均利潤在80元/噸附近,而去年同期的利潤水平在750元左右,甲醇企業利潤較去年大幅下滑,年內企業利潤均出現虧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