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親貝網小編在媽媽群裡聽到有的媽媽這樣抱怨:
最近孩子不知道怎麼了,每天都要鬧到10多才睡醒而且一到晚上精神就特別好,一有個風吹草動,馬上就亢奮起來了。
相信很多寶媽也經歷了或者正經歷著這段"早如蟲晚如龍"的時期,下面親貝網小編帶大家聊聊如何應對兩歲寶寶的睡眠倒退期。
兩歲是作息分水嶺
一方面,這是由於2歲是人生中第一個"反抗期",孩子的自我意識空前發展,之前任我們擺布的小寶寶,現在有了自己的主意。睡覺前可能還捨不得放下玩具和動畫片。如果父母不那麼堅持,睡覺的時間就會被越拖越晚。
另一方面,2歲的孩子,不像小時候一樣需要那麼多的睡眠。如果中午睡得太多,晚上可能就難睡著。長此以往作息被改變,十點十一點睡就成了習慣。就像有位朋友的孩子,每晚都十一點才肯睡覺,我問她孩子中午睡覺麼,她說:"別提了,中午哄睡倆小時,三點半終於睡著了。"
需要注意的是,兩歲這段時間,寶爸寶媽是否能幫助孩子堅持早睡早起,對孩子日後睡眠規律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我認識很多"夜貓子"小孩,據他們的父母回憶,睡得越來越晚,就是從兩三歲開始的。所以說兩歲是睡眠的分水嶺也不為過。
維持作息這三點要堅持
要想讓孩子在兩歲這個頻頻表達自我的年紀,維持良好的作息。大家要守好這三條底線不動搖。
第一:睡覺時間的底線
到了兩歲,如果你喊娃睡覺,而家裡燈火通明,爸爸還在看電影。寶寶就會覺得:你們都不睡,是要趁我睡了吃什麼好吃的,玩玩具嗎?我也不要睡。
遭到拒絕後,寶爸寶媽可能會說:"那就再玩一會兒吧。"三番五次之後,本來九點要睡覺,生生拖成了九點半上床,再加上睡前玩得很亢奮,睡著還要一個小時,睡著時已經十一點了,這樣作息就被生生推後了一個多小時。
而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證實,睡得晚或睡覺時間不規律會影響兒童智力發育,降低其反應、閱讀和算術等能力。
為了堅持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睡覺,面對叛逆期的兩歲寶寶,我們可以提前一點叫他們去睡覺,比如八點半要上床睡覺,至少八點開始告訴寶寶:"我們再過十分鐘就要去睡覺了。"
我通常還會用到一個小沙漏,告訴他沙子漏完就要去睡了哦。比起孩子玩到一半被突然抱走或拿走玩具,這樣的方式他們更容易接受。而且把告知睡覺時間的工作交給沙漏或者鬧鐘這樣的客體,會有效避免寶寶因逆反心理拒絕睡覺。
第二:睡前程序的底線
很多兩歲兒童的父母會突然發現,孩子患上了"強迫症",玩具要擺在固定的位置,穿衣服要有固定的程序。這說明寶寶到了秩序敏感期,簡單來講就是行為和物品的方位,都要和他心理的預期一致。他們用這樣的方式來理解世界,獲得安全感。
睡覺也是一樣,如果不按照一定的睡前程序,孩子會因為焦慮難以入睡。有一次我要參加一個線上培訓,哄寶寶睡覺的時間晚了一點,就省去了讀繪本的環節,直接關燈唱歌。但是唱了半小時嗓子都冒煙了,兒子還是睜著大眼睛看天,最後乾脆坐起來說:"我要聽故事。"我才恍然大悟,他強撐著等那個被我省略的環節。
第三:起床時間的底線
有時候因為孩子晚上睡得晚,長輩就會讓他早上多睡會兒。但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尤其是對於那些有午睡習慣的孩子而言,這樣做會直接推遲午睡的時間。而睡眠專家認為:午睡結束和晚上入睡時間至少間隔3個小時,這樣晚上會比較容易入睡。
比如一個早8點起床的孩子,經歷了6個小時的清醒後,需要從14點開始兩個小時午睡,五個小時後再進入晚上的睡眠。如果午睡時間推遲到下午3、4點,那麼晚上至少要到十一點,孩子才更容易入睡。
因此,即便睡得再晚,也要堅持早上按照平時的時間起床,如果孩子覺得困,可以適當提前午睡時間。這樣就可以保證孩子的作息一直在正確的軌道中。
另外,兩歲也是給孩子樹立規矩,養成良好作息的關鍵時期。家長們不能忽視良好作息時間的重要性,及早給孩子養成生物鐘。
信息來源:陪寶寶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