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孩子活在父母的差評中,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

2020-09-05 追著蝴蝶去跳舞

幾米也曾在自己的漫畫中說的:

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中,有一個因為媽媽差評,而痛苦的小男孩。
他的媽媽經常罵他二百五


每次寫作業的時間長、寫錯字或寫錯題,媽媽都會扔掉他的鉛筆,大聲吼他「二百五」。

他委屈地哭著說:「媽媽,能不能別叫我二百五了?我會很努力,希望媽媽能多給我幾次機會,我想讓她再幫幫我。」

太多父母,總以為自己很愛孩子,可對孩子表達出來的卻是傷害。

心理學家胡慎之曾在微博上做過一個調研:你為什麼內心深處永遠無法原諒父母?

最終,他對調研結果進行了統計。


發現很多孩子無法原諒父母,是因為經常遭到父母情感上的虐待。


他們不是羞辱孩子就是批評孩子,而這樣的比例居然佔到67.1%。

上海市教委也曾做過一項調查,他們調查了2500名上海的中小學生。

結果顯示:

有5.85%的孩子曾經有過自殺的計劃;
有34.39%的孩子曾有過「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這背後的根源,就是來自於父母的差評,重點是大多數父母對此一無所知。

有句話說: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

我們總以為罵幾句無所謂。

甚至覺得,罵孩子是為了孩子好。

卻不知,父母每一次的打擊和辱罵,都如同針尖插在了心頭,一次又一次,無法癒合。

相關焦點

  • 父母的肯定,是孩子一生的底氣!別讓差評毀了孩子
    01多少孩子,活在父母的差評中幾米也曾在自己的漫畫中說的:「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中,有一個因為媽媽差評,而痛苦的小男孩。結果顯示:有5.85%的孩子曾經有過自殺的計劃;有34.39%的孩子曾有過「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這背後的根源,就是來自於父母的差評,重點是大多數父母對此一無所知。有句話說: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我們總以為罵幾句無所謂。甚至覺得,罵孩子是為了孩子好。
  • 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丨語言暴力中長大的孩子,自卑膽怯腦受損
    在中國上一代的教育環境下,有太多的父母奉行這般「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打壓式教育,故意漠視孩子的努力和進步,卻將孩子的短處時不時拎出來談論一番。而西方的育兒方式則完全相反,他們覺得「愛最大」,而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無論孩子漂不漂亮,有沒有天賦,都想要想方設法的找詞出來誇獎他,讓他覺得自己被愛,被需要。
  • 我是廢物、窩囊廢,一句話刺痛800萬人:被差評的孩子,痛苦一生
    ,無論怎麼努力,依然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始終活在差評中。1多少孩子活在父母的差評中幾米也曾在自己的漫畫中說的:「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太多父母,總以為自己很愛孩子,可對孩子表達出來的卻是傷害。心理學家胡慎之曾在微博上做過一個調研:你為什麼內心深處永遠無法原諒父母?
  • 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滿嘴是愛,卻滿目猙獰,傷孩子最深
    ,明明比誰都愛孩子,可為什麼總是用打擊和否定的方式,給孩子造成一次次的傷害?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滿嘴是愛,卻滿目猙獰,傷孩子最深。「你這麼粗心,怪不得成績總是不如XXX。」「別總吃肉,看看你都胖成什麼樣子了?」「一天天就知道玩遊戲,就這樣還想著能考好?做夢吧你!」
  • 山東女高中生開學兩天墜亡,寫過「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曾有人聽到女性在宿舍樓痛哭
    在2020年9月7日的早晨,山東萊陽警方接到報警,該市第一中學高一新生丁宜君不幸墜樓身亡,此時距離開學剛過兩天,根據萊陽市公安局通報,警方已排除他殺,該學生系高空墜落死亡,但是其自殺的原因,卻像迷霧一樣,籠罩在她的家人身上,父母印象中的女兒和警方調查中的女兒竟恍若兩人。
  • 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孩子到底犯了什麼錯?
    倘若家中注滿健康的愛的花粉,她就吮吸著它用愛的字樣構建著自己的聽覺嗅覺知覺,漸漸地釀成心中小小的蜜餞。孩子選擇來到我們身邊,讓我們體會到做父母的快樂,重新認識世間的真善美,也讓我們擁有被信任、被依靠、被崇拜的感覺,然而,有時候我們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呢?
  • 貶低式教育:父母給孩子的差評,終將成為傷兒至深的利刃
    多少孩子活在父母的差評當中!「廢物、窩囊廢、累贅」這幾個詞,要不是從這個孩子的信中表達出來,或許還依舊會是很多父母為了鞭笞孩子的口頭禪,而作為家長的我們還不知道這對孩子傷害有多深。現在這個社會,孩子變成了家長攀比的一個重要依據,每一對父母都希望孩子好一點、更好一點。所以很多時候,孩子無論是多麼努力,都難以達到父母的要求,只要一天沒達到,那就會活在父母的差評之中!
  • 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是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你滿口說愛,卻面目猙獰」,這句話是臺灣身心靈導師賴佩霞在演講時說的。可是,他唯有一點不好,那就是脾氣太大,要麼不管孩子,一管起來那就是大動幹戈,任誰都拉不住,讓人看了直恨得牙痒痒。而他這樣的行為就如賴佩霞老師說的那樣,滿嘴說愛,卻又面目猙獰。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孩子雖已有十來歲,卻也不敢反抗,因為他知道畢竟是自己有錯在先。父母也沒有完全不允許他玩,只是希望他玩起遊戲來時能有個度,最起碼不能幾天幾夜,不吃不喝的玩。
  • 總是被父母「差評」的孩子,長大後有多苦!
    如果父母一直否定孩子,給孩子差評,無限放大孩子的缺點,甚至把孩子的缺點、錯誤常常掛在嘴邊,久而久之,孩子會受到無法想像的心理傷害。01父母習慣差評,孩子深深自卑*知乎上有一位網友講述了一個自己的故事:從我小時候開始,父母就沒有給過我多少肯定。
  • 總是被父母「差評」的孩子,長大後有多苦
    01父母習慣差評,孩子深深自卑*知乎上有一位網友講述了一個自己的故事:從我小時候開始,父母就沒有給過我多少肯定。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哪怕成年後,還是如此。李玫瑾教授直言,「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生都學不會愛自己。」
  • 真正的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鏈,絕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這5句話寧願爛肚子裡也別跟孩子說,越說孩子越自私!此前,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中,有一個因媽媽「差評」而痛苦的小男孩。他的媽媽經常罵他二百五。每次寫作業的時間長、寫錯字或寫錯題,媽媽都會扔掉他的鉛筆,大聲吼他「二百五」。
  • 多少孩子,活在父母的焦慮中
    ,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本書,裡面有一句話,觸動了我的心弦:「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為愛,而是出於害怕。」作為父母心中的寶,我們疼他愛他寵他,盡其所能地給他最好的——最好的食物、最好的衣服甚至最好的教育。現在卻有這麼一本著名的育兒書籍卻指出:這不是因為愛,而是害怕。
  • 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這樣聊天,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陶虹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就做到了這一點,讓孩子能正確的認識自己,把心態擺正。但不管怎麼樣,別在孩子面前自怨自艾,而是找到問題中積極的因素,給孩子積極的人生觀點和處事風格。我們的溝通要和孩子處於同一個語境中,孩子關注什麼,我們就關注什麼。
  • 最毀孩子的六種行為,九成父母都在做
    作者:媽小咪來源:薩提亞育兒圖片:網絡ID:satiryuer有位網友說,許多父母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多少父母,以愛之名,卻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遍體鱗傷。而她對孩子毒打的原因,只是孩子到同一棟樓的同學家玩時,叫了幾次回家吃午飯,孩子不願意回去。打一頓,孩子或許會怕,或許會服從,但僅此而已。孩子服從的,是父母強於他的身體;怕的,是父母打孩子時,面目猙獰的樣子。
  • 父母應以愛之名尊重理解孩子們
    可無論怎樣批評指責母親,孩子也永遠地失去了生命,蝕骨之痛也將永遠伴隨孩子的母親,這真是人間最悽慘的悲劇。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在《致孩子》詩中寫道: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的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 《小歡喜》爆火:為什麼我們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
    這樣的愛,太讓人窒息,太讓人喘不過氣了。當付出變成了一種「道德綁架」,當愛變成了一面「為你好」的旗幟,當給予也變成了一種經濟控制手段的時候,父母的行為和語言,就會在孩子的心裡劃下一道道傷痕。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 《小歡喜》喬英子跳海:為什麼我們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
    這樣的愛,太讓人窒息,太讓人喘不過氣了。當付出變成了一種「道德綁架」,當愛變成了一面「為你好」的旗幟,當給予也變成了一種經濟控制手段的時候,父母的行為和語言,就會在孩子的心裡劃下一道道傷痕。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 父母的差評,是給孩子最深的傷害。
    總是給孩子「差評」>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大多數的父母總是以打擊、批評和否定的方式教育孩子,卻沒有想過,這樣的行為給孩子帶來了致命的傷害。著名主持人董卿曾在訪談節目中說:「小時候,我爸爸對我非常非常嚴厲。
  • 在父母語言暴力下成長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在中國,有多少父母,打著「為你好」的旗號,用語言暴力在傷害著孩子?,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將它們刻在了孩子心理。有很多父母:明明自己也沒活出個人樣來,卻要求孩子將來要出人頭地。:你是真的愛孩子嗎?別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
  • 女兒滿嘴髒話與父母對著幹
    線上「團體諮詢」教育小組--精華知識點節選(一)女兒滿嘴髒話與父母對著幹關鍵詞:保護色&適應孩子的成長當家長們想要痛斥兒女錯誤的時候,他們會把孩子描述的極為差勁,甚至浮誇渲染。這就是青春期父母的憤怒吧,哈哈。事實上,女兒在同學圈裡,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所謂的滿嘴髒話,只不過是青少年們在一起的一些口頭禪,這些孩子在不同的場景裡自由切換著面具。當然,這些口頭禪在我們耳朵裡,尤其作為媽媽,聽到孩子有這樣的口頭禪shi會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