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下奶只能靠喝湯?那是老一輩的做法了,這個方法比喝湯還好用

2020-12-19 寶寶圈一新運媽媽

今天看到一位媽媽留言:「寶寶出生兩天,我奶水很少怎麼辦? 看著孩子哭我干著急,孩子奶奶要給寶寶兌奶粉,還讓我喝鯽魚加通草湯幫助下奶,還有什麼見效更好的方法嗎?」寶媽在哺乳期都希望奶水多,讓寶寶吃得痛快。但是總會有很大一部分的媽媽們會出現奶水不足的現象,影響母乳媽媽奶水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環境因素,自身體質因素等等,那麼怎麼才能下奶又快又多呢?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在我們的認知裡,每一位哺乳媽媽的飲食裡一定要有一個「下奶湯」。特別是在月子期間,更是拿各種各樣的食材燉湯,由於產後媽媽飲食方面有禁忌,很多調味品都不能放,有些甚至直接白水煮些豬蹄、鯉魚等各種大魚大肉,那個味道可想而知,一般人是無法忍受的,而且還不是一兩頓的這樣吃,還要堅持一個多月甚至更久。但是為了寶寶能吃到更多的母乳,寶媽還是捏著鼻子喝下這些湯水。

其實仔細想想,再結合身邊人的實際情況看看,你就會發現,每天喝「下奶湯」並不適用於任何人,這個湯也不是什麼真的下奶「神器」。那除了那些要麼太過油膩,要麼寡淡無味的「下奶湯」以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來催乳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母乳」。媽媽的母乳,主要成分是水,大約佔80%。另外的20%就是脂肪、蛋白質和一些微量元素了。了解了成分組成之後再來看下母乳形成的過程,產婦體內合成母乳的條件有兩個,一個是合成母乳所需的各種物質,主要靠媽媽的飲食來提供。有了原材料之後,先要知道產奶的速度是誰在控制,控制乳腺分泌的主要是兩類激素分別是催產素和催乳素,然後採取相應措施促進激素的分泌。所以,第二個條件就是這兩類激素。

從第一條來說,寶媽要多吃,吃有營養的;從第二條來說,先要知道產奶的速度是誰在控制,控制乳腺分泌的主要是兩類激素分別是催產素和催乳素,然後採取相應措施促進激素的分泌。

讓我們一條條來說,先說第一個條件:媽媽的飲食。在幾十年前,我們的父輩或爺爺那輩,他們的生活水平很低,物資匱乏,有時吃頓豬肉都算家裡的大事。所以對於那個時候的產婦來說,產婦飲食方面方面最缺的就是營養成分,也正是因為如此,產婦們想要多下奶,就要通過「大吃大喝」來補充下奶所需營養物質。因此才會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認為想下奶,一定要多喝那些湯。

以上都是以前的情況,再看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現在不管是生活條件還是飲食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我們平時的飲食裡各種物質都不會貧乏,特別是產婦,在懷孕期間就已經開始補充各種營養,其實已經沒有必要再像以前那樣,瘋狂的補充營養了。相對那些口味寡淡,甚至難以下咽的各種湯來說,現在的孕媽們跟需要的其實是均衡的營養和水分。如果產後不想再喝那些湯水,或者飲食引起消化不良的話,倒不如均衡營養,然後大量喝水,喝白水。每天除了固態食物所帶的水分之外,還需要另外補充3100毫升的白水。

再說第二個條件。這個其實比上面說的媽媽的飲食更影響現代的寶媽下奶,因為很多時候,寶媽不是沒奶水,而是不分泌。那麼如何能讓催產素和催乳素更多呢?最自然的方法就三條:寶媽心情愉快;讓寶寶多吸允;多按摩胸部。這三條措施都能促進激素分泌。

最後讓我們總結一下,寶媽要想下奶快,不要迷信傳統,只是一味的「喝湯」,而是儘量做到上面所說的幾點,相信這些方法會對苦惱的媽媽們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產後喝湯講究多,你知道怎么喝湯才是正確的嗎?
    其實,我們知道湯中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營養,產後喝湯不僅有利於體力的恢復,還有利於促進乳汁分泌,是產後媽媽坐月子期間的最佳營養品。不過,喝湯也是有講究的,如果不恰當喝湯,對泌乳是有很大影響的。產後喝湯的講究喝湯之所以能夠促進乳汁的分泌是因為湯中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也正是會影響泌乳,所以新媽媽喝湯要注意時間。新媽媽乳汁充足的情況下,可以晚一些再喝湯,因為寶寶一開始的食量非常小,而媽媽的乳汁分泌過多沒及時排空,就容易脹奶,疼痛。
  • 新媽產後這樣喝湯,補充營養下奶還不長胖!
    很多媽媽聽說產後大量的和各種湯水,有助下奶和增加奶量,於是家裡人每天會給新媽媽熬各種的湯水...對於產後新媽媽來說,出汗較多,體內丟失的水分較多,另外乳汁也要逐漸增加分泌,所以產婦是需要增加湯水攝入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產後要科學喝湯水,而非一生完寶寶就悶著頭各種喝。
  • 坐月子喝湯下奶,但不注意這幾點,影響大人孩子健康
    因為傳統的觀念認為,喝湯才能保證母乳的充足,也才能保證新生兒的健康成長,所以坐月子媽媽喝湯最多。但是湯也是不能亂喝的。喝下奶湯不能太早產後一周產婦比較虛弱,主要是以清淡飲食為主,這個時候給產婦喝大量的下奶湯,最容易堵奶,導致乳腺炎。
  • 下奶要靠喝湯,產後脫髮變禿子……媽媽要會辨別
    我家孩子奶奶有點迷信,孩子腸絞痛這個說法她們根本就沒有聽過,所以孩子腸絞痛出現的時候,婆婆以為孩子被嚇到了,跟她說了是腸絞痛,但是她不信,趁我不注意的時候給孩子收,收完了還跟我們說給她收了收,但是迷信的做法怎麼可以跟科學相比,孩子還是會哭啊,我就採取別的法子來緩解。後來她又偷偷的給孩子收過,不過不見效,還不如我們自己的做法,她也就接受了。
  • 多喝湯有助下奶?錯,反而會越喝越少!最靠譜的方法是這兩個!
    婆婆看著小李,慢悠悠地對小李說:不要認為月子坐完就完事了,你帶娃的徵程才剛剛開始,坐完月子,寶寶對母乳的需求更多,而催乳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喝湯!小李聽婆婆這樣說,心想為了寶寶就再忍一忍吧。但是小李婆婆說的是真的嗎?
  • 月子期間除了多喝湯,這3種粥也非常適合新媽媽,催乳下奶效果好
    是否會為了聽從老一輩人信奉的金科玉律「多喝多補有助於產出充足、高質量的奶水」,而強迫著自己去喝哪些油膩湯汁?如果是的話,那麼恭喜你,從此可以解脫了!因為,今天劉媽要給各位新媽媽們獻上3種「月子粥」食譜,催乳下奶效果不比喝湯差!
  • 坐月子就必須天天喝湯才能下奶?這10個月子餐寶媽千萬別碰
    大家總覺得湯水營養好,而且產後一般沒食慾,喝個湯最好了。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都認為喝湯下奶,尤其是鯽魚湯。產後喝湯真的能夠催乳嗎?我的答案是:不一定。正確做法:產後不宜過早催乳,適宜在分娩1周後逐漸增加喝湯的量,以適應嬰兒逐漸增加的奶量。即使在1周後也不可無限制地喝湯,正確做法以不引起乳房脹痛為原則。
  • 產後坐月子喝湯有講究,如果不注意這3點,產婦猶如喝「毒藥」
    分娩後產婦的身體都比較虛弱,產後產婦不光要坐月子,還要喝各種湯水。大家都認為,湯水不僅可以給媽媽補充營養,有助於身體的恢復,還可以促進奶水的分泌為哺乳期做好準備。所以家人們在產後為了讓媽媽們早點下奶,鯽魚湯,豬蹄湯,排骨湯,輪番上陣,可是這樣真的好嗎?媽媽們能吸收嗎?
  • 下奶湯只喝湯不吃肉?當心「下奶湯」變成「堵奶湯」
    產後媽媽被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的奶夠嗎?寶寶夠吃嗎?所以催奶被迅速提上日程,而對於催奶的方法估計媽媽們都可以出一本書了,可以囊括各種食物,其中媽媽們又愛又恨的當屬「催奶湯」。那麼,這種白色的催奶濃湯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 喝湯能短暫提升奶量,但不適合所有媽媽,這4類媽媽最好別喝
    每個新手媽媽都繞不開喝湯這個環節,在老一輩的傳統坐月子經驗中,要想奶多奶好就得喝湯,豬蹄湯、鯽魚湯、雞湯等等,主要是大補的材料都需要做成湯,每天喝上三大碗。但是,產後喝湯是有講究的,喝不對,不僅不能增加奶量,還有可能造成堵奶等嚴重情況。
  • 你覺得最管用的下奶方法是什麼?真不是多喝湯就一定行
    導語:你覺得最管用的下奶方法是什麼?真不是多喝湯就一定行。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就是媽媽,生了孩子後,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母乳不足怎麼辦?這個時候,各種下奶方法、催奶藥湯絡繹不絕,只為了讓寶寶吃上放心口糧。
  • 產後下乳的關鍵不是多喝湯,是要寶寶多吸吮
    適量喝湯,下奶主要靠寶寶吮吸產後哺乳是家裡人都特別關心的事,很多家裡開始給產婦吃「催奶湯」——豬蹄燉花生,鯽魚豬骨湯,魚頭豆腐湯,章魚木瓜豬骨湯……應有盡有,而且每次都讓產婦喝上好幾碗,認為多喝湯產婦的奶水就多,這也是錯誤的認識。喝湯下奶只是個輔助作用,關鍵是讓寶寶多吸吮乳頭。
  • 為什麼產後3天了還不下奶?
    但也有一部分媽媽,因為自身原因奶水不足又缺乏經驗,提供不了給寶寶足夠的奶水,那該怎麼辦呢?當然這也是有說法的,我們來回顧一下歷史,傳統坐月子的觀念裡,喝湯下奶這個說法是比較普遍的,根據老一輩的經驗來說,都覺得不喝營養湯怎麼能下奶呢?據大眾的調查了解,這其實是有誤區的!實際上,很多所謂的「下奶湯」非但不能下奶,還因為其太過於油膩,反而可能導致乳腺堵塞,影響乳汁分泌。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新媽媽催奶湯喝了不少,奶水卻越來越少。
  • 喝湯苗條又健康?這樣喝湯只能越喝越胖!
    我們都知道有這樣一種說法「飯前喝湯,苗條健康」,老一輩的人也會說「飯前先喝湯,賽過良藥方」。但是,如果喝湯的方式不對,不僅不會有益健康,還有可能越喝越胖!只喝湯不吃飯有人擔心吃主食會胖,就用湯來替代主食,想要每餐都吃個「水飽」。殊不知,想要喝湯將自己餵飽,得喝好幾碗才行,並且光靠湯水來填飽肚子很不現實,因為湯水帶來的飽腹感時間很短,更容易因飢餓而暴飲暴食。
  • 多喝湯湯水水真能下奶嗎?
    但是我這個人愛喜歡吃葷的,所以在生完寶寶一個星期左右,我就開始吃雞魚,是自己太著急,喝了雞湯,導致我後來母乳少了,這可把自己著急到了,看著寶寶吃不飽,那急得哭的小樣子,心疼極了,母乳變少了,全家人都著急呀!
  • 別把「下奶湯」喝成「堵奶湯」,催奶用這2招,不愁寶寶沒奶吃
    媽媽因為受到老一輩的觀念影響,產後就開始大補特補,生怕自己不吃那麼多東西,就沒有母乳餵寶寶,怕寶寶餓肚子。喝下奶湯催奶是眾多催奶方法中,媽媽最熟悉的方法,下奶湯最出名的無非就是鯽魚湯、豬蹄湯、公雞湯這三種。這些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油脂很多,湯上面總是漂浮著一層油脂,老一輩認為這種湯油水足好下奶,這真的對嗎?
  • 產後喝湯進補過量易致奶水堵塞!
    產後坐月子的時候往往要補充各種營養,並且一定會有「十全大補湯」! 那麼到底該如何通過喝湯進補呢? 1 、產後補血別靠大量喝湯 新媽媽每天最多喝三碗湯,多了就不好了。
  • 坐月子多喝湯不吃鹽、不刷牙不洗澡,這些不科學做法你中了幾個?
    因為,我們傳統的坐月子,講究太多,這不能吃,那不能喝,這不能碰,那不能拿。總之,就是各種「禁忌」。但事實上,用現在的眼光來看,老人們說的那些月子法,有很多都是不科學的,連醫生都說「別聽那一套」。那麼,坐月子多喝湯不吃鹽、不刷牙不洗澡,這些不科學做法你中了幾個呢?
  • 產後奶水不夠怎麼辦?多喝這6種素菜湯,下奶補氣血還不長胖!
    我是3月份生的崽,為了省錢,就叫婆婆來照顧我的月子,剛開始還好,直到我的奶水漲不起來的時候,婆婆的碎碎念和見縫插針我算是怕了,就一碗碗大補湯給我送,我喝了直犯噁心,我說我不喝,婆婆說專門為我做的,我奶水少就是要多喝,後來喝到乳腺堵塞,胖了18斤。
  • 產後喝湯應注意什麼?
    在產科病房經常看到產後媽媽在喝湯,有的是豬蹄湯產後媽媽喝湯對乳汁分泌和產後康復都很有好處,但產後喝湯也有學問,應該注意什麼呢?1.湯水要撇去浮油。產後媽媽喝湯不能太油膩,如果肉湯太過油膩,通常脂肪含量就會過高,媽媽飲用之後,乳汁中的脂含量也會也會隨之增高。當小寶寶吃到含有高脂肪的乳汁時,由於不被吸收,容易引起新生兒腹瀉,也是俗稱的「脂肪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