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宣布COVID-19全球大流行意味著什麼?

2020-12-11 生物谷

2020年3月12日訊 /

生物谷

BIOON /——新冠病毒爆發已經成為了一場全球大流行。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


"大流行"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無關。這只是意味著一種疾病正在廣泛傳播。


WHO(WHO)總幹事在3月11日宣布了這一消息。他說,WHO對疫情的嚴重程度深感擔憂。


但與此同時,WHO總幹事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明確表示,這份宣言並不意味著各國應該放棄遏制這種病毒的努力。這種病毒已經在全世界感染了12萬多人,造成4300多人死亡。


"我們應該加倍努力,我們應該更有侵略性。這就是我們所說的。"


那麼,關於這個宣告的一些問題需要和大家解釋一下:


1、宣言的作用是什麼?


這份宣言將促使各國政府啟動防備計劃,並可能採取緊急措施保護公眾,比如更嚴厲的旅行和貿易限制。

圖片來源:Salvatore Di Nolfi Keystone via AP


WHO已經將COVID-19定義為國際緊急衛生事件。在病毒還沒有傳播的地方,除了治療常規疾病,世界各地的醫院和診所都在為冠狀病毒患者的激增做準備。


WHO緊急情況司司長Michael Ryan博士警告說,使用"大流行"一詞來描述此次疫情"只能引發更積極、更密集的行動"。


這個詞可能還會加劇全球的焦慮,而聯合國衛生機構對此很敏感。此前,Tedros承認,這個詞本身"肯定會引起恐懼",但並不能防止任何感染或挽救一條生命。


2、這個狀態是由什麼決定的?


確切地說,當有足夠多的地方出現足夠多的感染病例時,宣布大流行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決定。但總的來說,WHO尋找的是不同大陸上持續的社區疫情。


換句話說,在病毒傳播地區的人們已經知道了風險。如果他們生病,傳播鏈是明顯的。只要衛生當局能夠追蹤這些鏈條,疫情就不會失控。


但當人們在沒有明顯聯繫的情況下開始受到感染時,這就意味著感染在人群中傳播得更廣了,這是宣布大流行的關鍵。


對於流感,WHO通常將新病毒在世界兩個地區傳播的情況稱為大流行;而目前COVID-19正在四個地區傳播。


3、上一次全球大流行是什麼時候?


WHO最近一次宣布大流行的疾病是一種新的流感病毒,最初被稱為"豬流感",是在2009年。在此之前,甲型H1N1流感已經在多個國家蔓延了大約六個星期。今天,這種病毒在世界範圍內被稱為"地方性的流行病"--它成為了每個季節常規流感爆發的一部分。


這是冠狀病毒首次被列為流行病,"但與此同時,我們相信它也將是第一個能夠被控制或控制的病毒,"Tedros說。


4、爆發?流行?大流行?有什麼區別呢?


暴發是指某一特定地區疾病病例的突然增加。流行病是指大規模的爆發。大流行意味著全球流行病。


專家指出,"大流行"這個詞肯定會引起反響,儘管許多人可能不明白它的意思。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病毒的Ian Mackay說:"這個詞還沒有得到恰當的解釋和解釋。它一直被放在抽屜裡,只在最糟糕的時候使用。所以,人們自然而然的害怕它。"

圖片來源:Salvatore Di Nolfi Keystone via AP


5、這對疾病的嚴重性意味著什麼?


大流行是一個可怕的詞,但它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無關。這只是意味著一種疾病正在廣泛傳播。輕微的疾病也可能大流行,比如2009年的H1N1流感。


普通季節性流感的死亡率為0.1%。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到底有多致命目前還不清楚,而且可能因地而異,尤其是在各國首先應對大量病例湧入的情況下。


但COVID-19的致死率似乎確實低於它的堂兄弟--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儘管它比以前的疫情更容易傳播。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只會引起輕微或中度的症狀,比如發燒和咳嗽,大多數人在幾周內就能康復。對於少數人,特別是老年人和有健康問題的人,它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包括肺炎。(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宣布:將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提高到5級
    圖表:世衛組織將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從4級提高到5級  新華社發    新華社日內瓦4月29日電(記者楊伶 劉國遠)世界衛生組織29日晚在日內瓦宣布,將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從目前的    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在當晚舉行的電話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我已經決定,將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從4級提高到5級。」    陳馮富珍說:「所有國家都應該立即啟動應對流感大流行的準備計劃。」陳馮富珍表示,雖然當前人類應對大流行病的準備工作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但大規模流感疫情發展很快,必須嚴陣以待。
  • COVID-19是什麼意思 世衛組織回應COVID-19命名原因說了什麼
    COVID-19是什麼意思 世衛組織回應COVID-19命名原因說了什麼 央視新聞 2020-02-12 09:24
  • 世衛組織宣告全球大流行來臨!
    鑑於疫情的全球傳播已無法避免,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終於在3月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新冠疫情已經在事實上構成了全球大流行。什麼是全球大流行那到底什麼是全球大流行?世衛組織對此並沒有明確定義。全球大流行意味著什麼自去年12月31日中國政府首次向世衛組織通報疫情以來,已經過去了三個月。期間,世衛組織曾多次就疫情的全球傳播風險進行預警。日內瓦時間1月22日,當日全球確診人數為581例,其中只有10例在中國境外,但是世衛組織就已經將疫情風險級別定為「高」。
  • 世衛組織將命名新冠病毒COVID-19
    來源:中宏網人民日報客戶端2月11日消息,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2月11在日內瓦開幕。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宣布,將新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當地時間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此英文縮寫象徵著20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世衛組織在推特上發文解釋稱,根據世衛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以及糧農組織之間商議的準則,我們必須找到一個與地理位置、動物、個人或人群無關的名稱,而且該名稱要可發音且與疾病相關聯。
  • 世衛組織回應COVID-19命名原因
    2020.02.11 23:53【世衛組織回應COVID-19命名原因】當地時間11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 此英文縮寫象徵著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疾病。
  • 【世衛組織回應COVID-19命名原因】當地時間11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
    【世衛組織回應COVID-19命名原因】當地時間11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 此英文縮寫象徵著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疾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選擇這一名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毒與地域、動物或個人所關聯,消除歧視。
  • 美國宣布退出世衛組織,WHO想退就能退嗎?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表示,只要他當選,美國會重新加入世衛。 2020年7月7日,即使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正在加劇,美國總統川普還是通知國會,他已經正式通知聯合國,美國正式啟動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程序。
  •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
    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2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出席新聞發布會。在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記者表示:「我們將這個疾病命名為COVID-19。」這個名字COVID-19來源於corona(冠狀)、virus(病毒)以及disease(疾病)三個詞,而19則代表這個疾病出現的年份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在2019年12月31日上報至世界衛生組織的。
  • 世衛組織回應COVID-19命名:避免關聯,消除歧視
    當地時間11日,世衛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 此英文縮寫象徵著20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疾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選擇這一名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毒與地域、動物或個人所關聯,消除歧視。
  • 世衛組織將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
    2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陳俊俠攝  新華社日內瓦2月11日電(記者凌馨 劉曲)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1日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  在世衛組織總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譚德塞宣布,「我們現在將這一疾病命名為『COVID-19』」,它是2019年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疾病的簡稱。
  • 世衛組織宣布成立基金會 用以籌集資金
    原標題:世衛組織宣布成立基金會以更好應對全球衛生挑戰新華社日內瓦5月27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7日宣布世衛組織基金會正式成立,用以籌集資金應對最緊迫的全球衛生挑戰。
  • 新冠病毒被命名為COVID-19 世衛組織給出了解釋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新冠病毒被命名為COVID-19,世衛組織給出了解釋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當地時間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
  •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高力醫生回答關於2019冠狀病毒病的提問
    問:世衛組織突發事件委員會近期召開會議並宣布延長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狀態,您如何看待這一決定及相關建議?突發事件委員會的上次會議是在2020年1月30日舉行,由此於4月30日再次召開了會議,對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疫情的演變情況進行評價,並對建議的更新提出意見。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5月1日發表聲明,其突發事件委員會一致認為,目前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世衛組織命名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另有其名!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世衛組織命名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另有其名! 2020-02-14 14:55 來源:新東方英語 作者: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2月11日宣布,將本次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疾病正式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英文縮寫COVID-19 (Corona Virus
  • 川普宣布暫停資助世衛組織
    當地時間14日的白宮記者會上,川普宣布美國將暫停資助世界衛生組織,他指責世界衛生組織沒有及時分享疫情信息,沒有及時提供防疫政策建議,沒有及時宣布「全球大流行」等。
  • 世衛組織宣布成立基金會,應對全球衛生挑戰,基金會怎樣信息公開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7日宣布世衛組織基金會正式成立,用以籌集資金應對最緊迫的全球衛生挑戰。世衛組織基金會的成立是無數個人和夥伴組織兩年多來積極準備和辛勤工作的結晶,是世衛組織「歷史性」的一步。譚德塞說,世界衛生組織預算中只有不到20%來自會員國的「評定會費」,這部分資金的使用更加靈活。 80%以上是會員國和其他捐助者的自願捐款。捐款通常嚴格指定用於特定規劃,這意味著世衛組織在資金使用方式上沒有太多的自由裁量權。世衛組織未來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擴大其資金來源以及增加可動用資金的數量和質量。
  • 世衛組織表示將維持目前5級的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
    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19日說,雖然日本確診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急劇增多,但大多數病例是在學校裡通過學生之間或學生與家人之間的密切接觸感染的,因此目前世衛組織的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仍為5級,暫無提升至6級的計劃。
  • 世衛組織將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從3級提高到4級
    當日,墨西哥城市長馬賽洛·埃布拉德宣布,該市在最近24小時內有5名豬流感疑似患者死亡,致使首都的豬流感疑似患者死亡總人數升至15人。墨西哥城市政府臨時決定追加發放100萬隻免費口罩。新華社發(戴維攝)  新華網日內瓦4月27日電(記者楊伶劉國遠)世界衛生組織27日晚在日內瓦宣布,將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從目前的3級提高到4級。
  • 全球確診超300萬!世衛組織:新冠肺炎大流行遠未結束……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好轉,西班牙首相桑切斯25日宣布,該國將逐步解除封鎖措施。不過西班牙首相以及醫學專家都強調,在逐步解封的過程中要保持謹慎。世衛組織新冠肺炎大流行遠未結束當地時間4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遠未結束,世衛組織對非洲、東歐、拉丁美洲等地區表示擔心,許多國家檢測能力不夠,數據被低估,世衛組織將繼續通過其區域辦事處和各國代表處支持各國抗疫工作。同時,譚德塞還感謝中國捐款支持世衛組織戰略準備及響應計劃。
  • 世衛組織針對全球麻疹流行發布旅行建議
    中新社聯合國6月27日電 據聯合國網站27日報導,針對近期全球多地相繼發生麻疹流行現象,世界衛生組織27日發布國際旅行建議,呼籲成人和兒童在出行前增加對麻疹病毒傳染性和感染症狀的了解,確認個人免疫接種情況,有需要的人應至少在出行前15天接種一劑麻疹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