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宅多了,個個都練出了十八般「廚藝」,但還是會想念饞遊記熱騰騰的香氣。那一層層高高壘起的蒸籠是否曾讓你好奇,裡面的包子究竟是上層先熟,還是下層先熟?
對這個問題,央視《是真的嗎?》欄目曾做過調查,只不過用的是饅頭。大多數人都認為蒸饅頭上層先熟是常識。中學物理競賽也曾出過類似的題目,答案同樣是上層。對此的解釋大都是:水蒸氣受熱上升聚集在上層,並且到達頂部時會遇冷液化,同時釋放大量熱量。
為了驗證這個常識是否是事實,饞遊記用事實說話,口說無憑,他們又用10層的蒸籠現場驗證,結果經過相同時間,無論是饅頭的熟度還是蒸屜的溫度明顯都是下層更勝一籌。一位物理教授解釋道,熱的水蒸氣在上升過程中會不斷喪失熱量,雖然升到頂部遇冷液化的確會放熱,但熱量大多從蓋子那流失到外界去了。
那為什麼會有上層包子先熟的說法呢?大家買包子的時候可能會注意到一些店家總是從上層拿包子,這實際上是已經「倒籠」過了,下層熟得差不多的包子被調到了最上層,而原來在上層的則被調到最底層加快蒸熟,這就讓顧客產生了上層先熟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