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管理原則

2020-10-19 三月冬不拉

華為可以說是一家世界級企業,任正非也是一位世界級企業家。那麼任正非取得這麼大的成功,他是如何管理華為的呢?他的管理原則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

1 靈活機動

戰略方向是堅定不移的,但是服務於戰略方向的戰略戰術要靈活機動,所謂生生之謂易,易是指變化,強弱之間,勝敗之間,優劣之間是隨時隨地隨機變化的,所以既要有堅定不移的戰略方向,又要有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當長則長,當短則短,長短結合,相得益彰。

2 烏龜的堅定精神

烏龜精神是指烏龜認定目標,心無旁騖,艱難爬行,不投機不取巧,不拐大彎彎,跟著客戶需求一步一步的堅定爬行,聚焦業務,簡化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在戰略方向上成為世界領先。

3 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這主要是對領導人的要求,領袖一定是要戰略方向清晰,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確主攻方向,這是領導的主要工作。工作就要找準方向,謀定而後動,想清楚再幹,否則就是魯莽,浪費精力和資源,傷害員工。這其實就是戰略思維,有所為有所不為,領導人的為一定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方向,制定策略,讓員工去執行。

能否抓住主要矛盾,關鍵在於是否有明確的戰略目標。真正戰爭的時候,就是看誰能抓住主要矛盾,誰能抓住主要矛盾中的主要問題,然後就攻其一點,注意迂迴。這一點我覺得是無論對於領導者還是有志向的員工都是需要學習的,因為工作處理中也是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問題以及主要問題的主要方面,這樣就相當於找到了牛鼻子,牽住了牛鼻子,也就相當於利用槓桿原理控制了這個複雜問題,從而使問題迎刃而解。 作為領導一定要綱舉目張,不是自己多幹活,累的像孫子,下面的人沒事幹,關鍵是抓住主要矛盾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合理的安排,妥善安排大家的工作,充分發揮集體的作用。 也就是說不要什麼事都要管,抓住主要流程,加強對共性化東西的歸納和規範,個性化的東西可以用行政文件來規範。

4 耗散結構:亂中求治 治中求亂

公司長期堅持耗散的管理結構,總是在穩定與不穩定,平衡與不平衡的時候,交替進行變革,打破平衡,從而使公司反熵增,保持活力。 如何亂中求治,怎樣在混亂中走向治,就需要利用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擴張不陷入混亂,如果一直保持平衡就會養出一批懶人,導致惰怠,所以華為的人力資源政策就是打破平衡,激活組織。

5 業務為主導 會計作監督 的平衡原則

堅持以業務為主導會計作監督的宏觀管理方法與體系建設。以業務為主導,就是按照目標需求進行業務的最優化發展,以會計為監督 是指各級幹部都負有財經管理的責任,施行項目管理,加強核算與成本控制,這就是發展與制約相平衡的平衡管理。

6 激勵與約束的平衡管理

用制度化約束公司發展,華為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內部管理問題,即在組織、流程、IT等方面建設適應市場需求和及時滿足客戶需求的管理體系。否則公司擴張就會出現問題,因此一方面激活組織,保持活力,另一方面始終要保持對組織的約束與控制,不能擊垮他。所以要在激勵中約束,在約束中激勵,去的激勵與約束的平衡,並使這種平衡在動態中不斷地優化。

7 精細化管理與擴張

精細化管理的前提是一定要有清晰的進取目標,要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進入市場要有策略策劃,在撕開城牆口子時,就是比領導者的正確的決策、有效的策劃,以及在關鍵時刻的堅強意志,堅定地決心和持久的毅力,以及領導人自我犧牲的精神。

只強調精細化管理,公司會萎縮的,精細化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擴張不陷入混亂,而非緊關城門。擴張的精細化管理並不矛盾,要把兩者有效的結合起來。渾水摸魚,只有強者才能摸到魚。 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門,一定要有清晰的目標方向,以及成功的應對策略。

相關焦點

  • 華為的薪酬管理思想
    另外,華為是國內首批實行員工持股計劃的企業,其薪酬管理思想和員工持股計劃的變遷非常值得學習。華為的薪酬管理思想與其企業文化一樣,體現著「奮鬥」的意義。2011年,華為組織了專門的討論。任正非提出,華為的員工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普通勞動者,第二類是一般奮鬥者,第三類是有成效的奮鬥者。華為要將公司的剩餘價值與有成效的奮鬥者分享,因為他們是華為的中堅力量。「向奮鬥者傾斜」是華為薪酬管理思想的主要基調。
  • 談談華為的團隊管理真相 ---從外部視角學習華為,以「抄作業」方式實現借鑑
    在經營實踐中,華為探索出了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經營機制,包括利益驅動機制、權力驅動機制、成就驅動機制、理想追求與價值驅動機制等,已成為很多企業爭先效仿的管理範本。在團隊管理方面,灰度管理、自我批判、高級主管輪崗制等創新理念與方法,同樣值得成長型企業學習和借鑑。
  • 華為餐廳管理解析,六步帶你走進華為餐廳管理
    在上次的課程中邵總從五個方面來幫助大家構建員工餐廳管理體系,本次,恰逢華為CEO任正非在會議中提到餐飲管理相關問題,邵總這就為大家帶來華為餐廳管理解析,帶大家走進華為餐廳管理。 在員工餐廳管理的過程中,有三個對立面,第一個,員工認為管不好,因為大多數人認為,運營商賺的太多,心太黑;第二個,工廠認為餐廳也管不好,為什麼?
  • 簡單通過三個案例揭示華為管理思想|華為組織激活
    華為已經從「小作坊」蛻變成了中型企業。然而,這個過程也暴露了華為越來越多的管理問題,公司管理一盤散沙,諸侯割據。公司缺乏管理體系和約束機制。 華為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與勞動法這條規定相衝突,特別是《華為公司基本法》第六十條規定: 「我們不搞終身僱用制,但這不等於不能終身在華為工作。我們主張自由僱用制,但不脫離中國的實際。」 企業必須合規經營,基於這個背景,任正非指示人力資源部研究如何應對。
  • 華為老總任正非解析:績效管理中的「四個關鍵步驟」!
    管理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激發出人的創造力、激勵其成長。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必須有對人性的深刻洞察,有對行業形勢和市場規律的把握。任正非,無疑是洞察人性和企業本質的大師。從績效管理的四個流程來梳理一下華為的做法。這四個流程分別是績效計劃、績效輔導與實施、績效評估以及反饋與結果應用。
  • 正略諮詢:高科技行業的績效管理研究(含華為案例分析)
    二、高科技行業績效管理路徑01、績效管理的基本邏輯和原則績效管理的基本邏輯明確了考核體系的方向和重心,考核原則是績效管理體系設計的靈魂和導向,這些也是績效考核管理建設的基礎。2.績效管理原則:一般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目標導向、科學量化、分級管理、注重實績以及指標聯動。
  • 化繁為簡,華為的四階段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剖析
    華為的人力資源工作。外部的人關注它的體系,華為的人討論的卻是它內部的東西。制度只是一個工具,裡面的內涵才是實質。任正非從來不討論制度這個層面,他只關注指導原則的確立。為了搭建體系,對應地你要確定職能,這叫做人力資源體系的職能。
  • 華為首席管理科學家黃衛偉:西方管理理論解釋不了中國機會主義浪潮
    華為管理思想的經驗形態我一直跟蹤研究華為,這幾年集中精力出了三本書,從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管理、財經管理等方面入手。內容主要還是經驗層面的總結,但是我試圖給這些經驗形態的、分散的材料賦予一個邏輯結構,形成一個歷史和邏輯一致性的架構。所謂歷史和邏輯的一致性就是在書中的每一個標題下,按照歷史的順序梳理材料,這樣就可以看到華為公司在發展中發生了哪些大的變化和調整。
  • 《向華為學習績效管理與TUP股權設計》課程簡介(2021年1月份)
    - 績效管理首先要有績效文化- 華為核心價值觀- 客戶文化:一切成果發生在組織的外部- 華為的奮鬥文化:所有的牛逼,背後都是苦逼3) 商業模式是經營的邏輯4) 戰略是經營的過程5) 績效管理是戰略執行的關鍵6) 企業經營機制本質上是利益驅動機制7) 通過組織定位、獨特價值來思考價值創造
  • 華為戰略管理的秘密武器BLM模型與戰略管理大咖講師重裝旅
    BLM模型與戰略管理大咖講師重裝旅 為了有助於企業戰略理解和執行,華思華諮詢為大家分享華為戰略管理的秘密武器BLM模型與戰略管理大咖講師重裝旅  戰略與執行 一直是企業的痛點,一起來看看華為的戰略武器,BLM模型什麼是
  • 《華為管理變革》讀後感:管理變革—企業發展的內驅動力
    華為的成功有很多的秘密和長處。作為現在中國通信乃至世界通信的前三名,華為的成長歷史和發展歷史成為了很多企業借鑑的成功經驗。《華為管理變革》一書,分別從1.華為管理變革:概述。2.高管團隊與組織變革:基於制度化變革視角的解讀。3.華為的集成產品開發變革。4.華為供應鏈管理變革。5.華為財經管理變革。6.華為的人力資源體系變革。7.華為研發管理變革。
  • 華為回應澳5G市場被禁:澳政府違背公平競爭和非歧視原則
    今天早些時候,多家外媒援引華為澳大利亞分公司官方推特消息稱,澳大利亞政府已通知華為,禁止其參與成為澳大利亞5G建設。針對此事,華為給環球網發來一份聲明,內容如下:澳大利亞政府發布的5G安全指導書,以安全為藉口是出於政治因素的考慮,而忽視了澳大利亞人民的利益,使澳大利亞的企業和消費者承受緩慢而昂貴的網絡連接,政府的錯誤決定卻由企業和消費者來承擔。
  • 任正非談「範弗裡特彈藥量」和華為的壓強原則,極為高明,收藏了
    其實柳傳志、王石、王健林等做過軍人的企業家似乎都一樣,在企業管理中都強調組織性、紀律性,講究令行禁止。但我們經常看任正非講話比較多,他在講話和郵件中習慣用一些軍事用語。最近他就因為一個「殺出一條血路」被外媒翻譯成「血流成河」,而鬧出一個小風波。
  • 【最佳實踐】華為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地圖原來是這樣搭建的!
    一個企業的經營機制,說到底是一種利益的驅動機制,企業的價值分配系統必須要合理,而分配系統合理的必要條件是價值評價系統必須要合理,價值評價系統要合理,價值評價的原則以及企業價值觀系統、文化系統必須是要積極的。
  • 任正非的差異化管理:華為把人員分三類
    而制衡之後,公司就要走向差異化、精細化管理,以保持人才活力、激活組織,在華為,差異化管理的主要表現就是把人員分為3類。1、幹部華為公司的幹部政策貫徹「宰相必取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任職都必須有成功的實踐經驗。
  • 《華為團隊工作法》下篇:人才培養、激勵管理核心(培訓必看)
    在實際的企業育才過程中遵循「因材施教和學以致用」兩個基本原則。而華為之所以在人才培養上成績突出,是因為華為的培訓把組織戰鬥力的提升作為培訓的最終目的。作者吳建國,也就是華為前人力副總裁,總結自己20年的人才培養四大方法:企業領導人是「培訓校長」、中高級人才都是「教練員」、聚焦重點,快速突破、訓戰結合。這裡面提到很多中國企業大學的失敗啟示:最高領導者不掛帥,人才培養工作失敗的概率極大。而華為大學的培訓原則之一就是讓最優秀的人培訓優秀的人。
  • 萬字長文探索華為、阿里價值觀管理之道
    在這一階段,我們認為,文化管理首先應當是價值觀體系和行為改進的迭加。為什麼我們說,華為有著卓越的企業文化?為什麼很多企業,包括華為的業務夥伴普遍都能夠感覺到華為團隊的與眾不同?因為它的理念最終歸結為三個點:狼性文化、灰度文化和自我批判文化,即如何通過管理將企業的長板與短板進行辯證地結合,並進行自我批判。最終,這三個點都變成了華為員工的一種自覺的行為習慣。
  • 為什麼華為搞軍事化管理可以成功,而你的公司一弄員工就離職?
    這也是為什麼華為搞軍事化管理可以成功,很多企業卻不能成功的原因——華為有著高遠的追求,並用軍事化管理保證了每一名員工的執行力。別的企業雖然實施了軍事化管理,制定了嚴格的制度,但因為企業志向不高,發展前景不佳,員工也就沒有太強的歸屬感和忠誠度,執行力自然就比較弱。
  • 孟晚舟事件,華為為何出奇的冷靜與克制?解碼華為的危機管理邏輯
    本期中外管理觀察家:艾學蛟(危機管理專家,中國危機管理切割理論5度理論創始人)  孟晚舟事件,從突發到保釋,相對無數網民的義憤填膺、外交部的強硬表態,華為官方表現得出奇冷靜與克制,即使一向以脾氣暴躁在內部聞名的任正非,面對女兒被無端拘留,依然保持住了緘默。  這是華為的成熟,也是華為的眼光。
  • 任正非36條管理秘訣大公開,華為老員工深有共鳴!
    任正非曾說:「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管理的能力才是。」那麼他是如何激勵18萬員工,將華為一路打造成世界級大企業的?《華為管理之道》中整理出36條管理秘訣,與各位共享。5、藍血十傑華為「藍血十傑」,是管理體系建設的最高榮譽,表彰對管理體系建設和完善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華為主張崇尚數字決策、尊重科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