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餃子和普通餃子的最大區別是,餃子皮並不是用普通的麵粉擀出來的,外表晶瑩剔透是它最突出的特點,擀皮的方式,又分北派和南派兩種做法。
所謂的「北派」指的是北方人的做法,餃子皮的主料通常是用玉米澱粉(或者土豆澱粉)和小麥澱粉按1:2的比例,再加入適量的開水,揉出來的麵團,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較強的延展性。
「南派」,指的是南方人的做法,餃子皮的主料是澄粉和玉米澱粉按9:1的配比,以及加入適量的豬油揉出來的麵團,總體來講,麵團會顯得更加細膩些,口感優於「北派」的做法,大家可以任選其中一種。
備註:所謂的澄粉,它其實就大家所熟悉的小麥澱粉,它的特點是「無筋」,各地的稱呼不同,有些地方成它為澄面或者汀粉,各大超市中都有出售。
另外一種最為簡單,也是比較偷懶的做法,就是去買現成的蝦餃粉,畢竟它是專門為製作水晶餃子而量身定製的。
大家再製作包水晶餃子的時候,最頭痛的問題就是「開裂」現象,主料間的配比要求精準到位,另外就是揉面時需加開水,切忌用涼水,而且必須現包現蒸,切忌冷凍後再蒸。
食材配料:土豆澱粉、開水、韭菜、雞蛋、鹽。
製作過程:
首先,將70克的土豆澱粉倒入碗中,然後再加入100克的開水,把它揉成麵團後,揉面過程持續上10-12分鐘時間即可,然後再把它放置一旁醒10分鐘,備用。
再取個乾淨的小碗,在碗裡打入3枚雞蛋,再加入少許的鹽調味,將它充分打散 後,再把它倒入油中炒熟、炒熟,並且撈出、放涼備用,簡單的說就是炒雞蛋花。
韭菜清洗乾淨後,把它的水分甩幹,再把它切碎盛入裝有雞蛋花的碗中,然後,再加入少許的鹽、十三香、生抽、香油,將它們攪拌均勻即可。(好些人說韭菜餡的餃子不懂得怎麼調,文字描黑加粗的部分,就是北方人最常見的一種調餡方法,請有需要的朋友收藏好哦!)
然後,將醒好的麵團,揪成大小均等的劑子,再將它擀成皮,再填入韭菜餡,包成餃子,狀態如上圖所示。
餃子全部包好後,起鍋燒水,待水開上汽後,再把它放入蒸鍋中,蓋上鍋蓋,並且開大火蒸8分鐘,即可完全熟透,吃的時候,再蘸點辣椒醬或者蒜頭醬吃,水晶蒸餃製作完成。
溫馨提醒:
水晶蒸餃和普通的餃子有所區別,它特別講究「現包現蒸」,切忌將它放入冰箱冷凍後再蒸,那樣餃子皮特別容易的開裂,水煮的話,放鹽和加冷水的方法不起任何作用,切記。
另外,蒸水晶餃子的時候,要記得墊上紗布,而且它們之間的要保持適當的間隔,因為它蒸的過程中,會膨脹的比較它,防止它粘粘在一起,保持完整的外觀也是十分必要的,大家說是否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