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東坡肉——蘇軾

2020-12-13 百家號

高中課本中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正是偉大的吃貨蘇軾在他官場最不得意的時候寫下來的,並且,這個詩詞中的赤壁並不是三國時期的古戰場,很多人會因為蘇軾文章中的內容而錯誤理解。

蘇軾曾經風光一時,名聲響徹汴京,他在湖州知州的時候曾經向皇上作表謝恩,但是,他哪裡會想到自己被王安石盯上了,說他的文字是在污衊新政,果然樹大招風,才大招禍啊,心疼蘇軾無辜躺槍。 所以蘇軾就被從湖州叫到京城,被關押在落滿烏鴉的御史臺,歷史上聞名的烏臺詩案也就說的是這個事情。不過好在大宋有不殺士大夫的祖訓,蘇軾在被關了一百多天以後就被放出來了,被貶到湖北黃州,擔任團練副使。

在湖北,雖然這個職位一點點沒有權利,蘇東坡在湖北不僅僅只當官寫文章還額外的發現了一個新的特殊技能,就是吃!自笑平生為口忙可不就是,還寫了很多菜譜,什麼《煮魚法》《東坡羹頌》《豬肉頌》,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東坡肉也就是出自《豬肉頌》當中。

宋代的時候無論什麼階層的人都是以羊肉為主食,大家全部都不吃豬肉,用蘇東坡的話來講就是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所以豬肉的價格在那個時候非常非常的便宜,豬肉當時的地位和泥土差不多。也難怪,當時的蘇東坡已經不像以前一樣富有了,果然平窮推動人類進步,貧窮讓人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東西。不然天天忙忙碌碌的蘇東坡天天只會在家裡吃著傭人們做的羊肉,哪裡會把目光放到豬肉身上,哪裡會發現自己對美食的熱愛,又怎麼會知道自己還有這樣的特殊技能。解鎖豬肉,造福人類。

我們現在的東坡肉肉都是非常美味的,肥瘦結合,肥而不膩,軟糯合口,入口即化,配上料酒和調料味道妙不可言。不過蘇東坡當時的東坡肉可不是這麼美味的啊,當時的東坡肉也就是煮一下,弄點鹽,沒有那麼多調料擱現在我是肯定吃不下去的,不過對於宋代的時候的那些人來說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東西了。所以真正的由蘇東坡做的東坡肉就是市場上賤賣的廉價豬肉,然後用清水煮的。有點味道的東坡肉也就是從明代的時候開始的,挑選上等的豬肉,要肥瘦相間,烹飪的時候也加入了很多調料,糖,醬油和料酒,不是寡淡的清水,口味比較重,明代時候的東坡肉才是我能接受的東坡肉,不過,如果沒有宋代時候蘇東坡解鎖了豬肉,豬肉可能現在還在被雪藏,中華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啊,感謝蘇東坡,能夠讓我天天有肉吃。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東坡肉的由來你知道嗎?
    梅菜扣肉水煮肉片農家小炒肉紅燒肘子糖醋排骨,當然還有最正宗的——東坡肉!!今天全叔來好好聊一聊東坡肉~一說起東坡肉,就能想到蘇軾,人人都知道他寫得一手好詩,卻不知道他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尤其酷愛吃肉和燉肉。
  • 東坡肉本是蘇軾功德的象徵,沒想成被貶理由
    東坡肉是杭州的一個非常有名氣的菜,肉質鮮嫩,入口就化成了水,肉的顏色明亮紅潤,口味香甜讓人回味。而東坡肉之所以會如此的有名氣,那是因為它的來歷是大有學問的。其實顧名思義,東坡肉自然是跟蘇東坡這個人有一定的關係了。但是為什麼東坡肉要和蘇東坡掛上關係呢?難道其中有什麼有趣的小故事嗎?
  • 辭舊迎新,東坡肉肥而不膩,你知道東坡肉的來歷嗎?
    今天咱們說說這東坡肉為什麼叫東坡肉,東坡肉是江南一帶的一道特色名菜,東坡肉是浙菜、鄂菜也是屬於川菜。每個地方的做法是不一樣的。咱們的蘇軾先生率領全體官兵,軍民上下一心一起,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堅持和洪水作鬥爭、經過兩個多月的不眠不休,我們偉大的蘇軾先生終於戰勝了天災。保住了徐州城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全城的市民當時那是歡歌笑語、載歌載舞、奔走相告。為了感謝我們偉大的蘇軾先生,百姓們自發的拿著好酒、好肉、好菜來感謝我們的好領導,好政府。
  • 淺談東坡肉:東坡肉的起源,東坡肉的流傳,東坡肉的烹技
    很快,蘇軾不僅居黃州東坡躬耕,而且還在此處荒地築起了一間草房,取名「東坡雪堂」,同時自號「東坡居士」。在這裡,蘇軾每天除了勞動和賦詩下棋,還在閒暇時琢磨起烹調技藝。有一次家裡來客人,蘇軾親自動手烹豬肉待客。他把豬肉切塊放到水鍋裡,加調料並以微火慢慢燉著後,便與客人對坐下起棋來。不過在棋局結束時,他才猛然想起鍋中的肉。
  • 蘇軾、蘇東坡、東坡肉,什麼關係?原來蘇軾才是真正的吃貨
    這是因為蘇軾不僅僅有以上的「代號」,他還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吃貨」。自比饕餮,真正的「吃貨」他的許多菜譜能夠流傳百世,直到今天,在歷史上也算是絕無僅有的唯一的詩人了。被貶還不忘吃,發明「東坡肉」東坡肉在蘇軾漫長的地方遊歷過程當中,他首先來到了他的第一站——黃州,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湖北黃岡地區擔任團練副使。
  • 東坡肉有什麼來歷?
    東坡肉有什麼來歷?我相信東坡肉這道菜大家都很熟悉吧,那有多少人知道東坡肉為什麼叫東坡肉麼?豐盛的酒宴上擺著這樣的兩碗豬肉,倒顯得別有風味, 拿起剪刀,剪斷稻草,再仔細地品嘗品嘗,肉色清清爽爽,入口香酥綿糯。肉香味中還夾雜著一股稻草的清香味,沁人肺腑,確實是餘味無窮。這種肉就叫「東坡肉」。為什麼這道菜稱為「東坡肉」呢?有這樣一個傳說。
  • 蘇東坡與東坡肉:一個吃貨的人生哲學
    東坡肉據考是為紀念東坡所做,並不是蘇東坡本人所創。蘇軾(1037.1.8-1101.8.24),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歷史治水名人。
  • 你知道東坡肉的來歷嗎?
    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製。最早發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贈肉, 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家人製成紅燒肉,又回贈給參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為「回贈肉」。
  • 做官被貶,蘇軾閒來做出東坡肉,紅潤軟糯有詩意
    東坡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在江浙、四川等菜系中都有,不過各地的做法根據當地人的口味也有所不同。東坡肉食材就是半肥半瘦的豬肉,做好的東坡肉都是整整齊齊的小方塊兒,紅得透亮,看著圖片都有想夾起一塊嘗嘗的欲望。
  • 蘇軾發明美食不止東坡肉 孫中山配製「四物湯」
    原標題:蘇軾發明美食不止東坡肉 孫中山配製「四物湯」  新春佳節,除了和家人團聚,還有一個重頭戲便是品賞「舌尖上的中國」。美食的傳承倚賴菜譜。歷史上,到底誰在撰寫美食菜譜?是珍饈的製作者,還是品嘗者?   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菜譜   作為歐洲乃至全球最有名的美食國度,法國菜歷史悠久。在它的美食歷史中,昂布瓦西城堡的女主人卡特琳·德·梅迪契是最著名的人物之一。這位女主人1533年嫁給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兒子亨利二世後,便開始大刀闊斧地按照自己的品位打造她的城堡生活。   昂布瓦西城堡是梅迪契撫養了10個子女的地方。
  • 東坡肉的起源和做法
    追本窮源,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的創製,在黃州時得到進一步提高,在杭州時聞名全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這就是「蘇東坡」的由來。
  • 特色菜名趣談-東坡肉
    東坡肉這個菜名一聽以為是以地名命名,其實不然。這個菜名源於人名,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所創製。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竟高達二丈八尺。蘇軾以身卒之,親荷畚插,率領禁軍武衛營,和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了徐州城。
  • 東坡肉的家常做法簡單卻不普通 東坡肉的來歷和故事
    東坡肉是一道名菜,豬肉燉製而成,其色香味美,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入口糯糯,肥而不膩,有鮮紅的色澤,肉香汁濃,骨脆勁道而不肉爛,十分可口。宋哲元有四年(蘇軾去了杭州,15年前州長後。浙江太湖地區多暴雨,洪水泛濫,大量農作物被淹。
  • 著名的東坡肉由他而聞名天下
    而豬肉因為是豬肉在沒處理(如閹割)時,肉味不好,再加上豬的飼養環境,而在宋朝被文人士大夫視為賤肉。但東坡肉這一道由豬肉為主料而製成的美味佳餚,卻偏偏是在宋朝還是因一位著名的大文豪而廣為人知,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蘇東坡,東坡肉的東坡二字正是由此而來。
  • 東坡肉的由來 蘇東坡原來也是個美食家
    蘇軾作為一代大文豪大家想來都不陌生,但這位文壇大家卻也是一個不折不扣吃貨。作為江南地區特有傳統名菜「東坡肉」的由來估計就是對這位吃貨詞人最好的佐證了。自古漢族在吃食一界的美味佳餚,多流行江浙一帶。而作為江浙菜裡一道遠近聞名傳統名菜「東坡肉」,更是因我國一代大家的蘇軾而富有傳奇色彩。「東坡肉」因為汁多肉美,成品色澤明亮如瑪瑙,口感軟而不爛,滑而不膩,而獲得大多美食搜羅者的讚譽。東坡肉的由來則因為故事情節多種多樣而版本多樣,但無一例外都離不開蘇軾。
  • 吃貨們有福了,蘇軾的《豬肉頌》介紹東坡肉的做法,還能吃出情懷
    世界上什麼最好吃?吃貨們最有發言權,但是結論一定是五花八門的,有人喜歡西餐,有人喜歡素食,而在一千年的北宋時期,美食家蘇軾很堅決地說:豬肉最好吃。蘇軾為人處世的態度是寵辱不驚、物我兩忘、進退自如。蘇軾處亂不驚,豁達開朗的性格既是一種操守,也是一種境界。蘇軾在文、詩、詞三個方面都達到了至高的境界,這也與他萬事追求火候、把握分寸有關,他的作品善於說理,也善於抒情,字斟句酌,哲理精妙,情感把握恰如其分。
  • 中國十大名菜之東坡肉
    東坡肉的歷史「東坡肉」顧名思義肯定是和我國著名大文豪蘇軾(號東坡居士)有關了!「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所創製,最早發源地是蘇東坡的家鄉四川眉山,原型卻是徐州「回贈肉」!東坡肉的起源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蘇東坡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竟高達二丈八尺。蘇軾以身卒之,親荷畚插,率領禁軍武衛營,和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了徐州城。
  • 蘇軾為何叫東坡?這首有趣的詞,道出東坡的來歷,最後6個字驚豔
    那蘇軾為什麼叫蘇東坡呢?原來這東坡是個地名,位於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東面,那裡有一塊山坡,當年43歲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直黃州,做了個團練副使,一待就是4年。這是個閒官,俸祿沒多少,於是他效仿自己最愛的詩人白居易,在城東開闢了數十畝地,一來貼補家用,二來也是為生活找點樂子。從此,東坡之名就跟了他一生。
  • 始創於徐州,完善於黃州,在杭州名揚的東坡肉與紅燒肉有何不同
    東坡肉與紅燒肉長相十分的相似,很多人都將紅燒肉和東坡肉混為一談,其實紅燒肉和東坡肉並不是同一種美食,而是兩種不同的美食。紅燒肉的做法大家都清楚,而東坡肉的做法,可能並不熟悉,說到東坡肉就有必要為大家講講東坡肉的由來。
  • 浙菜代表——東坡肉
    浙菜這一大菜系中有名的當屬東坡肉, 豬肉是為東坡肉的主要成分材料。東坡肉這一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色、香、味俱佳,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東坡肉用豬肉燉製而成,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肥而不膩,帶有酒香,十分美味。漢族有名的佳餚,多起源於江浙也流行於江浙。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所創製。製作方法:將五花肉切成大塊,用蔥姜墊鍋底,加上酒、糖、醬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