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可以說是一家世界級企業,任正非也是一位世界級企業家。那麼任正非取得這麼大的成功,他是如何管理華為的呢?他的管理原則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
1 靈活機動
戰略方向是堅定不移的,但是服務於戰略方向的戰略戰術要靈活機動,所謂生生之謂易,易是指變化,強弱之間,勝敗之間,優劣之間是隨時隨地隨機變化的,所以既要有堅定不移的戰略方向,又要有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當長則長,當短則短,長短結合,相得益彰。
2 烏龜的堅定精神
烏龜精神是指烏龜認定目標,心無旁騖,艱難爬行,不投機不取巧,不拐大彎彎,跟著客戶需求一步一步的堅定爬行,聚焦業務,簡化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在戰略方向上成為世界領先。
3 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這主要是對領導人的要求,領袖一定是要戰略方向清晰,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確主攻方向,這是領導的主要工作。工作就要找準方向,謀定而後動,想清楚再幹,否則就是魯莽,浪費精力和資源,傷害員工。這其實就是戰略思維,有所為有所不為,領導人的為一定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方向,制定策略,讓員工去執行。
能否抓住主要矛盾,關鍵在於是否有明確的戰略目標。真正戰爭的時候,就是看誰能抓住主要矛盾,誰能抓住主要矛盾中的主要問題,然後就攻其一點,注意迂迴。這一點我覺得是無論對於領導者還是有志向的員工都是需要學習的,因為工作處理中也是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問題以及主要問題的主要方面,這樣就相當於找到了牛鼻子,牽住了牛鼻子,也就相當於利用槓桿原理控制了這個複雜問題,從而使問題迎刃而解。 作為領導一定要綱舉目張,不是自己多幹活,累的像孫子,下面的人沒事幹,關鍵是抓住主要矛盾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合理的安排,妥善安排大家的工作,充分發揮集體的作用。 也就是說不要什麼事都要管,抓住主要流程,加強對共性化東西的歸納和規範,個性化的東西可以用行政文件來規範。
4 耗散結構:亂中求治 治中求亂
公司長期堅持耗散的管理結構,總是在穩定與不穩定,平衡與不平衡的時候,交替進行變革,打破平衡,從而使公司反熵增,保持活力。 如何亂中求治,怎樣在混亂中走向治,就需要利用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擴張不陷入混亂,如果一直保持平衡就會養出一批懶人,導致惰怠,所以華為的人力資源政策就是打破平衡,激活組織。
5 業務為主導 會計作監督 的平衡原則
堅持以業務為主導會計作監督的宏觀管理方法與體系建設。以業務為主導,就是按照目標需求進行業務的最優化發展,以會計為監督 是指各級幹部都負有財經管理的責任,施行項目管理,加強核算與成本控制,這就是發展與制約相平衡的平衡管理。
6 激勵與約束的平衡管理
用制度化約束公司發展,華為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內部管理問題,即在組織、流程、IT等方面建設適應市場需求和及時滿足客戶需求的管理體系。否則公司擴張就會出現問題,因此一方面激活組織,保持活力,另一方面始終要保持對組織的約束與控制,不能擊垮他。所以要在激勵中約束,在約束中激勵,去的激勵與約束的平衡,並使這種平衡在動態中不斷地優化。
7 精細化管理與擴張
精細化管理的前提是一定要有清晰的進取目標,要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進入市場要有策略策劃,在撕開城牆口子時,就是比領導者的正確的決策、有效的策劃,以及在關鍵時刻的堅強意志,堅定地決心和持久的毅力,以及領導人自我犧牲的精神。
只強調精細化管理,公司會萎縮的,精細化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擴張不陷入混亂,而非緊關城門。擴張的精細化管理並不矛盾,要把兩者有效的結合起來。渾水摸魚,只有強者才能摸到魚。 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門,一定要有清晰的目標方向,以及成功的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