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缺乏飛機大炮和後勤優勢,韓戰中的美軍會怎樣?
美軍炮兵
歷史不容假設,但我們可以通過韓戰中比較冷門的一場戰鬥——雙聯隧道之戰,美軍士兵的親身經歷,尋找一下答案。
雙聯隧道位於砥平裡西南方向約3英裡處,這裡有一條公路,橫穿兩條隧道之間的鐵路,所以被稱為「雙聯隧道」。
1951年1月27日,美軍第2師第23團奉命派出一支偵察隊,前往雙聯隧道進行偵查。1月27日的第一支偵察隊,在雙聯隧道和志願軍短暫交火,隨即撤回了營地。第二天,也就是1月28日,第二支規模更大的偵察隊被派遣出去。
這支隊伍總計60人,攜帶了大量的重武器:八支白朗寧自動步槍,兩挺機關槍,四挺輕機槍,一個火箭發射筒,一門60毫米口徑迫擊炮,57毫米和75毫米口徑無後坐力炮各一門。他們乘坐一輛重型卡車和九輛吉普車,空中還有小型偵察機跟隨。
二等兵理察·福克勒爾,回憶了自己的恐怖遭遇。
雙聯隧道之戰
他們大概在中午時分到達了雙聯隧道,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沒有遭到中國軍隊的攻擊。但是,營作戰參謀梅爾·斯泰上尉不知怎麼想的,非要親自前往旁邊的小村子偵查一下。福克勒爾記得,斯泰上尉半路下車,徒步前行,沒多久中國軍隊就攻擊了吉普車,司機死了,斯泰也失蹤了——最關鍵是,斯泰身上帶著唯一與偵察機聯絡的無線電。
福克勒爾後來才知道無線電的事情,當時他正準備和大家一起吃午飯,忽然間旁邊就落下了第一顆迫擊炮彈。周圍槍炮聲立刻響起,他們被包圍了。
福克勒爾聽到指揮官大喊讓駕駛員掉頭,但道路狹窄,最前面的吉普車還因為中彈停在了路中央,所有車輛都不能動彈了。然後,福克勒爾就聽到了一種奇怪的聲音,「這樣的聲音那時恐怕是你能想像的最可怕的聲音……那肯定是防凍劑從散熱器裡噴出來的聲音」。總之,中國軍隊似乎從四面八方圍了過來,福克勒爾被嚇蒙了。
指揮官大喊著,讓大家跟隨他爬上前面的小山包,居高臨下進行防守。福克勒爾手底下帶著8個新兵,其實他自己也是新兵——雖然聽到了命令,但不知為什麼,他們不敢移動,只能擠在山腳下。
作戰中的美軍
這些新兵一個個被打死,福克勒爾記得,一個名叫艾倫·安德森的麻薩諸塞州小夥子,慌亂中連槍都掉了,他回頭撿槍的時候,被一顆子彈擊中倒地。另一個名叫理察·諾曼的士兵,被身邊的手榴彈炸傷,一個士兵幫他包紮傷口時,兩人都中彈身亡。
這一小群人有7個戰死,機槍手賈勒莫·安塔蘭僥倖逃走,福克勒爾回憶說:「因為他是關島人,長得很像亞洲人,中國士兵把他誤認為是自己人,於是他趁機溜走了。」
福克勒爾也溜走了,他和另一個士兵想穿過小村莊爬到山上。結果半路上,福克勒爾的一條腿中彈受傷。很快,他們兩人就舉手投降了。兩人被押送到這個村子裡,隨後福克勒爾的同伴就被帶走,再也沒有了消息。
而福克勒爾因為腿部受傷,只能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他親眼看到中國士兵把乾草放在美軍的車輛上,然後灑上汽油一把火燒掉。不知什麼原因,中國士兵完全不管福克勒爾,燒完車就走了。
福克勒爾一看這情況,趕緊爬進一間茅草屋躲了起來。第二天他一路爬回了公路,被美軍車輛救了回去。
拉倫·威爾遜,是第23團第3營直屬連的駕駛員,當天正好21歲生日。
戰鬥中的美軍
威爾遜其實是被借調到C連當駕駛員的,所以身邊的人他都不認識。威爾遜回憶說,忽然之間大家聽到了中國軍隊的軍號聲,之後就是一片混亂。他是個駕駛員,但所有的車輛都被堵在路上,待在車裡只能送死。
威爾遜下車之後,聽到一個軍官大喊著往山上跑,並且命令威爾遜帶上兩箱彈藥。威爾遜此前只是一個駕駛員,拎著兩箱20磅的彈藥爬山,他立刻覺得自己肯定過不了這一關了。
威爾遜幾次都想放棄,爬到距離山頂還有三分之一的位置時,他甚至停了下來。太累了,爬不動了,幸好一個指揮官鼓勵了他兩句,威爾遜才又提上彈藥箱繼續往上爬。到山頂之後,他發現中國軍隊在旁邊的高地建立了陣地,正在往這邊猛攻。
威爾遜所在的這個防禦陣地,大約有40個人。因為爬山他們放棄了大量的重武器,只攜帶了一挺輕機槍、八支自動步槍和一門火箭筒,幸運的是威爾遜帶來了兩箱彈藥,不然他們肯定堅持不了多久。
威爾遜回憶,中國軍隊的火力異常兇猛,攻擊一輪接著一輪。威爾遜還清晰的記得,一個名叫威廉·斯特拉頓的下士,是怎麼戰死的。
正在戰鬥的美軍
一開始,斯特拉頓用白朗寧自動步槍射擊,威爾遜則在旁邊負責上彈。他們一共有160發子彈,斯特拉頓不顧一切的向山下射擊,沒多久就被一顆子彈打中了右手。威爾遜看到他的幾根手指都被打斷了,立刻幫他包紮傷口。
之後,斯特拉頓繼續用左手射擊,還大聲吹牛說,這個傷口「價值百萬」。這時,中國軍隊的火力越來越猛,而且幾乎衝了上來,斯特拉頓站了起來,打光了最後的子彈——之後,他胸部中彈,倒在了地上。
當其他士兵正想把斯特拉頓拖回戰壕時,一顆手榴彈正好扔到了他的雙腿之間,爆炸聲過後,斯特拉頓痛苦的大喊了起來。指揮官命令他閉嘴,這樣會暴露位置,但斯特拉頓大叫著:「我的腿被炸斷了!」
不一會兒,又一顆子彈打中了斯特拉頓,他就這麼死了。
威爾遜發現,他們陣地的傷員越來越多。一直到黃昏時分,美軍的飛機終於來了,他們開始用火箭炮、汽油彈和機槍攻擊中國軍隊的陣地,這一小隊偵察兵有了喘息的時間。即便這樣,中國軍隊稍後又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到了晚上威爾遜的陣地再也堅持不住了——彈藥耗盡,四分之三的人陣亡或者重傷。
就在威爾遜想要放棄的時候,第23團的援兵終於到了。中國軍隊也撤出了戰鬥,威爾遜幸運的活了下來。
2月1日,第23團團長弗裡曼,奉命再次來到了雙聯隧道。
弗裡曼
這一次,23團派出了第3營和新編入的法國營,還有一個團部直屬連、一個團屬迫擊炮連、一個坦克連,第37野戰炮營和一支高炮部隊也加入了進來。超過1500人的隊伍,裝備精良,擁有強大的火力和後勤保障,戰鬥力非常強。
團長弗裡曼已經不是第一次與中國軍隊交手,所以十分謹慎。在進入陣地之後,他立刻加強防禦部署,準備迎接中國軍隊的進攻。戰鬥力同樣強大的法國營,似乎對中國軍隊有些輕視,營長蒙克萊爾甚至讓士兵們升起篝火取暖。
弗裡曼看到法國營的陣地出現了火堆,勃然大怒,立刻打電話讓他們熄滅,不能提前暴露位置。法國營仗著自己作戰經驗豐富,還對此嗤之以鼻呢。
凌晨4點30分左右,弗裡曼忽然聽到了中國軍隊的軍號聲,進攻開始了。
中國軍隊缺乏重武器,但一輪接一輪的進攻也讓23團美軍難以抵擋,有幾次差點丟了陣地。團長弗裡曼把所有預備隊都調了上來,連文書、駕駛員、修理師和廚師都拿起槍參與戰鬥了。
到了下午2點左右,法國營忽然打來電話,表示他們的陣地守不住了。
志願軍向美軍陣地衝鋒
經過和中國軍隊的血戰,法國營再也不敢輕視這個強大的對手了。團長弗裡曼意識到大事不好,如果法國營的陣地被撕開一個口子,他們就支撐不了多久了。於是,幾乎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到了法國營這邊。
兩輛坦克、全部迫擊炮和一門雙管40毫米口徑高射炮,開始把炮彈砸向法國營陣地下的山脊上,在那裡,中國軍隊正在進行一輪輪的進攻。即便是這樣,中國軍隊依然奪取了法國營第3連的陣地。
弗裡曼急了,法國營營長蒙克萊爾也急了。蒙克萊爾沒有辦法,於是讓手下扔掉鋼盔,軍官脖子上繫上紅布條,士兵戴上布軍帽,端著刺刀,向第3連的陣地衝過去。志願軍從未見過這樣的場景,按照當時美軍的回憶,「他們的強攻讓中國人有點吃驚,開始後退。」
事實上,是猛烈地炮火讓中國軍隊減緩了攻勢,因為此後不久,法國營再次遭到猛攻,位於隧道東側制高點的法國營第2連,徹底丟失了陣地。
此時,美軍和法軍都已經傷亡慘重,而且彈藥即將耗盡,所有人都明白,中國軍隊再來幾次進攻,他們就徹底失敗了。
其實,第23團的所有官兵,都在盼著空中支援的到來。
美軍陣地被志願軍炮轟
但是,從一大早開始就是陰天,烏雲始終籠罩在他們的頭頂上。指揮官一直在問空軍聯絡官:我們的飛機在哪裡?能不能來支援?也許再過20分鐘,我們就全軍覆沒了。
此時已經到了下午3點左右,弗裡曼明白,他們的陣地已經被撕開兩個口子,能否支撐20分鐘還不一定呢。就在此時,蒙克萊爾發現,頭頂上的烏雲忽然露出了一個缺口,看到了藍天。
空軍聯絡官立刻興奮的聯繫飛行員,4架海盜式飛機其實早就在附近空中兜圈子,苦於一直看不到戰場的情況,無能為力。現在,他們終於衝過了那道烏雲中間的縫隙,看見了慘烈的戰場。
F4U戰鬥機
「海盜」式飛機繞著戰場飛了幾圈,然後開始俯衝投彈。先是500磅的集束炸彈,然後又是火箭彈,最後再用機槍掃射。弗裡曼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多年後依然感慨萬千。
4架飛機一次次的飛回戰場攻擊,弗裡曼一直在心中默默數著,一共24次。中國軍隊在猛烈的空中打擊下,終於開始撤退。烏雲之間的這一道裂縫,拯救了苦苦支撐的第23團。
當天晚上,空軍又給23團空投了大量的裝備給養,1營也趕來支援了。即便是這樣,弗裡曼和法國營營長蒙克萊爾依然膽戰心驚,命令士兵馬不停蹄的加固陣地……
他們心裡很明白,如果再次和中國軍隊交手,一旦失去空中支援,後果是不堪設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