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設積極的兒童戶外環境,以幼兒園為例

2021-01-11 騰訊網

與20年前相比,如今兒童的遊戲出現了從戶外偏向室內、從動態轉向靜態的傾向。所以,幼兒園有必要把幼兒的興趣引向戶外,讓幼兒接觸戶外自然,充分體驗戶外活動的快樂。

現代生活中的諸多因素,如城鄉都市化發展、交通密度過大、鄰裡關係疏遠以及網絡的普及等,無一不在影響著幼兒戶外活動的開展。

有研究發現,與20年前相比,如今兒童的遊戲出現了從戶外偏向室內、從動態轉向靜態的傾向。所以,幼兒園有必要把幼兒的興趣引向戶外,讓幼兒接觸戶外自然,充分體驗戶外活動的快樂。

01

自然環境的創設與利用

幼兒園在指導幼兒的戶外活動過程中,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感官體驗,以獲得孩子們與大自然的接觸、交往的體驗。

動植物

在幼兒園的庭院中栽種各種樹木,幼兒不僅能隨著季節變化感受自然的氣息,而且能滿足自發展開遊戲的需要:粗大的樹幹是孩子們玩「捉鬼」遊戲的基地;孩子們也可以爬樹,或是撿拾和採摘樹葉、花朵、果實當作遊戲道具。同樣,種植的花卉除了用於觀賞外,幼兒也可採摘用於辦家家或「彩色水」遊戲(直接把花瓣撒進水裡,或者把從花瓣中搗出的汁液摻進水裡等)。

庭院中可以特意留下一些長滿雜草的場所,為孩子們玩傳統的花草遊戲、娃娃家遊戲等提供極好的材料,而搜尋草叢中躲藏著的各種昆蟲也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種植園地活動和動物飼養活動是戶外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其目的不在於讓幼兒熟練掌握栽培與飼養技巧,而在於使幼兒感受動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產生對生命的感動和心靈感悟等。

沙、土、水

從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幼兒園應該積極鼓勵幼兒和泥土、沙土接觸。尤其是在繁華的大都市,幼兒園在庭院中堆設自然的土坡、沙池,任由幼兒玩耍,不僅可以增加幼兒與泥土接觸的機會,而且起伏變化、富有立體感的庭院空間更容易安排多種遊戲活動。

專門鋪設的沙土地不僅安全,而且便於幼兒開展各種遊戲:取沙土辦家家,把沙土地當作天然畫板,光著腳追逐奔跑,邊走邊用水壺裡的水澆灑畫線等。

考慮到幼兒玩沙遊戲的需要,沙池附近通常設有水池,便於孩子們自由取水灌注到沙池中造型。庭院中特地設置洗手池、洗腳池,教師日常提供各種玩水器皿,充分滿足幼兒開展玩水遊戲的需要,讓孩子們盡情戲水,充分體驗在水中活動的感受,培養幼兒對水的親近感。

02

固定遊戲設施和移動器材的利用

為了豐富幼兒的想像,增添戶外活動環境的趣味性,加深幼兒與自然的交往體驗,幼兒園需要把一些遊戲設施、器材與自然環境很好地融合起來。

木質材料

幼兒園提倡使用環保材料的木製玩具,儘可能減少塑料和毛呢類材質的教具。因為大家普遍認為,與木質材料接觸有助於幼兒獲得人與樹木、人與自然交往的體驗,所以木質材料,特別是本色的木質材料是不少戶外組合遊戲設施的主要構成材料。

廢舊材料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產生許多廢棄物品,其中有一部分是可以循環利用的。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教師除了提供小車、皮球、塑料鏟子、繩子等遊戲器材外,可以有意識地提供汽車輪胎、長條木板、塑料箱、紙板箱等各種廢舊材料,滿足幼兒自主開展戶外遊戲的需要,也能讓幼兒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移動器具

在自由活動時間裡,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戶外遊戲設施,還可以從庭院的器材庫中自由取用移動器材。除了根據自己的想像和活動需要自由組合各種移動器材外,還可以組合使用固定遊戲設施與移動器材。

03

教師扮演的主要角色

幼兒的自發活動是有利於身心和諧發展的重要學習方式,幼兒園教育應以遊戲為中心展開,因此,教師在戶外活動中應扮演如下角色:

彈性的環境創設者

教師在反省幼兒以往活動狀況、理解幼兒的興趣與願望、洞察幼兒發展途徑的基礎上,對幼兒可能展開的活動作出預測,有計劃地進行環境創設。但實際情況和教師的預測並非總是一致,為了滿足幼兒拓展遊戲、自主展開活動的需要,教師需要根據幼兒活動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環境,使環境創設既具有計劃性,又富有彈性,以順應幼兒的活動,為幼兒更好地自主展開遊戲服務。

重視個體差異的援助者與指導者

教師盡力站在幼兒的立場上,透過幼兒的行動去把握幼兒內心的想法、行動的意義,理解幼兒獨特的感受方式、思考方式、交往方式、表現方式等,根據每個幼兒的發展狀況為他們設定各自的發展課題,並根據他們的需要給予適當的援助與指導。

群體活動的促進者

儘管教師不勉強幼兒加入群體活動,但為了發揮群體的教育影響力,教師有意識地創設能把每個幼兒的想法、活動連接起來的環境,幫助形成能保持幼兒個體發展特性的群體。

富有童心的遊戲夥伴

教師對環境的情感、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在戶外活動中,教師不僅是環境的創設者,幼兒活動的照料者、援助者和指導者,也是幼兒的遊戲夥伴。教師應用幼兒的眼光、充滿童趣的心靈去感受、接觸環境,和孩子們一起快樂遊戲。

當然,在給孩子更多自由空間的同時,應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重視安全教育。因為在兒童的分散活動過程中,老師的視線不可能顧及到每個孩子,所以有必要對活動前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預測,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效地開展戶外活動,幫助孩子提高運動能力,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

文字參考:日本幼兒園的庭院戶外活動

圖片來源:ArchDaily

編輯:巾津

相關焦點

  • 《幼兒園戶外環境創設與活動指導》讀後感
    走進一所幼兒園,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它的環境,尤其是戶外環境。戶外環境不僅是課程生發與實施的載體,而且是幼兒園的形象和品質的展示。本周教研活動我認真閱讀了旭等專家撰寫的《幼兒園戶外環境創設與活動指導》的其中幾章內容,下面結合本園環境創設淺談一下感想。
  • 牧童集團:創設孩子嚮往的幼兒園戶外環境
    因此,牧童集團為你探討如何設計一個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幼兒園戶外環境。幼兒園戶外環境整體規劃給孩子以親切、愉快、美的感覺也是不容忽視的,環境藝術化是教育的手段,美觀的戶外環境對幼兒美感的培養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 班級環境創設如何創新?重慶這些幼兒園的課題研究成果為你支招
    日前,「基於兒童 聚焦環境—區域推進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發展適宜性策略」課題暨渝北區幼兒園班級活動區環境創設與實施交流展示現場會在渝北慶齡幼兒園舉行,本次交流會由重慶市渝北區教育委員會主辦,重慶市渝北區教師進修學校、重慶市渝北慶齡幼兒園共同承辦。
  • 周村區實驗幼兒園開展戶外自主遊戲環境創設交流展示活動
    周村區實驗幼兒園開展戶外自主遊戲環境創設交流展示活動為進一步豐富充實戶外遊戲材料,推動幼兒園戶外遊戲活動的深入開展,提高教師在戶外環境創設、材料投放及教師指導遊戲等方面的能力,為幼兒創設一個天然、生態和富有挑戰的戶外區域遊戲環境,更好的支持幼兒戶外自主遊戲,10月21日,周村區實驗幼兒園組織開展了「研學成長,共話戶外自主遊戲」——戶外自主遊戲環境創設交流展示活動。
  • 常州寶龍幼兒園開放展示「遊戲環境創設」
    中國江蘇網4月19日常州訊(記者 趙家瑋)為深入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積極推進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提升幼兒的遊戲水平和能力,去年常州市舉辦了「幼兒園遊戲環境創設」評比活動
  • 綿竹「玩美」工作坊為鄉鎮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號脈」
    四川在線德陽消息 環境是支持兒童投入遊戲和建構經驗的場所,那麼如何創設孩子需要的環境,讓「玩」的環境浸潤在園所每一處角落, 11月20日,綿竹市「玩美」美育教育工作坊圍繞「如何創設與主題活動相互支持的環境」在遵道、九龍幼兒園開展環境觀摩、園所交流、小組研討、專家點評、專家講座的環境診斷活動。
  • 幼兒園如何創設雙語環境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幼兒園要不要開設英語課已成為我國幼兒教育界關注的熱點。據調查,當前幼兒園開展雙語教育的三大瓶頸為:師資問題、教育理念問題和雙語環境問題。在缺乏英語大環境的背景下,教育機構如何創設雙語教育環境,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是人們研究的重點。
  • 才兒坊:幼兒園室外環境創設策略
    幼兒園室外環境創設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從地面、產地規劃和綠化三方面闡述。1、地面戶外環境是幼兒進行走、跑、跳、鑽、爬、平衡、攀登、投擲等大動作、有挑戰的活動的場所,因此,戶外環境的創設首先要注意地面的安全適用。一般來說,地面以堅實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為宜,適當設置坡地、小土丘,以增添地形的多樣性。
  •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有效性
    現代幼兒園環境設計進行科學化,藝術化以及教育化的創設,是學前兒童所必需要的。因此要對幼兒園進行科學合理的環境創設,認真仔細了解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各種影響以及孩子對環境的喜好差別,讓幼兒園環境對幼兒的學習能力,審美能力產生積極影響。
  • 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學習交流
    作為幼師一方面擔心幼兒經過這麼長時間放假,會不會忘了老師和幼兒園?又困擾如何在開園後給幼兒一種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幼兒是否能快速適應?市教委安排經驗豐富的主講師為幼師開展了非常有意義的幼兒園環境創設線上課程。在開園後,這些環境設計理念給老師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幼兒園環境創設主講師有陳老師和楊老師。
  • 幼兒園環境創設方案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要考慮它的教育性,應使環境創設的目標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同時,幼兒正處在身體、智力迅速發展以及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有多方面的發展需要,幼兒園環境創設應與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發展需要相適宜。
  • 幼兒園室外環境創設分析
    幼兒園「室外物質環境」是與「室內物質環境」相對的一個空間概念,也有的研究者將其稱為戶外空間環境,「從空間上說,幼兒園戶外空間是指在幼兒園中,在幼兒園建築以外,與建築物內部空間相對應的空間形態,它是由建築及構築物圍合而成的,還有可能包括建築物或構築物;從景觀上說,是指在幼兒園內,服務於步行、穿越、遊戲、休息、交往等功能的包括遊戲場地、水、沙地、道路、植物等各類軟質
  • 想要幼兒園的環境開口說話,試試這幾招如何!
    一些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根本就不是從兒童出發,而是為了應付檢查、參觀,純粹只是完成任務而已。第二,環境創設的片面化。不少幼兒園將環境創設的具體內容割裂開來,缺乏整體布局的意識。第三,環境創設的成人化。以成人的理解、認識與需要來創設幼兒園環境,幼兒園環境自然缺乏童趣,也與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相背離。其實,兒童和成人一樣,他們的發展都與環境密切相關。只不過,兒童對環境的認識與介入又有著和成人不同的特點。
  • 清江浦區「兒童本位的幼兒園主題環境創設與利用」專題研討活動在淮河幼兒園舉行
    日前,清江浦區「兒童本位的幼兒園主題環境創設與利用」專題研討活動在淮河幼兒園舉行活動由清江浦區教師發展中心策劃,省幼教特級教師、區教師發展中心小幼教研科科長井彬鴿及全區公辦、民辦幼兒園園長、骨幹教師130餘人參加。本次活動由幼兒活動現場觀摩、教研活動現場觀摩、交流研討、專家點評等環節組成。淮河幼兒園向全體參會教師開放了戶外遊戲、室內區域遊戲、集體教學等10個幼兒活動現場,全方位呈現主題背景下幼兒活動環境創設與利用現場。
  • 幼兒園主題活動環境創設的步驟
    主題活動與環境密不可分,環境為主題活動而創設,主題環境需要有環境的支持才能更深入地開展。從教學方式角度看,教師是採取集體教學為主要方式,還是採取小組活動為主要方式,亦或採取集體教學與小組活動、個別活動有機結合的方式,對環境創設的要求存在很大差異,例如對活動空間、教學資源以及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關係都有不同要求。
  • 基於兒童視角的環境創設與思考——長興水口鄉中心幼兒園環境創設評比活動
    《指南》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發展」。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作為一種「隱形課程」,多方面促進幼兒個性發展,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之一。為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理念和作用,基於兒童視角創設一個適宜的生活、遊戲、學習環境,提供自主的幼兒成長空間,近日,水口幼兒園的老師們在章燕園長的帶領下,針對前期班級、區角、植物角等環境的創設,進行評比活動。
  • 才兒坊: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四個主要意義
    還有研究者研究創造性遊戲與幼兒園環境(物理環境和社會性環境)的關係,研究中的物理環境分為戶內環境、戶外環境,戶內環境包括空間密度、環境色彩和圖案、遊戲區角、遊戲材料,戶外環境包括環境色彩與圖案、遊戲器械、遊戲場地、戶內向戶外活動過渡空間;而社會性環境包括遊戲時間和教師。
  • 幼兒園環境布置圖片:環境創設的作用
    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教育要取得較大的效益,必須優化環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總則中也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可見,環境這一教育因素的重要性。我們應抓住園內外環境中的有效資源,促進幼兒德、智、體全面發展。
  • 幼兒園環境創設基本指導要求
    教育部發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在早期教育日益發展的今天,幼兒園生存質量得到普遍關注,而幼兒園環境創設是改善幼兒生存環境、提高幼兒生存質量,因此創造環境已經成為了如今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內容。那麼幼兒園環境創設又該注意哪些原則呢? 一、安全性原則 安全是幼兒園創設教育環境的基本原則。
  • 諾亞舟慶安小牛津幼兒園幼兒活動材料的創設與班級環境創設培訓
    追溯本源 再探幼兒遊戲——諾亞舟桐鄉市慶安小牛津幼兒園幼兒活動材料的創設與班級環境創設培訓活動幼兒活動材料的創設與班級環境創設》。IMPRINT活動過程活動中,吳老師從「遊戲概論、為玩耍而創設的遊戲環境、為探索而創設的遊戲環境」三大板塊和大家一起追溯遊戲觀察的本源問題:做好遊戲環境的創設和遊戲材料投放的預設是遊戲觀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