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有時,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2021-01-18 燕燕帶你看歷史

「彭老師,這個學期還是把孩子送到你班上來。」我看了一眼微信彈出來的消息,曾小懿媽媽。春季班開課幾周了,收到這麼一條消息。這個名字有些熟悉,在我班上上過一個學期的課,後來有兩個學期沒來。我回覆:「好啊,又能見到曾小懿同學,很開心。」

就這樣他重新出現在我面前,沒有太多的變化。瘦瘦的,黑黑的。眼睛倒挺機靈,笑起來一口大白牙,門牙縫很寬。因為報名晚,座位在最後,不過課堂倒是因他而來,大為改觀。

你在黑板上寫字,他在下面給學生扮鬼臉。你帶著學生讀課文,他的座位空空如也,抬頭一看,早已從教室東邊角跑到教室西邊角。好像屁股上有一把火,坐不住。要他寫作文,四十分鐘能憋出個七八行。寫的字,按我們老家土話說,雞爪子爬出來的。

被他氣到面紅耳赤的老師,可能不僅僅是我。有一次,正好被我碰見其他任課老師訓斥他。大意是上課不認真作業不認真聽講等等,他一點都無所謂,依然我行我素。

老師們私下聊起他也是直搖頭。直到某一天,我發現他新剪的了一個髮型,我樂了,這髮型就是被人稱為西瓜皮式的髮型。配他那一雙小眼睛大嘴巴倒挺可愛。我樂著對他說,曾小懿,這新髮型很帥。他看著我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笑了。

正好那天。課間玩遊戲——大風吹,我說大風吹,孩子們問吹哪裡。我說吹我們班那個長得最帥的同學。孩子們齊刷刷跑到他身邊吹他。問孩子們,你們知道班裡最帥的那位同學被稱為什麼嗎,一個孩子喊道「黑社會」,我強忍著笑,不過助教老師已經在後面笑得前仰馬翻。我給他們普及知識,最帥的同學被稱為班草,孩子們大笑,我看到小懿也大笑,從此以「班草」自詡。

一次課堂上需要孩子來扮演動物的動作和叫聲。狼,獅子,他非常積極把手舉的老高,「那就請曾小懿來演吧」,他扮演狼的嚎叫,獅子的爬行姿勢。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我心裡異常驚訝,好像對他有了某種改觀,演得好的地方我帶頭為他鼓掌,點評他演的十分像。他還是撓撓頭,走回座位。

但是講話的次數好像少了,作文的字數好像多了,舉手回答問題好像積極了些。

有一次我請學生來讀課文,他十分積極的舉起手來,我給了他機會,他也十分認真的讀起來。他有點天生大舌頭,s,sh不分,且讀的結結巴巴。其他孩子哄堂大笑。我把臉一甩,呵斥一聲「笑什麼!」孩子們停止了笑,眼睛緊盯著我,「剛剛在笑的同學站起來。」唰唰站起來幾個男生,「首先老師要肯定你們能夠誠實的站出來。但老師想告訴你們嘲笑一個努力的人是不好的行為,希望小朋友們記住我的這句話。曾小懿同學這段時間的表現進步很大。所以我們不應該去嘲笑他,而是要去幫助和鼓勵他。」他斷斷續續地讀完,孩子們沒有再出聲音的。

暑假裡他坐在前排了,每次我布置作文下去,都聽到他好像是對我說,又好像是自言自語地說:「這次我一定要把作文寫好。」

他的作文從上過學期六七行到現在的三十,四十行,語句間充滿了奇妙的想法,每一次看到我拿著改完的作文本來,他會問:「老師,我的作文有進步嗎?」眼神充滿期盼。我笑著點頭:「不錯,一直在進步,把字寫好點就更棒了。」他還是撓撓頭,笑著走開。

今天作文課,我聽到他的同桌侯小寶自言自語說了一句,我就是最帥的,誰都沒我帥。他也自言自語說了一句,我才是班上最帥的,我是班草。我悄悄在講臺上笑了,好像看見一道陽光照射進來。

想起了一個教育家說的話: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還有名人說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願意在這條路上素顏修行,靜待花開。

相關焦點

  • 溫嶺這位教師「媽媽式」教書育人,讓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從花季少女到而今強艾之歲,27年教書生涯,改變的是時光與容顏,但不變的是她那顆「媽媽式」教書育人之心及那份讓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師匠精神。她就是浙江省溫嶺市箬橫鎮東浦中學英語高級教師陳桂鳳。東浦中學是一所校風嚴謹,底蘊深厚的學校,在當地老百姓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怎樣的大樹才能 搖動另一棵樹
    「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究竟怎樣的大樹才能搖動另一棵樹?從教十數載,我愈發深信:大學教師要懷抱夢想,要堅持態度,要善思方法,也要關注細節。大學教師要懷抱一個夢想。作為大學教師要追求一種精神力量,要教學生以科學精神,堅持「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讓每一位學生成為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成為術業有專攻的合格人才。教師有責任和義務使學生通過大學的學習,找到並點亮自己的人生夢想。
  • 李鎮西:許多「名人名言」往往是以訛傳訛——有感於「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並非雅思貝爾斯所說
    (譯文——《什麼是教育》中提到:「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這個網頁現在已經打不開,我通過谷歌網頁快照找到了網頁中的文字。但是這段德語看起來很像對漢語的翻譯,而非雅斯貝爾斯的表述。
  • 童程童美孫瑩: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藍鯨教育11月25日訊,近日,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童程童美首席教育官兼SVP孫瑩發表了以「預見未來,解碼數字時代的教育」的主題演講。會後,孫瑩接受了藍鯨教育記者的採訪。同時,孫瑩在演講中表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務最核心的部分是幫助孩子成為身心健康,有著獨特人生和幸福體驗。同時,孫瑩認為,一個人的內核非常重要,身心健康,與自然萬物是有良好的連結,受到藝術和科學技術的啟蒙,這些構建了數字公民面向未來的勝任力。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外一個靈魂。
  • 教育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喚醒和守望
    教育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喚醒和守望——參加《2020年「襄派教育家」講壇》心得體會「襄派教育家」是具有襄陽風格、襄陽特色、襄陽情懷、襄陽氣派的本土教育家,是深深植根於襄陽教育沃土,傾情於襄陽教育事業,在教學、育人、治校、管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並形成獨特風格的「襄派教育名家」。這九位講師分享是:
  • 何為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何為教育」,大家「各抒己見」,A說老師教書育人這就是教育,B說父母言傳身教這也是教育,C說社會歷練實踐也是教育……教育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施加一系列的影響。結合同行眾多觀點現代教育可以分為三大類!教育的本質是人類為了更好的生存、延續和發展社會普遍意志的必然行為。是本能因素和社會因素共同驅使而產生的。何為教育的真諦?
  • 小升初家長的焦慮:淺談教育的本質與通識基礎教育
    我國著名的教育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任何功課, 最終目的都在於達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受教育的意義和目的是做人。」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麼是教育?》
  • 教育,順勢而為,心平氣和,靜待花開
    在孩子考試排名,有時在年段倒數20名之內時,她照常參加家長會;在女兒數學15分(滿分150分)的情況下,她說「1/10啊,可以啦,不賴你,咱們遺傳不好,誰讓你爸數學不好呢。」然後她建議女兒選修不需要讀數學的專業。現在,李玫瑾教授的女兒是一位小學的音樂老師,她說「我每天上班都很開心。」她是把孩子真正的快樂,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家長。
  • 好大一棵樹丨貴州這個貧困縣如何辦出大教育?解開其中「綠色密碼」
    點擊看視頻↑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棵樹成材,大概需要18年。培養一個大學生,時間也剛好是18年。教育就像一棵樹。「杉木之鄉」錦屏縣,也有這樣「一棵樹」。這棵樹可以換「最牛考生」、建「最牛學校」、辦「最牛教育」。還創造了黔東南州第一個連續18年高考排名前列的佳話。這棵樹究竟有多大?
  • 上善若水,靜待花開,是最美的教育情懷
    這段話揭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而要達到一種境界,情懷必不可少。   我從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經歷中悟出:上善若水,靜待花開,是最美的教育情懷。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有句名言,「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強調了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巨大作用。那麼如何才能「搖動、推動、喚醒」受教育者呢?教育者就要懷揣大愛,上善若水。
  • 何為師者,教育的情懷是什麼
    一顆丹心,一生秉承鑄師魂這是我們大多數人心目中的老師在我們的學業生涯裡無論嚴寒酷暑都在知識的海洋裡為我們照明方向盧梭說過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就已經受到教育了換言之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師亦或者是孔子所說的三人行,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春風化雨的過程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我看來,教育應該是存粹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是春風化雨的過程。然而《起跑線》中服裝店老闆拉吉一句「教育不再是教育,而是一門生意」!
  • 生活即教育,為孩子打造獨立做自己的兒童世界
    獨立的教室寢室先進的教育教學寬敞的球場操場明亮的多功能廳完善的監控系統四川直屬機關幼兒園從事幼教工作33年現任成都市龍泉驛區青臺山幼兒園園長園長寄語教育是什麼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片雲推動另一片雲;一個心靈喚醒另一個心靈。我願意做那一棵樹和那一片雲,在每一個孩子的心靈裡播下「愛」,培養他們「愛大自然」、「愛學習」、「愛生命」、「愛夢想」、「愛真」、「愛善」、「愛美」,讓「愛」生根、開花、結果,讓「愛」的元素深植於心。
  •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
    教育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在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那,我找到了精彩且富有詩意的回答。他說,「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片雲推動另一片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最好的教育,從來都是一種潛移默化而深遠持久的影響。
  • 教育就是:讓每個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發光
    今天這篇文章,是一些關於教育的思考,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 「朋輩互助,健康成長」——共青團路中學心理健康主題教育活動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2020年全民抗疫的特殊時期,南京市共青團路中學召開了一場題為「朋輩互助,健康成長」的心理健康主題學生會。
  • 四川勵學教育堅守教育本質,大數據賦能於教育
    教育的本質始終在於傳道授業解惑,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伴隨著網絡信息化的發展,探索怎麼運用技術和數據讓教育更符合新常態和現代人群需求,成為了當下教育機構需要思考和研發的重要課題,繼續教育亦是如此。
  • 傳道授業解惑之外的教育真諦
    小升初家長的焦慮:淺談教育的本質與通識基礎教育我引用了我國著名的教育葉聖陶先生曾說過的關於教育本質的論述:「教任何功課, 最終目的都在於達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受教育的意義和目的是做人。」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首先,人是社會性的具有自主意識的高級生物,受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道德的規範和約束。所謂立人先立德,「傳道」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要素。對於成長中的中小學生,德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