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一秋雨,千秋落寞幾許霜;七首感傷秋詞,不語也悽涼

2020-12-23 愛尚古典文學

百年孤獨一秋雨,千秋落寞幾許霜。秋漸深,天漸涼。黃花一片瘦,細雨幾分蕭。深秋,只有一點點的蒼涼,還有那麼一點的落寞。情若遊絲,僅存的力氣,在文字間漂泊。情思難遣影成傷,秋深落寞淚千行。字裡行間,寫不盡風花雪月,寫不盡人間的喜怒與哀樂,也寫不盡你,不語也悽涼!——皛玊題記

一生多苦旅,幾度玉人哀。紅塵間,有多少未知的離合聚散。有些分離只是暫時的,有些分別卻是永遠。有些人,無論怎樣祈求,也再不會回來。

《臨江仙·感慨》(詞林正韻第五部)

一抹殘煙空逝,一秋離索情懷。

一箋紅淚滿香腮, 一生多苦旅,一捧土淹埋。

幾許風霜言盡, 幾絲冷雨襲來。

幾經輾轉幾塵埃, 幾番回首望,幾度玉人哀。

總道閒情拋卻,新愁偏入華年。總要有些經歷,才懂得長大,必然有些遺恨。總要有些捨得,才理解塵世,必然有些經歷。總要有些遺恨,才顯得完美,必然有舍有得。

《臨江仙·吟秋》(詞林正韻第七部)

望處高雲弄影,涼風送走沙蟬。

浮生逐水蕩微瀾,那行徵雁子,著夢上雲端。

總道閒情拋卻,新愁偏入華年。

荻花飄落小欄杆。東籬煮酒客,酌味品南山。

寂寞長,影成傷。在這深秋裡,淺藏著多少無奈的落寞,失去了多少本該去珍惜的東西,到頭來失去了才懂得。

《入塞·秋怨》(詞林正韻第二部)

月蒼茫,泛微光,寂寞長。

任蕭蕭舊事,片片碎柔腸。心滿霜,鬢滿霜。

落紅紛紛惹夢涼,縷縷愁,魂斷曲殤。

情思難遣影成傷,君一方,我一方。

夜半長,孤寞斷腸。寫不盡風花雪月,寫不盡人間的喜怒與哀樂,也寫不盡你。許我百年孤獨,等你千秋落寞。

《入塞·秋傷》(詞林正韻第二部)

冷風揚,降寒忙,夜半長。

憶春秋往事,縷縷落花黃。衾也涼,枕也涼。

月裁斜枝映綠窗。莫奈何,孤寞斷腸。

凝眸難訴腹中傷,床滿霜,鬢滿霜。

一段未完的文字,寂靜心安,凝望不變。飄落的紅葉滑曳在深秋的塵世裡,久久不能遠去。而這秋的寂寥落寞,不再蒼涼。

《探芳信·相思扣》(詞林正韻第十二部)

冷風又,剪綠影簾籠,嬌媚紅袖。

聽竹風水韻,漫把暗香嗅。

無端夢底花亭老,怕也空消瘦。

戀紅塵,一瓣心香,幾人能守?

杯酒霓虹透,且綠蟻無情,韶光折皺。

又過青眸,問窗月、可知否。

愁腸切切絲弦亂,聲動相思扣。

嘆唏噓,負了今宵邂逅。

折取淚千行,不語也悽涼。寂寞的日子文字相伴,心寂寞了誰與誰相伴?

《滿庭芳·淚千行》(詞林正韻第二部)

霧裡相逢,花間巧遇。盼也開得芬芳。

南飛燕子,寸寸惹柔腸。

滿飲東籬甘苦,向天問,零落何方。

蠻箋字,描香嵌玉,折取淚千行。

秋深更落寞,繁華散盡,物語惶惶。

思前塵,月下徒自情傷。

誰可天涯看老,紅塵外,堪認疏狂。

天邊影,漸行漸遠,不語也悽涼。

歲月如流沙般匆匆在指尖滑落,一些記憶也同這滿天的紅葉飄逝在歲月的過遷。然而有一些卻不停地回味著。一闕失落的殘曲,一輪陌殘月映清秋,一杯沁人的清香,或許這就是自己的人生。

《選冠子·羞說風月》(詞林正韻第七部)

野菊新香,疏桐舊影,涼雨青階風亂。

梁間寂寂,陌上蕭蕭,錦匣塵封羅扇。

曾是夜永薄衫,相對芳菲,頻來笙管。

縱千般心境,萬種閒韻,更隨春遠。

還記否,軟語嬌嗔,紅羅錦帳,燈下海棠春面。

細葉舒眉,荊花乍蕊,漸覺綠陰垂縵。

小字蘭燻,奈何記掛徵鴻,欄杆倚遍。

恨空空客舍,不忍泠泠玉鈿。

古典君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詩詞原創文章,歡迎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古詩詞中最孤獨的7首詩,每一首都無比悽涼,將孤獨寫到了極致!
    點評:這首詩運用豐富的想像,雖然自己孤身一人,但卻有明月和影子作伴,也就不孤獨了。從表面來看,詩人頗能自得其樂,可是背後卻有無限的悽涼。孤獨到了邀月和身影還不算,甚至於以後的歲月,也找不到共飲之人了,所以只能與月光和身影永遠結伴同遊,寫盡了詩人的孤獨和悽涼的感受。
  • 十首秋雨詩詞,秋風秋雨愁煞人
    秋雨時節,多是惆悵感傷的,可在白居易筆下,秋雨時節卻是閒適安逸的。有點涼的深秋之夜,又一個老頭悠閒自在。吹燈後遲遲才躺下睡覺,秋雨聲中漸漸入眠。火盆的火已經滅了,加點火,烤烤被子。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看看窗外樹葉霜打成紅的了。
  • 元宵節佳節,這4首古詩詞,卻道出古人的落寞和感傷!
    有意思的是,在這樣繁華、喧鬧、喜慶的節日裡,古人感受到的卻是孤獨、落寞和感傷。作家白先勇先生曾經說過,中國文學的最高境界是「王朝興亡的滄桑感和世事變幻的無常感」。如果你讀古人寫的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同樣能體會到這種滄桑感與無常感。比如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前面越寫元宵佳節的燈火輝煌,越能反襯出後面作者的「斯人獨憔悴」(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而今舊事成塵夢,冷月無聲三更後;七首傷感秋詞,秋水盈眸西窗瘦
    霜披橫野愁多少,秋水盈眸西窗瘦。而今舊事成塵夢,冷月無聲三更後。幾許愁腸,為誰牽絆。多少纏綿,漫過天邊。心不知為誰而在,為了那沒有邊緣的存在,凌亂的傷,若隱若現。你的心空有多大,能承載幾許沉重,幾許落寞。你說,只想承載對你的相思。情難圓,水中望明月。夢相牽,關山難阻隔。心若在,天涯若咫尺。
  • 柳永格調最高的一首詞,一開始便驚豔了世人,美得讓人心醉
    正如如劉禹錫在《秋詞》中所說,「自古逢秋悲寂寥」,後世悲秋詞層出不窮、經典之作更是頻出,如杜甫的「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又如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但柳永的這首《八聲甘州》卻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因此能從大量的寫秋詞中脫穎而出,令人記憶深刻。
  • 〖五更詩詞〗《秋詞二首》
    〖五更詩詞〗《秋詞二首》(劉禹錫) 秋詞二首 唐·劉禹錫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首次被貶寫下《秋詞》兩首,不開心時讀一讀,馬上變樂觀
    劉禹錫我們稍一回顧他寫的詩,有讒言?被貶謫?所以在貶謫生涯終於結束的時候,他輕描淡寫地總結了一句:「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此時,劉禹錫已是60多歲的年紀,聽上去總是有些悽涼,但他接著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飛花令,含有秋雨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夜來秋雨後,秋氣颯然新——唐·白居易《雨後秋涼》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清·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唐·來鵠《偶題二首》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唐·白居易《長恨歌》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西照深秋雨——清·納蘭性德《蝶戀花》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清·陶澹人《秋暮遣懷》
  • 讀劉禹錫《秋詞》:人到中年,誰說只有油膩和危機
    所以,在我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中,秋天便是一幅「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荒涼而充滿寒意的圖畫;「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宋玉則在其名作《九辯》中表達了「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悲慨,可算是開我國文人「悲秋」之先河;詩聖杜甫老來《登高》,感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七首秋雨詩詞:秋雨敲心窗,綿綿思緒長
    下面與大家分享秋雨詩詞,細細品味古時的秋雨!1.《秋雨夜眠》——唐·白居易涼冷三秋夜,安閒一老翁。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小桃紅》——元·張可久一城秋雨豆花涼,閒倚平山望。不似年時鑑湖上,錦雲香,採蓮人語荷花蕩。西風雁行,清溪漁唱,吹恨入滄浪。
  • 七首立秋詩詞,歲月匆匆去,倏然又驚秋
    酷暑已盡,人人喜涼;未及深秋,不必生悲;綠意將褪未褪,草木將黃未黃,伴著明亮而不毒辣的陽光,品嘗最宜人的自然。這個季節,最適合在午後品讀唐詩宋詞,一杯花茶,一碟點心,偷得浮生,半日閒。整首詩雖是寫寒秋,卻無一絲蕭瑟之感,反而有一種巍峨、博大、壯闊的崇高美,詩中恍若有豪氣要噴薄而出,一切景語皆情語,可見詩人心中的胸襟和抱負。「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詩人相信自己必定要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讀來讓人心潮澎湃。
  • 七首秋天詩詞:涼風有信,一葉知秋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尺寸年華,就該轟轟烈烈,戎馬半生。想起革命烈士秋瑾曾說:一葉落而知秋深,秋風秋雨,愁煞人。秋天,是清靜,淺笑,歲月安然▼《秋詞》回憶兒時,茅屋三椽,老梅一樹,高枝啼鳥,小川遊魚,如今,物是人非,空留落寞。
  • 柳宗元一首很孤獨的詩,比《江雪》更孤獨,很是值得一讀!
    這也正是柳宗元的個性,同時也正是由於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失落,才使得他寫下了千古名篇《江雪》,這首詩相信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非常的熟悉,它年年入選在小學的課本裡。我們都知道《江雪》這首詩,那是一首非常孤獨的詩作,整首詩中,沒有一點生氣,透著一股荒涼,讀來真是令人感傷不已,這也是柳宗元當時的一個心境。
  • 秋天的詩句:長信秋詞·其一
    《長信秋詞·其一》原文  金井梧桐秋葉黃,  珠簾不捲夜來霜。  燻籠玉枕無顏色,  臥聽南宮清漏長。  《長信秋詞·其一》賞析  這是一首宮怨詩,寫一個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悽涼寂寞的深宮中,形孤影單、臥聽宮漏的情景。這是從這位少女的悲慘的一生中剪取下來的一個不眠之夜。  在這個不眠之夜裡,詩中人憂思如潮,愁腸似結,她的滿腔怨情該是傾吐不盡的。
  • 「詩豪」這首《秋詞》,一反「悲秋」傳統,最後2句氣勢不凡!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詩豪」這首《秋詞》,一反「悲秋」傳統,最後2句氣勢不凡!立秋,預示著秋天的到來。偏偏有一個人不願「隨大流」,別出心裁,一反文人們「悲秋」的傳統觀念,創作了一首詩,僅僅讀了開頭就讓人感覺意境開闊,驚豔絕倫!這個人就是「詩豪」劉禹錫,一起來欣賞下他的這首《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寫的不是秋,而是一種精神,這首《秋詞》讓我們愛上秋天!
    今天,我們一起品讀劉禹錫的一首絕句《秋詞》,這首絕句最能體現詩豪的特點,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自古以來,文人騷客都悲嘆秋天的蕭條悽涼,「自古逢秋悲寂寥」,這不是空言。
  • 馬戴最經典的一首詩 詩境如畫 卻寫盡了孤獨
    早年屢次應試不中,居無定所。後久滯長安及關中一帶,並隱居於華山,遨遊邊關。這篇《灞上秋居》是作者為求取官職來京城,困居於此,有感於秋節變換,身世落寞,作此詩慰藉愁情。灞上即是作者的寄居之所。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這首《灞上秋居》。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 劉禹錫的七絕《秋詞二首其一》賞析
    我們所讀的詩並不總是關於兒女情長,憂國憂民的,也可以是對事物的詠嘆,比如小到青苔蟲豕等,大到高山流水,古木花草;可以是性情品味,比如嗜酒愛茶,弈棋垂釣,彈琴作畫,遊山玩水,四季風情等等。而今立秋,讓我們讀一讀關於秋天的詩歌吧。等我們讀一下劉禹錫的《秋詞二首》其一,我們就應該會感覺到,原來秋天並非是一貫的老氣愁悲的,也可以是另外一番與眾不同性情。
  • 秋風秋雨秋魂,孤身孤影孤人;秋雨,是飄灑在我心裡的一首詞
    遍地濃霜多少恨,秋風秋雨秋魂。無盡相思誰來問,孤身孤影孤人。秋雨瀟瀟不曾管,塵世夢難真,情意霎成塵。綿綿秋雨,是飄灑在我心裡的一首詞。——皛玊題記秋雨秋雨雖然不那麼纏綿,卻美得悽涼優雅。走在秋雨中,一絲淡淡的憂傷,讓人享受清爽的滋味,領略多愁善感的人間之美。
  • 李白獨自登山時寫的這首詩,跟落榜的張繼一樣落寞
    問世間什麼最落寞?不過一個人吃火鍋。比一個人吃火鍋更落寞的,恐怕就只有一個人登山了。李白兀自一人步履蹣跚地爬上敬亭山,獨坐許久,觸景生情,在曠世的落寞中,他寫下這首《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