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美國工廠》:一個典型的製造業故事

2020-12-20 影迷愛追劇

首先,看了太多美國「真善美的電影」,也一直疑惑在美國世界裡究竟普通人是怎麼生活的,這部影片好像就解答了一部分的疑惑。美國社會的工人們他們弘揚人權,但反觀中國確實真實存在著一群勤勤懇懇工作的員工,他們忍受著重壓的生活,只想把用時間換來的金錢去讓生活過得更好,我不否認美國人對權力的爭取,但在美國為他們營造出的「人權規則」背後是那些被美國壓迫的第三世界國家。

其次, 片中很多美國工人多次提到,懷念在通用工作的日子,時薪高,相對輕鬆很多 , 但那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當他們在抱怨需要不停磨玻璃的時候 ,其實新一輪的技術革命 已經到來了 ,隨著機械自動化浪潮的推動 ,工業企業不斷引進高效 0抱怨的 機器人 ,因此 , 那些抱怨工作環境差的工人們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面臨失業 。然而這一問題並不僅僅存在於美 國 中國,而是全世界。

如何應對這一問題,如何安置大量的剩餘勞動力是全球都面臨的問題, ZF 的管理者如 何調控 安置人力,普通民眾將何去何從?這一問題值得人類思考,而這也是這部紀錄片的留白 。美國工人的父母本身擁有更多的資源 ,那麼對真正有天賦的個體來說 ,如果他出生在 欠發達地區 ,那他的天賦必然被一定程度上埋沒 ,無論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 ,都沒有鼓 勵給予公平的學習環境 。

伴隨大山裡的小孩的是很差的教育及其他成長環境 ,他自然全方位不如美國的小孩 ,哪 怕他更有天賦 。而機器代替人是開端 ,發展到賽博朋克社會後資本家會直接改造窮人的孩子 , 讓他徹底異化 。另外 ,印象最深的就是福耀老闆很無奈地後悔在美國投資工廠 。美國人很強 調個人主義 、權力 、自由 ,以及紀錄片裡自己提到的 過於自信 。為什麼同樣的工作量中國工 人可以完成而美國工人就不行?

兩者間肯定存在文化差異 ,但是我認為 ,拿哪方的錢就該自覺適應哪方的文化和公司體 制 。影片的最後 ,福耀代頓許多美國工人將被辭退 ,因為他們工作將被機器取代 ,不單單針 對美國工人 ,這是全世界人都要面對和經歷的 。但是如果眾多的美國工人現在不改變的觀念 , 機械自動化的到來將會帶來更加致命的衝擊。

相關焦點

  • 歐巴馬監製紀錄片《美國工廠》:產業工人的未來在哪裡?
    歐巴馬監製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主題遠遠不只是工廠。太多人把《美國工廠》看作是文化碰撞,看作是一個中國企業家在美國開製造業工廠水土不服卻力挽狂瀾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裡,美國工人和中國工人都不是贏家。這個故事不是要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也不是要宣揚世界工廠的超級效率。相反,紀錄片用一種近乎直率、不加修飾的風格,同時展現了美國和中國工廠中的弊端,似乎是「一竿子得罪所有人」。
  • 看奧斯卡紀錄片《美國工廠》
    前幾天看了奧斯卡得獎紀錄片《美國工廠》感觸很深,我覺得這部片子是在呼喚美國製造業的回歸。當然片子所反應的內涵很多,每個人的解讀也不同。曹德旺是我崇拜的偉大企業家,也是當代網紅。曹先生做了很多節目,我也看了好多。今天我想聊聊我的一些感想。
  • 歐巴馬紀錄片《美國工廠》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演茱莉亞·賴克特和史蒂芬·博格納爾夫婦在領獎時用中文說:「謝謝曹德旺。」 去年8月上映的《美國工廠》因本身話題性十足的題材和精良的內容迅速引發中美兩國的同時熱議,更獲得外界的一致好評。這部歷時三年拍攝的紀錄片記錄了中國企業家曹德旺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開辦工廠,遭遇了一系列文化和制度差異引發的衝突。 本片選用了一個中國觀熟悉的角度,來切入美國製造業衰弱的問題:藍領工人成本高,造成企業沉重負擔。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觀後感
    從這個紀錄片中,能看到來至於兩個國家之間所形成的文化衝突,中國工人與美國工人在一個團隊中的自我認知的差異,由於各自的立場不同,所觀看事物的角度就會改變,在不斷的衝突與改變中摸索前行。從紀錄片的前一部分中可以看到,美國工人對於福耀工廠的未來,還是擁有者強烈的期待心理的。在那一位副總經理問道要不要在牆上掛上兩幅畫,一副中國的、一副美國的,曹德旺說:掛美國的,我們還是不要刺激他們了。在曹德旺的回答中,我們看到了曹德旺作為一個企業家的格局與胸襟。還有一幕就是說要去砍了議員腦袋的那位經理。從這兩個點能看到雙方起初的克制,還是希望能夠良好的合作的。
  • 《美國工廠》: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故事
    最近,一部火爆網際網路的紀錄片叫《美國工廠》。這部片子因為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任製片人以及玻璃大王曹德旺投資的工廠而受到廣泛的關注。這部紀錄片並沒有給我們一個立場明顯的傾向性觀點,當然我們會從中得到很多結論。
  • 一個美國工廠的自白:工會如何讓我破產!
    也正因如此,印象中製造業總是前往勞動力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國家,如曾經的中國以及現在的東南亞。亞裔老闆指揮著歐美工人的日常工作這樣的場景,不那麼常見。而最近有一部豆瓣高達8.3的紀錄片《美國工廠》,就向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家工廠。這家工廠屬於一個傳奇的老闆——曹德旺。他經營的福耀玻璃,是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製造企業。
  • 《美國工廠》的故事,濃縮了中國製造業出海的所有理由和困境
    《美國工廠》火了。這部由歐巴馬夫婦擔任製作人、Netflix 發行的電影,詳細記錄了「玻璃大王」曹德旺在美國中部的俄亥俄州,投資改建一座福耀玻璃工廠的故事。這座之前屬於通用汽車的廢棄工廠被改造成了福耀的玻璃工廠,同樣被「改造」的,還有工廠裡的工人。
  • 奈飛紀錄片《美國工廠》聚焦福耀工廠 來聽聽曹德旺自己怎麼說
    最近奈飛(Netflix)公司的一部紀錄片《美國工廠》在國內刷屏。標題名為「美國工廠」,但實際聚焦的卻是美國福耀工廠的中國主人——玻璃大王曹德旺。中國人到美國做了老闆,同時帶去的還有中國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方式,被中國人管的美國工人能接受嗎?博弈也就發生了。
  • 紀錄片大火 現實中曹德旺的美國工廠怎麼樣了
    (原標題:紀錄片《美國工廠》大火 現實中曹德旺的美國工廠怎麼樣了)
  • 《美國工廠》背後:不提供就業崗位的製造業,還重要嗎?
    整合 | 羅東近期,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夫婦擔任製片人的紀錄片《美國工廠》(Netflix出品)在網上引發了熱議。中國出口量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供應商「福耀」在美國衰敗後的「鐵鏽地帶」上建廠,僱請上千藍領員工,隨後發生衝突,並在衝突解決過程中開始逐步使用AI自動化替代人工,實現盈利。這是一個新故事:不是人們以往所熟悉的外國資本與中國工人,而是中國資本與美國工人。福耀董事長曹德旺參加建廠開工儀式,圖片來自《美國工廠》。
  • 美國工廠瀕臨倒閉,中國企業家接手盤活!這個紀錄片在奧斯卡獲獎
    據報導,第92屆的頒獎典禮於2月10日舉行,《美國工廠》榮獲了第92屆奧斯卡的"最佳紀錄長片"的大獎,這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投資發行的第一部紀錄片,拍攝歷時四年半,該片講紀錄了全球化之下最真實的中國工廠。
  • 曹德旺講述《美國工廠》背後故事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李曉宏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投資製作的紀錄片《美國工廠》,9日獲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從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歷時近3年時間、拍攝長達1200多個小時的《美國工廠》,講述中國企業福耀玻璃在美國建廠、為當地帶來就業的故事,反映了美國「鐵鏽地帶」的經濟困境,折射了中美兩國之間的文化鴻溝。
  • 紀錄片美國工廠帶給我們的啟示
    紀錄片美國工廠最近有一個由歐巴馬夫婦擔任製片人紀錄片《美國工廠》上映,引發熱議。該片歷時三年,由知名製作人朱莉婭·賴克特和史蒂文·博格納爾親自操刀。該紀錄片最大看點是福耀管理層與美國勞工聯合會之間關於福耀工廠是否要建立工會之間的爭鬥。最終,福耀在美國勞資委組織的官方投票上以60%的得票率完勝。2018年福耀美國工廠實現盈利並在集團內部表現亮眼。
  • 獨家專訪曹德旺:美國的工會制度已經不適合製造業發展
    近日,隨著紀錄片《美國工廠》的播放,曹德旺和他的美國工廠引發了國內外的熱議。這部歷時四年多的紀錄片記錄了中國企業家曹德旺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開辦工廠,遭遇了一系列文化和制度差異引發的衝突。正如《美國工廠》中,一個美國工人所言:「We are a big planet,a world somehow get divided,but we are one。」
  • ​製造業回流美國是天方夜譚
    這只是一個不現實的想像中的話題。一、沒有人雖然美國人口是全球第三,但完善的製造業供應鏈需要更多的人。看看福耀玻璃紀錄片中在美國招聘員工的難度與工人的年紀,普遍是40、50歲。再看看富士康在美國,根本招不到多少人,原因是給的錢不夠有吸引力。最主要的,國內某些企業被慣壞了,潛在的有的電子廠只願意要25歲以下的年輕工人,或者30歲以下的工人。坦白講,在美國40歲以下的人,基本很少有去製造業工廠裡幹活的,工作更累,酬勞還不如去肯德基打工。
  • 紀錄片《美國工廠》中,有中美兩種文化背景下的差異、衝突、友誼
    這部紀錄片講述了曹德旺先生在美國開工廠之後發生的一些事情,這其中有中美兩種文化背景下的差異、衝突、友誼。中國工人以勤勞 吃苦耐勞 謙和 低調 中庸著稱,我們大部分國人都會希望自己有份踏實穩定的工作,養家餬口,讓家人幸福,給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 紀錄片《美國工廠》:在一家工廠中,有兩個不同的世界
    只是這個星球發展中的一個小故事,然而卻是各種文化衝突的焦點。全球經濟的一小部分被拿了出來,為了美國總統的選舉製造一個話題。這部紀錄片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幕,無關工會,無關經濟,無關中美博弈。這一幕展現的僅僅是人類作為社群動物找到認同時留下欣慰的淚水。
  • 紀錄片《美國工廠》詳細劇情
    類型:人文社科紀錄片人物:中國工人 美國工人 曹德旺電影開始:2008年,美國代頓這個地方的通用汽車生產工廠停產了,所有該公司的工人失業了。2010年之後,福耀玻璃接收了這個工廠,創辦福耀玻璃美國公司(簡稱FGA)。一開始,所有工人都很樂觀,工作投入。這裡面有中國工人(福耀玻璃中國派遣)也有美國工人。工廠正式運營後,曹德旺來開了個開工典禮,會上有工會的代表發言,希望工會入駐FGA。
  • 曹德旺主演,歐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獲奧斯卡獎的背後
    今天,是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進行頒獎禮的日子,《美國工廠》喜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而該紀錄片男主角的正是被稱為」中國首善「的曹德旺。01.《美國工廠》紀錄片的起源曹德旺被網友戲稱為今年唯一入圍奧斯卡的中國人。據他本人透露,拍攝時間長達4年半,從美國到中國,資料片長可放1320小時,之後被剪成115分鐘。
  • 中國工廠的激進和美國工廠的無奈
    與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相對應的是,曹德旺在美國建立的玻璃廠。前段時間,以《美國工廠》命名的紀錄片刷屏,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美國工廠在時隔三年之後再次引發無數爭議。2016年,彼時曹德旺宣布1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的時候,大家都以為「曹德旺要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