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海關:創新引領企業進入通關新時代

2020-12-23 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11月3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埔關)近日,記者從黃埔海關獲悉,該關自9月10日啟動業務管理一體化改革以來,廣州片區三個隸屬海關之間通關作業「互聯互通」進展迅速。僅黃埔海關駐開發區辦事處就已成功辦結來自老港海關和新港海關的2712份報關單,該辦事處多份報關單也經由老港海關和新港海關順利辦結。

  據海關開發區辦副主任張學敬介紹,通關作業互聯互通,是黃埔海關全面深化通關業務改革的重大創新。該項改革在通關環節突破了各隸屬單位之間業務辦理限制,作個形象的比喻,就像辦理銀行業務一樣,客戶到任何一個網點都能辦理。例如,由新港海關管轄碼頭進口的貨物,企業完成報關單數據申報後,可以選擇在開發區辦辦理通關手續。

  海關開發區辦主任胡冬梅對記者表示:「該項改革打破了管轄範圍限制,放開有關海關業務系統、管理系統權限,以『一個海關』對外,既方便企業辦事,降低企業通關成本,又有利於統一海關執法標準,提高工作效率。」

  作為廣東省七個直屬海關之一,黃埔海關一方面在關區內大力實行通關業務改革,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廣東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據了解,廣東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的優勢在於廣東省內企業無論在省內海關任何空運、海運港口進出境,均可根據其自身需要自主選擇在註冊地海關或貨物實際進出境地海關辦理申報、納稅和查驗放行手續。除了需要查驗的貨物要在實際進出境地海關辦理驗放手續外,可實現跨關區放行。

  黃埔海關在大刀闊斧推進機制創新的同時,科技創新同樣日新月異。記者了解到,自2014年3月啟動「移動查驗作業系統」以來,該關隸屬新港海關利用該系統在海運現場實施查驗已達2000餘票報關單,眾多企業享受到了高科技通關的便捷。

  談到海關科技創新帶來的變化,某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進出口業務經理孫喜華深有感觸:「對於我們這樣的大型企業來說,時間決定一切。海關創新使用移動查驗系統,關員通過行動裝置現場查驗,現場及時錄入查驗結果,我們通過現場大屏幕對查驗單證流轉、查驗進程、查驗結果一目了然,幫公司節省了不少時間,海關監管也更加透明規範,服務也更加周到了。」

  據新港海關曾海瑛關長介紹:黃埔海關啟用的「移動查驗作業系統」,是查驗人員應用手持終端設備實施查驗,通過無線網絡實施傳輸查驗指令和查驗結果,實現查驗單證和指令的查詢以及查驗結果的實時錄入、上傳圖片資料、流轉查驗結果的新型查驗作業系統,具有即時、透明、全過程管理等特點。該系統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海關執法透明度,而且為企業提供了更優質、更便捷的管理和信息服務,達到執法效力,社會效果,企業效益「三效合一」。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黃埔海關將擴展系統功能,將更多的海關查驗貨物的相關信息通過陽關通關網、現場大屏幕顯示、報關員pop系統、手機簡訊等多種形式對外發布,使更多的企業從海關創新中享受「紅利」。

相關焦點

  • 黃埔海關:「智能審核」原產地籤證跑入5G時代
    ,12月10日上午,東莞市寶成鞋業有限公司的關務管理部主任呂勝強拿著手上的東協原產地證書興奮地說:「這真是原產地籤證的『智能審核5G時代』!」原產地證書是根據相關原產地規則籤發的證明商品原產地,即貨物的生產或製造地的一種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件,是商品進入國際貿易領域的「經濟國籍」與「護照」,是享受關稅減免和其它優惠待遇的重要憑證。
  • 黃埔海關:「智能審核」原產地籤證跑入5G時代
    「這真是原產地籤證的『智能審核5G時代』!」原產地證書是根據相關原產地規則籤發的證明商品原產地,即貨物的生產或製造地的一種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件,是商品進入國際貿易領域的「經濟國籍」與「護照」,是享受關稅減免和其他優惠待遇的重要憑證。
  • 廈門海關113項新舉措鋪就便利通關路
    建設自貿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時代深化和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建設即將迎來五周年。五年來,廈門片區充分發揮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在投資貿易便利化等領域先行先試,取得重大進展。(本報記者黃曉珍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崔昊)從碼頭到機場,從窗口到企業,從一線卡口到線上網際網路端……一個個清晰的試驗場景,串起了海關人並肩作戰、勠力同心的改革創新故事。在建設自貿試驗區的道路上,廈門海關不斷創新以便利化為重點的貿易監管制度,全面優化口岸營商環境,釋放改革紅利,為廈門增強發展新動能增添改革動力。
  • 黃埔海關2018年全年徵稅1398億元 監管進出口貿易總值1.53萬億元
    央廣網廣州1月24日消息(記者鄭澍)「轉變治關理念、強化務實作風,奮力開創黃埔海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1月24日,黃埔海關關長李文健在該關2019年工作會議上提出了今年的工作目標。去年以來,黃埔海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關區外貿營商環境,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較2017年全年壓縮43.4%和74.6%,超額完成壓縮整體通關時間三分之一的任務目標。
  • 科越雲通關5.0,助力智慧海關,創造外貿新機遇!
    AI人工智慧已經帶來第四次工業革命,智慧海關與智能通關已經成為主旋侓,為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AI與大數據的應用將賦能所有申報企業開創新的智慧通關時代。海關總署倪署長在發言中也提到需要進一步降低通關時間、降低通關成本!
  • 科技創新引領建築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我們要科學把握生產方式轉向新型建造發展的必然趨勢,深刻理解科技創新引領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邏輯,具備歷史觀、未來觀和全局觀,緊緊抓住影響產業競爭力的關鍵領域和短板,通過改革和創新來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實現轉型升級一是以科技支撐產業轉向創新驅動。
  • 《電子口岸通關便利化》-上海海關 張華魯
    作為國家設立在上海口岸的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我關積極落實「把好國門、做好服務、防好風險、帶好隊伍」的總體要求,深入踐行「創新發展、服務全國、走在前列」的工作基調和目標,把促進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和口岸外貿持續增長作為重要的工作任務。去年以來,受國際大環境影響,我國外貿增長勢頭呈明顯放緩趨勢。
  • ...海關總署清理取消92個證明事項,黃埔海關查獲11000本假牛津字典
    各類智能設備齊上崗,旅客出境行李只需一次檢查,入境將實現「無感」通關。不僅旅檢更高效,貨物通關速度也將邁上新臺階。出境旅客過安檢線時,海關和安檢也進行了整合,實現兩關變一關。出境旅客只提交一次行李、只接受一次檢查,實現體驗「最友好」。
  • 24小時,四地海關接力,價值53.4萬美元配套防疫物資順利通關上了包機
    協助他國開展疫情防控的航班還有24小時就要起飛,品類眾多、價值53.4萬美元的配套防疫物資還沒有到海關申報,檢測試劑還沒做商檢……面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上海海關與南京、黃埔和長沙四地海關接力,全力保障防疫物資快速通關,順利上了包機。
  • 寧波海關「創新查驗」 呵護精密儀器通關
    (原標題:寧波海關「創新查驗」 呵護精密儀器通關)
  • 外貿企業請注意 寧波海關正在送「福利」
    未來,外貿企業的獲得感會越來越強。這些措施主要包括:率先開展進口「兩步申報」通關模式試點、進出口貨物「提前申報」通關模式、簡化單證,加快推進聯網核查、推進多元化稅收擔保制度改革、支持打造區域進口產業集群、支持「17+1」示範區建設等。這其中,進口「兩步申報」通關模式備受關注。
  • 黃埔海關「龍騰2020」初戰告捷
    據黃埔海關消息,近日,黃埔海關連續查獲多起侵權案件,查獲侵權兒童三輪車、摩託車配件、手錶、鞋子等各類侵權貨物22000餘件。據悉,黃埔海關自2020年2月15日至12月31日在關區開展智慧財產權保護「龍騰行動2020」。
  • 四地海關接力,53.4萬美元援助物資快速通關
    對此,上海海關迅速啟動物資通關保障協調工作機制,相關職能部門、浦東機場海關、報關和物流企業等多方人員立即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對照物資清單和時間表,做出判斷:必須申報、貨運、檢驗三線並聯、同時運作,才有可能讓這批物資順利裝運起飛。第一條線是申報。
  • 「網際網路+關郵e通」為廣州海關通關提速
    記者從「網際網路+關郵e通」改革新聞通氣會獲悉,廣州海關聯合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於2016年1月15日起,正式啟動「網際網路+關郵e通」改革,在全國率先將國際郵件通關的主要業務全部「遷移到線上」,老百姓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隨時隨地便捷自主辦理申報、繳稅、退運、查詢等各項國際郵件通關業務,「海淘」將享受更加快速、便捷、公開的通關服務
  • 廈門關區進出境郵件通關進入「微」時代 可用微信報關
    原標題:廈門關區進出境郵件通關進入「微」時代 可用微信報關   原來通過人工電話、掛號信被通知申報稅費的「海淘族」,以後可以用微信了。昨天上午,廈門郵政EMS與廈門海關駐郵局辦事處舉行推介會,導報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前7月,廈門個人郵件入境業務猛增近九成,為解決海淘「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廈門郵政「進出境郵件申報平臺」以及廈門海關「進出境郵件通關輔助管理系統」首次亮相。
  • 通關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 海關總署:「全面網上申報,網上辦理」有望...
    此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下一階段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加快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作出進一步部署。海關總署副署長胡偉在國新辦近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海關總署會同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等10個相關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的通知》,共提出10條具體措施。
  • 海關「兩步申報」改革助企業快通關
    南方網訊 據廣州海關統計,全面實施「兩步申報」改革一年來,關區24個隸屬海關單位均可適用「兩步申報」,共有873家企業參與「兩步申報」改革,報關單平均整體通關時間為9.96小時,有效壓縮進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
  • 「新時代東北振興」大連:「風車」轉動產業升級 創新引領東北振興
    海外網大連9月25日電九月是大連最好的季節,24日至25日,「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線媒體團走進大連,一覽「東北之窗」發展的新面貌。大連,這座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正帶領遼寧乃至整個東北地區走向振興。
  • 海關總署:B2B首日too busy (太忙)-雨果網
    津貿通供應鏈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建然對海關新推出的跨境B2B監管新政表示讚許,他提到:「以往出口貨物基本上是排隊查驗,此次跨境電商B2B出口貨物優先安排查驗,有效確保了貨物的通關效率。簡化申報大大減少了申報環節出現的商品歸類差錯,企業通關更加便利。」
  • 廣州海關通過搭建全國領先的「便捷通關立體監管系統」助力經貿往來
    通過CAAS移動遠程監管,海關關員可與企業視頻連線,企業按指令進行錄像、拍照等操作,實現對監管作業過程、查驗關鍵環節的遠程檢查,在滿足海關監管作業要求的前提下,將貨物查驗時間由原來的平均4小時縮短至1小時左右,壓縮了企業等待查驗的時間和經營成本,助力貨物快速進入市場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