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浮世繪狂人巔峰之作:從《江戸日本橋》到《相州仲原》下

2020-12-20 科技歷史說

31江戸日本橋

日本浮世繪狂人巔峰之作:名作《富嶽三十六景》究竟如何煉成?


篇幅過長,請見諒!分次閱讀,效果更佳!

日本浮世繪狂人巔峰之作:名作《富嶽三十六景》究竟如何煉成2?


江戸日本橋

在葛飾北齋油盡燈枯之時,儘管身體的狀況大不如從前,已經基本上不足以支撐他創作的理想,但是他還憑藉著堅忍不拔的人生信念,支撐自己完成了《富士越龍圖》,一條從黑色的雲霧當中鑽出來的蛟龍,盤旋在富士山的上空。又何嘗不是他精神世界的一種解脫呢?

32隅田川関屋の裡



隅田川関屋の裡

堅持本就難能可貴,何患到頭來有始無終

整整長達70年的創作生涯中,可是北齋以畫筆為眼,一筆一划勾勒出他內心世界的全貌。與其說是他對於生命的渴望,不如將其恰當的比喻為他對於藝術的熱愛。現當代我們許多人如此的浮躁,別說是找一個能夠堅持一生的事業,但凡是涉及到堅持的問題,無論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學習,還是枯燥無聊的工作,那或者是簡簡單單看完一本書。都是一個個不小的挑戰。

33登戸浦



登戸浦

用一輩子用心做好一件事,又有什麼成功不成功這一說呢?本來能夠堅持那麼長的時間,就是難能可貴,何況他還利用這些時間,對於自己的追求,一次次力求做到完美。可能我們會羨慕他的執念,但是根據葛飾北齋在《富嶽百景》當中一段簡短的描述就可以知道,他從六歲開始就已經有了繪畫的欲望,只不過當以他的認知,僅僅用描繪形狀來滿足他這一特殊的愛好。

34相州箱根湖水



相州箱根湖水

活到老學到老,哪怕在到了70歲的時候,葛飾北齋仍舊對自己的畫功不滿足,我們常常會說知足常樂,但是對於一種技藝的追求,顯然是不適用的。但我們也不能片面地將其理解為,萬事萬物都應該知足常樂。本來對於繪畫這一特殊的創作形式而言,一切都是未知的,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證明,又怎麼能夠提及:滿足還是不滿足的呢?直到他73歲的時候,還謙卑地稱自己才對自然界的生態有所感悟。

35甲州三坂水面



甲州三坂水面

神通廣大能夠達到通天之境:繪畫狂人當然不是自學成才

按照葛飾北齋初期的規劃,在持續不間斷努力的前提下,到86歲的年紀。他的繪畫技巧才能大有長進,不愧是繪畫狂人,從這一點來看,就是我們很多常人也無法做到的巔峰,更令人嘆服的是,葛飾北齋想要在90歲的時候,能夠進一步頓悟到繪畫的真諦,當然這對於他來說並非終點,而是要等到它真正100歲的時候,才能真正算得上功德圓滿,儘管他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是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他認為在100歲的時候他能夠在繪畫上通神。達到無人能敵的如神之境。

36東海道保土ケ谷



東海道保土ケ谷

葛飾北齋的一生,可謂是涵蓋了整個浮世繪的全部領域,哪怕是整個浮世繪作家的繪畫史上,他都是史無前例的巔峰之人。從他早年並未出名之時,可是北齋就已經在傳統的繪畫題材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績。而當時的他主要還是以人物繪畫為主,而且他自己還在「宗理型美人畫"上頗有建樹。介紹了這麼多,實際上關於這位藝術大師,我們也應該清楚的認識:他有一位名叫勝川春章的老師。

37本所立川



本所立川

勝川春章,是江戶時代一名極具影響力的浮世繪畫師,他就擅長用寫實主義繪畫,當然作為早期對於葛飾北齋影響最大的人,他主要就是以人物形象的繪畫塑造為主要創作方向,並且所選人物都是當紅的歌舞伎演員,來自於是日本獨具特色的相撲大力士,而且在他的帶領下,也成功開闢了日本傳統的肖像藝術:「似顏繪」,而且為了紀念他的存在,2016年浮世繪太田紀念美術館,展出了這位將近逾越300年傳奇的大師的藝術精品。

38従千住花街眺望の不二



従千住花街眺望の不二

百年風骨意志猶存,傾其一生卻闡述最簡單的道理

葛飾北齋儘管師從勝川春章,但是他畢竟還是印證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在師父的精心教導之下,他不僅完美的掌握了人物繪畫的技巧,而且獨自創作了他自己理解的肉筆美人畫,而且他不同的年齡段都演繹出不同的畫風。初期殘留宗理風韻,中期就以色彩絢麗為主,到了錦繪時代,反而熱衷於妖豔的女子形象。但是所有的這種人物繪畫,在他70歲的年紀,仿佛戛然而止一般銷聲匿跡。其後專注風景畫創作。

39東海道品川御殿山の不二



東海道品川御殿山の不二

要提起葛飾北齋的風景畫,顯然沒有比《富嶽三十六景》更具說服力的了,而且隨著他繪畫技術的日益精湛,而且葛飾北齋自成一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繪畫派系,而且正是由於他留下的珍貴資料,也為當時的繪畫創作人留下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40相州仲原



相州仲原

當然也正是因為葛飾北齋足夠豐富的人物繪畫經驗,為他後來的風景創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天地蒼茫一瞬間,但就是因為眾多生物的存在,才顯示出盎然生機。人物刻畫的細節,使得葛飾北齋的畫風很接地氣。這也是他的畫作之所以能夠流傳甚廣的原因。畢竟藝術創作最終還是給人們欣賞的,一個畫家乃至一個作家最終的成就有多高,其實歸根結底還是要從讀者乃至觀眾的認可度來考量。



相關焦點

  • 藝術|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從咖啡豆到牛奶、生菜,甚至是神奇寶貝和川普的頭髮都能化身《神奈川沖浪裏》。這幅畫以及背後代表的日本「浮世繪」到底有什麼樣的淵源和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隨後,畫家們開始以商人們那煙花柳巷的奢侈生活為題材,叫做「手筆風俗畫」,為浮世繪的前身。吉原地區是浮世繪歷史中的核心到了1657年,一場大火將江戶夷為平地,觀念上為人們帶來浮世無常之感。
  • 一種西方顏料拯救了日本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藝術的瑰寶,它細膩的畫風,豐富的題材,以及對於顏色選擇的考究,不僅增加了日本美術史的「厚度」,對西方美術史也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葛飾北齋《駿州江尻》讀本的流行,並沒有解決浮世繪每況愈下的困境,葛飾北齋個人的生活也因為收入的減少而陷入危機,他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一則挽救浮世繪,二則拯救自己的生活。
  • ZENA帕哈|獨家呈現「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
    ZENA帕哈「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策展人、ZENA帕哈創始人程鵬子ZENA帕哈創始人、本次展覽策展人程鵬子女士表示:「『浮世』源於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必須是描繪平民百姓生活的木刻版畫才是浮世繪』,這也是日本傳統工藝界對於『浮世繪』的定義。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近期,中國美術館甄選館藏的一百餘幅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作品,組成「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
  • 你能看懂日本浮世繪嗎?先明白「浮世」二字
    這樣的關係就是我們之前所說的日本美術作品會著重描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樂趣藏在細節之中。最具代表的浮世繪畫家要數葛飾北齋,他的作品從不張揚出奇。他以幽默漫畫和主題速寫為主要題材,畫作乾淨透亮,以浮世繪的行筆方法,讓每一筆線條都那麼乾淨利索,潤滑不拖沓。
  • 日本浮世繪中的中國小說圖像
    作者簡介: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期(1603—1867)流行於民間的木刻版畫,在世界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江戶後期,隨著中國小說的傳入,日本出現了大量中國小說浮世繪。這些浮世繪的主要形式包括中國小說日語譯本的插圖、獨立的錦繪,還有散見於畫冊、像讚、遊戲圖紙中的版畫等。值得注意的是,與中國小說插圖的畫師、刻工往往湮沒無聞不同,這些浮世繪畫師名聲顯赫,且大多兼有文學家和畫師的身份。他們用浮世繪表現中國小說文本、繡像及譯文時,主張通俗讀物也要有教化作用,同時,也需努力使通俗讀物更為高雅。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日本東京之旅:從北齋美術館的浮世繪裡,一窺江戶時代生活之美
    日本「浮世繪」盛行於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7年),常見的浮世繪畫作「神奈川沖浪裏」,而且浮世繪的畫法現在還影響著一大批畫家,至今仍相當狂熱地被傳播與使用於文創商品等等設計上,這不禁使人想一探究竟浮世繪相較於其他繪畫派別的特殊魅力之處。
  • 日本古代浮世繪春宮畫亮相香港
    簡介:  日本古代浮世繪春宮畫亮相香港  (解說)六十件日本江戶時代的春宮畫版畫和畫冊7月17日在香港亮相,展現了數百年前日本人的社會文化和生活場面。   這些是多位日本古代著名畫師的作品,包括生於約250年前的喜多川歌麿和葛飾北齋等。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作品129套(138件),其中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明清時期中國畫2件。展覽分為「同源與流變」「形象與風格」「技藝與受眾」「生產與發行」四個部分;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
  • 日本浮世繪畫冊:《千代田之大奧》1838-1912
    《千代田之大奧》,是為楊洲周延的代表作。楊洲周延(1838.9-1912.9),師從歌川國芳、三代歌川豐國及豐原國周。江戶後期至明治時期浮世繪知名畫家,擅長美人繪、役者繪,是個難得的全才畫家。千代田區(ちよだく),位於日本東京都,是東京都內23個特別區之一。包括日本天皇的住所——皇居、日本國會(永田町)、警視廳、最高裁判所(最高法院)、大部分設置在大手町的中央省廳(中央行政單位)等等,全都位於千代田區內,因此該區可說是日本的政治、經濟中心。大奧在日本江戶時代,是德川幕府將軍的生母、子女、正室(御臺所)、側室和各女官(稱為「奧女中」)的住處。
  • 美味的浮世繪展 歌川廣重大戰國芳
    本展將2013年登記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和食」與「浮世繪」相結合,不僅呈現浮世繪作為美術作品的魅力,還會著眼於浮世繪中的飲食場面,還原當時的料理和食譜,介紹在今日日本依然存在的江戶食文化的脈絡。 展覽分為4章,共展出242點作品!
  • 日本文化成熟期的藝術,歌舞伎、金漆、陶器、浮世繪
    未受政府贊助的藝術家們反對狩野派的統治,形成不少新的團體.例如宗達,光琳派和圓山,四條派,文人畫,新大和繪,浮世繪以及西洋畫派。宗達、光琳派為復興大和繪傳統.將現代裝飾性引用到大和繪中去。但是,以設計而言,光悅的雄渾而精細的「船橋繪硯箱」和屋形光琳的「八橋繪硯箱」,風格相同,最為高貴,屬於最優秀的作品之列。浮世是指當代大眾的生活和風俗。浮世繪是菱川師宜約在公元一六八一年時創始的。生活在平民之中,和平民意氣相投的師宣把這種風俗繪畫的美學價值提高到足以稱為真正的民間歡迎的藝術。但是,浮世繪的特點是以木版印刷,大量生產,價錢廉宜,並易於購買。
  • 暮春的大阪,屬於浮世繪:從葛飾北齋看到鈴木春信、歌川國芳
    4月17日,「江戶的戲畫——從鳥羽繪到北齋、國芳、曉齋」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開展。4月24日,「鈴木春信——波士頓美術館浮世繪名品展」在大阪阿倍野HARUKAS美術館開展。兩個展覽讓觀眾可以通過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及其作品,直觀地了解17世紀至19世紀日本浮世繪的風格門類與發展歷史,進而領略浮世繪風靡一時的魅力。毫不誇張地說,四五月暮春的大阪藝術,應該屬於浮世繪。
  • 今天也是被浮世繪擊中靈魂的一天
    彼時日本藝術界如果論資排輩,浮世繪的創作者們是完全不在視野範圍內的。 御廄川岸之圖 可是,新的藝術語言總是誕生於不同文明的誤讀之中。 日本的大家名仕們沒想到的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浮世繪版畫,經由黑船運到了歐洲,反而打破了階級的束縛,一舉風靡巴黎。 來自東方藝術的神秘、精緻美感於歐洲藝術圈的轟動程度,不亞於一次新大陸的發現。
  • 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要結束了,你沒看的話還可以看這裡
    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延展到11月22日就結束了,小編特意翹班去美術館看了一次展~看完發現,我社即將出版的《浮世繪流派史》裡面提到的大師和浮世繪作品,很多這裡都沒有!如果你想彌補這個遺憾,想要一次就能大飽眼福,各流派一覽無餘,不如來看看《浮世繪流派史》。
  • 當動漫再次遇見浮世繪,「生生浮世」尋找遺忘的江戶文化
    它反映了日本江戶時代的人文風貌、社會生活、民俗傳說、歷史典故、戲劇百藝、山川河流,被譽為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19世紀中期開始,浮世繪濃烈的風格迅速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並在西歐產生了日本主義熱潮,推動了從印象主義到後印象主義的繪畫運動。馬奈、惠斯勒、德加、莫奈、勞特雷克、梵谷、高更、克裡姆特、博納爾、畢卡索、馬蒂斯等人都從浮世繪中獲得啟迪。
  • 葛飾北齋名作怎麼讀?梵谷愛臨摹誰的作品?近距離欣賞166件浮世繪作品
    歌川廣重-《東海道五十三次之日本橋》-1835年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期流行於民間的木刻版畫,鮮活地表現了當時平民社會的生活百態和流行時尚,在滿足大眾文娛需求之際,也為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時代記錄,被稱為是江戶時代的
  • 這本書,被許多人視為「日本文學的巔峰之作」
    它是日本第二古老的詩歌選集,共二十卷,收詩1100首。其中多數詩歌圍繞自然風物流轉的四季以及變動不居的戀愛展開,這些詩歌影響甚遠,「至今許多評論者仍視此書為日本文學的巔峰之作」。此外,本周書單從社科、歷史、政治等類別選擇了4本好書為大家推薦。來看看書評君都選了哪些新書,或許值得你關注和借鑑。
  • 影響了日本浮世繪、梵谷的藝術,明代木刻版畫的文化自信
    上承唐宋,下啟清代。但這東西,最初的發展,其實只不過單純地從商業價值出發,從而達到一個藝術普及。從《水滸傳》到《西廂記》,明代書籍插圖的藝術和商業價值在明清書籍插畫中,以陳洪綬名氣最大,堪稱書籍插畫的宗師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