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1月3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埔關)近日,記者從黃埔海關獲悉,該關自9月10日啟動業務管理一體化改革以來,廣州片區三個隸屬海關之間通關作業「互聯互通」進展迅速。僅黃埔海關駐開發區辦事處就已成功辦結來自老港海關和新港海關的2712份報關單,該辦事處多份報關單也經由老港海關和新港海關順利辦結。
據海關開發區辦副主任張學敬介紹,通關作業互聯互通,是黃埔海關全面深化通關業務改革的重大創新。該項改革在通關環節突破了各隸屬單位之間業務辦理限制,作個形象的比喻,就像辦理銀行業務一樣,客戶到任何一個網點都能辦理。例如,由新港海關管轄碼頭進口的貨物,企業完成報關單數據申報後,可以選擇在開發區辦辦理通關手續。
海關開發區辦主任胡冬梅對記者表示:「該項改革打破了管轄範圍限制,放開有關海關業務系統、管理系統權限,以『一個海關』對外,既方便企業辦事,降低企業通關成本,又有利於統一海關執法標準,提高工作效率。」
作為廣東省七個直屬海關之一,黃埔海關一方面在關區內大力實行通關業務改革,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廣東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據了解,廣東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的優勢在於廣東省內企業無論在省內海關任何空運、海運港口進出境,均可根據其自身需要自主選擇在註冊地海關或貨物實際進出境地海關辦理申報、納稅和查驗放行手續。除了需要查驗的貨物要在實際進出境地海關辦理驗放手續外,可實現跨關區放行。
黃埔海關在大刀闊斧推進機制創新的同時,科技創新同樣日新月異。記者了解到,自2014年3月啟動「移動查驗作業系統」以來,該關隸屬新港海關利用該系統在海運現場實施查驗已達2000餘票報關單,眾多企業享受到了高科技通關的便捷。
談到海關科技創新帶來的變化,某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進出口業務經理孫喜華深有感觸:「對於我們這樣的大型企業來說,時間決定一切。海關創新使用移動查驗系統,關員通過行動裝置現場查驗,現場及時錄入查驗結果,我們通過現場大屏幕對查驗單證流轉、查驗進程、查驗結果一目了然,幫公司節省了不少時間,海關監管也更加透明規範,服務也更加周到了。」
據新港海關曾海瑛關長介紹:黃埔海關啟用的「移動查驗作業系統」,是查驗人員應用手持終端設備實施查驗,通過無線網絡實施傳輸查驗指令和查驗結果,實現查驗單證和指令的查詢以及查驗結果的實時錄入、上傳圖片資料、流轉查驗結果的新型查驗作業系統,具有即時、透明、全過程管理等特點。該系統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海關執法透明度,而且為企業提供了更優質、更便捷的管理和信息服務,達到執法效力,社會效果,企業效益「三效合一」。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黃埔海關將擴展系統功能,將更多的海關查驗貨物的相關信息通過陽關通關網、現場大屏幕顯示、報關員pop系統、手機簡訊等多種形式對外發布,使更多的企業從海關創新中享受「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