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跑路、美髮店關門……疫情影響的預付卡糾紛怎麼管?

2020-12-24 華聲新聞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楊思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的健身房跑路了」「我的美髮店關門了」「我充值的洗衣店快開不下去了」等消息,頻現各種網站和社交媒體。預付卡由誰管、怎麼管,再次成為輿論熱點。

多地消協發布的受理投訴情況及投訴熱點中,「預付款投訴居高不下」常常榜上有名。記者梳理發現,預付卡糾紛主要集中在服務業,特別是餐飲、健身、洗浴、購物、美容美髮、教育培訓等領域。

預付卡消費究竟有多少「坑」?一些消費者反映,辦卡時往往遭遇商家「套路」,辦卡後面臨好好承諾不兌現、服務質量打折扣、違反約定又加價等情況,想要維權又面臨退卡難、舉證難、上訴難等困境。「儘管一個人的損失可能只有幾百到數千元,但如果受害者很多,加起來數額可能達幾十萬元、上百萬元。」

記者發現,從消費者協會、市場監管部門得到的回覆中,「我們也管不了」「實在不行就走法律程序」是高頻詞。由於部分消費者未與涉事機構籤訂正規合同,有些收據上還標明「本卡不予退還現金」,因此消費者到法院起訴時很難立案,或者因費時又費力,最終放棄起訴不了了之。

其實,商務部曾出臺《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但預付卡監管範圍僅限於從事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的企業法人,不包括教育、旅遊、健身類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際上,日常消費中發行預付卡的多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因此,市場監管部門也有苦衷,基層執法在一定程度上面臨「無法可依」的困境。

業內人士指出,一部分經營者正是瞄準了法律的空子,其本質是「割韭菜式」詐騙、非法集資行為。以健身房為例,有些不法分子會通過註冊公司、購置二手健身器械、僱用健身教練等方式,騙取消費者信任。隨後,又將企業註銷,把健身房轉給個體戶經營,並宣稱無法經營且沒有能力償還。

這一系列現象,反映出預付卡備案監管缺失、消費維權成本高、徵信體系不健全等深層原因。治理預付卡亂象亟須「組合拳」,不妨以此次疫情為契機,儘快填補預付卡監管空白,遏制「沒人管、管不了」的惡性循環,引導預付消費模式持續健康發展。

首先要消除法律「盲點」。目前,我國只有上海等個別地區出臺了預付卡相關管理規定,儘快出臺全國範圍內的單用途預付卡管理辦法或行政法規,成為各界共同呼聲。可設立預付卡行業準入及登記備案制度,開卡機構應交付保證金或者提供相應擔保,提高預付卡發行門檻,降低預付卡消費風險。

其次要打通監管「堵點」。對於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應進一步加強日常監管,針對違規經營建立嚴格懲戒機制,加大處罰力度。同時,可利用現代息化手段,完善徵信體系建設,例如引入區塊鏈技術,一旦商戶出現違規違約行為,將行政處罰上傳到信用記錄,進而對行為人今後經營予以限制和約束。

最後要減少維權「難點」。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將有利於完善維權機制,對受損害的公共利益進行救濟。為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可由消費者協會設立專項賠償基金,消費者憑藉預付卡購買證明領取退款。還可實行懲罰性賠償制度,如企業申請破產,要優先保障消費者權益等。

相關焦點

  • 健身房老闆跑路、教育培訓機構關停,疫情之下你經歷過哪些預付卡糾紛?
    「跑路」,導致數千元的消費卡作廢;教育機構一紙公告宣布倒閉,連帶餘額過萬元的課程費「打水漂」……疫情期間,多地頻現預付費消費糾紛。  疫情下預付費風險凸現,涉案金額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元  去年7月,王女士花3000元在深圳天焱健身俱樂部辦了一張年卡。今年2月,一些行業開始復工,但關閉多時的健身房卻遲遲沒有消息。  「不會是老闆跑路了吧?」王女士通過微信聯繫了私教。令她吃驚的是,教練叫苦連天。
  • 美容院、健身房、培訓機構等跑路或倒閉,卡裡的錢要不回屢見不鮮!預付卡資金存管該怎麼管?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辛繼召、雷思敏編   輯丨周鵬峰跑路的美容院,倒閉的健身房,與退不回的預付卡,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這一「不可抗力」帶來的眾多衍生風險中,看似微小
  • 預付卡資金存管該怎麼管
    原標題:預付卡資金存管該怎麼管   上千萬人排隊退款ofo小黃車一景還未走遠,眾多中小商戶因新冠疫情關門跑路又充斥各大社會新聞版面,預付卡怎麼管?
  • 電影卡健身卡美發卡 疫情下不能用的預付卡該怎麼解決?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電影卡健身卡美發卡,疫情下不能用的預付卡該怎麼解決?「健身卡還在,店卻沒了」、「卡裡還有1000元,都快過期了,但電影院還沒開門」,現在的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煩惱?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線下培訓、健身房、美容美髮店、電影院等多個營業場所無法正常運營,預付卡糾紛頻現。
  • 企業預付卡不能「一發了之」
    原標題:企業預付卡不能「一發了之」健身房辦的會員卡,突然遭遇健身房倒閉;美髮店才充的值,被告知店鋪關門……近年來,諸如此類的新聞屢見不鮮。但預付卡也存在諸多風險,特別是金融風險。目前,使用預付卡的企業多為中小微經濟體,其對風險的抵抗能力較弱。在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資金鍊斷裂,倒閉或者乾脆「跑路」,而這些不利結果最終還是由廣大消費者承擔。
  • 健身房頻「跑路」 記者調查:預付卡套路多 消費者維權難
    齊魯網濟南4月21日訊近日,大連、合肥相繼發生健身房跑路事件。大連的沃德健身房註銷了營業執照,工作人員正在轉移健身器材的消息走露後,100多位消費者前去維權。而在合肥北城,一家名為威仕頓的健身房對外一直是試營業狀態,卻在一夜之間關了門,好幾百人的會員卡費打了水漂。事實上,健身房跑路並非個例,近半年來,全國各地已發生多起。
  • 美容院、健身房、培訓機構等跑路或倒閉,卡裡的錢要不回...
    圖 / 視覺中國(資料圖) 跑路的美容院,倒閉的健身房,與退不回的預付卡,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這一「不可抗力」帶來的眾多衍生風險中,看似微小,
  • 電影卡健身卡美發卡,疫情下不能用的預付卡該怎麼解決?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線下培訓、健身房、美容美髮店、電影院等多個營業場所無法正常運營,預付卡糾紛頻現。疫情下教育培訓、美發、健身等預付卡糾紛頻現突發的疫情打亂了不少商家的經營節奏,消費者服務也難以保障。北京市的楊先生也有這個煩惱。去年12月份,他在西城區某健身房花費將近4000元辦了張年卡,此外,還購買了一些健身課程。
  • 直播預告:疫情之下,預付卡餘額怎麼辦?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各方面的影響。不少網友表示,剛充值的健身卡、美容卡等預付卡才用了沒幾天,機構就歇業或倒閉了。那些以往出現在合同條款中的不可抗力條款,如今卻成為我們所面臨的切實問題。
  • 預付卡內還有錢美髮店卻拒用 安徽監管部門:起訴!
    去年3月,楊先生在山水華庭小區附近的一家名為「時光倒流」的美髮店辦了充值的預付卡,一家人美發、理髮全在這家店。今年疫情防控最嚴峻的時間,一家人都沒怎麼出門,春暖花開了才想起該去做做頭髮,美美發了。美髮店轉讓,「現任」給用一次就不給用了4月份,楊先生接到簡訊,說自己辦卡的「時光倒流」被「羅蔓琳」接手。原本還有點擔心,店面轉讓,之前辦的預付卡還能不能用。但5月初,楊先生去理髮,但店家還認帳,這張卡依然可以使用。
  • 健身房老闆頻繁跑路!三問海口健身房行業亂象
    隨著人們對健康問題的重視,健身房越來越受到都市年輕人的青睞,但隨之而來的健身房倒閉關門、老闆聯繫不上、預付卡無法退款等消費糾紛頻繁出現。 今年1月至9月,海口多家健身房停業、老闆跑路,頻繁被消費者投訴。健身行業背後是繁花似錦還是暗潮湧動?為何商家停業、老闆跑路、人去樓空現象時有發生?
  • 海南日報數字報-預付卡商家「跑路」如何維權?
    海口市民馮女士說,去年4月,她在海口市濱海大道洛杉磯城「潮庭健身」健身房購買了健身卡。今年這家健身房遲遲不開門。馮女士查看發現,該健身房出入口張貼了多張告示,其中有物業張貼的「終止雙方籤訂的租賃合同」的告示。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在餐飲、美容美髮、汽車、健身等服務行業興起,一部分消費者辦了預付卡後發現商家「跑路」,不知該如何維權。
  • 低價健身房年卡不要碰 遇到健身房跑路可以這樣做
    現象健身房出現問題後不少消費者很難挽回損失  對之前報導的問題健身房,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回訪,發現眾多消費者至今未能挽回經濟損失。  今年6月13日,河南商報報導「舒悅健身俱樂部」還沒正式開業,老闆就聯繫不上了,160多名會員退卡無門。12月6日,河南商報記者對該健身房會員進行回訪,會員表示,健身房老闆依然不見蹤影,會費至今未退。
  • 疫情期間,商家倒閉跑路,我的預付消費怎麼辦?
    來源:經濟日報,圖片來源網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到現在,很多旅行社、餐館、健身房、理髮店、水果超市、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都受到了很大衝擊。而這些商家平時往往利用預付卡來吸引消費者,如今,有的商家因為疫情暫停營業或者關停跑路了,消費者該怎麼辦?
  • 暫停營業致退費糾紛頻現 預付卡有效期縮短成焦點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疫情之下,預付式消費糾紛問題頻現,在美容美髮、運動健身以及教育培訓等領域尤其突出。從各地消協組織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看,受疫情影響,大部分消費者被迫改變消費計劃,或者部分經營者無法正常提供服務,導致合同類糾紛增多。
  • 商場停業預付卡糾紛多發 男子充3000餐飲卡想退退不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預付卡糾紛多發,能否延期成焦點北京各大商場開始陸續恢復營業,但不少市民發現,家門口常消費的餐館、健身房、理髮店等受衝擊嚴重,有的仍處於停業狀態。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疫情之下,預付式消費糾紛問題頻現,在美容美髮、運動健身以及教育培訓等領域尤其突出。從各地消協組織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看,受疫情影響,大部分消費者被迫改變消費計劃,或者部分經營者無法正常提供服務,導致合同類糾紛增多。
  • 低價健身房年卡不要碰!專業人士支招:遇到健身房跑路可以這樣做
    河南商報記者 張晶晶/文 鄧萬裡/圖不管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突然閉門的健身房,都會對消費者利益造成侵害。作為消費群體,應如何維護自身權益?對於"健身房跑路"這一熱點話題,鄭州市二七區一工商所副所長呂先生表示無奈,"這些健身房,國家機關只要給他註冊成立了,就是合法的。法律法規對於預付卡也沒有強制的規定。"鄭州市二七區另一工商所工作人員介紹,預付卡其實相當於是消費者和商家籤訂的一個合同,且是法律上認可的民事合同。
  • 預付卡限額不得超過5000元!加盟店跑路總部擔責
    今天記者隨機走訪了南京鬧市區的幾家健身房和美容美髮店。顧客想獲得價格較便宜的服務,只能選擇提前辦卡充值。各家店鋪都沒有設置充值的最高額度。   南京某健身俱樂部的工作人員介紹,所辦卡的年限越長折扣越大,現在一般辦的都是兩年三年五年的。   南京某美髮店工作人員介紹,辦卡起步6800元,可以多人使用, 但6800隻能享九折,最高的兩萬九千八,打七五折。
  • 預付費卡商家跑路經濟糾紛不涉詐騙 警方難以介入調查
    一些不法經營者利用辦卡「優惠」「打折」等作為幌子,當卡賣出到一定數量時,便開始「跑路」。面對商家跑路,消費者往往會選擇報警。但是,由於此類情況多屬經濟糾紛,警方也無可奈何,從而導致大多消費者追回損失幾無可能。頻繁上演的店主「跑路」現象,折射出此類消費模式暗藏的風險,同時也凸顯此類消費監管存在盲區。《法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 健身房年卡羅生門:英豪斯身陷千萬元級「討債」風波
    據天眼查資料顯示,英豪斯現已收到開庭公告38則,捲入房屋租賃合同糾紛7起,捲入服務合同糾紛23起。收到法律訴訟50則,其中多數為服務合同糾紛,還包括買賣合同糾紛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這種現象也並不是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