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中國教育做出傑出貢獻,用這20經典名言,緬懷偉大的陶行知

2020-12-11 刺蝟讀書

1946年7月25日,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因長期勞累過度逝世,享年55歲。陶行知為中國教育做出卓著的貢獻,1929年聖約翰大學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陶行知不僅有教育方面的作品,還在詩歌方面頗有造詣,他的主要作品如下:《中國教育改造》、《齋夫自由談》、《行知詩歌集》、《行知詩歌前集》、《行知詩歌三集》等。今天,我們用陶行知的20句語錄來緬懷這位為中國教育奉獻生命的偉大教育家。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奮鬥是人生的代名詞奮鬥是萬物之父。

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於在與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有發明之力者雖舊必新,無發明之力者雖新必舊。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我們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也就是教育的出發點。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人像樹木那樣,要讓他們長上去,則應該是,立腳點求平等,出頭處謀自由。

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本來事業並無大小;大事小做,大事變成小事;小事大做,則小事變成大事。

要把教育和知識變成空氣一樣,瀰漫於宇宙,洗蕩於乾坤,普及眾生,人人有得呼吸。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漢。

大雨過後,有兩種人;一種人抬頭看天,看到的是蔚藍與美麗;一種人低頭看地,看到的是淤泥與絕望。

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儘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

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我們對於書的根本態度是:書是一種工具,一種生活的工具,一種「做」的工具。工具是給人用的;書也是給人用的。用書必有目的。遇到一本書,我們必須問:您能幫助我把這件事做的好些嗎?您能幫助我過一過更豐富的生活嗎?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萬事指導我。你若想問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時、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與哥哥。還有一個西洋派,姓名顛倒叫幾何。若向八賢常請教,雖是笨人不會錯。

相關焦點

  • 陶行知——和他的教育理想國,記一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本可以成為一個顯臣,一個要角,他本可以安心當他的教授,但他甘心為中國的民主教育辭去教授一職,為中國的兒童教育奔走,他認為中國教育最根本的出路在兒童。他要讓身世悽苦的少年們在國破山河在的時代,讓他們的命運依然有無限可能。
  • 大教育家陶行知十句關於教育的至理箴言,發人深思,絕對值得收藏
    有這樣一句能夠讓所有從事教育事業的人銘記的格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句話是陶行知最為著名的一句名言,如此赤子之忱,是我們後輩人的榜樣,讓教育者牢記教育的本意,也讓世人無比懷念這位能夠躋身我國歷史前列的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1921年,陶行知擔任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幹事一職。1927年3月15日,他創辦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南京曉莊學院前身),開創中國鄉村師範教育之先河。1929年,因其在中國教育普及事業中的傑出貢獻,上海聖約翰大學授予其博士學位。1930年因支持學校學生的愛國救亡運動,陶行知遭國民政府通緝流亡海外,曉莊師範也因此被關閉。1932年歸國後他創辦了山海工學團,以「小先生制」繼續開展普及教育運動。
  • 邱滋培:陶行知擇業觀的啟示 | 行知縱橫
    陶行知先生是教育家,也是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在他辦學、教學,創新、實踐的過程中做出了諸多嘗試,尤其是在貢獻社會、服務社會的抉擇方面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人生為一大事來,丈夫志在探新地」「治學不求富,讀書不求官」就充分體現了他的擇業態度。「大事」是從個人角度提出,同時結合了個人需要、社會需要、國家需要。
  • 教育學博士陶行知
    眾所周知,教育學中我們學習了大量的人物思想,其中不乏像陶行知這樣偉大的教育家。1915年遠赴美國留學,並且師從杜威,攻讀教育學博士。1917年為了祖國的發展,毅然決然回到中國進行教育改造。其後的時間裡,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為我國教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的改革也成為今天我們教師招聘考試的重要考點。在此,帶領各位小夥伴一同回顧有關陶行知的考點。
  • 陶行知教育名言30句!老師,一定要讀讀!
    (本群為教師群僅限教師加入)有一位教育家,你一定知道他,知道他的教育思想,熟知他的教育名言,他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他還說「好教育應當給學生一種技能,使他可以貢獻社會」……沒錯,他就是「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的教育家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陶行知:一切為了平民教育
    來源:《人物》雜誌  陶行知:一切為了平民教育  中國曾有過極為轟轟烈烈的平民教育運動,而且有一批人執著地循著這個思路,發奮要把中國的教育搞上去。他們以畢生的心血,投身於大眾的教育。陶行知就是這樣一個傑出的踐行者,他以生命的熱度譜寫了中國平民教育最燦爛的篇章。
  • 姚文忠: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理論的現代價值——為慶祝四川省陶研會成立40年而作 | 行知縱橫
    毛主席稱讚陶行知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陶行知的人格精神和實際活動給予充分關注和支持;第二代領導進一步評價陶行知的貢獻,並主持成立中國陶行知研究會;第三代多次講話和題詞,號召學習陶行知,推動全民素質教育;第四代強調學習陶行知對建立中國社會主義教育的重大意義,恢復了《生活教育》刊物。對於陶行知的肯定和重視,是我們黨明確而一貫的主張。
  • 《給老師和家長的建議——陶行知教育小故事》新書發布會舉行
    張英武肯定了成陶開展的勞動教育、生活教育、學科教學、師德師風建設工程,他表示,希望成陶不斷與時俱進,吸收優秀文化養分,不斷為成都教育發展做出貢獻。講話中,毛道生表示,該書驚豔亮相後,得到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朱永新,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法人代表陳洛,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楊東平,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原副會長姚文忠,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中華教育改進社理事長儲朝暉,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中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陳振華等陶研專家和教育名流的高度認可和隆重推薦。
  • 陶行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有一位教育家,你一定知道他,知道他的教育思想,熟知他的教育名言,他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他還說「好教育應當給學生一種技能,使他可以貢獻社會」……沒錯,他就是「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的教育家陶行知。
  • 陶行知倡導生活教育理論 宋慶齡贊其為"萬世師表"
    他是中國民主同盟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民主事業的勝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就是被宋慶齡譽為「萬世師表」的陶行知。  倡導生活教育理論  陶行知1891年出生於教師之家,自幼熱愛教育。大學畢業論文《共和精義》的一句話更是點明他投身教育、報效祖國的思想和志向:「人民貧,非教育莫與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與智之;黨見,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
  • 杜威與陶行知教育思想對比
    教師招聘考試中人物的教育思想一直都是相對困難的部分,常考判斷題以及單選題、多選題,同學們容易將杜威的教育思想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混淆,讓同學們感覺難以把握,因此在這裡就為同學們梳理杜威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這個人物及其教育思想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考點之一。陶行知的相關知識點在考試中考查的方式比較多樣化。比較常見的形式是單選題和多選題,時常也會讓考生論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陶行知是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相關教育思想比較多。很多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認為掌握這部分的知識很吃力。對此,今天就以時間為線索來梳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為大家的備考獻出綿薄之力。
  • 教育學人物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被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被郭沫若稱為「兩千年前孔仲尼,兩千年後陶行知」;宋慶齡也以「萬世師表」四字為陶行知紀念館題字。2.1932年起,先後創辦了「山海工學團」,「晨更公學團」,「勞工幼兒團」,首創「小先生制」,成立「中國普及教育助成會」,開展「即知即傳」的普及教育運動。3.1939年7月,在四川重慶附近的古聖寺為兒童創辦育才學校,培養有特殊才能的兒童。
  • 陶行知創辦兩所師範學校,其中一所已被遺憾兼併
    important} 陶行知這個名字,我們自然是再熟悉不過的,陶行知是人民教育家,也是傑出的民主革命家、社會活動家,著名的大眾詩人。他一生中從事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是教育,在教育事業上,陶行知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其中在師範教育方面,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創辦了以培養鄉村教師為主要目的的曉莊師範和湘湖師範兩所師範學校。
  • 【世界行知】在哥倫比亞大學遇見陶行知——重慶育才中學副校長孫朝雲手記
    我相信陶行知銅像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落成,將會成為中美文化交流合作的又一豐碩成果,讓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光輝形象光照千秋!」雕塑家博傑為這次陶行知銅像安放哥倫比亞大學立下了大功,也為他塑陶歷史寫下了輝煌的一筆,為宣傳陶行知、弘揚陶行知思想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據說,博傑的100多尊陶行知塑像第一尊坐落在自己的家鄉科爾沁,第二尊落戶在南京曉莊師範陶行知紀念館。
  • 崔祖瑛:時代呼喚陶行知
    童年時代起就對民間的疾苦有深切感受,曾經寫下了「我是一個中國人,要為中國作出一些貢獻來」的座右銘。1914年,陶行知以名列第一的優異成績在南京金陵大學文科畢業後赴美國留學。最初攻讀市政,後便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主攻教育,1917年學成歸國。當時,正值國內發起了以民主和科學為旗幟的新文化運動。陶行知滿懷熱情地投入這場運動中,積極提倡新教育,改革舊教育。
  •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我們中國著名的教育家,他曾被毛主席評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郭沫若也曾說「兩千年前的孔仲尼,兩千年後的陶行知」,宋慶齡更是評價他為「萬世師表」。通過眾多名人對陶行知先生的評價,我們也可以知道,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對我們國家有著深遠的影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豐富,這裡我們先選擇陶行知先生核心思想理論進行介紹。現在讓我們走進大教育家的知識世界。
  • 徽州古城的陶行知紀念館,被譽為萬世師表,「行知」名字的由來
    陶行知於1891年出生在歙縣黃潭源村,是當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卓越的民主主義戰士、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為了紀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現有安徽歙縣、江蘇南京、上海等三處陶行知紀念館。廳堂上枋是宋慶齡親筆題寫的「萬世師表」匾額,前面兩根獻柱上鐫刻的是郭沫若手書的陶行知遺教:「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兩邊書屏雕刻著陶行知的名言。
  • 陶行知的故事,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以及求學的經歷
    13歲時,陶行知的父親因為吸食鴉片身體衰弱,家庭經濟狀況也因此變得窘迫,陶行知被迫輟學,回家務農.農閒時陶行知仍然非常愛好讀書,其父也儘自己所能來教育他,指導他攻讀儒家經典.父親的知識畢竟有限,很快就難以滿足陶行知的求知慾.後來,在親友的介紹下,陶行知又向當地著名的秀才和貢生求學,分別修習"四書和"五經".憑藉父親的言傳身教和四處求學這兩條途徑,陶行知深受傳統文化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