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入職時會與任職公司籤署勞動協議,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要求,其中一項是不得公開透露工資,所以現在的社交軟體上,謹慎曬娃曬地址同時也不能曬工資。
大眾點評員工曬工資被開除
南京的季某是大眾點評的一名員工,從事銷售工作,在公司裡擔任業務拓展主人一職。季某就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的工資單,曬出的工資單上只顯示了社保繳納數額493元,個人公積金繳納數額368元及個人月工資5300.64元,其餘信息被掩蓋。但還是被眼尖的網友認出這是出自大眾點評網的工資單,引起網友們的討論。
此事被公司知道後,季某就公司認定為故意洩漏工資,季某被開除。隨後季某提出勞動仲裁,將公司告上法庭索賠16萬,最終法院認定公司違法解除合同,考量季某實際工資後,判決公司賠償季某12萬餘元。
不準曬工資是普遍的硬性規定?
季某的工資條下有註明,工資信息屬於保密信息,除薪資福利部同事及上級主管外,請勿與其他同事交流或向他人洩露。雖然季某死無心將工資曬出,但是確實違反了規定。其實遇到這種情況的不止季某一個,外國公司也會明令禁止曬工資行為,2016年就曾出現過日本動畫師在網上曬出自己的工資單,公開表示工資低得可憐,可是卻被日本動畫協會點名,其本人也被公司開除。所以不準曬工資已經是普遍的硬性規定了嗎?我想所有曬工資的人大多都無惡意,曬工資的人當中有抱怨者、炫耀者,但是這些目的都不是出自傷害公司利益。
工資為何不能曬?
工資保密制度其實是合法的,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條件下,公司是可以針對公司內部管理與員工籤訂協議,對於工資是否公示,沒有強制性要求,但企業要保證勞動者對自己工資的知情權。工資為什麼不能曬呢?工資外部人員可以通過員工工資計算出企業的勞動力成本,甚至運營成本,這對公司而言存在漏洞;工資保密對於公司來說,還可以避免其他問題,比如員工的自尊心。
即使在同一家公司,員工與員工之間工資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銷售型公司,有些業務能力強的銷售工資是不封頂的,但是業務能力差的員工可能只能拿保底工資,工資透明可能會傷害某些員工的自尊心,還會造成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矛盾,就會影響工作,從而不利於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