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1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兩天,安亭鎮塔廟村的工作人員,正在對村工業園內的一棵百年棗樹進行修枝和施肥護理。這棵棗樹是塔廟村結對幫扶的河北省阜平縣店房村,五年前贈送的。
走近塔廟村工業園,眼前的棗樹高逾10米,斑駁的樹皮、蒼勁的枝幹,透著歲月的滄桑。為了防止樹木遭損,園區在棗樹周圍鋪上一片100多平方米的草坪,還在不遠處砌了一座假山加以點綴。
塔廟村黨總支書記陳亭介紹,2016年,經嘉定區人民武裝部推薦,安亭鎮塔廟村與阜平縣店房村結對。塔廟村每年投入20萬元,幫助店房村140多位65歲以上老人繳納醫療保險和養老補助;先後出資30多萬元,為全村210多名中小學生提供助學金;贈送輪椅車50餘輛,供村裡腿腳不便的老人和殘疾人使用。
千裡之外,店房村的村民們很是感動,「大上海什麼都不缺,我們拿什麼回報呢?」店房村被譽為「棗樹之鄉」,有人提議寄點家鄉的特產——大紅棗,給塔廟村的村民嘗嘗,但是一次也寄不了多少。經過慎重商議,店房村村民決定將村裡的一棵百年棗樹贈送給塔廟村。
店房村黨總支書記劉淑軍說:「塔廟村給我們的每一筆資金都是實實在在的支持與幫助,百姓們都看在眼,記在心裡。尤其村裡的老人有了醫保和養老金,個個樂開了花。我們無以為報,以樹相贈。大樹每年開花結果,就像兩村的情誼一樣枝繁葉茂。」
送這麼一棵大樹,運輸可不容易。劉淑軍自掏腰包租了一輛大型平板車,一路護送到塔廟村。為了讓棗樹在上海健康生長,河北當地相關部門出具了該樹的鑑定證書、植物檢疫證書,店房村農技人員還對樹木養護和防病害知識進行了具體指導。陳亭介紹:「自從這棵樹來到了村裡後,因各種原因已搬移3次。剛開始我們也很擔心,怕種不好。在店房村老鄉的指導下,我們精心護理,長勢非常好。」如今,這棵棗樹已成了塔廟村的一道獨特風景。
據村民介紹,棗樹每年春暖花開時綠意盎然,到了夏季枝葉繁茂,掛滿枝頭的果實由黃變白,再漸漸變成一個個紫紅色的「小燈籠」,煞是可愛。村民老張說:「說來也稀奇!大樹搬遷不容易存活,沒想到這棵棗樹第二年就掛果了,果子又甜又脆,非常好吃!」
五年來,塔廟村與店房村一直保持著往來,兩村書記還經常通過微信,就產業發展、黨建工作、人才交流等進行學習互動,取長補短。得知店房村近年來利用豐富的大棗資源,正在建設集生產、科研、採摘和旅遊觀光一體化的現代化鄉村,陳亭很高興:「今後,兩地村民也可以像親戚一樣走動往來,在棗樹下拉拉家常。」
撰稿:劉必華
原標題:《一棵來自河北的百歲棗樹,為何長在了嘉定這個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