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疆域有多大?與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大帝國相比如何!

2020-12-19 歷史作坊

之前我國進入階級社會,出現的第一個國家是夏王朝,主要活動地區不超過今河南、陝西,山西三省緊接那一帶。繼起的殷商在此基礎上擴大到,今山東、河北、湖北等省部分地區。西周更進一步發展到今天的,甘肅,安徽,江蘇,浙江等省,但是這三代都只是名義上的統一,實際上還有許多獨立的諸侯、王國,王朝真的能控制的直屬地區比王朝的版圖要小得多。

春秋戰國以來,生產力飛速發展,人口大量增加,各國諸侯努力開疆拓土,華夏族的活動地區極為迅猛的擴大了,在這個基礎上,秦統一後的版圖,就競能達到了今陝西,甘肅,四川,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遼寧,內蒙古,寧夏等20個省區,人口估計在2000萬以上。以至秦國的群臣,認為天下四方全是皇帝的國土,人跡所到的地方,沒有不屬於皇帝的臣民。在當時這確實是曠古未有的偉大創舉,2000多年前,就建立了這樣一個領土廣闊,以華夏族為核心的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大帝國,不僅對我國歷史的發展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在當時整個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大事。

在古代世界歷史上,依靠強大的武裝力量徵服廣大地區,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也不是沒有先例的,比如公元前六世紀後半葉居魯士,大流士等創建的從埃及到印度橫跨亞非的波斯帝國;公元前四世紀末,亞歷山大創建的雄踞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大帝國。都曾經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大國。但是正如史達林所指出的,這些帝國不曾有自己的經濟基礎,而是暫時的不鞏固的軍事行政的聯合。這些帝國是一些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語言的部落和部族的集合體。所以當他們在徵服者的武裝力量,或早或遲不可避免的遭到削弱以後,立即就會土崩瓦解,分裂成若干獨立的國家的民族,再結合不起來了。

我們祖國的歷史卻與此不同,自從秦始皇建立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統一帝國以來,2000年間,儘管王朝興廢,皇帝換了很多家,但是以華夏族和後來的漢族為核心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始終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分裂割據總是暫時的現象,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祖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已經具有統一的基礎,思想文化也具有統一的基礎。

相關焦點

  • 亞歷山大東徵,馬其頓方陣立下大功,與秦朝鐵軍相比如何?
    彼時,亞歷山大拿下希臘全境、橫掃中東、佔領埃及,更是開進印度河流域,在橫衝直撞下創建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這裡頭,攻滅波斯帝國的伊蘇斯之戰、高加米拉會戰更是使得馬其頓方陣的威名在古代地中海唱響,也成就了亞歷山大不可戰勝的傳奇。
  • 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九大帝國,個個都曾創造燦爛的文明
    此後多年,波斯帝國不斷向四周發展,逐漸形成了以波斯高原為根基,國土邊緣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北非尼羅河流域、北抵高加索山脈,版圖橫跨亞、歐、非的統治局面。隨著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的徵討,波斯帝國存在兩百餘年後走向了滅亡。
  • 疆域覆蓋超過兩大洲的都有哪些帝國?最多的地跨全球七大洲四大洋
    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在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達到鼎盛,此時波斯帝國疆域西起小亞細亞和尼羅河流域,東到帕米爾高原和印度河平原,北抵黑海、高加索山脈,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版圖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 波斯第二帝國到底是誰?
    非常抱歉,這篇《波斯第二帝國》繼承了上期的風格,再度走上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老實人路線。這是改版後的第二篇文章,甲撕文想傾聽大眾的聲音,有什麼意見、建議、吐槽(或鼓勵)請盡情砸向留言區。上一期說,偉大的波斯第一帝國——阿契美尼德帝國被亞歷山大大帝擊敗,波斯整體進入希臘化時期,後來又被塞琉古王國(Seleucid Empire,古代中國稱為條支)統治。公元前247年,嬴政當上秦王同年,身處裏海東岸的帕爾尼人入侵塞琉古,為安息王朝打下了基礎。公元前129年,安息經過不斷地抗爭,終於打敗了塞琉古,佔領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
  •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帝國?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古代四大帝國
    第一,波斯帝國第一個世界性大帝國波斯帝國,波斯是真正有影響力的,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世界性大帝國,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至色雷斯島,南到印度洋和埃及,北到裏海和黑海沿岸,這樣的版圖幾乎包括了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還有尼羅河流域這三個古文明中心,波斯帝國之所以強盛,是因為有居魯士大帝,這個國王僅用了20年的時間,就控制了與波斯臨近的地區,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這個帝國比以前中亞和歐洲的任何帝國都要大
  • 伊朗前世今生:波斯帝國與阿伯帝國,究竟是波斯化還是阿拉伯化?
    相比與阿拉伯,波斯人的歷史更為久遠,甚至在阿拉伯成立的2000年前,波斯人就已經在這一地區生存,擁有自己的文明和宗教。在三到七世紀,波斯人再一次崛起,成立了薩珊波斯帝國。當時信奉索羅亞斯德教的波斯帝國擁有強大的中央政府,疆域雖有變化但一直控制著當時的中亞高原,兩河流域。
  • 秦帝國是否受到波斯的影響?
    他們相信,秦帝國的物質文明與制度文明,都有若明若暗的波斯(本文指廣義的「波斯」)烙印。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在內的秦帝國遺產,果真是外來文化輸入的結果麼?他們都是龐大帝國的締造者與統一者,擺在他們面前的除了廣袤的疆域,還有複雜的族群與多元的文化(波斯帝國疆域更大、人口更多)。要統治這樣的大帝國,中央集權便成了當務之急。因而地緣管理的加強、度量衡及文字的統一、道路系統與運河的修建、法典的編纂等等,都是治理多民族、大一統國家時情理之中的事。我們不妨說,秦始皇與大流士都以其雄才大略,就著相似的棋局走了相似的套路。
  • 亞歷山大帝國東徵能否打敗大秦帝國?外國學者表示:兩者根本不是一...
    這是在中國的強盛情況,與此同時在歐洲也出現了一個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的出現直接擊敗了兩個古國,分別是古印度和古埃及,當時在歐洲稱霸一時。這樣龐大的帝國就有人做出假設,如果他們繼續東進,遇上秦國,兩者交鋒會是怎樣的結局?
  • 他促進了世界文化的傳承,他是亞歷山大帝國國王
    他十六歲的時候就跟著他的父親去戰場,僅僅兩年就從一個青澀的少年成長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軍,這些都是我們現代人所不能想像的。亞歷山大在年僅二十歲的時候就繼承皇位當上了帝王,在攻打波斯的時候,他也沒有被殺父之仇的心情影響,就算沒有對方軍隊的人多但是也還是把對方殲滅了當時腓力二世是因為想要滅掉波斯帝國,才會不慎遭人刺殺導致離世的。
  • 九年級上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教學分析
    在這個學習要點下,學生還應該「初步了解亞歷山大帝國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教師應講述兩個知識點:亞歷山大東徵和亞歷山大帝國的歷史影響,並培養學生辯證看待歷史問題和全面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為了講述亞歷山大遠徵和亞歷山大帝國的歷史影響,有必要較為詳細地了解希臘化時代。
  • 曾經橫跨亞歐非的亞歷山大帝國,為何突然結束東徵?
    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是一位享譽世界的軍事天才,其先師從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斯多德,然後20歲的他坐上王位並憑藉著自己的能力統一希臘全境,進而橫掃中東地區,和平佔領埃及全境,此後還蕩平了波斯帝國,一路率領大軍一直打到了印度河流域。曾經的四大文明古國,亞歷山大已經佔據其三。
  • 九年級上冊歷史《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知識點+練習題
    三、亞歷山大帝國9、背景: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邊陲的馬其頓成為軍事強國。10、亞歷山大東徵過程:(1)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進攻波斯帝國。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親率10萬大軍,在敘利亞的伊蘇斯平原迎戰。亞歷山大出奇制勝,最終以少勝多,擊敗了波斯大軍。
  • 波斯帝國名字多好聽,為啥要改成伊朗?希特勒的影響太大了!
    今天伊朗所在的區域就是波斯帝國的國土,那麼伊朗建國後為啥不沿用波斯的名字,而用伊朗呢?我們看看上面的地圖,這個地圖就是公元前6世紀時的波斯帝國,現在的埃及、利比亞、小亞細亞等廣大區域,都屬于波斯帝國的地盤。資料記載,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一世攻佔色雷斯,波斯帝國疆域橫跨亞細亞洲、阿非利加洲、歐羅巴洲三大洲。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採取一系列改革,波斯帝國達到鼎盛。
  • 他為世界文化的傳承奉獻了力量,他是亞歷山大帝國國王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一個勇猛的父親必定兒子也不會太遜色,就拿大家熟知的三國人物來說,關羽張飛的兒子,關興張苞,那也是戰場上的兩元大將,又如曹操和曹丕,子承父志,當上了大魏王。有人說,那麼為何劉備的兒子是個付不起的阿鬥呢?在這裡,小編說一下,劉備雖然會收買人心,但是劉備本身的實力卻不是很強悍的,所以劉備算不上什麼英雄。接下來小編還是為大家說一說亞歷山大的父親吧,他的父親名叫腓力二世,也是一位君王。
  • 伊朗歷史沿革:從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到全球秩序下的縮影
    伊朗是西亞地區乃至世界範圍非常有影響力的國家,同時也是古波斯文明發源地。在疆域最為遼闊的波斯帝國巔峰時期,他們西起多瑙河,東至印度河流域,北起高加索、裏海及鹹海,南及波斯灣、阿曼灣與埃及,開創了人類文明有史以來第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國家。
  • 伊朗與波斯帝國:古代的貴族語如今是官方語,波斯為何改名伊朗?
    歷史上,伊朗和中國的往來就十分頻繁,"伊朗Iran"起源於"雅利安Arayn"一詞,古代中國人可能更熟悉它的另一個稱謂——波斯。波斯曾經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橫跨三洲的大帝國,其疆域面積約為五百萬平方公裡,在世界古代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西方人一直以來也都以"波斯"的名字來稱呼這個地方。
  • 為什麼薩珊王朝對中亞控制力遠不如波斯帝國?
    為什麼,同樣是波斯的帝國,對中亞的控制力差距就這麼大呢?因為薩珊王朝雖然號稱要努力恢復祖上的榮光,其實離開過去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實在是差的太遠了。加上中亞地緣政治形勢的改變,讓薩珊王朝很難擁有過去波斯帝國那樣的控制力。波斯帝國雖然控制了大半個亞洲的領地,但其實其經濟命脈一直是在帝國的西部。
  • 亞歷山大大帝創造了一個古代強大的帝國,從希臘延伸到印度西北部
    亞歷山大被授予希臘的領導權,並利用這一權力啟動他父親的泛希臘項目,帶領希臘人徵服波斯。[4] [5]公元前334年,他侵略了阿契美尼德帝國(波斯帝國),並開始了一系列持續十年的運動。在徵服安納託利亞之後,亞歷山大在一系列決定性的戰役中打破了波斯的勢力,最突出的是伊蘇斯的戰鬥和Gaugamela。他隨後推翻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並徵服了整個阿契美尼德帝國。[b]此時,他的帝國從亞得裡亞海延伸到印度河。
  • 亞歷山大部將,在亞洲建立的希臘帝國,竟被一支逃難的中國人消滅
    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開始東徵,先後徵服古波斯、古埃及、古印度,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但十年之後,亞歷山大在巴比倫突然因發熱而病倒,十天後就死去了,其時還不滿33歲。與中國歷史上的「人亡政息」一樣,亞歷山大去世之後,由部將發起的繼承者戰爭連續不斷,帝國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一個空前強大的帝國僅僅維持了很短的時間便走向了瓦解。
  •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沒有英年早逝,繼續東徵到中國會怎麼樣?
    亞歷山大大帝師從於古希臘的著名學者亞里斯多德,憑藉自身的雄才大略,先統一希臘,然後橫掃中東,又不費吹灰之力徵服了埃及,掃蕩波斯帝國,大軍一路東徵到印度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有三個在被亞歷山大大帝所徵服,因此亞歷山大大帝也被稱為「徵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