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雜誌《讀者》成功拓展海外市場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蘭州八月二十八日電(記者 殷春永)「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讀者》」,繼二00三年成功開拓北美市場之後,時值一周年,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雜誌《讀者》又成功打開了歐洲和澳洲市場。

  正在舉行的二00四年第十二屆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中,《讀者》雜誌社分別與德國MC媒介公司、福建新華書店澳洲有限公司就《讀者》在德國和澳大利亞市場發行籤署協議。根據協議規定,從二00五年起,《讀者》在兩國的月發行量將達到每期各一千冊。

  對於一個月發行量超過八百萬冊的雜誌來說,雖然此次海外發行數量不大,但《讀者》雜誌主編彭長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通過成功開拓歐洲和澳洲市場,使《讀者》在海外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提升了中國期刊的國際知名度。

  《讀者》在中國國內的影響儘管很大,但過去靠國家圖書進出口公司進行海外圖書發行的單一渠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海外發展。為了改變這種局面,二00三年八月,《讀者》雜誌社授權美國大路文化傳播公司,組織《讀者》在北美地區的印刷和發行,這次成功被期刊界認為是「中國進入世貿組織後,中國雜誌一次成功的『借河行船』」。

  《讀者》的新合作夥伴之一德國MC媒介公司總裁程丹梅女士說:「我們選擇《讀者》,其社會意義遠遠大於經濟意義,通過架設這樣一座文化橋梁,讓德國乃至歐洲的海外華人更多、更方便地了解和感受華夏文化。」(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解析度

相關焦點

  • 20億,中國雜誌的新高度,讀者發行量就是這麼牛!
    歷經38年、創刊於甘肅蘭州的《讀者》用一步一個踏實的腳印,朝著夢想堅定地前行——5月17日下午,《讀者》雜誌累計發行量突破20億冊發布會在深圳舉行,迎來了《讀者》發展史上的又一重要裡程碑。  讀者出版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建東介紹《讀者》發展歷程。
  • 亞洲發行量第一雜誌《讀者》迎來創刊30周年
    中新網蘭州4月16日電 題:亞洲發行量第一雜誌《讀者》迎來創刊30周年  記者 朱世強  30年前的春天,在改革開放和全民讀書熱的大潮中,一本由著名書法家趙樸初題寫刊名、紅色封面印有電影明星娜仁花頭像的雜誌《讀者》誕生。30年後的今天,《讀者》的影響越來越大,已成為亞洲發行量第一,世界第三。
  • 美暢銷雜誌《讀者文摘》退出中國 數十年波折
    1993年3月號《讀者文摘》刊登徵名啟事,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共收到應徵信10萬多封,最後使用了《讀者》一名。1998年,《讀者文摘》派出陣容強大的高層代表團訪華,為其最終能夠進入中國市場進行試探性接觸和實地調研,董事長兼總裁、總編輯、副總裁、公關總監、遠東區總裁以及中文版總編輯等大規模出動,了解中國出版政策,對中國雜誌市場進行考察。
  • 泰國最大發行量中文雜誌《@曼谷》轉型線上,泰國媒體紛紛坐不住了!
    她表示,本次雜誌轉型為電子刊物主要有以下幾個轉變點:1.從線下紙質版印刷雜誌、發行量有限、取閱點有限,轉變為全線上電子刊物、發行量無限、全球各地可閱讀;2.從平面類圖文媒體,轉變為多維立體的數位化圖文音頻視頻媒體;3.從有頁面限制的紙質雜誌媒體,轉變為沒有頁面限制、內容量大大豐富的電子雜誌媒體。
  • 《讀者》發行量突破20億冊 讀者傳媒將繼續深掘品牌價值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2019年第11期《讀者》雜誌5月出版上市,標誌這本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期刊累計發行量已經突破20億冊,再一次刷新了中國期刊界的新紀錄。為紀念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5月17日,讀者傳媒在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舉行了《讀者》累計發行突破20億冊發布會。資料顯示,《讀者》雜誌由讀者雜誌社編輯出版、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1981年4月創刊於甘肅蘭州。
  • 《讀者》:一本國民雜誌的傳奇之旅
    排在他前面的只有三本雜誌,分別是新華社主辦的《半月談》、農業部主辦的《農民文摘》、湖南省科協主辦的《第二課堂》。別小看這幾本你沒怎麼看過的雜誌,現在都還在正常出版,活得比大部分自媒體好多了。03《讀者文摘》的成功,讓美國《讀者文摘》十分不爽。
  • 美國老牌雜誌《讀者文摘》正轉型自救
    20世紀70年代,《讀者文摘》曾擁有1700萬的發行量,到2008年,其發行量已經萎縮至820萬。伴隨著發行萎縮的是廣告收入的下滑,《讀者文摘》雜誌廣告收入2008年下降了18.4%。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廣告和發行雙萎縮的壓力之下,《讀者文摘》最終不堪重負。《讀者文摘》的控股公司於2009年8月首次申請破產保護,通過減債協議,成功削減大量債務,試圖扭轉公司經濟頹勢。
  • 海外雜誌的「本土化」生存:內容多以原創為主
    作為美國《讀者文摘》的簡體中文版,《普知》的預設內容和讀者定位與《讀者文摘》大體一致。《普知》採用廣告與發行齊頭並進的發行模式,這種商業模式在當時的中國市場十分鮮見,加上《讀者文摘》的良好「血統」,市場潛力很被看好,許多讀者也對其青睞有加——「內容真的不錯。」「《普知》是一本比較有品位的雜誌。」一家連鎖超市的工作人員也對這本雜誌印象頗深:「起初賣得還行,有些人是專門來買這本書的。」
  • 《中文》成海外發行量最大華文教材
    《中文》成海外發行量最大華文教材目前,由中國編寫、發行逾500萬套的《中文》已成為海外發行量最大的華文教材,並仍以每年80多萬套的發行速度在傳播。        據香港大公報消息,暨南大學副校長、《中文》教材主編賈益民說,有關專家目前正對《中文》進行新的修訂,計劃明年9月前完成,體例上不做太大變化,難度上會有所降低,並將加入新的內容,如中國的「神舟」五號、楊利偉的故事等,希望將中國最新的變化收入其中。
  • 《讀者》:中國最暢銷期刊
    今年年初,中國目前最暢銷的期刊、文摘類雜誌《讀者》也開通了自己的網站,正式進入網絡媒體領域。在去年4月創刊25周年之際,《讀者》的單期發行量超過1000萬冊,創下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雜誌發行量的最高記錄。
  • 「讀者文摘中國業務不受任何影響」
    《普知Reader’s Digest》雜誌於2008年成立,由美國《讀者文摘》與上海新聞出版發展公司版權合作出版,標誌著《讀者文摘》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目前,《普知》由《讀者文摘》在滬全資子公司上海英萃廣告有限公司負責管理。上海英萃廣告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普知》雜誌由美國《讀者文摘》全額出資,上海新聞出版發展公司提供刊號,雙方共享收益。
  • 二次元之最:日本發行量最高的動畫資訊雜誌《NEWTYPE》
    日本發行量最高的漫畫雜誌毫無疑問是由集英社發行的《周刊少年JUMP》,1995年的3- 4號創下653萬部的世界最高發行量,入載金氏世界紀錄。目前仍以每月300萬部保持全日本雜誌行業的龍頭老大位置。而發行量最高的動畫資訊類雜誌,則由角川書店出版的《NEWTYPE》奪得桂冠。
  • 中國首屈一指的地理和文化雜誌走向國際
    作為中國大陸首開先河走向國際的主要期刊之一,《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聚焦中國地理和文化,面向渴望尋根的海外華人、頻繁往來於中國的國際商業精英,以及所有熱衷於中國豐富多彩文化和地理的人群。 該月刊為權威雜誌《中國國家地理》的衍生產品。《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暢銷中國大陸,每月發行量達80萬份。
  • 《華人世界》雜誌品牌策劃實戰錄(上)
    中國文聯出版社領導經過研究,決定對雜誌進行整改,改名現在的《華人世界》雜誌,以秉承市場化、精品化、高端化的辦刊思想,以穩健而不失新銳、品位不走娛樂、大氣兼具實用的雜誌風格,以傳播中華文化精髓為核心內容。前期計劃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重慶以及部分海外區域進行發行。並計劃投入600萬元進行運作,雜誌社領導對雜誌成功改版下達了必勝的死命,並切要力爭在9月份出版第一期雜誌。
  • 美國《讀者文摘》今年登陸中國
    作者:  2008-01-11 10:00  編輯:閆文強   每期擁有8000萬讀者全球發行量最大  本報訊 美國的《讀者文摘》(中文名《普知》)創刊於1922年,在全球51個國家和地區發行,月發行量達到了1800萬冊,每期擁有8000萬讀者,是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雜誌。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繁體版創刊發行受到好評
    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原名《地理知識》),千禧之春,在路甬祥院長為其雜誌題詞「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的指導下,該所邁出了積極推進雜誌國際化的步伐。
  • 以臺灣刊號試發行 大陸《讀者》雜誌首例(圖)
    以臺灣刊號試發行 大陸《讀者》雜誌首例臺灣《讀者》雜誌發行人吳治亞在臺北一家書店內接受媒體採訪。中新網臺北12月3日電(記者 黃少華)12月3日,大陸發行量最大的期刊《讀者》雜誌,擺放在臺北金石堂書店與臺灣讀者見面。
  • 2019年營銷類雜誌排名推薦
    1、商業評論雜誌簡介:《商業評論》雜誌創刊於2002年,是中國第一本商業評論雜誌,引領中國管理雜誌行業12年,連續12年全國發行量遙遙領先。讀者:雜誌的主要讀者群體為企業的營銷團隊,他們對企業營銷策略、廣告投放具有決策權或重要影響力。同時這些目標讀者大部分又屬於家庭收入在20萬以上的中高端消費群體,是中高端房產、汽車、金融產品、航空、酒店以及高端培訓和IT、家電等產品的強有力消費群體。成功營銷怎麼樣?讀者(****)評論:非常喜歡,如果你喜歡商業,不要錯過。
  • 又一行業「遇冷」,《讀者》、《故事會》這些老牌雜誌沒人看了?
    但在手機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很多人是非常青睞「紙媒」的,例如《知音》、《讀者》、《故事會》等等,相信很多朋友的家中都有這些期刊讀物,而在當時,這些期刊也是隨處可見的。那麼,現如今紙媒發展如何呢?其實,這些老牌雜誌在90年代的時候,是非常「火爆」的,也可以說是人們打發時光的「神器」,尤其在火車上、地鐵上,幾乎都能看到有人在看這類雜誌。
  • 向中國詩人致敬!拉丁美洲發行量最大詩歌雜誌第一次推出一個國家的...
    智利詩歌雜誌《筆記本》近日推出「中國當代詩歌」專刊,在拉丁美洲國家發行,產生廣泛反響。《筆記本》季刊由智利聶魯達基金會主辦,是拉丁美洲發行量最大的詩歌雜誌。該期專刊篇幅達110頁,超過平時雜誌頁碼的兩倍,創雜誌辦刊以來單期紀錄。聶魯達基金會執行主席費爾南多·薩艾思·加西亞在給中國詩人的郵件裡說:「本期專欄向中國詩人致敬。這是本刊歷史上第一次推出一個國家的詩歌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