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近些年,隨著新興學科與新興行業的不斷湧現,孩子們通過「讀書改變命運」這句話,越來越能體會到夢想照進現實的喜悅。的確,對於孩子來講,對學習進行有效檢驗的一次人生大考無疑非高考莫屬了。一些人,結合自己的優勢準確的把握了人生興趣的方向;一些人,跟隨預期的熱度行業,選擇了一個除了自己都認為有前景的專業;還有一些人,就連自己的喜好還沒搞清楚,就已經被推上了高考的戰場。
本篇文章將會告訴你:
1、作為一名高三的畢業生,要準確把握自己的興趣在哪;
2、結合小靜的例子,你能悟道哪些;
3、父母在孩子高考填報志願上,切勿一意孤行,要考慮這幾點;
作為一名高三的畢業生,要準確把握自己的興趣在哪
很多經歷過高考的人,還能依稀記得那些為自己前途拼搏過的人生片段。因為我們知道,這是人生的第一次做出改變的機會,儘管它是一個公平選拔的過程,但背後的意義卻是一道人生興趣的選擇題,是要根據每個人實際情況做出的慎重選擇。
作為一名高三的畢業生,有壓力、時間緊、任務重這都是普遍存在的顯示狀況。可是,又有多少名畢業生在閒暇之餘考慮過人生興趣的含義呢?至少,在高二升高三的那年夏天,100%的人是做過一次興趣選擇的,那就是文理分班。緊接著在剩下的時間,絕大多數人就又回到了緊張的複習狀態中,哪怕在食堂排隊打飯的時間也被速記單詞佔據了。
很多高三畢業生,對個人興趣所在的定義,其實已經被動的被單科學習成績所誤導到了。因為,成績的高與低,直接決定了能否選擇一所大學的某個專業,而興趣即便能起到主導作用,成績達不到,依然實現不了興趣的存在。所以,更多的高三畢業生選擇了努力複習,在接近填報志願的時候根據模擬考的成績做出最終選擇就好。
興趣,是努力奮鬥的基石,正是因為興趣的使然,才出現了比爾·蓋茨、史蒂夫·賈伯斯、松下幸之助這些優秀的成功人士。那麼作為一名高三畢業生,最起碼要知道自己的興趣與特長是什麼,通過大學的教育,將自己的興趣與特長充分得到施展與鍛鍊,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不但可以通過興趣讓自己有一份每天都能笑著上班的工作,還能靠自己的興趣在蹉跎中練就一身養活自己的本領。
所以,哪怕在食堂排隊的時間,給自己擠出幾分鐘,思考一下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因為,在未來的日子中,你會逐漸發現興趣才是你奮鬥的動力源泉。
結合小靜的例子,你能悟道哪些
小靜,那年高考過了當地的二本線,由於後報志願,父母都有著自己的意見。父親認為,女孩子不能出省,學校以師範類為主,這樣將來無論是就業還是嫁人,都是比較妥當的;母親,是他們家中唯一一個醫學碩士,在我看來算是比較有遠見的。她母親認為,北方的高校學習氛圍濃厚,適合搞學術,南方的高校重實際應用,眼界會更寬廣,她認為應當去南方沿海城市就讀大學;
一次與小靜母親工作上的巧遇,她想聽聽我的看法。於是,等她講完他們夫妻雙方的想法之後,我問了她一句,「小靜,有什麼想法?」,她直接回答我說「不知道」,並且又講了一句「她小孩子,沒必要徵求她的意見。」接下來就是我與小靜的聊天對話:
我:小靜,你好!聽了你父母對你高考志願的報考想法,我想聽聽你的意見?小靜:支支吾吾……,我也不知道。我:那,你希望在大學學到什麼呢?小靜:我喜歡小語種,比如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都可以。我:那你打算將來從事翻譯工作嗎?小靜:不打算,只是愛好小語種,我比較喜歡媽媽的專業,可以救死扶傷。
與小靜的簡短聊天,我似乎理解了小靜的想法,也從中悟到了小靜的志願需求:
1、個人願意到省外讀書;
2、愛好是小語種,但不願意從事愛好這項工作;
3、一心向善,希望像媽媽一樣做一個醫護工作者,可以救死扶傷;
4、有自己的想法,但迫於家庭壓力,不能自我選擇;
後來,結合小靜的家庭經濟情況與父親不願意女兒遠行的實際想法,我建議小靜可以考慮香港或澳門的大學,原因如下:
1、小靜期盼學習小語種,澳門與香港的大學是以中文、英語、葡語、粵語四門語言授課,可以充分滿足小靜的學習欲望,一方面可以尊重孩子學習小語種的願望,另一方面可以接受多方面的一手知識;
2、澳門與香港,就目前交通情況,高鐵從南到北一天也能相互見面,非常方便;
3、就小靜高考成績而言,一方面申請港澳的大學,一方面填報內地大學的志願,兩者互不衝突;
4、港澳的大學,就某些專業的國際排名上,與內地211、985院校的同專業不相上下;
5、在費用方面,整體比內地大學就讀4年的費用要高出30%左右,根據小靜的家庭經濟情況,是可以負擔的;
6、尊重小靜的選擇,學習動力會更強,通過她自身的努力,拿到全額獎學金對於小靜來講也不在話下。
最終,根據小靜的高考分數,被澳門一所大學錄取,父親也在女兒的意願面前做出了妥協。小靜也如願以償的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小語種夢。
父母在孩子高考填報志願上,切勿一意孤行,要考慮這幾點
1、尊重孩子興趣意願為首要條件
在高考成績允許的情況下,要優先考慮孩子的興趣選擇,畢竟大學的教育在人生整個教育體系中,算是一個重要的高等啟蒙教育的開端。在興趣使然的驅動下,孩子大學四年的時光才能充分並有力的把握在自己手中。因為,身邊很多大學四年畢業之後依然不知所措的不在少數。
2、及早的做出規劃
有很多家庭到了臨近高考的模擬考試階段,才去關注填報志願的信息,這種家庭不在少數,同時也是一種典型的臨時抱佛腳的心態。因為,不到最終模擬考試的成績出來,孩子的大學規劃就提不上日程。
其實,就父母而言,平日可以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包括日常學習的困難、興趣愛好的引導、大學專業的期望、人生的規劃等等。及早的將這些提上日程,對於眾多孩子來講,一定是一件好事,他們也願意及時地跟父母溝通,並按照溝通的結果努力前行。
3、多聽老師的建議,少聽同學家長的抱冤
我們知道,每個人的個體差別是非常大的,無論在生理發展還是心理變化,每個個體都有千差萬別。除了父母,老師是與孩子接觸時間最長的成年人,他們的注視角度與專業評估,是每一個父母都要認真聽取的。因為,老師講的是最真實的一面;
另一方面,目前同學家長之間的溝通上,得力於科技的進步。自己的孩子或同學有了哪些風吹草動,家長都能得到一手的消息。但是,就學習成績與興趣愛好這兩個方面,對填報志願就有著獨特性,越是在這個時候,越不能受到一些片面的信息誤導了自己與孩子的想法。
所以,保持獨立的思考,認真聽取孩子的想法與老師的建議尤為關鍵。
結語
高考,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道選擇題。作為家長,尊重孩子的意願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及早的做出人生規劃,比臨時抱佛腳要來的更為實在。#溝通技巧#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見或建議,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明理記,明辨是非,追求真理,記錄生活,感謝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