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東坡居士的蘇軾,不僅是全能型人才,還是個「吃貨」

2020-12-17 鬧鬧愛歷史

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林語堂

我們很多的人最先了解到蘇軾可能是來自學校時的課本,一首首落款為蘇軾的詩詞,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赤壁賦》等等,都讓我們了解都了這位號稱東坡居士的蘇軾的才華橫溢。不管是詩歌還是詞作,蘇軾的文筆都讓我們心服口服,但你是否真正的了解過蘇軾呢?他可不僅僅是一個詩人,還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才,那他到底有多厲害,你了解他多少呢?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把:

在文學上為唐宋八大家,有赤壁賦、超然臺記、答謝師明書等文章傳世;字有天下第三行書的寒食帖、北宋四家;詩也可以算是宋朝頂尖人物了,一首《明月幾時有》連小孩都會背,還背譜成曲傳唱至今;詞就更加是膾炙人口了,不管是豪放派還是婉約派,都是可以隨手拈來的,《洞仙歌》、《浣溪沙》足以體現其文學功底;在畫上面也是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從而發展奠定了文人畫。

蘇軾在少年時進士及第,踏入了紛爭的政治圈,但是之後的他為了躲避朝廷的是是非非和政治上的各種糾紛,卻令人意外的選擇了去到地方上任職工作。雖然如此,但蘇軾的仕途還是堪稱曲折,還曾遭遇一貶再貶的尷尬境地,就算如此,他也曾第一個提出要重視國家文化和信息的安全。當然,這不堪的命運卻並沒有將蘇軾擊垮,反而讓他變得更為灑脫。就如他詩中所說的:「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這種樂觀豁達,與人親近的性格壓根就不像一個經歷如此磨難的人。

除了文學與政治上的成就,生活上的蘇軾也是一個令人稱讚的美食家。他在美食上的創作也是非常多的,不僅會熬豆粥、會蒸魚,還自創了東坡豆腐、東坡羹,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東坡肉了。他對美食的最主要的原創性還在於:他能結合非常普通易得的材料,對美食進行改進,使美食更美。據說,他貶官杭州時看到杭州盛產竹筍,竟然把竹筍與豬肉聯繫起來,發明了一道新菜:「竹筍燜豬肉。」後降職惠州,因為偏遠蠻荒之地各種野菜遍地都是,尤其梅菜多。他發現醃製後的梅菜蒸肉肥而不膩,肉香味美,又創造出一道「梅菜扣肉」來,不愧是被人說是「吃貨」蘇東坡!

蘇東坡可謂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既能寫詩詞歌賦感嘆人生,又能煮酒嘮家常,說他是個全能性的人才一點也不為過吧!甚至還有網友說蘇東坡是一個變態級的人物,因為他實在是會的太多了,關鍵每個領域的成就還都不低,對此,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關焦點

  • 蘇軾、蘇東坡、東坡肉,什麼關係?原來蘇軾才是真正的吃貨
    這是因為蘇軾不僅僅有以上的「代號」,他還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吃貨」。自比饕餮,真正的「吃貨」蘇軾還寫了一篇《老饕賦》,把自己比作了上古神獸什麼都吃、胃口極大的饕餮。更是豪言,以天下之美食,「養吾之老饕」,說自己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什麼都能吃。但是,你如果覺得蘇軾只是一個大吃特吃的「吃貨」,你可能就誤會蘇軾,他其實算得上是真正的美食家,因為蘇軾不僅會吃,還會做,還會自己寫菜譜。
  • 蘇東坡與東坡肉:一個吃貨的人生哲學
    東坡肉據考是為紀念東坡所做,並不是蘇東坡本人所創。蘇軾(1037.1.8-1101.8.24),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歷史治水名人。
  • 你知道蘇軾「東坡居士」是怎麼來的嗎?蘇軾這首詩寫明了一切
    而在黃州,蘇軾給自己起了一個號,名為「東坡居士」。對比李白的「青蓮居士」、白居易的「香山居士」以及歐陽修的「六一居士」,蘇軾的這個「東坡居士」好像有些寒磣。李白的號有佛教意味,白居易的號更有歷史的積澱,歐陽修則有的是自身品味的沉積,而蘇軾這個號,就是一塊地。
  • 蘇東坡自號東坡居士是因為前世是和尚嗎?蘇軾的字、號有什麼說法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但是以上的這些只要知曉北宋歷史的人大概都會知道一二。除此之外,蘇東坡還對佛學頗有研究。從而還引發了一些了的疑問。例如:北宋大文豪蘇軾為什麼自號「東坡居士」?為什麼對佛教與禪學情有獨鍾?為什麼會和佛印成為密友?又為什麼會特別喜歡杭州?
  • 蘇軾被貶杭州,卻有閒情雅致作此對聯,不愧是東坡居士!
    蘇軾被貶杭州,卻有閒情雅致作此對聯,不愧是東坡居士!文|小丙聊歷史每當春節的時候,人們為了慶祝這一重大節日,都會在自己家門上貼對聯,其實這件事情就牽涉到一個關於歷史的小知識,對聯在古代是幹嘛的?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蘇軾被貶杭州,卻有閒情雅致作此對聯,不愧是東坡居士!這幅對聯的上聯是:「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蘇軾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比較好的,他的父親也是一位很著名的文人,所以蘇軾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才氣十足了。當年蘇軾的父親帶著他和弟弟蘇轍一起進京,想在京城有所作為。
  • 吃貨們有福了,蘇軾的《豬肉頌》介紹東坡肉的做法,還能吃出情懷
    吃貨們最有發言權,但是結論一定是五花八門的,有人喜歡西餐,有人喜歡素食,而在一千年的北宋時期,美食家蘇軾很堅決地說:豬肉最好吃。為了讓大家相信他的說法,他寫下了一首短詩《豬肉頌》,間接批駁了當時社會各界對豬肉的惡評,儘管當時醫學界依然普遍認為:豬肉吃得多了,可能導致弱筋骨、虛人氣。
  • 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東坡居士蘇軾
    蘇軾作為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雖然被後人譽為文壇天才,但他的一生並不順利,為官之路多次被貶,但他卻一直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積極向上,頑強而又樂天的活著。一說到蘇軾,大家一定會想到三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及蘇軾自己,這三位人物都是唐宋八大家,而蘇軾還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蘇軾)。
  • 在下東坡,字吃貨,代表作「東坡肉」
    今天大家都愛稱自己為「吃貨」,但是「吃貨」可不是這麼好當的哦,你得會吃,能吃甚至要會做,這才不愧「吃貨」這一稱號。古往今來「吃貨」可不少,像蘇東坡他不僅會吃,能吃還會做,甚至都有自己名字命名的菜。說到蘇東坡,大家熟悉的還是他作為文學家和詩人的身份,他才華橫溢,灑脫豪邁,即使被貶卻仍樂觀。在蘇軾被貶的途中,也開啟了蘇軾隱藏「吃貨」的屬性。留下的不少名作都與美食相關。比如說大家熟悉的《惠州一絕》,還是不怎麼了解的《菜羹賦》,《豆粥》以及著名的《老饕行》等,看到東坡先生的著作裡有這麼多關於美食的,小編不禁感慨東坡先生,真真是不愧為「吃貨」呀。
  • 蘇軾:發明羊蠍子的吃法,用楊梅包粽子,是位名副其實的吃貨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北宋甚至整個中國文壇的風雲人物,雖說他在文壇的造詣頗深,但是,這位大文豪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那就是對中國美食也頗有研究,甚至將粽子吃出了新花樣
  • 蘇軾的吃貨精神研發東坡肉,為此作下打油詩一首,對後世影響深遠
    元豐三年,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而且他還發現當地的豬肉極其便宜,就經常做這吃,因此這肉又改名為東坡肉,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為此他還把製作過程寫成一首打油詩,供後人學習。
  • 東坡肉的由來 蘇東坡原來也是個美食家
    蘇軾作為一代大文豪大家想來都不陌生,但這位文壇大家卻也是一個不折不扣吃貨。作為江南地區特有傳統名菜「東坡肉」的由來估計就是對這位吃貨詞人最好的佐證了。自古漢族在吃食一界的美味佳餚,多流行江浙一帶。而作為江浙菜裡一道遠近聞名傳統名菜「東坡肉」,更是因我國一代大家的蘇軾而富有傳奇色彩。「東坡肉」因為汁多肉美,成品色澤明亮如瑪瑙,口感軟而不爛,滑而不膩,而獲得大多美食搜羅者的讚譽。東坡肉的由來則因為故事情節多種多樣而版本多樣,但無一例外都離不開蘇軾。
  • 蘇軾:宋朝第一大吃貨,用詩詞寫下「舌尖上的宋朝」
    蘇軾,字子瞻、和仲,號東坡居士,所以世稱蘇東坡。北宋元豐五年,長江岸邊的湖北黃州赤壁。蘇軾流放至此,面對滔滔不絕的江水,他感慨萬千,懷古至今,一時有感而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 居士無田食破硯——從故宮蘇軾大展中的兩方蘇硯說起
    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藝術家,蘇軾不但在詩文、書畫等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詣,同時因其高雅的生活品位與豁達的人生態度,散發著獨特的人格魅力。蘇軾的藝術與思想乃至生活情趣都對後世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他本人也成為備受景仰的文人典範。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人藉助對蘇軾的懷想,對其詩文書畫的再認識、再創作,不僅獲得了在逆境中坦然面對的勇氣,更傳遞出我們對其知己般的珍視和愛護。
  • 「大吃貨」蘇東坡的老饕之路,黃州豬、嶺南荔、儋州蠔,逮啥吃啥
    「國民美食家」蘇東坡「東坡肉」、「東坡肘子」這些美食就是從「大吃貨」蘇東坡那裡傳下來的,所謂吃貨,不僅好吃、會吃,關鍵還得懂得吃,歷史上好吃的、會吃的、懂吃的人物不少,但是好吃、會吃、懂吃還會做的人就少了,蘇軾就是這樣的全能型人才,他親力親為,
  • 辭舊迎新,東坡肉肥而不膩,你知道東坡肉的來歷嗎?
    今天咱們說說這東坡肉為什麼叫東坡肉,東坡肉是江南一帶的一道特色名菜,東坡肉是浙菜、鄂菜也是屬於川菜。每個地方的做法是不一樣的。東坡肉的製作方法基本都是一樣的,主料都是豬肉,都是一半肥一半瘦的豬肉,做好的菜都是方塊的,深紅色,透著亮,雖然有點軟,有點肥,但是怎麼吃都不會膩蘇軾蘇東坡是北宋的偉大詞人,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在宋朝,宋神宗當皇帝的時候,蘇東坡被分配到徐州當官兒,在雨水紛紛的七月,黃河在澶州發生決口,黃河決堤不少人都受災了,八月份洪水已經開始圍住徐州城了
  • 東坡肉有什麼來歷?
    東坡肉顧名思義肯定是大文豪蘇東坡有關了,其實蘇東坡不僅僅是一位大文豪,還是一位資深的美食家,也就是現在說的一個徹徹底底的大吃貨(哈哈),他不僅會吃而且還會做,你說氣不氣人?曾經還用一句「自 笑平生為口忙」來評價自己,可謂是相當的準確了!其實蘇東坡做過很多好吃的菜,但是流傳下來比較有名的當屬東坡肉了。東坡肉俗說:「急火魚,慢火肉。」
  • 東坡居士·蓮山之緣
    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熙寧七年(1074)秋調往密州任知州,於熙寧九年(1076)冬,接旨離任密州。蘇軾赴密州之前,已在詩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享有文壇領袖之譽。他是四川名山眉山人,曾遊歷諸多名勝,又從號稱「人間天堂」杭州通判任上來密州,對於所歷勝跡,自有評贊尺度,為何對九仙山獨有鍾情?這在他的注釋中作了明確回答:「將赴河中,密邇太華,九仙在東武(諸城),奇秀不滅雁蕩也」。
  • 大文豪蘇軾原來是個「老饕」吃貨
    說起古代的「吃貨」,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人是千古大文豪、北宋豪放派詩人蘇軾,世稱蘇東坡。「老饕」一詞也成為美食家蘇東坡的專屬名詞。直至今天,與蘇軾有關的佳餚如東坡肉、東坡羊蠍子、生蠔、荔枝等,已成為國人餐桌上的美食。
  • 歷史上的東坡肉——蘇軾
    高中課本中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正是偉大的吃貨蘇軾在他官場最不得意的時候寫下來的,並且,這個詩詞中的赤壁並不是三國時期的古戰場,很多人會因為蘇軾文章中的內容而錯誤理解。蘇軾曾經風光一時,名聲響徹汴京,他在湖州知州的時候曾經向皇上作表謝恩,但是,他哪裡會想到自己被王安石盯上了,說他的文字是在污衊新政,果然樹大招風,才大招禍啊,心疼蘇軾無辜躺槍。 所以蘇軾就被從湖州叫到京城,被關押在落滿烏鴉的御史臺,歷史上聞名的烏臺詩案也就說的是這個事情。
  • 著名的東坡肉由他而聞名天下
    但東坡肉這一道由豬肉為主料而製成的美味佳餚,卻偏偏是在宋朝還是因一位著名的大文豪而廣為人知,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蘇東坡,東坡肉的東坡二字正是由此而來。蘇東坡雖才華橫溢,但一生卻如大多數文豪一般官運不順,多次被貶,而東坡肉正是在他被貶期間誕生的一道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