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

2020-12-16 騰訊網

主編:丹尼爾 | ID:MRDANIEL777

編輯:Ashley | 圖:Google

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當初寫出這句被世界青年,深以為然的名句的青年作家,已經70歲了。他被稱為諾貝爾獎界「小李子」,自2009年以來,已連續7年被視為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可均沒能獲獎。但這不影響他在世界文學界的地位和影響力。

他的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知名度,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

他就是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出生不久後,隨家庭遷至關西。

身為國語教師的父親,有意識培養村上對日本古典文學的興趣,但他卻始終未能入道,相反對西方文學卻情有獨鍾。然而這位熱衷讀書的少年,卻不是個愛學習的好學生,進入中學後,村上常因不用功而挨老師的打。

後來他承認當時自己內心相當叛逆,「不想學的,或者沒興趣的東西,再怎麼樣都不學 」。讀高中後村上的逆反心理更嚴重了,整日和女生廝混,抽菸、逃課,用中國的話說就是個「問題少年」。

但村上的文學素養很高,他經常在校刊上發表文章,還翻譯自己喜歡的美國驚悚小說。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村上瘋狂地迷上了爵士樂,常常餓著肚子將午餐錢省下來買唱片 —— 他對爵士樂的痴迷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在早稻田大學讀書期間,村上春樹遇見了後來成為他妻子的高橋陽子,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他們決定廝守終生。

1971年,22歲的村上決定休學與陽子註冊結婚。小夫妻白天到唱片行做事,晚上在咖啡館打工。三年後更是用手中積蓄加上貸款,開了一家爵士樂酒吧,白天賣咖啡,晚上當酒吧。這是村上春樹一生中最靜謐、幸福的時光。他一邊經營,一邊讀書,一邊觀察,生意也越來越順利。

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首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挪威的森林》更是好評如潮,引起了空前的「村上現象」。《海邊的卡夫卡》入選美國「2005年十大最佳圖書」。而後,村上春樹又獲得了「弗朗茨 ? 卡夫卡」獎。長篇小說《1Q84》,獲得「耶路撒冷文學獎」。

2017年,村上春樹發售新作《刺殺騎士團長》,作品揭露了侵華日軍的暴行。他在接受《朝日新聞》《每日新聞》等多家日本主流媒體採訪時表示,試圖忘記或塗改歷史的行為是錯誤的。作為一名小說家,他希望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對抗。

時至今日,當初那個文採斐然,特立獨行的青年作家,已然進入耄耄之年,但他筆下的故事,依然新鮮濃烈,充滿了少年心性和哲思,值得每一個人一讀再讀,一品再品。

經 典 名 言 摘 錄

1

不會愛別人的人

不可能正確地愛自己

2

對相愛的人來說

對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3

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

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4

痛苦不可避免

但可以選擇是否受苦

我能承受任何痛苦

只要這種痛苦有意義

5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

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6

如果

你還不知道

自己喜歡什麼

你就真的迷失了

7

不解釋就弄不懂的事

就意味著怎樣解釋也弄不懂

8

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

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

9

剛剛好

看見你幸福的樣子

於是幸福著你的幸福

10

紳士就是

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事

而是自己應做的事

11

違背了自己

定下的原則

哪怕只有一次

以後就將違背更多的原則

12

在學校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

最重要的東西不可能在學校學到

13

如果你掉進了黑暗裡

你能做的,不過是靜心等待

直到你的雙眼適應黑暗

14

命運

就象沙塵暴

你無處逃遁

只有勇敢跨入其中

當你從沙塵暴中逃出

你已不是跨入時的你了

15

不必太糾結於當下

也不必太憂慮未來

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

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16

你要做一個

不動聲色的大人了

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

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

你要聽話

不是所有的魚

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17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

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

才是正確的

無論別人怎麼看

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

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

不喜歡怎麼也長久不了

18

我或許敗北

或許迷失自己

或許哪裡也抵達不了

或許我已經失去一切

任憑怎麼掙扎也只能徒呼奈何

或許只是徒然掬一把廢墟灰燼

唯我一個人蒙在鼓裡

或許這裡沒有任何人

會把賭注下在我身上

無所謂

有一點卻是明確的

至少我有值得等待

有值得尋求的東西

19

你要記得

那些黑暗中默默抱緊你的人

逗你笑的人,陪你徹夜聊天的人

坐車來看望你的人,陪你哭過的人

在醫院陪你的人,總是以你為重的人

帶著你四處遊蕩的人,說想念你的人

是這些人組成

你生命中一點一滴的溫暖

是這些溫暖使你遠離陰霾

是溫暖使你成為善良的人

20

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

成熟後卻迷戀平庸

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

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

這是一種勇氣

每一個人都有

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

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

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希望你下輩子不要改名,這樣我會好找你一點

Copyright

丹尼爾主編作品|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繫授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一言| 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
    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 成熟後卻迷戀平庸, 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 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 這是一種勇氣。
  • 「千言」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
    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When we are young, we pursue passion, but when we mature, we are infatuated with mediocrity.
  • 村上春樹的經典語錄,你最愛哪句?
    ——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13.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當我們回頭看自己走過來的路時,所看到的仍似乎只是依稀莫辯的『或許』。我們所能明確認知的僅僅是現在這一瞬間,而這也只是與我們擦間而過。 ——村上春樹32.極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對人一往情深 ——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33.
  • 村上春樹又又又又又又又回來了!
    大家都期待著這次村上春樹會帶來怎樣「小確幸」風格的故事。畢竟從《挪威的森林》到《海邊的卡夫卡》,再到《1Q84》,村上春樹的寫作風格已自成一派。可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在70歲這一年,村上春樹一改往日的風格,轉向懸疑推理。
  • 村上春樹經典語錄: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村上春樹,1949年出生於日本京都市,父親和母親均是日文教師。村上春樹自小特別愛讀書,尤其是喜歡西方文學類的書籍,他熟讀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託馬斯、巴爾扎克等西方作家的各類作品,可以說對他本人的文學生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 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爆紅至今,讀者的評論,揭露真正原因
    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在1987年發表時成為暢銷書,掀起「村上春樹旋風」。在2009年的時候,據「中央社」報導,《挪威森林》在中國的發行數量累積總冊數達1000萬3400冊。在2018年上海譯文新版《挪威的森林》,再次掀起銷售熱潮,各大書店,線上均有售賣。
  • 《挪威的森林》激情戲遭刪減 村上春樹肯定內地版
    今日,由曾經執導過《三輪車夫》的越南導演陳英雄導演,根據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改編的同名電影將在內地上映,這也是村上春樹的小說首度改編成電影,對於眾多村上迷而言,陳英雄能否將村上春樹小說中營造的主人公豐富矛盾的內心世界淋漓盡致地呈現,將是這部電影能否成功的關鍵。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後來我又買了幾本村上春樹的書,很不幸,在班裡傳閱的期間傳著傳著就找不見了。於是我現在手裡唯一的一本村上春樹的著作,就只有《挪威的森林》了。每當我閒下來的時候,感到空靈之時,都會再把《挪威的森林》看一遍。村上春樹說,他也許再也不會寫出像《挪威的森林》一樣類型的書了,這本書是不成熟的,孩子氣的,不能滿足他對文學世界的審美創造和文學理想。
  • 村上春樹 一棵什麼樣的樹
    村上春樹1949年出生在日本京都,少年時平平無奇,。上高中後痴迷歷史,開始涉獵英文著作。像那個時代的許多日本少年一樣,村上聽著英文歌、看著英文書進了大學。    1968年,村上入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戲劇專業的時候,正趕上學生運動風起雲湧。一代憤怒青年挑戰日本戰後體制,混亂的價值觀和純潔的理想交錯在一起。村上本人以及他日後的寫作不可能不受60年代氣氛的影響。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可我認為,村上在書寫關於孤獨的故事。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知乎上有個提問是:「如何理解看多村上春樹的書會讓人變得孤獨?」知乎的高贊回答是:「並不是看村上的書會讓人變得孤獨,而是孤獨的人在村上的書中發現了自己的孤獨。」我們每一個人的孤獨都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在閱讀《挪威的森林》的時候,都能在其中尋找到共鳴。
  • 村上春樹崇拜的作家
    看過卡佛的小說,我就明白村上春樹為什麼崇拜他了。卡佛太走心了。不過卡佛的小說這麼慈悲,在中國流行不起來,他們會把這些真實痛苦中蘊含溫情的文字貶低為雞湯,就像他們貶低村上春樹是小資一樣。卡佛有本書叫《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看到這個名字,估計稍微文青點的讀者,就會想起村上春樹那本《當我們跑步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村上春樹落選原因分析:通俗小說不符評委口味
    其中很多人談到的一個原因是:去年,村上春樹呼聲也很高,但諾獎給了莫言,今年再給東亞作家,不太符合諾獎的一貫做法。  作品的通俗性,一直是不看好村上春樹的人的理由。村上春樹作品簡體中文版主要譯者林少華則反駁說,村上作品不是一般意義的通俗文學,而是具有智性和審美追求的嚴肅文學或「純文學」。或者莫如說,村上文學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有通俗部分,但其內涵並不通俗,更不低俗、媚俗。
  • 村上春樹: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入選作家,卻始終是諾獎「陪跑者」
    諾貝爾文學獎,這一影響巨大的世界級別的文學獎項,不知道是多少作家一生都在孜孜追求的文學獎項夢想,村上春樹作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入選作家,多年的諾獎「陪跑者」,卻一直無緣獲獎。和我們國家的莫言相比,村上春樹實在是太不走運了!
  • 海邊的卡夫卡-村上春樹
    《海邊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樹先生的一本著名小說。小說兩條主線,一條寫15歲的少年卡夫卡離家出走,一路承擔著「殺父奸母」的俄狄浦斯式詛咒,遇見不同的人,與叫烏鴉的少年頻頻相遇,並一步步實現了當初的語言;另一條主線寫叫中田的智障老人精通貓語,為救一隻貓殺掉獵貓人,此時卡夫卡的父親也離奇死亡,兩臺主線在此相遇。後中田逃出一輩子生活的處所,逃到一個圖書館,與卡夫卡項羽,找到了入口石,最終每個人各自找到歸所。
  • 村上春樹:如何與參與侵華的父親和解?
    村上春樹第一次在作品中涉及父子關係,是1996年發表的短篇小說《第七個男人》(收錄在短篇小說集《列剋星敦的幽靈》)。《列剋星敦的幽靈》[日] 村上春樹 著這是一個少年逃離父親的故事。小說中的主人公「我」十歲在海邊遭遇巨浪時,拋棄了好友K致使其被巨浪捲走。
  • 村上春樹:叼著奶嘴的大叔不配得諾獎?
    不是所有讀者都能接受米蘭·昆德拉,因為他的時代正在消逝,今天的年輕人已不在偶像崇拜的重壓下長大,他們很少能體驗到形而上的激情,相反,他們感受更深刻的是來自現實的傷害。在他們的生命中,沒有奇蹟,沒有英雄,也沒有不可動搖的原則,他們從一生下來就被太成熟的世界所規定,他們無法不按照說明書的要求成長。既然人生最大挫折不過是戀愛和失戀,那麼,也就只有村上春樹能打動他們的心。
  •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文本解讀
    這段搜狐博客的說辭,出自近年來受熱捧的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的許多名言在青年一代中流傳:「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所謂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絕望不存在一樣」「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幹的勾當」……他是一位用心靈寫作的人,見識人性也排遣自己。孟慶樞先生對《海邊的卡夫卡》的這篇講解透視了村上春樹擁有如此多的擁躉的原因。
  • 村上春樹的中文譯本之爭
    1988年的寒假,在暨南大學教工宿舍朝北房間的角落裡,林少華一邊反覆放聽幾支纏綿而傷感的古樂曲,一邊對照日文一格格爬個不止,就這樣陪伴村上春樹開始了中國之旅。考慮到當時國內的出版氣氛,這份譯稿幾經修改,在刪減了約兩千字的激情敏感內容後,於1989年7月出版。第一版的封面是一位日本美女,傳統和服半褪,雪白後背裸露。
  • 村上春樹和我們談跑步
    村上春樹是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也是一位跑步愛好者。相信有很多跑友都是受到了村上春樹的影響才開始了解跑步,並且加入跑者這個大家庭。從33歲開始堅持跑步的他,迄今為止已跑了37年.。他用3小時27分跑出來自己的馬拉松最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