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特有的麵條魚,曾經被當地人認為「最不值錢的魚種」

2020-12-22 釣魚精英堂1

麵條魚,過去是丹東特有的洄遊魚類。丹東麵條魚以前在鴨綠江中十分豐富,據說,過去在舊社會人們無糧可食,江邊漁民就把這種魚撈上來,用鍋煮了當飯吃,因為這種魚為銀白色細長條狀,煮好後就像一鍋麵條一樣,因此漁民就形象地稱之為麵條魚。

麵條魚制熟後鮮嫩異常、清香溢口,口感好,營養價值高,是丹東的特產。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鴨綠江麵條魚最高年產量可達600噸,曾經被當地人認為「最不值錢的魚種」。每年在魚訊季節,漁民主要用漁網進行捕獲。釣魚愛好者也用釣組垂釣。

垂釣麵條魚的釣組,小巧玲瓏:彈性好的軟梢手竿,釣線細,線與竿應等長。釣鉤小,一般採用國產521號釣鉤,選用風漂。鉛墜與浮漂的配比特別講究,因為麵條魚屬上層魚類,需要釣浮或半浮,這就需要使浮漂的浮力略大於鉛墜的重力。如果鉛墜過重,釣餌勢必要沉入水底;如果鉛墜過輕,浮漂就難以在水面站立。

釣餌一般選用紅蟲、蚯蚓、蛆蟲、沙蠶等動物性餌料。也可使用麵食,不過應在麵食裡添加南極蝦粉。將麵食搓成半個綠豆大小,掛在鉤尖,效果頗佳。麵條魚是群居性非常強的魚種,群遊於水面,行動迅速,異常活躍。垂釣者應抓住時機,眼疾手快,乾脆利索,往往能夠連竿上魚。另外,也可採用鐵錨組鉤拖拉釣法。只要垂釣得法,行之有效,往往能得到豐厚的收穫。

鴨綠江原種麵條魚本身對水質和環境反應比較敏感。水環境汙染使得其他魚種出現減少,而麵條魚卻瀕臨滅絕了」。「汙染是個重要原因,但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人為的過度捕撈,漁船快速增多,各類新式漁具廣泛使用」。鴨綠江麵條魚自然也難逃漁網, 80年代,太平灣水電站攔壩截流,而它本身的洄遊性也使其種群迅速縮減。偌大個鴨綠江其魚的年產量僅為3~5噸!

其價格也就非常昂貴了,而那些現在市場上的麵條魚大都是從外地引進來的陸封麵條魚,又叫大銀魚,不是原種鴨綠江麵條魚,也有許多為人工養殖的,銀魚個體較小。真正的麵條魚個體大且頭部比較尖長,背鰭和臀鰭相對齊。市面上所見的多半是大銀魚真正的鴨綠江麵條魚竟然要一條一條的賣,其價格有時竟會高達15-20元/條,真是讓人汗顏!

而這,不僅僅使人們餐桌上少了一道特色菜餚,也同時警示人們對環境的破壞和生態的過度索取必然帶來懲罰。

相關焦點

  • 丹東特色的美食不知您吃過了沒有,現在的人都很少吃到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丹東特色美食「鴨綠江麵條魚」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丹東山和海都有,最關鍵的丹東還有江。而」鴨綠江麵條魚「便是大自然對丹東人的饋贈。我是一名」80後「,記得小時候上學時,老師經常向我們介紹家鄉的特產,」鴨綠江麵條魚「便是其中之一。這種美食還曾在電視劇中出現,由於這部電視劇,是丹東地方臺拍攝的,估計上了歲數的人都曾看過,講述的是一名」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如何幫助孤寡老人的故事,劇中的主角為了讓老人臨終前,再品嘗一下麵條魚。
  • 遼寧丹東美食讓人垂涎三尺,來旅遊可不能錯過呦!
    丹東的海域養分充足,因此這裡盛產的黃蜆子比其它地方的個頭更大肉更肥,味道更鮮美,營養更豐富。黃蜆子適用於熗拌,白煮,清炒等多種方法。最好的吃法還是炭火燒烤,這也是本地人最愛的方法。將加工好的無沙黃蜆放於炭火之上。紅彤彤的炭火,黃燦燦的蜆殼,熱騰騰的水汽,讓人垂涎欲滴,片刻,當黃蜆子被烤張了殼就要從炭火上小心地取出,用筷子搛起熱乎乎的蜆肉往嘴裡一放,飽滿的肉汁鮮得過癮!
  • 釣魚魚種,北美最常見的魚種,中國也有些!
    大嘴黑鱸、藍鰓魚、鯰魚、太陽魚和翻車魚都被認為是暖水物種。 儘管它們能在美國北部各州度過寒冬,而且在美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但溫水物種在水溫在華氏80度(攝氏26度)左右時最為繁盛。 並且需要2-3 PPM的氧氣水平時,它們生長最好。
  • 丹東曾經最繁華的四大市場,你知道在哪裡嗎?
    曾經的糧市街200餘米長,是條半截路,糧食買賣主要在這條街上的「糧市樓」裡進行。今年89歲的陳季先早年在糧市街居住,4月24日記者採訪他時,他回憶起小時候舅舅帶他進糧市樓看熱鬧的情景。「別看叫『糧市樓』,其實樓裡基本沒有糧,只有一些『樣品』,裝在四四方方的盒子裡,糧食大多存放在倉庫和碼頭。記得我騎在舅舅的脖子上,看到買家和賣家的手握在一起,被袖子擋住,也不說話,只能看到點頭或搖頭。
  • 中國「最神秘」的地區,當地人不吃魚,甚至被魚吃
    魚對於我們來說簡直是再熟悉不過了,只要你願意幾乎可以每一頓都吃魚,不管是觀賞還是吃的,都隨處可見,特別是在這個吃貨的國度——中國,可是就是在中國有著這麼一個地方,當地人不但不吃魚,還被魚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讓我們來看看。
  • 【聚焦】大自然給了這座城市特有的偏愛|這裡是丹東!
    近日,遼寧衛視《第一時間》欄目播出《我和我的小康》專題片,全方位多角度看丹東,描繪了丹東歲物豐成的景象,稱「大自然給了這座城市特有的偏愛」。你看我爸和我媽那麼大歲數了,沒事兒和鄰居喝喝茶、聊聊天兒,還有退休工資拿,你說這生活不就是小康生活嘛,多好。
  • 騎驢找客棧 | 吃在丹東:朝鮮美食大盤點
    丹東,遼寧省地級市,由於東與朝鮮隔江相望,又南臨黃海,以及鴨綠江的故事為人們所熟知。這次不說鴨綠江、不說虎山長城,只簡單盤點一下丹東的美食。這裡由於邊境貿易多且本身朝鮮族人口較多,所以到處都是豐富的鮮族美食和冷域海鮮,這應該是丹東美食的兩大品類。如果在丹東逗留的時間不長,兼顧遊玩和美食,那麼鴨綠江江邊的小吃街是一個不錯的去處。
  • 中國最好吃的「4種魚」,最後一種比黃金還貴,吃過的是真土豪
    推薦語:這四種魚第一次聽說,更沒吃過,但看到樣子真的不想嘗試了。不知道您會吃嗎?中國最好吃的「4種魚」,最後一種比黃金還貴,吃過的是真土豪。1. 裂腹魚這種魚在西藏是比較多的,這種魚長得非常的慢,不像是我們平常見到的魚一樣,一兩年的時間就能夠長大了,這種魚要長到7-8年的時間才能長0.5千克,這種魚的鱗片之間像是腹部裂開了一樣,所以人們把它起名叫做裂腹魚。2. 抗浪魚。
  • 臺媒大讚丹東美食:酸湯子、米叉子一絕
    丹東特有的雞蛋醬(聯合晚報)海外網6月23日電 遼寧丹東是多民族聚居地,其中滿族約三成多,在丹東必吃的滿族傳統美食也特別多。近日,臺灣《聯合晚報》走進丹東,感受傳統美食的魅力。據《聯合晚報》報導,源自於清朝宮廷的風味小吃——酸湯子,和丹東獨有的米叉子,是丹東必吃排行榜第一名。當地有種說法:「來丹東,不看鴨綠江,算你白來了;來丹東不吃米叉子,算你白吃了。」而大孤山的米叉子,更是丹東一絕。酸湯子又稱湯子,滿語稱作「厄其克」,流行於東北遼寧、黑龍江一帶。
  • 馬來西亞「最貴」的魚,一口200,當地人吃不起,專賣給中國遊客
    馬來西亞「最貴」的魚,一口200,當地人吃不起,專賣給中國遊客中國的遊客如今已經成了很多國家的第一客源,就比如泰國、日本、還有馬來西亞。說到馬來西亞大家都知道,它其實是一個半島國家,地勢相對來說是比較平坦的。
  • (晚報三)丹東特色滿族美食-米叉子和酸湯子
    【特派記者汪莉絹/遼寧丹東報導】丹東是多民族聚居地,其中滿族約三成多,在丹東必吃的滿族傳統美食也特別多。據說源自於清朝宮廷的風味小吃-酸湯子,和丹東獨有的米叉子,更是必吃排行榜第一名。    當地有種說法:「來丹東,不看鴨綠江,算你白來了;來丹東不吃米叉子,算你白吃了。」而大孤山的米叉子,更是丹東一絕。
  • 丹東——擁有哪些美食旅遊的,發展優勢
    信息技術和全球化在擴大旅遊地飲食文化對旅遊者影響的同時,也加速了美食旅遊的發展進程,「甚至被認為將會成為旅遊業發展的主流和方向」旅遊者對美食的興趣早已有之,但美食旅遊卻是自21世紀興起的一種特殊興趣旅遊。」所謂特殊興趣旅遊,是指旅遊者受現 有興趣或是在旅遊目的地即時激發的興趣驅動,參與到某項與該特殊興趣相關的活動中。
  • 中國特產美食:遼寧丹東
    丹東地處黃海之濱、鴨綠江畔,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有著「東北蘇杭」的美譽。 1、酸菜燉白肉血腸 酸菜燉白肉血腸是滿族風味名菜。也可以用砂鍋燉製。
  • 記住它的外貌,別認為它是小雜魚了,目前600一斤,3年才長9釐米
    記住它的外貌,別認為它是小雜魚了,目前600元一斤,3年才長9釐米 在人們的生活中,最常食用的魚類就數淡水魚了,因為這類魚,魚肉非常細緻,咬上一口香氣四溢,它的蛋白質含量雖然很高,但脂肪卻很少,所以,這類魚也更適合人們食用,而且多吃魚,有利於兒童成長發育,還有增強智力的作用。
  • 有一種魚一公斤賣到3500元,美食家說它是世界上最貴的魚,這是為何?
    世界上的魚類有很多,但最會吃魚的人還是咱們亞洲人,東南亞的人喜歡吃淡水魚,日本人喜歡吃海水魚,咱們國人則是什麼魚都喜歡吃,不管什麼魚都會被做成美味料理端上餐桌。
  • 泰國人最愛吃的一種魚,終生沒有受過汙染,平均每天能賣20萬條!
    魚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有一種叫做「紅魚」的魚種在泰國特別的熱銷,據悉,這種「紅魚」又名紅槽魚、紅雞,是暖水性中下層魚類,該魚個體大,刺小,肉質優良,具有含肉率高,高蛋白低脂肪等特點,是終生無汙染的綠色水產品。
  • 海釣卻意外釣獲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種,連湄公河巨鯰都甘拜下風
    原來啊海釣運動不光是針對海上坐釣,在入海口或者江河與海洋交界處坐釣都被視為是海釣運動,像這些水域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既能釣獲海魚又有機率釣上淡水魚,這其中的樂趣耐人尋味,也成為了眾多海釣人經常坐釣的水域之一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沒有之一,巨型黃貂魚,也是最神秘的魚種之一,迄今為止人類對它們的了解少之又少,它們的近親物種還無法得知,也沒有任何私人或官方知道巨型黃貂魚是如何生存的
  • 臺媒:「臺灣快成無魚島」 北海岸魚種30年銳減75%
    臺媒:「臺灣快成無魚島」 北海岸魚種30年銳減75% 2016-01-03 10:06:13120種銳減至30種,只剩1/4,魚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  核電廠需要抽海水當冷卻水,研究團隊1987年起做撞擊魚類群落監測,看看一年有多少魚被吸入進水口的攔截網裡,期間因衝擊不大中斷10年,前後累積19年採樣資料。  研究團隊記錄的魚種逐年遞減,從30年前的120種大減至今剩不到30種,大減七成五。經濟價值高的烏魚、白帶魚逐漸退場,逐漸被刺河豚和臭肚魚取代。
  • 曾經的「淡水魚王」,因為名字不好被剔除四大家魚,如今不受待見
    不過,鯉魚的名氣雖然很大,在中國也有非常成熟的養殖業,也有悠長的歷史,卻不在「四大家魚」之列。我國的「四大家魚」分別是草魚、青魚、鰱魚、鱅魚,大名鼎鼎的鯉魚卻不在其中。
  • 遼寧丹東特色美食,第一名竟然是...
    丹東生態環境極佳,水質優良,林木茂盛、資源豐富,人均佔有水量是全國人均水平的1.5倍,森林覆蓋率達66%。特色小吃有:黃蜆炒米叉子、酸菜燉白肉血腸、花開富貴葉子魚、雲龍探海宴、金蟬戲牡丹、凱萊銀絲羹、米叉子、丹東燜子、百樂燻雞、黃鑲玉螺、炒餷子、丹東酸湯子、粘糕餑餑、泡菜炒肉、粘火勺、蝦爬子、橙香牡蠣麵條魚、涼拌黃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