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宜家和迪卡儂架構「高逼格低成本」供應鏈的秘密

2020-12-17 贏商網

收入與消費往往相伴而行!高收入勢必帶來高消費,而低收入大多徘徊在低消費。伴隨著收入差異的逐步分化擴大,零售行業也逐漸出現了兩級分化的局面。堅持低成本運營策略的企業普遍面臨著產品同質化、低價無序競爭的局面,而走高端差異化路線的企業又面臨成本居高不下、客群數量有限的困境。

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鮮明的品牌特質,同時又能在殘酷的價格PK中獲得領先優勢,是縈繞在行業經營者頭上的難解之題。

眾所周知,服務和價格,往往存在著二律背反(Antinomy)。在特定條件下,追求最優的服務,必然帶來成本的上升,價格隨之水漲船高;反之,追求最低的價格,勢必造成服務水平的下降,客戶體驗隨之變差。

在筆者的專著《供應鏈架構師》裡闡述過所謂的效率邊界理論,即:在給定的資源條件下,在沒有突破式創新的前提下,企業的決策結果通常只能沿著邊界走,而不能脫離邊界。

因此,企業想要打破「成本和服務」的「二律背反」,突破「效率邊界曲線」,就需要尋找突破式的創新。而這種突破式的創新很多會圍繞供應鏈而展開,零售行業也不例外。

本期,我們從兩家知名零售企業的供應鏈談起。這兩家企業都有一個鮮明的特質:既提供了「令人驚嘆」的低價產品,還同時打造出了一個「高逼格」的品牌姿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案例一:宜家

瑞典宜家集團於1943年創建於瑞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宜家家居在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28個商場,其中有19家開在中國大陸。

在宜家身上,有著許多獨特的標籤:

多品類運營

種類繁多、一站式購物是宜家的顯著特點。在宜家,不僅可以買到傳統意義上的家具產品,甚至還可以購買到例如被褥、被套、枕頭等各類家居產品。甚至,宜家還創新性地把餐飲服務也整合到商場的運營中來,通過1元的冰淇淋、3元的熱狗來吸引客戶,讓客戶儘可能長時間地在宜家停留購物。

體驗式消費

構建大量的樣板間,給顧客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甚至還允許顧客親身地試用和體驗各類家具家居產品,強化顧客的感官刺激,充分調動顧客的購買慾望。宜家的產品,採用的是模塊化設計理念,能夠讓客戶體驗自己動手安裝的樂趣。豐富的產品組合,也實現了顧客的定製化需求。

超低價銷售

4.9元的靠墊、15.9元的檯燈、33元的拉克桌……宜家總是能夠讓顧客淘到不可思議的低價貨。在宜家,這些貨品有個獨特的名稱:「窒息貨」(Breath-taking items)——擁有著可以讓顧客驚嘆到窒息的低價。

案例二:迪卡儂(需求面積:2600-3000平方米)

迪卡儂來自於法國,是體育用品零售商,由米歇爾·雷勒克於1976年創立。2003年,迪卡儂進入中國市場,如今已在中國61個城市布局166家線下商場。

在迪卡儂身上也有著許多獨特的標籤:

多品牌運營

為不同運動而設立的超過40種自有品牌,不僅涵蓋自行車、球類運動、輪滑、跑步、有氧健身這些常規運動,甚至包括馬術、潛水、皮划艇、射箭等較為獨特的運動裝備,迪卡儂旨在為顧客提供一站式購物。

體驗式消費

商場內外的免費籃球場、五人足球場、輪滑區、健身區,精彩紛呈的運動俱樂部加上專業的運動指導,可以為客戶所購產品現場印花甚至刻上顧客的名字,賣場的布置處處彰顯客戶體驗至上的理念。

超低價銷售

19元一件的快幹T恤,15元一個的運動背包,79元一件的健步鞋……同樣是國際品牌,但相比耐克、阿迪達斯,許多同類商品價格便宜得真是令人咂舌。在迪卡儂,這些商品被統一稱之為「藍色貨品」,擁有難以想像的超低價。

對比宜家和迪卡儂,讀者不難發現這兩家零售大鱷經營方式的相似性:多品牌/品類運營+體驗式消費+超低價銷售。

而支撐這一體系的關鍵就在於其設計巧妙的低成本供應鏈運作體系:以低成本方案來提供風格獨特的產品和服務體驗,低價但不低端!

首先是產品設計,其核心在於風格獨特但簡單實用。

為了營造出產品的獨特風格,兩家企業都採用了多品牌或者多品類的思路,每一個品牌或者品類都有一個頗具特色的名稱。為了確保產品或品牌風格的原創性和獨特性,每個子品牌或者品類都有一個獨特的團隊負責產品的研發、設計、推廣、文化、銷售等一系列的活動。這在無形中增加了供應鏈的複雜性,尤其對供應鏈在需求端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試想,供應鏈管理團隊需要面對來自全球不同地區、不同品牌或者不同品類的管理團隊,將他們的需求進行收集、整理,並轉化成供應鏈的具體可執行的訂單,併兼顧成本和柔性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來實現豐富多彩的客戶需求。這其中的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因此,為了降低複雜性,同時控制成本,兩家企業在產品設計端花費了大量的心思,採用的都是面向成本的設計思路,即先定價再設計產品。產品的設計強調的是實用和耐用,並儘可能地選擇標準化的原材料或者模塊化的設計思路,將複雜度在設計源頭就很好地進行了控制。

其次是採購與生產製造,其核心在於控制。

無論是宜家還是迪卡儂,都是集品牌、設計、採購、OEM製造、物流、零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運營者。整個供應鏈條上唯獨只有製造這一部分是交給OEM代工生產。

但即便如此,宜家或迪卡儂的團隊都擁有對代工廠的絕對控制力。它們與代工廠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佔用代工廠的大部分產能。同時,代工廠的採購端價格被牢牢控制住,代工廠只賺取工時費用。為了推動代工廠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宜家或迪卡儂的製造管理團隊會駐紮在代工廠,與工廠管理者一同推動精益生產、自動化、柔性製造等項目,提高代工廠的運營效率。這些代工廠之間存在著競爭關係,甚至不同國家的代工廠之間也存在著競爭,為了獲得持續大量的訂單,它們也有著強烈的意願與客戶緊密配合,推動成本的持續下降。

再者是物流管理,其核心在於集約化。

兩家企業都採用了自建的模式,在不同的區域設置相應的倉儲物流中心,來覆蓋區域市場。宜家的扁平化包裝設計,迪卡儂的RFID全程可視化,都堪稱業界經典案例。由於多品類運營,物流中心可以快速地進行集貨和補貨,通過標準化運輸方案,大大提高了物流的運作效率,同時降低了成本。

另外,兩家企業的退換貨流程都是相當的便利,迪卡儂甚至實現了了全國任意門店的退貨辦理。

最後是銷售管理,其核心在於輕度定製以及提升體驗。

在迪卡儂購買產品,可以在結帳前選擇給產品做一些輕度的個性化。例如在衣服上印上花紋、姓名,在自行車上貼上喜愛的圖案等等。這些定製的費用不高,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客戶的體驗。而宜家甚至把定製推到到客戶端,讓客戶可以選擇自己來組裝、搭配自己購買的產品。這種方式在供應鏈上也被稱之為「延遲策略(postponement)」。

除此以外,客戶的體驗,很多都體現在軟性的服務上。例如前文提到的迪卡儂的籃球場、足球場,宜家的樣板間等。由此可見,兩家企業都十分聰明地避開了產品的深度定製而儘可能採用定製化服務來提升客戶的體驗。

總結

供應鏈的戰略服務於公司的頂層戰略,不論是宜家還是迪卡儂,在創始之初,兩家企業就確定了以低成本+多品牌/品類+客戶體驗的市場競爭策略。圍繞著這個戰略,它們的供應鏈採用了極為相似的管理手段,即:在客戶端以最低的成本來實現輕度的產品定製,以軟性服務來提升客戶的體驗;在供應鏈端以集約化、集成化和高度控制的方式來降低複雜度、降低成本。這一柔一剛,鬆緊搭配,軟硬結合的架構方式,最終獲得了客戶的青睞。

 

相關焦點

  • 迪卡儂Vs宜家:產品通吃的秘密
    宜家和迪卡儂無疑是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極大交集的典型代表,他們成功地創造了令眾多企業不可企及的「贏者通吃」的神話。「通吃者」有什麼邏輯?又有什麼秘密?模式:發現一體化Vs 造夢驅動者1976年,Michel Leclercq先生在法國北部的裡斯(Englos)開設了第一家大型運動產品自選超市。
  • 黑蟻研究 | 中國的「宜家」和「迪卡儂」?——自有品牌大型零售...
    過去世界範圍內已經誕生了宜家、迪卡儂等多個現象級的自有品牌大型零售業態模式。我們通過針對宜家和迪卡儂的調研發現,其商業模式、產品定位、渠道模型以及供應鏈模式等方面均有共通之處。 在自有品牌大型零售業態中,其核心邏輯是全產業鏈把控。
  • 學習運動品牌的「宜家」——迪卡儂
    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同樣的藍色標誌,同樣的全開架陳列,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迪卡儂就是每個孩子的遊樂場。他們踩著自行車和滑板車滿場飛奔,上了蹦床就不下來,好容易解脫的父母趕緊到跑步機上跑兩步,或是扎進服裝區挑選換季的衣服,這是周末一家三口最典型的迪卡儂半日遊。很多人認為,迪卡儂就是運動品牌的「宜家」,他們對抗電商的核心法寶是體驗經濟。
  • 迪卡儂成功秘訣:性價比、自有品牌、高度垂直供應鏈
    性價比、自有品牌、垂直供應鏈,迪卡儂(需求面積:2600-3000平方米)憑藉這三大法寶在電商大潮中鎖定了消費者。   在電商無比狂熱的中國市場,有哪家實體零售商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們不怕電商?其實真的有。想一下周末哪家商場人最多?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
  • 迪卡儂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同樣的藍色標誌,同樣的全開架陳列,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迪卡儂就是每個孩子的遊樂場。他們踩著自行車和滑板車滿場飛奔,上了蹦床就不下來,好容易解脫的父母趕緊到跑步機上跑兩步,或是扎進服裝區挑選換季的衣服,這是周末一家三口最典型的迪卡儂半日遊。很多人認為,迪卡儂就是運動品牌的「宜家」,他們對抗電商的核心法寶是體驗經濟。
  • 迪卡儂憑啥不怕電商?性價比 自有品牌 垂直供應鏈
    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同樣的藍色標誌,同樣的全開架陳列,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迪卡儂就是每個孩子的遊樂常他們踩著自行車和滑板車滿場飛奔,上了蹦床就不下來,好容易解脫的父母趕緊到跑步機上跑兩步,或是扎進服裝區挑鴉季的衣服,這是周末一家三口最典型的迪卡儂半日遊。
  • 被白嫖的迪卡儂:體育界的「宜家」,成人的「迪士尼」
    導讀:在迪卡儂的運動和快樂,都是「免費」的。如果你逛過宜家的話,會發現兩者有很多共同之處。如果說宜家是最便宜的西餐廳,那迪卡儂就是完全免費的遊樂場!每家迪卡儂都會開闢至少15%的用地作為「體驗區」,「犧牲」坪效來做體驗。而承擔起宜家冰淇淋和熱狗的角色的,便是其免費又豐富的運動體驗機會和物美價廉的商品。
  • 運動品牌的「宜家」迪卡儂:對付電商的三條秘籍解析
    性價比、自有品牌、垂直供應鏈,迪卡儂(需求面積:2600-3000平方米)憑藉這三大法寶在電商大潮中鎖定了消費者。   在電商無比狂熱的中國市場,有哪家實體零售商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們不怕電商?其實真的有。想一下周末哪家商場人最多?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
  • 黑蟻基金陳峰|要賦能中國的「宜家」和「迪卡儂」
    陳峰:30%和70%就是我們在尋找世界級企業的邏輯。一方面,在存量市場中找空白,也就是看哪家公司能通過尋找新的流量和技術創新,來抓住未來的消費者,並且能高效地提高渠道供應鏈,同時,企業的組織架構也符合未來發展。所以,大消費的板塊裡,服裝、家居、食品領域都會誕生大企業。
  • 運動品牌中的宜家 迪卡儂逆襲
    自有模式說迪卡儂是運動品牌中的宜家家居一點也不過分,因為,和宜家家居的運作模式類似,不論是賣場還是產品,相當一部分都是迪卡儂自有的。以自有賣場為例,迪卡儂通過自己的專業拓展團隊拿地和自建商場。目前,深圳、成都、寧波、嘉興、上海等地都有迪卡儂的自建商場,數量為6家。
  • 迪卡儂在華逆襲:運動品牌中的「宜家」
    自有模式  說迪卡儂是運動品牌中的宜家家居一點也不過分,因為,和宜家家居的運作模式類似,不論是賣場還是產品,相當一部分都是迪卡儂自有的。  以自有賣場為例,迪卡儂通過自己的專業拓展團隊拿地和自建商場。目前,深圳、成都、寧波、嘉興、上海等地都有迪卡儂的自建商場,數量為6家。迪卡儂方面稱,希望未來迪卡儂在中國的自建商場比例能達到三分之一。
  • 電商也打不垮 迪卡儂實體店內究竟藏有什麼秘密?
    原標題:電商也打不垮 迪卡儂實體店內究竟藏有什麼秘密?   在電商無比狂熱的中國市場,有哪家實體零售商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們不怕電商?其實真的有。想一下周末哪家商場人最多?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同樣的藍色標誌,同樣的全開架陳列,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迪卡儂就是每個孩子的遊樂場。
  • 你為什麼幹不掉迪卡儂?
    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同樣的藍色標誌,同樣的全開架陳列,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迪卡儂就是每個孩子的遊樂場。他們踩著自行車和滑板車滿場飛奔,上了蹦床就不下來,好容易解脫的父母趕緊到跑步機上跑兩步,或是扎進服裝區挑選換季的衣服,這是周末一家三口最典型的迪卡儂半日遊。  很多人認為,迪卡儂就是運動品牌的「宜家」,他們對抗電商的核心法寶是體驗經濟。
  • 全能異類迪卡儂(decathlon) 貫穿整條產業鏈
    在年輕白領喜歡聚集的豆瓣網上,迪卡儂(deCAThlon) 的「擁躉」張木木建立了一個名為「迪卡儂之友」的小組,這個熱衷旅行和休閒運動的年輕人為小組寫下了這樣的介紹:「宜家、星巴克都有小組了,迪卡儂也該有。」
  • 分析:迪卡儂對付電商的三大秘籍 拼性價比
    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同樣的藍色標誌,同樣的全開架陳列,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迪卡儂就是每個孩子的遊樂常他們踩著自行車和滑板車滿場飛奔,上了蹦床就不下來,好容易解脫的父母趕緊到跑步機上跑兩步,或是扎進服裝區挑鴉季的衣服,這是周末一家三口最典型的迪卡儂半日遊。很多人認為,迪卡儂就是運動品牌的「宜家」,他們對抗電商的核心法寶是體驗經濟。
  • 迪卡儂的體驗式營銷「try me」
    自有模式  說迪卡儂是運動品牌中的宜家家居一點也不過分,因為,和宜家家居的運作模式類似,不論是賣場還是產品,相當一部分都是迪卡儂自有的。以自有賣場為例,迪卡儂通過自己的專業拓展團隊拿地和自建商場。目前,深圳、成都、寧波、嘉興、上海等地都有迪卡儂的自建商場,數量為6家。迪卡儂方面稱,希望未來迪卡儂在中國的自建商場比例能達到三分之一。
  • 迪卡儂,為什麼是當代成年人的迪士尼樂園
    白嫖場地,藏著迪卡儂的小心機但其實,命運饋贈的「白嫖」,早就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迪卡儂人稱「體育界的宜家」,不是沒有原因的,兩者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在迪卡儂,承擔起宜家冰淇淋和熱狗的角色的,便是其免費又豐富的運動體驗機會和物美價廉的商品。
  • 解讀迪卡儂:體育運動品牌王國的商業秘密
    其實,早在1992年,迪卡儂集團便已經進入了中國,並先後在大陸9個省市建立了生產基地,作為其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中國這個製造業天堂為其在歐洲的業務擴張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時也紮下堅實的基礎。  譬如1994年,由迪卡儂成立的上海生產基地裡,數百人的團隊負責著整個迪卡儂集團紡織類運動服飾在華東區的生產和採購,而產品則大部分出口到歐洲,這個生產基地不僅單純進行生產加工,還同時與法國總部的研發部門緊密聯繫,研發和生產紡織類運動產品,並需要開發華東地區的優秀供應商並對其進行生產管理,以保證產品按時、按質運送到世界各地。
  • 進入宜家供應鏈
    自2015年與宜家合作以來,不僅逐漸發展成宜家創新型供應商,與宜家共同開發凝膠涼感床墊,還完成了車間的重新規劃,產能大幅提升。2018財年,宜家在中國的採購額佔宜家全球採購總額的28%。其供應鏈系統保障著宜家商場的貨物供應,商場則會把消費者的需求反映到供應鏈上,生產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商品。
  • 濟南宜家「鄰居」迪卡儂地塊規劃出爐 西側將建商業商務項目
    隨著濟南宜家正式開業,往來二環西路與日照路的車流量顯著增多。與宜家相鄰、扼守濟南西客站片區「東大門」的迪卡儂項目進展到哪一步了呢?23日,記者在迪卡儂工地看到,該項目正進行樁基施工,地塊規劃顯示,西側還將建設商業商務項目,含一座星級酒店項目。   據工地人員稱目前正進行樁基施工,現已有多臺設備進場,具體建設施工日期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