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科學家冤枉的龍,起錯的龍名,竊蛋龍它並不偷蛋

2020-12-23 科學黑洞探索

我們都知道,恐龍是已經滅絕的生物,從探險家到科學家,發現過大量的恐龍化石,根據對化石的研究,我們為這些已經滅絕的生物起了名字,而恐龍的命名,通常都是誰發現,誰就有命名的權利,和天文領域新發現的星星命名類似。科學家們給恐龍命名的時候,有些會用發現者命名,讓自己的名字恆久遠流傳;也有用發現地命名的,比如科研團隊在某地發現某種新恐龍化石,就以此地為名;還有用恐龍特徵來命名,比如三角龍用其典型的外形特徵命名;以及行為特點,比如「竊蛋龍」。

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被人們冤枉、誤會了近70年的竊蛋龍。

竊蛋龍名字由來

《奪寶奇兵》中那個熱衷於考古探險,聰明又機智的主角,印第安納瓊斯,很多人都認為他的原型是古生物學家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安德魯斯就是發現並命名竊蛋龍的人,他是個熱愛冒險的人,有著豐富的探險經歷,以上世紀20年代對中國、蒙古等地的科考探險知名。

1927年,安德魯斯所在的探險隊在蒙古沙漠戈壁中,首先發現了原角龍的化石,據此他們認定了那片區域是原角龍生活區域,之後探險隊又在附近發現了恐龍蛋化石,而這些恐龍蛋化石最上面的是三枚破碎的恐龍蛋,並且有另外一種恐龍化石。

探險隊的人認為那些蛋是原角龍的蛋,而恐龍蛋上面的恐龍化石是從未發現過的新恐龍化石,研究發現它是一種前肢有靈活爪子可以方便覓食和戰鬥,嘴巴像鸚鵡,有堅硬的角質喙,這樣的一種恐龍,同時這隻恐龍頭骨是碎裂的。

安德魯斯等古生物學家當年的推測是:這是一個去偷原角龍龍蛋的恐龍,偷蛋的時候被發現,直接被踩死了,根據這一推測,他們給這種恐龍命名為「竊蛋龍(Oviraptor)」意思是偷蛋的盜賊。

竊蛋龍沉冤昭雪

頂著竊蛋龍的名頭,被所有人認為是偷蛋盜賊70年後,1993年另外一位古生物學家馬克·羅維爾也去了蒙古,他在內蒙的考察中發現了完整的恐龍胚胎化石,通過研究他發現新找到的恐龍胚胎化石和安德魯斯團隊發現的「被偷的蛋」是同一種,而這個胚胎化石並不是原角龍的,它就是竊蛋龍自己的蛋。

古生物學家無法回到7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去親眼看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們只能根據現存的化石進行研究,做出最符合邏輯的推斷,科學技術的發展讓古生物學家掌握更多的證據去研究化石,當年的安德魯斯冤枉了竊蛋龍,還給它定了這樣一個批判的名字。

林奈開創生物學命名發之後,生物學界共同定下了國際動物命名法,它可以應用於一滅絕的動物以及現存的所有物種命名,根據此法,竊蛋龍的名字已被定下,不能再改變,即使這是對它造成天大誤會的名字。當年的破碎的蛋、破碎的頭骨,和那只可憐的竊蛋龍,到底是為何以當時的姿態被發現,無從知道了,現在有些學者認為,當年是竊蛋龍為了保護自己的蛋,才被外敵踩到而犧牲。

「真」竊蛋龍?

古生物學家之所以會冤枉竊蛋龍,是因為現存的很多生物都會去偷其他動物的蛋吃,由此自然而然會認為恐龍裡面也有偷蛋的種類。

在河南欒川縣秋扒鄉被發現的一種,被命名為秋扒爪龍的恐龍,根據目前的研究,它有可能是真的偷龍蛋吃的賊。因為在發現秋扒抓龍的地方,發現了恐龍骨骼化石和眾多恐龍蛋皮,吸取過去的教訓,研究人員沒有直接判斷蛋皮來源,認為是有多種可能,但是根據研究,發現化石發現地的蛋殼重量遠大於恐龍自身體重,所以眾多的蛋殼不太可能是秋扒抓龍自己的。

秋扒抓龍屬於阿爾瓦茲龍類,它們的前肢短小,善於奔跑,科研人員有推測,它們是可以用爪子破壞恐龍蛋,並食之。但有著竊蛋龍的前車之鑑,目前我們不能直接定案說它們就是偷蛋的龍,但是最新的研究和種種證據,秋扒抓龍這樣的阿爾瓦茲龍類可能是真的偷蛋龍。

希望你記住它是被冤枉的龍

竊蛋龍將一直頂著這個錯誤的名字被大家知道,希望你能跟別人講科普的時候告訴對方可憐的竊蛋龍的故事,它們不是偷蛋的盜賊,而是保護寶貝蛋的好父母。

被冤枉了70多年的竊蛋龍的故事,點讚傳播出去吧。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科學故事。

相關焦點

  • 竊蛋龍:被冤枉70年的好爸媽
    竊蛋龍:被冤枉70年的好爸媽我們對於恐龍的認識依靠著古生物學家的發現和研究,本著是人就會犯錯的原則,古生物學家們在過往的研究中也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其中最冤屈的莫過於竊蛋龍啦,因為竊蛋龍不僅不竊蛋,還是恐龍中的模範父母!
  • 為恐龍界的小偷正名,竊蛋龍並不偷蛋,反而母愛滿滿
    如果說它不偷蛋,那為什麼還要叫竊蛋龍呢?而且在很多的動畫片兒或者是資料當中。我們都能看到,它去偷別的龍的蛋然後吃掉。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原來在當初發現竊蛋龍化石的時候。發現它的化石下面有很多恐龍蛋。而當時的科學家一直認為。它身下的蛋並不是它自己的而是它偷來的。所以就把它起名為竊蛋龍了。然而,當1993年的時候。
  • 竊蛋龍不偷蛋、三角龍為搶妹子打架,痕跡化石裡有多少恐龍八卦?
    由於當時四周有許多原角龍化石,所以,他錯把這窩蛋當成了原角龍的孩子,並把窩上的一隻獸腳類恐龍當作偷蛋的竊賊,並為它冠名「竊蛋龍」(Oviraptor)[2]。後來,更多高精度的研究分析了蛋殼裡的胚胎形態,發現它們其實不是原角龍,而是幼體竊蛋龍。現在我們知道了,竊蛋龍並不是小偷,反而是在那窩蛋真正的家長[3,4]。
  • 方舟:喜歡偷蛋的竊蛋龍,加速生物生蛋速度!搖身一變養殖大戶!
    膽子很小的生物之一,當它發現你靠近它時,它就會馬上逃跑。竊蛋龍是比較常見的生物,你經常可以看到它歡樂的從你附近跑過。雞冠頭,小小的手拿來偷蛋,雖然體型不大,但是跑得很快!流星錘馴服竊蛋龍,我們需要準備流星錘和吉利服,穿吉利服偷偷靠近竊蛋龍,穿吉利服竊蛋龍是很難發現你的(估計眼神不太好),使用流星錘困它,然後射擊。
  • 竊蛋龍類代表恐龍,竊蛋龍,葬火龍,巨盜龍,天青石龍等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堅尾龍類\虛骨龍類\手盜龍形態類\竊蛋龍類,也叫盜蛋龍類,他們和現在的不能飛的鳥類比較接近,比如鴕鳥,鴯鶓,鶴鴕。巨盜龍 Gigantoraptor,巨盜龍長8米及重約1.4噸,以前是最大型盜蛋龍類,但最近一種新發現的貝貝龍Baibailong,被認為成年後體長可達13米,成為體型最大的盜蛋龍類。竊蛋龍 Oviraptor,又名偷蛋龍,盜蛋龍,小型獸腳亞目恐龍,身長1.8到2.5米。
  • 科學家發現新竊蛋龍化石
    資料圖片  本報北京7月2日電(記者張蕾)繼在江西省贛州地區發現兩種竊蛋龍—江西龍和南康龍後,以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為首的中外研究小組,再次在贛州地區的晚白堊世地層發現一種新的竊蛋龍化石—贛州華南龍。該項研究成果2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上。
  • 世界最小竊蛋龍化石發掘於洛陽 身長僅60釐米
    據介紹,竊蛋龍是一種小型獸腳亞目恐龍,成年個體身長通常在1.8到2.5米。它生存在白堊紀晚期。不少研究資料表明,竊蛋龍是一種雜食性恐龍,既喜歡吃植物果實,尤其是堅果,也對肉肉非常感興趣。它的喙特別堅硬,很輕鬆能將堅果夾開,把果仁收入腹中。  如果說竊蛋龍還喜歡吃海鮮,你會相信嗎?這個還真有可能。
  • 方舟生存進化:以蛋為食的竊蛋龍,它能讓生物加速生蛋
    今天要介紹的是以蛋為食的竊蛋龍,它能讓生物加速生蛋。竊蛋龍一般生活在海灘和叢林裡,它是一種以蛋為食的食肉生物,它能悄悄從生物身邊偷走它們的蛋而不被發現。竊蛋龍沒有什麼戰鬥能力,它的雖然是食肉生物,但是它的膽子很小,我們從它的身邊經過,它都會受到驚嚇,然後逃跑。
  • 竊蛋龍:我的名字可能是個誤會!
    因名字而被誤解的恐龍第一次聽到竊蛋龍這個名字的時候,我猜大家一定跟我一樣,這一定是一種偷蛋吃的恐龍。但是,竊蛋龍真的是像它名字一樣,會竊取恐龍蛋吃嗎?如果不是,那為什麼要用「竊蛋龍」這個名字呢?於是,這隻新發現的恐龍就有了一個名字--竊蛋龍,正如它的拉丁文(Oviraptor)解釋一樣「偷蛋的賊」。
  • 河源龍:酷似鴕鳥的竊蛋龍
    今天的主角正是其中的黃氏河源龍,首先我們先看看名字的由來吧。所有的生物種類都是雙名命名法,分為種和屬,其中黃氏是它的種名,而河源龍是它的屬名。種名贈給在河源恐龍化石發掘和保護工作中作出巨大貢獻的時任河源市博物館館長黃東先生,而屬名來自化石的發現地廣東省河源市。
  • 江西6600萬年前恐龍化石或為竊蛋龍 特徵與鳥類相似
    據測量,該化石長約90釐米、高約70釐米,初步判斷為6600萬年前白堊紀的竊蛋龍化石,但它的年齡大小、是否具有科研價值等詳細信息還需進一步鑑定。目前,整塊化石由贛州市礦產資源管理局進行保護、鑑定。 據研究資料表明,竊蛋龍是一種雜食性恐龍,既喜歡吃植物果實,也喜歡吃肉,其中尤其喜歡堅果。它的喙特別堅硬,能很容易地夾開堅果,並將果仁收入腹中。此外,有研究人員在此前發現的竊蛋龍化石中,發現了一些蜥蜴的骨骼和一些類似河蚌的水生物,可見,竊蛋龍算得上「河鮮愛好者」。 竊蛋龍的前肢很強壯,掌部長著3根「手指」,上面都有尖銳彎曲的爪子。
  • 8000萬年前的竊蛋龍因一件事情被蒙冤70年,幸好現在已揭開
    根據國際動物的命名法規,當動物的名字一經確定,就無法修改,這樣一對比,我們人類的名字修改就顯得自由、簡單的多,就拿「竊蛋龍」來說吧,這是一種生存在距今大約8千萬年前的小型獸腳亞目恐龍,初次聽聞這個名字你一定會不由自主的想到這種恐龍一定是經常偷食別的恐龍的蛋。事實在20世紀90年代前,包括我們的科學家也是這樣認為的。
  • 方舟生存進化竊蛋龍怎麼馴 竊蛋龍分布圖鑑
    方舟生存進化竊蛋龍怎麼馴,如果你主攻恐龍繁殖,那麼這個小東西絕對不能缺少,竊蛋龍擅長偷龍蛋,另外還能增加生物的產蛋效率。
  • 《方舟》手遊竊蛋龍作用是什麼 竊蛋龍作用介紹
    導 讀 在方舟生存進化手遊中,竊蛋龍的特性是可以自動採集野生蛋,同時巡邏狀態下,促進周圍龍產卵效率。
  • 竊蛋龍重達1.8噸 為什麼孵卵時壓不壞蛋?
    據竊蛋龍的化石巢穴顯示,這些像鳥一樣的恐龍能夠使用特殊的策略來保護恐龍蛋在孵化時不被壓壞。壓不碎的蛋澤勒尼茨基所在的團隊研究了由竊蛋龍建造的40個巢穴,這種像鳥一樣的恐龍生活在六千五百萬年前。這些動物的體重跨度很大,輕的幾公斤,重的能達到1800公斤,其中最大的一種與現在的河馬或犀牛類似。根據體型大小的不同,竊蛋龍的巢穴小的只有0.3米寬,而大的能有3米寬。
  • 《方舟:生存進化》偷蛋龍代碼一覽
    18183首頁 方舟:生存進化 《方舟:生存進化》偷蛋龍代碼一覽 《方舟:生存進化》偷蛋龍代碼一覽 來源:網絡
  • 中國龍:兩億年前的龍圖騰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是結合蛇(身)、豬(頭)、鹿(角)、牛(耳)、羊(須)、鷹(爪)、魚(鱗)等動物的形象,創造出來的神話動物。它莊嚴威儀,上可騰雲駕霧,無翅而飛,下可翻江倒海,興風作雨。龍是中國人心中的圖騰,幾乎代表著中國人所有的美好願景。「仰天長嘯待時日,巨龍騰飛平地起」。所有中國同胞、海外華人都期待著中華民族如巨龍般騰飛,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龍常常是尊貴和力量的象徵。
  • 恐龍真能飛天還盜蛋嗎...
    關於它的形成機制,科學界仍然眾說紛紜,了解其奧秘的關鍵是揭示大紅斑下面的神秘能量源。  有誰曾經蒙受不白之冤,終被平反昭雪,但又被一部電影以反面形象示眾?答案是「盜蛋龍」。在《冰川時代5》裡,那幾隻「會飛的大恐龍」就是盜蛋龍(Oviraptorosauria,也譯作偷蛋龍或者竊蛋龍),充當了很不靠譜的反面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