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運動100周年紀念日,祝福所有的青年朋友們。在此與大家一起讀毛主席年青時候的作品,與大家共勉。
沁園春
作者: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毛主席的這首《沁園春長沙》,真的可說是百讀不厭,在致敬青春歲月的作品裡,獨領風騷。
有一個說法是,稼軒以後,再無詞家,詩人毛澤東打了說這話人的臉。
年青的詩人毛澤東,從韶山走出來,向未來走去,用他的如椽巨筆,描繪了這位世界巨人的青春風採,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讀來讓人倍感有萬丈豪情。行學組打破自己的傳統,不敢給這首偉大的詩歌加任何翻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自己的解讀,更都有自己的一份景仰。
無論戎馬歲月,還是和平時期,毛主席的作品都豪邁並且高昂,站立在橘子洲頭的青年詩人,問蒼茫大地,問萬類霜天,問崢嶸歲月,得出的結論是: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五四運動感召了青年毛澤東,1919年,《湘江評論》創刊,毛澤東為編輯,影響深刻,從此,一個堅定的革命家正式走進了世人的視野。
1925年晚秋,32歲的毛澤東離開韶山,前往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路過長沙,再遊橘子洲,感慨萬千,寫下了這一流傳千古的名篇,激勵了自己,激勵了戰友,更激勵了後輩的青年,每當讀起,信心自生。
我們讀豪放派詞人的作品,往往多少可以讀到他們偶爾的婉約風流,比如辛棄疾《清平樂》和蘇東坡《浣溪沙》。詩人毛澤東確絕少有婉約之態,幾乎都是豪放風格的作品,詩詞都是如此。哪怕寫女性,他也會寫到: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
作者:毛澤東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在今天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讓我們再一次回憶起,讀起毛主席這首了不起的不朽作品,同時我們還要牢記,「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飛揚青春,闊步前進。年青的朋友們,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