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考場失意後有多失望?忍把浮名,換了淺酌低唱

2021-01-08 小佛說史

柳永生於老牌士族之家河東柳氏,父輩更是在朝為官,身為官宦子弟的柳永受家庭影響,從小就有考取功名的壯志。官宦家庭一直非常重視對後代的培養,柳永家也不例外。柳永自小在族中老師的教導下飽讀詩書,不過他從小是一個桀驁不馴的人,本計劃進京參加考試,卻被蘇杭、江淮美景吸引,竟在這些地方逗留數年之久後才繼續進京之路。

宋真宗大中祥符初年,柳永抵達汴京,被京城的繁華吸引,寫了不少詠嘆東京繁華的詞。柳永是一個自信的人,他從來不覺得自己能力比別人差,認為自己必然能金榜題名,「算好把、夕雨朝雲相繼。便是仙禁春深,御爐香嫋,臨軒親試。對天顏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待恁時、等著回來賀喜。好生地。剩與我兒利市」。然而一切出乎柳永的意料,他竟然鎩羽而歸,宋真宗不喜歡參加考試的人「屬辭浮糜」,柳永風格向來如此,就這樣與功名擦肩。

這時候的柳永二十多歲,銳氣正盛,落第讓他不開心。柳永骨子裡是一個叛逆的人,既然考試不中,乾脆自己就不考了,乾脆流連煙花樂坊之中,換一個新的生活方向,在這樣的心境下,柳永寫了一首《鶴沖天》表露內心。

鶴沖天 北宋·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開篇第一句柳永就直言自己科考落第,「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不過他的落第只是偶然,柳永必然會再次去參加考試,他依然是自負的他。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時代,君王也會一時錯失賢能之才,自己以後該如何是好?柳永這是在對皇帝略微表示不滿,認為自己是被埋沒的人才。迷惘之後,柳永規劃好了自己的未來生活,繼續之前恣意狂蕩的生活,何必管什麼得失?做一個風流才子,流連煙花之地,為那些歌姬舞女填詞,這樣的我和公卿宰相有什麼區別?這是一條傳統讀書人不願意走的路,而柳永卻不認為有什麼兩樣。

煙花柳巷中,歌姬舞女聚居,繡房中都擺列著丹青畫屏。比較幸運的是柳永的意中人們正是住在那裡,值得他前去追求尋芳。柳永每每對著這些煙花伴侶,都能滿足的沉浸在風流當中,人生快意就是如此,青春自當如此享受。「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青春易逝,與其將美好時光用來博取功名,不如在這煙花柳巷中淺酌低唱,表面上看,柳永很豁達,似乎看透了人生,然而一個「忍」字卻是將柳永真實的內心暴露得乾乾淨淨,科舉落第給柳永帶去了多少的心酸和哀楚。

在此後的人生中,年輕的柳永也曾幾次參加科舉,奈何都沒有中,40歲那年,柳永又去考試,沒想到尚未親政的宋仁宗「臨軒放榜」,看到柳永的名字,想起他在《鶴沖天》中的「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甚是不高興,於是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划去了原本已經在榜上的「柳永」二字。柳永聽到消息後失望到了極點,從此乾脆直接常駐煙花柳巷中「奉旨填詞」,柳永的人生便因這首詞發生了巨大變化。十年後,仁宗親政,特開恩科,對歷屆科場沉淪之士的錄取放寬尺度,聞訊之後,不甘心的柳永又去參加考試,如願高中,那年他已經50歲了。

參考資料:《全宋詞》

相關焦點

  • 淺酌低唱,誤失浮名:柳永
    忍把浮名,換了淺酌低唱。柳永的祖上在南唐時曾以儒學著稱,傳到他這一輩也算是官宦世家。柳永的父親柳宜就曾中過進士,還在南唐做過官。叔叔也中過進士,哥哥柳三復和柳三接也都是進士。試想生在這樣一個「進士大家庭」裡,柳永的生活將是多有壓力。所以,他必須趕考,爭做「進士」。按柳永的才學,考進士應該不是什麼問題。但命運偏偏在此時開了玩笑:它竟讓柳永意外落榜。而且連續落榜高達三次。
  • 柳永:揮筆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卻成其一生寫照
    小小的柳永,能作出如此佳句,可謂是十分聰穎。憑藉著極高的才華,「小神童」柳永漸漸在家鄉走紅。每逢佳節婚娶,甚至會有一些鄉親來求柳永的一副對聯。 人們都說天才的成功不只有天賦,還有汗水。柳家門前有一條河,河邊有一塊大青石,每日清晨,路過的行人總能看見小小的柳永手握一桿筆,蹲在大青石上,抬起手腕,在水上練字。
  • 奉旨填詞柳三變: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兩大派別,都有十分傑出的人才代表,豪放派代表詞人主要就是蘇軾、辛棄疾;婉約派代表詞人,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李清照外,還有一位不得不提的詞人,他就是:柳永。柳永,原名柳三變,字景莊,後改名為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他是北宋一位著名的詞人,而且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同時還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
  • 清秋暮雨讀柳詞: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丨周末讀詩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自從第一個抒情主體屈原開始,「懷才不遇」就像萬金油一樣,被隨便塗抹在古典詩人們身上。只要一位詩人寫到空虛失落,不論是人生的普遍體驗,還是某個特殊處境下的感受,都會被條件反射地解讀為「懷才不遇」。這種大而無當的闡釋幾成定式,乃至內化為一種思維的惡習。是不是每個苦悶的詩人都在懷才不遇?
  • 這首《鶴沖天》,反叛精神強烈,柳永更是因為它,與功名失之交臂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原名三變。柳永的一生,極富才氣,尤其在作詩填詞上尤為出色,但是他的人生,卻仕途坎坷,壯志難酬。而傳聞,這與他的一首詞作有關,這首詞作,便是《鶴沖天》。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據說,此詞寫為柳永一次落第之後,功名未取,他心中憤懣抑鬱,故而做此詞來安慰自己。然而就是這首詞,使他的人生路出現了變化。宋仁宗在一次放榜的時候,看到了柳永的名字,因為仁宗好詞,故而對柳永的詞也熟悉,放榜之時,他想起了柳永《鶴沖天》中「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 北宋詞人柳永為何被宋仁宗拉進黑名單?
    此時他的心情可以說是尚有失意,卻不至於壓抑,便作了一首《鶴沖天》表達了自己的怨望和期望: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遊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 白衣卿相柳永——奉旨填詞,為宋詞開創了一片天,自己卻活在尋花問...
    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自此柳永便有了「白衣卿相」的稱呼,同時他的「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也在隨後誕生了一個「奉旨填詞柳三變」的趣事。 由此可以看出官宦世界出身、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柳永絕不只是一個尋花問柳之人。柳永積極參加科舉考試,從柳永詞創作可以看出柳永利落地絕非因為才學不夠,只是文風不受真宗喜愛,屢次落地。以致柳永憂愁、抑鬱、孤憤之下,以「尋花問柳」掩蓋失望落寞。
  • 「奉聖旨填詞柳三變」,柳永混跡於煙花巷陌風生水起
    01前面說了那麼多朝廷高官,如晏殊、範仲淹、歐陽修等人,這些雖然也是詞人、文學家,但主要工作都是搞政治的,政治家才是他們最重要的身份。今天我們來說說柳永,這是北宋第一個以寫詞為專業的詞人,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填詞。柳永科舉上屢試不中,最後晚年及第,退休的時候官職也很低。想想也是,政治上比較失意,但又那麼有才,能不每天填詞嗎?
  • 柳永這首詞被皇帝讀到,惹得龍顏不悅,只能「奉旨填詞」去了
    在宋詞文學史上,柳永的大名可謂婦孺皆知。他的詞作多有婉約,抒發身世、離愁別恨之悲,頗有味道。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為柳永這首宋詞中的一句話。那就是「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我們且看這首宋詞的全部: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 50歲的柳永終於考上了進士,興高採烈地寫了一部得意之作,相當水平
    所以即便再怎麼推崇「寵辱不驚」,面對科舉考試的結果很少能有讀書人能夠保持淡然。唐代大詩人孟郊,考了半輩子,終於在45歲的時候考中進士,酣暢淋漓地寫下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其中的得意情緒躍然紙上。而「十上不第」的羅隱,在屢屢落第後憤懣之餘便寫下了「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其中的不平和諷刺讓人同情。
  • 十首絕美柳永詩詞: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他是白衣卿相,是才子詞人他有傲人的才華,卻仕途失意,他眠花宿柳,寫下流傳千古的詞章。他是才子柳永。今天,隱娘給大家介紹他的十首詩詞,體會柳永的人生起伏。《雨霖鈴·寒蟬悽切》【宋】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晏殊為何羞辱柳永?北宋文人的自我牴牾:看不起詞卻又喜歡寫詞
    「凡有井水處,皆歌柳永詞。」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力寫作慢詞的人,柳永在民間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大的影響力。但他這個大眾偶像卻始終入不了官家法眼,宋真宗、宋仁宗不喜歡他,和他一樣喜歡寫詞的晏殊甚至還羞辱過他。按理說就算是文人相輕,也不至於當面給對方難堪,柳永究竟是哪裡得罪了晏殊呢?
  • 政延辛範,文啟蘇秦——楹聯同題:柳永 張鳳武主評
    2.楊玉君  遼寧建平換了浮名,落得個曉風殘月,奉旨填詞,寂寂長亭留晚唱;斟些愁緒,吟許多苦旅寒蟬,憑欄醉酒,瀟瀟暮雨邈東流。 3.賀一雷  湖南華容多情柳岸薄情雨,可謂煙花易冷,殘月難憑,浪子莫追,雲鶴無羈終作弄;窘悴芳年憔悴人,不如對酒當歡,積愁成唱,為伊寬帶,閨詞有市任顛狂。
  • 「縱有風情萬種,更與何人說」:文化人撩妹,我只服柳永
    近代著名詞論家王國維,把他那句有名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硬是要劃給歐陽修,理由是柳永這麼俗氣的人,怎麼可能寫出這麼有境界的詞呢? 柳永到底做了些什麼,得到這麼多「誠意滿滿」的嫌棄呢?
  • 北宋時期的娛樂天王柳永到底有多紅?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永詞
    據宋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柳永為舉子時,多遊狹邪,善為歌辭。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辭,始行於世,於是聲傳一時。餘仕丹徒,嘗見一西夏歸朝官云:『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總之,當時的柳永是大宋第一填詞高手,最炙手可熱的作詞家,有著遍布神州的超級粉絲群(絲毫不亞於現在任何巨星的粉絲)。
  • 看宋代著名詞人柳永是怎麼做的
    一個網友曾經爆料說自己高考的時候,爸爸開車送她,到了考場之後,安慰她說:「放心的考,人都給你求好了,關係絕對硬。」這位網友很感動,以為自己老爹託關係在自己四周安插了一個學霸呢,於是開心的問道:「你求的誰啊?」她爸爸得意得說:「觀音菩薩!」
  • 柳永剛剛出門,就寫出了一首千古佳作,將相思寫到了心的極致
    說起柳永,基本都會想到他的《雨霖鈴》,一聲「寒蟬悽切,對長亭晚」,一股別離的悽切,便湧上心頭。柳永是一位失意人,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封住了他的仕途之路。正所謂官場失意,情場得意,東方不亮西方亮。可是現實卻不是如此,即使是得意,還不如從一開始就做一個失意人。
  • 柳永的肉麻情詞,上學時語文老師不讓讀,很多人不懂為何能傳下來
    公元1009年,25歲的柳永參加了科舉考試。此時的他早已經是卓有名氣的大才子,對於這次科舉他自認為是手到擒來,還自負放言「定然魁甲登高第」,就差提前擺宴慶祝了。但結果呢?妥妥的打臉!因為「屬辭浮糜」,柳永不僅初試落第,更是受到了嚴厲的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