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是什麼讓我35年堅持早睡早起?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文| May · 主播| 林靜

十點讀書原創

今天是一位傳奇人物的生日,謹以此文,祝他生日快樂。

22歲,他大學還沒念完就休學結婚,別人4年可以讀完的大學,他用了8年。

30歲,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可以寫小說,出版處女作,就拿到了23屆「群像新人獎」。

33歲,他為了更好地寫作開始跑步,一跑就是35年,還一不小心跑成了專業的馬拉松運動員。

60歲,他第一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不幸落榜,從此成了每年諾獎的話題人物。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都已經猜到了,這位了不起的人物,就是日本非常著名的小說家——村上春樹。

從30歲開始寫作,至今已有38個年頭,《且聽風吟》《舞舞舞》《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1Q84》......他創作出了一大批暢銷世界的經典著作,並且每年保持著高產量的輸出。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我看來,與他身上的這4個特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不可否認,天賦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成為一個享譽全球的著名小說家,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布之際被各位看官心心念念,村上春樹在文學上的成就,有目共睹。

而能取得這麼高的成就,與他在文字上的天賦和能力,顯然是分不開的。

因為父母都是國語教師,他從小就十分喜歡讀書,中學時經常在校刊上發表文章,還翻譯過自己喜歡的美國驚悚小說。

而正式成為一個真正的小說家,是在他30歲那年參加的一場球賽上,看著賽場上揮舞的球棒,他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其實,我是不是也可以靠寫字為生呢?」

於是,那場球賽之後,他一邊經營著爵士樂酒吧,一邊寫小說。同年6月,出版了處女座《且聽風吟》,一舉拿下了日本第23屆「群像新人獎」。

自此,村上春樹的名聲在日本宣揚開來。他的文學天賦可見一斑。

很努力,但是天賦尚缺,或許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很難到達頂尖的狀態,且過程會比較辛苦。如果是天賦加上不斷地努力,那成果,一定非常棒。

當然,村上春樹的成功,不止是因為他在文字方面的天賦,更得益於他良好的寫作習慣。

打敗拖延症,有了想法就馬上開始

關於拖延症,是很多人想改卻很難改的問題。

拖延症患者做事力求完美,一件事情,要在腦中計劃很久,覺得想法很成熟了才會動手去做。而這樣的結果,往往是事情一拖再拖,到截止日期的前一秒才趕出來。

最終的結果,不僅讓自己筋疲力盡,做出來的成果也沒達到預期的效果,得不償失。

而這個問題,在村上春樹身上是從來沒有的。

村上春樹寫小說,一般是分為三個步驟。

剛開始的時候,先擬出一個大致的框架,關於細節什麼的,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在既定框架的基礎上,信馬由韁,想到什麼寫什麼,快速地完成第一稿。

初稿完成之後,先休息一段時間,讓自己的思維從那篇小說中解放出來,過一段時間再去修改。

因為第一稿的稿子不曾經過仔細琢磨,所以在修改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很不符合邏輯的地方,一旦發現,他會努力調整,實在改不了,就直接刪掉。

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自己辛苦寫出來的稿子,就這麼刪了不心疼嗎?村上春樹是不心疼的。

有一次他寫《奇鳥行狀錄》,發現裡面有一大段不適合,就果斷刪了,後來又覺得刪掉的情節也很好,怎麼辦呢?他便根據那些情節,又寫了一部小說《國境以南太陽以西》。好吧,有才華的人就是這麼任性。

第一次修改結束之後,他又會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再進行第二次修改。這次修改就不動大綱了,只修改一些細節部分,讓小說更加完美。

他的這種方法,不止適用於文字工作者,對於從事其他工作的人來說,也非常有用。

當我們想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不要總是瞻前顧後,擔心這個顧慮那個,總想著還沒開始就把事情安排得盡善盡美。這是不太現實的。

有了什麼想法就馬上去做,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最後取得的效果,不會太差。

每天定量工作,絕不多做,也絕不少做

村上春樹的書稿,有一個很有趣的作用。

它可以用來當日曆。

村上春樹寫作的時候,有一個自律到變態的習慣。他規定自己每天只寫4000字,400字一頁的方格紙,每天寫滿10頁。

完成了任務,他便果斷放下紙筆,愉快地去做其他的事情。如果每天規定的量沒寫完,發生天大的事他也不管,天大地大,稿子最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寫稿就跟工廠車間差不多,每天定時定量生產東西。

所以,當他想不起某件事情發生是在什麼日子發生的時候,他就會想,那件事情發生時,他正在寫哪本書的哪個情節,根據每天4000的量,來推算發生那件事時的日期。你說有趣不有趣?

對於很多常人來說,如果做一件事情做到很興奮的時候,就會想著趁勁頭還在,一鼓作氣多做一些。

但村上春樹不是這樣。

他寫作的時候,每當寫到很開心的點,他就會馬上停下來,去做一會兒其他的事情,等到身體和腦子休息得差不多了,再接著寫稿。

因為之前停在了他寫得很開心的地方,再接著寫,就不需要一個調整自己的時間,可以很開心地進入寫作的狀態,因為前面休息過,腦子也比較清晰活躍,寫作時就不容易卡頓,可以比較流暢地完成接下來的思考。

這個好習慣,讓他可以在咖啡館的小桌上,機場候車室,地鐵上不受周圍喧鬧聲的幹擾,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心無旁騖地寫作。

所以,我們在平時工作中,當需要完成一份時間跨度長,工作量大的任務時,不妨在做得很高興的時候,停下來讓自己休息一下,休息過後以更飽滿的精力做接下來的事情。

要想長期寫作,一個好身體是非常必要的

寫作,是一個長久且艱苦的過程,沒有一個好的方法和習慣,很難取得長遠的成就。

英國大詩人拜倫,就是靠每天抽鴉片來寫詩,不抽鴉片就寫不出東西。

西方的鴉片跟中國的還不太一樣,中國的是吸進去,滋味或許還不錯,而西方的是用吞的,特別難吃,他就是靠這些東西來摧殘自己。

可即便是這樣,還是很難長期堅持下去。

於是,他放下筆,拿起槍跑到希臘去打仗,最後死在了希臘戰場上。

無獨有偶,西方不少創作者,都喜歡靠吸大麻、縱慾等刺激的方式來讓自己獲得靈感。但其實,這樣的作家都很難長久,普遍到30歲之後就很難寫出好的東西,只是偶爾會有一些比較優秀的作品冒出來,也難以產生大的影響。

反倒是去看人類歷史上那些思想大神,到七八十歲了還能夠保持高質量的產出。

比如康德、歌德、卡夫卡,還有我們今天的主角村上春樹,在生活上都是及其的規律的。

村上在決定寫小說之後,有的時候鑽進書房一閉關就是一年,由於缺乏運動,身體吃不消,精力也很難長久保持在一個高昂的狀態。

於是他開始嘗試跑步,每天跑步10公裡,不料這跑步一跑就是三十多年,成功戒掉了菸癮和多餘的體重,把自己跑成了一個馬拉松運動員。

幾十年來如一日地堅持鍛鍊身體,他小小的身體裡,才能迸發出這麼無盡的力量。

不管是寫作,還是做其他的事情,一個好的身體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正確地把握工作、運動和休息時間的分配,讓自己能持續地保持飽滿的精力,去應對這多變又困難的世事人生。

一個人的優良習慣裡,藏著他的運氣。

村上春樹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除了自小對文字的天賦,更得益於他幾十年如一日的高度自律的生活習慣。

找到一個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事情,在不斷摸索中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合理地安排好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多鍛鍊身體。

希望村上春樹的開掛人生,能帶給你不一樣的體會和收穫。

相關焦點

  • 那些堅持早睡早起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富蘭克林說:「我從未見過一個早起勤奮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秀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擊敗的。」早睡早起佔人體健康的70%,心態、飲食、及時調理各佔百分之10%,可想而已,早睡早起的重要性。
  • 村上春樹的魅力
    村上的生活並非大眾所想像的那樣浪漫,而是每天按部就班:住在郊外,早起早睡,堅持跑步,自己做飯,然後走進書房,完成當日的工作量。不光這樣,他還遭受日本主流文學界的排擠,當時日本經濟繁華似錦,原可以賺個盆滿缽滿,可他當時選擇遠赴美國,避群索居。我想這是一個作家的靈魂最為孤獨、最為無助的時刻,有太多變瘋變傻,乃至自殺身亡的前車之鑑。
  • 早睡早起,好好吃飯,認真獨處:村上春樹的生活方式,早學早享受
    他住在城郊的住宅區裡,每天過著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鑽進書房完成文字創作,日復一日地堅持慢跑,喜歡做蔬菜沙拉,聽古典與爵士音樂。   除了寫作日常之外,他每年至少參加一次馬拉松,彈鋼琴,畫畫……把生活過得既自律又豐盈。
  • 終於理解這句話了,村上春樹說: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
    所以堅持做一件事情,堅持到底,確實很難,因為我們總有不想做的時候,總會給自己找理由,讓自己處於輕鬆舒服的狀態。而村上春樹的思維卻是與大多數人相反,「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這應該就是牛人的思維,這就是牛人與普通人的差距。
  • 為什麼說堅持每天早起的人遠比熬夜的人可怕,長期早起有什麼好處
    堅持每天早起的人比熬夜的人可怕一、早起與身體健康的關係。早起的一個最直接的好處,我想就體現在我們身體方面的受益。一所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早起運動的人晚上更容易入睡,睡眠質量相對較好。除了數據上的一些證明,本人堅持一段時間早起之後發現,早起可以使我在一段緩衝期過後更早進入工作狀態,並且每天都有時間吃個早餐。另外,因為我每天早起,晚上就會早早地犯困,倒頭就能睡著。堅持一個多星期,我的熬夜情況改善了很多,周圍的許多朋友也跟我一樣擺脫了熬夜的壞習慣。
  • 林少華,陪伴村上春樹三十五年
    要讓我想想知名的日本作家,我會想起川端康成、夏目漱石、東野圭吾、渡邊淳一和村上春樹。也許我的記憶不能完全代表這些作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但是估計能代表很多中國讀者的認知。林少華是著名文學翻譯家、作家,《林少華看村上》是一部文學評論集。
  • 林少華結束35年教師生涯 翻譯40餘部村上春樹作品
    教書匠林少華的最後一課  2018年年初,屬於林少華的個人重要動態,是與村上春樹「鬆綁」的——林少華將從大學退休,結束35年教師生涯。  一提到村上春樹,中國讀者「本能」地會想起林少華。去年夏天,上海譯文出版社剛拿下《刺殺騎士團長》簡體中文字出版權時,大家即刻瘋狂猜測中文版譯者。
  • 村上春樹:我是日本文學界的棄兒 永遠是醜小鴨
    我永遠是醜小鴨  不可能變成天鵝  村上春樹幾乎不讀當代日本文學作品。「這是一個招惹人的話題。某種意義上,我是日本文學界的棄兒。我有自己的讀者……但批評家、作家,他們中大多數人不喜歡我。」為何如此?村上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我已經寫了35年,但我剛開始寫作時的環境幾乎跟現在一模一樣。我是一隻醜小鴨,永遠不可能變成天鵝。」
  • 讀書篇 | 村上村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村上春樹,一個牛逼又低調的作家。他1949年出生,初中上學時就是十分叛逆的問題少年,整日廝混。他痴迷爵士樂,一直至今。
  • 荔志|早睡早起,是性價比最高的自律
    這個辦法能不能把你弄成精英中的精英,我不知道。但試過的,都說好。」     這3條建議中,我試過「早睡早起」這一條。抓住早睡這個突破點後,早起也能輕鬆上手,投資小,回報大,性價比高。     但我觀察周圍,這大約是個年輕人全民熬夜的年代。有人工作分工沒辦法,有人夜晚幹活效率高,有人單純性晚睡拖延症。
  • 村上春樹又又又又又又又回來了!
    村上春樹終於帶著自己的全新力作《刺殺騎士團長》回來啦!大家都期待著這次村上春樹會帶來怎樣「小確幸」風格的故事。畢竟從《挪威的森林》到《海邊的卡夫卡》,再到《1Q84》,村上春樹的寫作風格已自成一派。可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在70歲這一年,村上春樹一改往日的風格,轉向懸疑推理。
  • 早睡早起,是性價比最高的自律
    這3條建議中,我試過「早睡早起」這一條,抓住早睡這個突破點後,早起也能輕鬆上手,投資小,回報大,性價比高,我從中撈到太多好處。我以前寫過一篇早睡文《每晚11點前睡覺的人生,做到就是賺到》,一篇早起文《每天5點起床的人生,我真的賺翻了》,兩篇都上了熱搜。
  • 早睡早起的人生,有多賺?
    著名作家梁實秋說過,他喜歡早起,當初翻譯《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時,就是趁太陽沒出來的時候,搬竹椅在廊簷下動筆。等到太陽曬滿半個屋子,人聲嘈雜了,他才收筆。就這樣持續了一個月,梁實秋便譯成了那本書。此後每每回憶起這段早起工作的時光,他都覺得愉快不已。
  • 五句話讀懂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感恩你的閱讀、點讚、分享和評論,我的每一個努力都源自你的鼓勵記不清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我已經讀第幾遍了,每當自己感覺到生命的挑戰,或是有一種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都會靜靜地坐在陽臺上,為自己沏上一杯咖啡,從書架上取下這本書,慢慢品……讀村上春樹,像讀著一個哲人,一邊慢慢跑步,一邊娓娓道來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村上春樹:作家也能向陽而生
    印象中依靠靈感創作的作家也是如此,所以當我聽說有一位作家,堅持長跑三十年,每年參加一次馬拉松時覺得真是不可思議。於是翻開他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的作者村上春樹,是日本當代著名小說家,他憑藉第一部作品《 且聽風吟 》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 挪威的森林 》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連續七年都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講述的是村上春樹自己跑步的心路歷程。雖然語言非常樸實,卻很打動我。
  • 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各種打臉的行為,比如說你要跑步減肥,杜絕肥胖,但現實中真正能做到堅持下來並且成功的朋友能有幾個人呢?不過,我今天介紹的這本書的作者——村上春樹,真的是一個很能堅持的人,也是我最佩服得!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一起看村上春樹在跑步中觀照人生
    認識村上春樹,從那部著名的《挪威的森林》開始。他的行文基調輕盈,紀實手法與詩意語言並重,寫作風格深受歐美作家影響。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位現代主義作家,我捧起了村上春樹以跑步為主線的自傳記――《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邊跑邊寫,村上春樹的另類創作哲學
    讀完《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後的感受就如荀子的這句話,村上春樹無論是堅持跑步,還是小說創作,都是堅持不懈地一直向前,才能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果。村上春樹是日本後現代主義小說家,29歲開始創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另外被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如《挪威的森林》。
  • 村上春樹的經典語錄,你最愛哪句?
    ——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6.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怎麼也長久不了。——村上春樹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7.我或許敗北,或許迷失自己,或許哪裡也抵達不了,或許我已失去一切,任憑怎麼掙扎也只能徒呼奈何,或許我只是徒然掬一把廢墟灰燼,唯我一人蒙在鼓裡,或許這裡沒有任何人把賭注下在我身上。無所謂。
  • 在石頭與雞蛋之間,我永遠選擇站在村上春樹這邊
    >作家潘向黎在《收穫》雜誌2004年1月號發表的小說《白水青菜》中,描述了一個熱愛村上春樹的年輕女性:嘟嘟有兩個愛好,一是健身,一是讀村上春樹。書架上,沙發上,床頭甚至洗手間的梳妝檯上,都放著村上春樹。有的合著,有的打開封面封底朝上趴著。當地時間2017年2月24日深夜0時,代官山屋書店,村上春樹新書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