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35篇:鯰魚效應
字數|4063字 閱讀4分鐘
分類|心理學
關鍵詞|半途而廢、達不成目標、實現目標、感到緊張、憂患意識、實用心理學
越緊張的東西,越在乎;越在乎的東西,越值得去做;越值得去做的東西,越容易做好。
在剛過去的「618」活動上,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宣傳下,我們知道了在這天購物會有很多驚喜。
瘋狂的打折、減免和折現,好像在告訴你錯過了今天,你又得等上一年。
於是在減免金額的誘惑下,在活動截止時間的施壓下,我們開始變得緊張起來。
早早把購物車填滿,為了湊單,還把現在用不到,但將來可能用得著的東西也一併加了進去。
結果活動下來,一天能收到好幾個快件,一連持續了好幾天,好像天上掉餡餅買東西不要錢一樣,之後又開始為還帳單而發愁。
甚至半個月過去了,很多快遞還沒拆開,或是拆開了放任它在一邊躺灰。
當然我也不例外,一下子買了十幾本書,雖然以前買的很多書還沒看完。
我的一個小師妹為了追求她的男同事,花了近兩年的時間絲毫沒有一點進展。
知道我對心理學有所研究後,便前來詢問我該怎麼辦。
按理說女追男隔層紗,更何況她不僅長得好看,而且身材很好,身邊也不乏很多追求者。
屬於可愛風的她,恰好也是男同事喜歡的類型,兩年都沒拿下有點不可思議。
原來小師妹對男同事百依百順,言聽計從,想方設法的討好他,給他一種似乎非他不可,認定了他的感覺。
而男同事卻在其他女同事面前頻繁獻殷勤,卻接連處處碰壁。
很顯然在男同事心裡,非常確定已經吃定了她,還覺得小師妹不會離開他,給人一種「騎驢找馬」的感覺。
即使找不到「好馬」,至少還有一頭「小毛驢」在原地等候著他。
我勸小師妹還是早早放棄為好,免得受傷害。她不想放棄,畢竟已經投入了兩年時間,何況她很喜歡男同事。
我告訴她得找個人進來趟趟渾水、攪攪局,讓他產生一種危機感,並感受到可能會失去她的緊張感,這樣他才會幡然醒悟,懂得珍惜。
於是小師妹就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我,由我來扮演她的追求者。
在我第三次去公司接她下班時,他的男同事再也繃不住了,詢問她是不是交了男朋友。
她表示我只是個追求者還不是男朋友後,男同事輕舒了一口氣,這是放下心中大石頭的表現,之後主動提出與她共進晚餐。
小師妹「勉為其難」的答應了,回去的路上發信息給我說,男同事向她表白了。
我囑咐她先不要答應,先晾他一段時間,要看他的表現才能決定誰才能成為她的男朋友,也讓他體味下這兩年來她的付出和辛酸。
我的上家公司,工作很安逸,也沒有太大的壓力,老闆覺得這樣的工作狀態很有問題,於是作出了一些調整。
公司的幹部向來只從內部員工提拔,從來不空降,這次老闆卻打破了常規,從外面聘請了一位領導。
老闆在開會時也表示很看重這位外來兵,還說會從內部砍掉一部分不積極的領導。
我們瞬間緊張了起來,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生怕自己會是被砍掉的那一位。
以前很少加班的我們,現在竟然主動提出來帶著員工加班,在那一月,公司業績提升了35%。
我的一位老領導賣掉了合肥的房子,今天就回東北老家工作了。
在前兩天,我和另一位同事約好一起為他送行。
他喜歡打桌球,於是我們就找了一個桌球館切磋手藝。
剛開始時,我們打得都比較隨性、散漫,隨意的切球、拉球、扣球,打得很不好。
但當聽到要打比賽,誰輸誰下時,才感覺到了一絲的緊張,處理球時都比較謹慎,再也沒有了之前的隨意,球打得也越來越好。
當出現一定的緊張感時,我們對于越緊張的東西,表現出越在乎;
越在乎的東西,越值得去做;越值得去做的東西,越容易做好。
這種現象,其實是受到鯰魚效應的影響。
什麼是鯰魚效應?
是指採用一種手段或措施,讓缺乏憂患意識的人產生緊張和緊迫感,並促使他們參與積極競爭,從而激活內在的潛能。
鯰魚效應有個很有意思的由來: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而沙丁魚生性安靜,追求平穩,漁民將他們從漁港運送到市場上賣時,絕大多數的魚都因中途缺氧窒息而亡。
生魚的價格很高,死魚卻賣不上價格,為此漁民們想了各種辦法都以失敗告終。
有一天,一個漁民還是像往常一樣,把沙丁魚運到市場上去賣,驚奇地發現沙丁魚基本全都活蹦亂跳的,漁民因此大賺了一筆。
直到魚槽見底後才發現裡面有一條遊動的鯰魚,原來這一切都是鯰魚「搗的鬼」。
鯰魚生性活潑好動,在陌生的環境裡,便四處遊動,沙丁魚見此狀,開始緊張,慌亂的躲避。
在此危機四伏的掙扎中,沙丁魚解決了缺氧的問題。
引起鯰魚效應發揮作用的兩個原因
鯰魚效應之所以能激發一個人或一個動物的動能,主要有兩個原因:
產生緊張和緊迫感,使其在意,吸引注意力;產生憂患意識,不改變將要被淘汰或滅亡。1.緊張和緊迫感
我們只要緊張,就會在意;
只要在意,就會產生緊張心理。
越緊張,反而越在乎;
越在乎,反而越值得去做;
越值得去做,反而越能做好。
一定的緊張和緊迫感,是可以激起我們的求生欲和求勝欲的。
當然過度緊張,也會感到壓力過大,而產生反效果。
2.產生憂患意識
孟子說: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沒有憂患意識的人,慢慢會落後於別人,最終被社會和市場淘汰。
只有具備一定的憂患意識,才不會讓自己太過於安逸。
很多有競爭力的企業正是具備了憂患意識,不斷地研發新的產品,用自己的新產品主動地替代舊產品,而不是被動地被市場所淘汰。
例如手機、電腦、軟體等等。
如果當初騰訊沒有憂患意識,不主動用微信替代原本已經穩定市場的QQ,用不了幾年時間將是其他公司的產品取代QQ。
同樣,人也是一樣。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我們要具備憂患意識,以更好的自己取代昨日的自己,才能不落後於別人,更具有競爭力。
怎樣讓鯰魚效應發揮作用為我們所用?
1.讓自己融入積極向上、有競爭的環境中
我們都知道環境改變人,人是環境的產物。
積極向上、有競爭的環境,常常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不足,以及和他人的差距。
從而激發我們的憂患意識,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努力向前。
如果沒有較強的自制力,一個人待久了或是長期處在消極、負面的環境中,就會使人墮落,喪失鬥志。
想要改變,就得重新融入一個新環境。
你想學習,可是一個人又看不下去書,這時不妨和喜歡學習的人待在一起,或是去圖書館,那裡學習的人最多。
很多優秀的人,都在拼命的學習,更何況能力還遠遠不如他們的你,難道不應該比他們更用心嗎?
你想減肥健身,一個人又堅持不了,不妨和喜歡健身的人待在一起,或是去健身房,那裡健身的人最多。
很多身材好的人都在堅持健身,更何況身材不如他們的你,難道不應該比他們更努力嗎?
不要不相信和什麼樣的人待在一起,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也不要覺得你的自制力多麼好,自控能力多麼強,不會被別人帶偏、帶壞或被幹擾到。
要明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道理。
認清自己,尊重和順應人性,才是智慧之道。
2.找到一個目標,讓對方成為自己的鯰魚
尋找一個目標,這個目標不要太大,也不要和自己的能力相差甚遠,否則你會因為看不到希望而自動放棄。
找到一個比你能力強,且你們之間差距不是太大的人,讓他成為你的鯰魚,兩人互相競爭,贏了獎勵,輸了懲罰。
我記得我剛到一家銷售公司工作時,裡面有很多的銷售精英,當時我的領導是一個剛升職的小白,根本不懂得如何管理。
除了不給我培訓,讓我自己去看項目資料外,每當問他問題時,他總是以讓我自己去悟的態度來打發我。
為此我失落到了極點,甚至有了想離職的衝動,不過在離職之前要把業績做好,這樣才不會讓別人覺得我是一個逃兵,因為做不好業績而倉皇出逃。
每月月初都會開啟動大會,會有員工之間相互PK的環節,最少賭注100元。
當時,有一個女孩她的業績非常的穩定且名列前茅,很少有人敢跟她PK。
跟她PK的人無疑是砸錢,只有我鼓起勇氣向她挑戰。
很多人認為我是以卵擊石,不自量力。
可是我並不這樣想,畢竟以前的業績並不差,這樣反而能激發自己的動力。
雖然只有100元PK的金額不大,可這是尊嚴的問題,我還不想輸。
她非常的努力,下班後別的同事都下班了,只有她一個人留下來加班到很晚。
於是我向她請教了很多問題,並聽了她的錄音,那時候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一心想超過她。
結果事與願違,我一連輸了三個月,等到第四個月時,我開始爆發,和她的業績不相上下。
在月底最後一天,我倆都有客戶到訪,我知道她的客戶是個小單,可是全款的可能性比較大。
而我的客戶如果成單也只能交個訂金,這樣我將再一次輸給了她,白白錯過了趕超她的機會。
她的客戶前期鋪墊得很充分,到公司沒兩個小時就刷了全款,而我的客戶一直到晚上六點下班了還不能成單。
最後談判總監都要放棄了,跑出來和我商量說最多只能讓他們交個幾千塊的訂金。
我當即否定了這種建議,交訂金這個單還不如不做。
總監安慰我說這個月業績很高了,沒必要把客戶給逼死,交個訂金下個月尾款就回來了。
話雖這樣說,可是我會輸給我PK的人,總監也被我搞得很無奈。
一直到晚上九點鐘,最終在我們再三的堅持下,客戶終於同意不交訂金而付全款。
事實上客戶故意和我們磨洋工,目的就是想多要些產品和服務,當然如果能交訂金更好。
如果當初沒有我和那個女孩的PK,她不是我的「鯰魚」,我可能就戰勝不了她成為銷售冠軍。
鯰魚的威力很大,它會在背後一直激勵和鞭策著你不斷前行。
3.給自己和他人營造緊張的氛圍
文章開篇說的促銷活動,成功追求上喜歡的人,職場中不想被淘汰而加倍努力,打比賽時的好表現,其實都營靠了一種緊張的氛圍。
讓當事人感覺到一定的壓力和緊迫感,讓他們體會到如果沒有好的表現,不懂得珍惜就會失去更多的危機感。
如果你嘗試了很多的方法,始終達不到自己的目標,試著給自己或他人製造點緊張的氛圍吧,也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綜上所述,緊張有時是個好東西,越緊張的東西,我們反而越在乎;越在乎的東西,越值得我們去做;越值得去做的東西,往往越容易做好。當你總是中途放棄,總為自己達不到目標,追不到心上人而發愁時,試著給自己或他人製造點緊張和壓力,讓「鯰魚」攪攪渾水,也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