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中國證監會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12起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雅某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欣某股份有限公司、溫某乙、劉某勝欺詐發行股票、違規披露重要信息案,滕某雄、林某山編造並傳播證券交易虛假信息案等均涉及上市公司質量問題。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數量顯著增長、質量持續提升,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但也要看到,上市公司經營和治理不規範、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仍較突出,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差距。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淨化資本市場空間、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尤為重要。2019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進行重大修訂,為上市公司發展提供了更堅實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2020年10月9日,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明確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17點具體意見;2020年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若干意見》,對資本市場改革作出了重要制度安排,為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供了前進的方向。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社會多主體全方位共同發揮作用。
上市公司應自覺提高自身質量
上市公司作為提高自身質量的行為實施者和責任承擔者,必須勇於擔當,以提高自身質量為己任。第一,應嚴格遵守「四條底線」,不披露虛假信息、不從事內幕交易、不操縱股票價格、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在註冊制改革背景下,信息披露尤為關鍵,直接影響上市公司質量好壞。上市公司應當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各種能夠影響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的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第二,應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上市公司要充分發揮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的職能;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嚴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忠實勤勉;獨立董事應保持其獨立性,對上市公司進行有效監督。第三,應提高公司創造力,增強市場活力和經濟實力,為資本市場創造出高質量的經濟價值。公司經濟效益及市場競爭力是公司質量的直觀反映,最能體現上市公司的質量水平。
中介應充分發揮「看門人」作用
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和保薦機構等證券市場中介機構是資本市場的「看門人」,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狀況、法律風險應有清楚的認知。當前,證券市場中介機構未能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部分上市公司違法違規案件,中介機構未盡勤勉義務,甚至與上市公司同流合汙,形成利益共同體。為充分發揮中介機構「看門人」的作用,做好證券服務工作,必須壓實其法律責任。
首先,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應勤勉盡責,嚴格按照執業標準出具審計報告、法律意見書和資產評估報告;保薦機構應保持其獨立性,切實履行對發行人的輔導、審慎核查和保薦責任,從源頭上保證上市公司進入資本市場時的質量。公司上市後,應對其進行持續監督,確保上市公司各項活動均在法律範圍內進行。
其次,要加大對中介機構違法違規的處罰力度。新修訂的證券法將證券市場中介機構違法違規的處罰幅度提高,增加了其違法成本,對中介機構施加了適當的法定責任;證監會等執法機構應當嚴格執法,將證券法規定的責任落實到位。
國家應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國家應建立健全有利於上市公司發展的制度體系,不斷與時俱進,根據資本市場變動及存在的問題及時作出完善,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充分發揮作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參與人的重要作用,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供良好的法治基礎。
從立法層面,要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制,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細化上市公司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進一步提高可操作性,保障自願退市企業順利退出資本市場,及時清理不符合上市要求的劣質公司,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勝劣汰的作用。從執法層面,各部門要嚴格執行法律規定,相互協作,強化和創新監管手段,涵蓋上市公司上市、經營、退市整個環節。同時,要加大對證券市場相關主體的處罰力度,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健全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配套制度,進一步淨化資本市場空間。
重在保護投資者利益
投資者是證券市場中最活躍的主體,也是上市公司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但上市公司股權分散,存在眾多對資本市場風險承受能力弱、缺乏專業知識的中小投資者,其在資本市場中往往處於弱勢地位,受上市公司質量影響較大。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應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重在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證券法加大了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設專章規定「投資者保護」,並對投資者分類、投資者保護機構、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制度等內容作出規定,為投資者保護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相關部門應將其具體落實到位,真正發揮出證券法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價值功能。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任重道遠,各類市場主體應嚴守法律、積極參與,監管部門應各盡其責、相互配合,最大限度發揮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以法治化為保障、市場主體多方發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帶動實體經濟發展,是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同時也對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本文指導老師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