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免疫力差會導致經常生病,體弱,面對寶寶的經常生病,家長會顯得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其實首先應該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這樣才能讓寶寶更健康,減少生病的機率,同時家長要注意免疫力低的寶寶更容易染上傳染性強的疾病,所以提高寶寶免疫力刻不容緩,那麼寶寶免疫力差怎麼辦?
1.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溼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80磅(約36公斤)以下的孩子,一天應喝的水量是每10磅體重對應250cc(也就是體重18公斤的孩子每天該喝1000cc的水)。為了確保健康,應儘可能讓孩子理解喝水的重要。上學、外出時讓孩子背著水壺,車上隨時放一瓶水,規定吃晚飯時每個人都要喝水,讓喝水成為一個好習慣,而你也會發現水的另一個好處:即使不小心打翻,也不會弄髒衣物。
2.不必過於乾淨
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太乾淨,孩子沒有機會透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世界衛生組織曾警告,抗菌清潔用品會使微生物抗藥性問題更嚴重;而美國醫學會也呼籲大眾避免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潔用品,因這些產品可能是抗藥性微生物的來源,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達清潔的效果。
3.教寶寶洗手
雖然太抗菌、乾淨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寶寶基本的衛生習慣,尤其在上廁所後把手洗乾淨,可以防止拉肚子或尿道感染等疾病。
4.提供足夠的營養
寶寶處於不斷的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較多。但由於消化功能未完全成熟,而且食譜往往比較單調,故容易發生營養素的缺乏;營養不足,抵抗力就比較差。從目前研究的情況來看,輕度的(或稱為亞臨床型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缺乏是造成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的一個常見原因。因此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有色蔬菜和水果(其中所含的β-胡蘿蔔素可以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或補充一些多元維生素製劑確實能有效地增加寶寶的抵抗力。
5.進行體育鍛鍊
這是增強體質的重要方面。鍛鍊要從小開始,滿月後的寶寶,夏天可以在室外躺一會兒,冬天可開窗在室內呼吸新鮮空氣,衣服也不要穿得太多。從小培養寶寶適應較冷的環境,當氣候發生變化時就不容易得感冒。戶外活動不僅可以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的吸收,而且對肌肉、骨骼、呼吸、循環系統的發育以及全身的新陳代謝都有良好的作用。經常運動還可以增強食慾。使寶寶攝入足夠的營養素,體質就會增強,抵抗力就會明顯增加。
6. 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良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生病的機率隨之增加。專家建議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您的轉發與收藏,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