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被貶杭州,卻有閒情雅致作此對聯,不愧是東坡居士!

2020-12-11 百家號

蘇軾被貶杭州,卻有閒情雅致作此對聯,不愧是東坡居士!

文|小丙聊歷史

每當春節的時候,人們為了慶祝這一重大節日,都會在自己家門上貼對聯,其實這件事情就牽涉到一個關於歷史的小知識,對聯在古代是幹嘛的?其實在古代並不只是過春節的時候才會用到對聯,很多才子之間交流知識,也會用到對聯,甚至燈會上也經常出現。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蘇軾被貶杭州,卻有閒情雅致作此對聯,不愧是東坡居士!

這幅對聯的上聯是:「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蘇軾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比較好的,他的父親也是一位很著名的文人,所以蘇軾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才氣十足了。當年蘇軾的父親帶著他和弟弟蘇轍一起進京,想在京城有所作為。儘管蘇軾也算是考到了一定的官位,但是卻很處處受到王安石的打壓。

蘇軾的特點就是清新脫俗,而這一點也正符合當時主考官歐陽修的喜好,所以他就成功考到了所謂的功名。但是當蘇軾的父親與世長辭的時候,蘇軾和弟弟一起回家呆了三年,三年後重新返回京城。這個時候,蘇軾的命運已經變得比較坎坷了,因為他跟王安石的風格之間有了衝突,所以就被迫離開了京城,這就是蘇軾官場生涯坎坷的開端。

而上面這個對聯的上聯就是蘇軾在這次離開京城之後,到了杭州作下的,當時他跟幾個文人一起在西湖泛舟,船上一個歌女倒酒的時候把壺給弄掉了,蘇軾便感到比較可惜。但也就是這個時候,東坡居士有感而發,寫下了這個上聯,不過很可惜的是,這個對聯在歷史上保留了很久,都沒有人能夠對出下聯,其中的原因也是比較複雜的。

那麼蘇軾在這幅對聯中僅僅是為這個壺而感到可惜嗎?小編覺得未必。當時他之所以離開京城,是因為自己上書說明了王安石所謂的新法的弊端。而王安石也因此記恨蘇軾,就向宋神宗說蘇軾的壞話,於是蘇軾才離開京城去了杭州做官。所以小編覺得在這個對聯中,蘇軾表達的情感並不只是心疼水壺,還為自己離開經常感到可惜。

而這個對聯,直到現代才被人發現下聯,是一位青年人寫下的,下聯就是「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但是根據專家的研究,這個下聯並不是特別完美,因為下聯中用了五個「子」,並且「姿」也顯得不夠對稱,所以很多人覺得這個下聯是有些湊合的。不過小編覺得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上聯除了這麼多年了,能對出來就已經很厲害了。

相關焦點

  • 蘇東坡自號東坡居士是因為前世是和尚嗎?蘇軾的字、號有什麼說法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但是以上的這些只要知曉北宋歷史的人大概都會知道一二。除此之外,蘇東坡還對佛學頗有研究。從而還引發了一些了的疑問。例如:北宋大文豪蘇軾為什麼自號「東坡居士」?為什麼對佛教與禪學情有獨鍾?為什麼會和佛印成為密友?又為什麼會特別喜歡杭州?
  • 號稱東坡居士的蘇軾,不僅是全能型人才,還是個「吃貨」
    ——林語堂我們很多的人最先了解到蘇軾可能是來自學校時的課本,一首首落款為蘇軾的詩詞,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赤壁賦》等等,都讓我們了解都了這位號稱東坡居士的蘇軾的才華橫溢。不管是詩歌還是詞作,蘇軾的文筆都讓我們心服口服,但你是否真正的了解過蘇軾呢?他可不僅僅是一個詩人,還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那他到底有多厲害,你了解他多少呢?
  • 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東坡居士蘇軾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軾作為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雖然被後人譽為文壇天才,但他的一生並不順利,為官之路多次被貶,但他卻一直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積極向上,頑強而又樂天的活著。
  • 你知道蘇軾「東坡居士」是怎麼來的嗎?蘇軾這首詩寫明了一切
    公元1079年,受到「烏臺詩案」的影響,蘇軾被貶來到黃州。在這場劫難當中,蘇軾幾乎就要被處死了,幸虧宋代有趙匡胤定下的「不殺士大夫」的祖訓,以及退隱的王安石也上書保全,才讓蘇軾免於一死,最終被發放到了黃州。
  • 蘇軾被貶杭州、湖州、黃州、惠州、海南儋州等地時的隨筆雜說史論
    此《東坡先生志林》由北宋蘇軾著,明代焦竑評。全書共五卷,分為:記遊、懷古、修養、疾病、官職、致仕、隱逸、佛教、道釋、異事、技術、四民、女妾、賊盜、夷狄、卜居、亭堂、人物、論古等類。內容多為元豐至元符二十年中蘇軾被貶杭州、湖州、黃州、惠州、海南儋州等地時的隨筆雜說史論。
  • 做官被貶,蘇軾閒來做出東坡肉,紅潤軟糯有詩意
    東坡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在江浙、四川等菜系中都有,不過各地的做法根據當地人的口味也有所不同。東坡肉食材就是半肥半瘦的豬肉,做好的東坡肉都是整整齊齊的小方塊兒,紅得透亮,看著圖片都有想夾起一塊嘗嘗的欲望。
  • 蘇軾為何屢次被貶,為什麼他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千百年來愛蘇軾、迷蘇軾、說蘇軾、寫蘇軾的人不勝其數,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布衣百姓都是她的粉絲。他的詩文名垂千古,登峰造極,後人幾乎無法超越。
  • 東坡肉的起源和做法
    東坡肉以薄皮嫩肉用名酒燜制此菜,因此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其獨有的「燜香」是最大的特點。追本窮源,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的創製,在黃州時得到進一步提高,在杭州時聞名全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這就是「蘇東坡」的由來。蘇軾(公元 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少時博通經史,於宋仁 宗嘉柘二年(公元 1057年)中進士,深受歐陽修讚賞,名滿京師,曾官至禮部尚書。
  • 廣州史話: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無樹記東坡
    約1900年代,六榕寺內的六祖佛像去過六榕寺的朋友,不知道你們是否有留意過山門兩側的對聯——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無樹記東坡?你們可知對聯中的「博士」、「東坡」是誰,他們與六榕寺有怎樣的因緣呢?其時正值寺內舍利塔重修,王勃應邀作《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一文。文中不僅對舍利塔做了詳盡的描繪,也稱讚六榕寺「仙楹如雨,巖披雲翳之宮,採檻臨風,似遏扶搖之路」。
  • 東坡公園裡的古蹟不止有大江東去
    是東坡在揚州曾得奇石一塊,他的紋路像長江的風浪,潔白無暇,所以取名雪浪石,東坡把他放在書桌盆內,天天看。還把書齋的名字改為雪浪齋。 離亭燕子各西東,塵世勞勞如轉蓬。最是傷情從別後,憑欄誰在月明中。外放杭州,他疏浚西湖,建設蘇堤,政績斐然;被貶黃州,他救助棄嬰,清除惡俗 ;被貶惠州,他推廣農具,改革稅制;被貶海南,他教書育人,開化百姓。他走到哪裡,哪裡就有他愛民惜民的痕跡。
  • 東坡肉有什麼來歷?
    東坡肉有什麼來歷?我相信東坡肉這道菜大家都很熟悉吧,那有多少人知道東坡肉為什麼叫東坡肉麼?蘇軾二十一歲的時候隨著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進京應試, 得到了當時的大文豪歐陽修的賞識,從此他名動京師。 但是他後來從政的經歷並不如意,由於他和當時王安石政見不同,多次被排擠,官場屢次起伏,先是京師任職,後來又在杭州、山東、湖州等地任職,最後被人誣陷,最終被貶至黃州,此時的蘇軾可以說是心灰意冷了。
  • 蘇東坡與東坡肉:一個吃貨的人生哲學
    東坡肉據考是為紀念東坡所做,並不是蘇東坡本人所創。蘇軾(1037.1.8-1101.8.24),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歷史治水名人。
  • 被貶多次的原因竟是如此?「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任官史
    被貶多次的原因竟是如此?小時候的我們或許都有這樣的疑問,蘇軾和蘇東坡到底是不是一個人?因為那時候書籍還閱讀的不多,所以生出這樣的疑問不奇怪。對於這個問題,答案是:蘇軾就是蘇東坡。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 命運多舛的蘇軾被貶黃州,一日在東坡風雨大作,還寫下了一首趣詩
    蘇軾的一生被貶了好幾次,自從「烏臺詩案」後,他先是被貶到了湖北的黃州,此後又是廣東的惠州,最後是被貶有著天涯海角的儋州,一路走來蘇軾受盡了苦難,吃盡了無數的苦;但是蘇軾依舊是笑著面對人生,這樣的一種勇氣,還有對待人生的態度,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無論什麼有多麼糟糕,始終是積極了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
  • 著名的東坡肉由他而聞名天下
    自古以來就有君子遠庖廚的說法,雖然原本的意思是:但凡有血氣的東西你都不要去殺它,推崇的是不忍之心,讓君子不要造殺孽。但在古代男子為尊的社會環境之下就成了做大事的君子和堂堂男子漢應該遠離廚房,而女人才是廚房的主人。
  • 林語堂為什麼說蘇軾是個Gay Genius?
    林語堂在《蘇東坡傳》裡寫道:「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這些品質薈萃於一身,是天地間的鳳毛麟角,不可數見。蘇東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樸,終身不渝。」
  • 蘇軾被貶期間,寫了一首詞,開篇13個字,便成為詞中經典
    東坡居士的詩詞,大多以豪邁樂觀為主,他似乎是一個很少抱怨的人。而他最為驚豔的一個作品,開頭只有13個字,卻代代相傳,傳唱千年。這首詞便是大名鼎鼎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至今仍然是許多教材的必備詞之一。這是一首感慨歷史的詞,蘇軾借三國時期的人物表達了自己的情懷,但誰又能想到,這首詞是東坡先生被貶黃州時所作下的呢?當時的他仕途不順,君王不器重他,前途無望,空有一身抱負而無法施展。在這樣的背景下,他拿起筆,洋洋灑灑地寫下了這首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東坡肉居然與杭州淵源頗深?這道名菜的由來居然是這樣的
    當提到蘇東坡的時候,人們的第一印象除了他曾經寫下的許多詩詞之外,還有就是他在美食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其中東坡肉尤為出名。大家都知道東坡肉是蘇東坡在被貶官期間自娛自樂為了自我排遣才發明的一道菜,誰知道還有這種說法,東坡肉的發明與杭州老百姓也有關係。
  • 蘇軾、蘇東坡、東坡肉,什麼關係?原來蘇軾才是真正的吃貨
    這是因為蘇軾不僅僅有以上的「代號」,他還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吃貨」。自比饕餮,真正的「吃貨」被貶還不忘吃,發明「東坡肉」來到黃州之後,蘇軾的夥食直線下降,於是他決定自己種田來滿足一下口腹之慾,於是就是在這一時期,蘇軾「東坡居士」的稱號開始傳播開來,人們有時會親切地稱蘇軾為「蘇東居士」。但是,蘇軾並不是種田的好手,收成也入不敷出,很快蘇軾又開啟了他吃肉的模式。但是在黃州,蘇軾的賞銀很少,買不起太多的好吃食,於是他就盯上了黃州的豬肉。黃州的豬肉非常的廉價,而且大家都不願意吃。
  • 蘇東坡│一生為官,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夏天吃荔枝,我們會想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如果你去過西湖,也肯定會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去到廬山,你會想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哪怕是沒學過詩詞的人,你問他了解蘇東坡嗎?他也會說「東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