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林白:晚上好,今天我們的嘉賓是著名英語教育專家曲剛老師,他將告訴大家學習英語口語的秘訣。
曲剛:各位網友好,很高興能有這樣的機會與大家在搜狐網上交談,我的方法叫「快步英語教學法」。我希望用一種比較科學的方法幫助中國人快速走出英語學習的困境,多快好省地學會英語,特別是英語口語。
王琦:曲老師你好,我在外文書店聽了你幾次講座後豁然開朗,現在發音有了很大改進,記單詞的速度也明顯提高了。希望你能到北京各高校講講,讓我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少走點彎路。
林白:曲老師,據我所知您並不是英語專業出身,原來是學理工的,怎麼會成為一個英語教育專家的呢?
曲剛:我學英語有20多年的歷史了,這20年可以分成兩個10年,頭10年是在沉重的傳統英語制度下走過來的,我覺得我是一個好學生,考試的分數很高。但是經歷了長達10年的學習之後,有一天面對外國人用英語時出現了非常尷尬的局面,使我感覺到我的英語跟沒學差不多。因此我下決心研究一下這是怎麼回事,這樣在後10年當中,我就進行了一些英語學習方面的研究,找到了一些英語的秘密,以及學習的捷徑。現在我盡力地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林白:我也是學了很多年英語,所有學英語的學生都有同樣的痛苦。假設我們並不用英語,只是為了通過考試拿到證書那倒罷了。問題是當我真正想用英語的時候,常有種白學了的感覺。當我跟外國人交流的時候,他們聽不懂我的所謂英語。而用英語寫點東西也常要費九牛二虎之力,而且不是因為我不努力或者笨拙的緣故。大多數學英語的學生都有這樣的痛苦,您認為是什麼造成這樣的痛苦?
曲剛:一句話,我們所有花在學英語的時間,並不是全部都在學習英語。其中用來學習英語的部分,可能不到20%。其他80%是在做什麼?在做跟英語學習沒多少直接關係的事。比如說考試,考試已經完全進入到了一種技巧性的測試狀態,考試英語實際上是一個心理測試,一種記憶力測試,毅力測試,一種綜合素質的測試。但實際上它並不是嚴格的英語考試,僅僅是用英語符號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遊戲。
林白:鬧了半天,大家是在做遊戲,沒見過這麼苦的遊戲。有一種說法,我們學的是「啞巴英語」,您是否有同感?
曲剛:深有同感,十年前就是「啞巴英語」給了我很大打擊。那是一次學術討論會,我被一個外國公司邀請做一次現場翻譯,翻譯的內容是我所學的計算機專業。我原以為畢竟學了10年英語,翻譯的東西又是我所學的,但沒想到我根本做不到。當時是非常尷尬的,我就開始想,為什麼我學了這麼多年的英語不能用?我感到「啞巴英語」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數不清的中國學生的問題。其中很多人並沒有我這樣的經歷,所以依然沒有發現「啞巴英語」有多害人,因此他們還會沉浸在艱苦的遊戲當中不能自拔。最要命是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許多努力,其實對於提高英語水平毫無用處。
spring:in our school,many people are too shy to speak,so i can't find a partner to learn english
林中白狼:it happened in almost every school
ke-ai-du-du:白狼,你認為我們學英語的關鍵在什麼?
林中白狼:別相信你的英語老師,他很可能是bull-shit
林白:您發現了英語中的哪些秘密呢?
曲剛:當你的英語發音不好,總是責怪自己練習得太少了,想通過大量的練習來提高水平。但它跟中國語言的發音是不同,學英語是用嘴巴後半部分的運動發音,而中文正好相反。不了解這種情況就會導致發音的災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說中國人發音那麼難聽。
請網友們現在就試一下,把漢語的韻母念一遍,比如a、o、e、i、u等,當你在發這些音的時候,你是否感覺你口腔的前半部分在大幅運動,特別是你的嘴唇在參與發音的動作。而當你念英語的時候,你會發現口腔的後半部分在微小運動,而口的前半部分運動是非常小的。舉個例子:HAPPY,HAND,在發音的時候,大家舌根微微抬起,可以發現用很小的力量就可以發很準確的音。
我歸納出英語有八個語調,我們知道漢語有四個語調,但我們會聽到外國人說英語的時候是有更豐富語調的,上下婉轉起伏非常好聽。英語中有八個語調,就是某一個音可以拐八種不同的彎,就好象音樂的七個音符就可以奏出美妙的音樂。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講的課程並不是英語,而是英語學習的原理。
還有就是語法,我認為英文的語法可以簡化成18個造句的模塊,這樣大大簡化了學英語語法的難度。以前我們學英語要學上千頁的語法書,現在只需要一張紙,可信嗎?我們中國人都能講很地道的漢語,可我們對漢語的語法規律一無所知,英語也是同樣的,學英語就要學最簡單的規律,而不是研究800頁的書。我們現在學習的語法書是專家型的,而不是普通市民型的。語法書有很多複雜的詞彙,比如說現代分詞,這個現代是什麼意思,不定式,這個不定又是什麼意思。這些詞把我們視線搞亂了,讓我們沒有辦法簡單的學習英語。
再比如說很多中國同學都掌握了成千成萬的英語單詞量,可是面對外國人的時候,可能連最基本的說話、問路都說不清楚。我認識很多高級白領,他們工作在外企,可有的時候他們連個英語電話都接不下來,問他為什麼,他會回答你「我認識的詞太少了」。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猜英語文學大師莎士比亞認識多少英語單詞?英語世界有70多萬個英語單詞,考過託福的同學就認識2、3萬的單詞,那莎士比亞不得認識3、40萬?但答案讓你震驚,莎士比亞只認識2萬個,甚至有人認為沒那麼多,就1.5萬個,這是有數字統計的。我們中國同學認識比他多的單詞卻連問路都不會,還能怪詞少嗎?你的詞彙已經超過了語言大師了,問題是你背了這麼多單詞卻不會用。
這裡面有一個秘密,就是漢語和英語用詞差別的問題。我們說漢語總是把每一句話的詞用得非常幽美、漂亮,而英語正好相反。即使美國總統講話,他用的單詞也是非常簡單的,因此我發現英語有直觀質樸的用詞風格。就是說他們在用詞上不花費太多的力氣,而這導致我們用詞的困難。
我們說英語時會用漢語想好了,然後翻譯成英語。可是漢語很多的詞彙英語是沒有的,比如說臥薪嘗膽,這樣的詞彙你到英文找找試試?找不到詞我們就會誤認為自己的單詞量不夠。但你仍然找不到臥薪嘗膽這樣的詞,所以我們會認為我們學的太少了太少了。我們在高中掌握的詞彙,已經足以讓我們在英語世界裡面生存了,你現在是「啞巴英語」,開不了口。可實際上你的英語水平已經很高了,要大膽的把你肚子裡面的英語講出來。
其實,即使翻譯唐詩宋詞初中生的詞彙量就已經夠了。比如蘇東坡的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你能翻譯「把酒問青天」嗎?如果我告訴你英國的漢學家是這麼翻譯的:Drink a cup of wine and ask the sky.倒回中文就是「喝了一杯酒,再問問老天」。就這麼簡單,你能說沒有詞彙嗎?
很多人都認為我們中國的文學非常的落後,中國的文學沒有地位,得不了諾貝爾文學獎。可是當我把漢語的歷史和英語的歷史比較之後,比如剛才那句「把酒問青天」,不是我們中文沒有文學,而是它太偉大了,它是最偉大的文學,遠遠超過了第二、三名。為什麼這麼好的文學沒有被世界上其他的民族感受到呢?就是因為中國的文學,包括四大名著,翻譯成英語之後都成了剛才那樣的小兒書了。所以我向所有學英語的中國人提一個倡議,如果有一天你的英語學好了,就請你用你的英語把你偉大的漢語告訴其他國家的人,漢語不僅是屬於中國的,也是人類一大財富,應該受到世人的矚目。
林白:原來我們的英語教育一直在用莎士比亞都不會研究的問題來為難我們,難怪大家那麼痛苦。
STONE:您說的不錯,但非洲英語不是同樣不悅耳嗎?但並不妨礙交流啊。
曲剛: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我在發音上做了很大研究,目的是幫助中國人找到發音的秘密,從而能夠準確的發出英語音,但我並不是要迫使所有人跟美國人發同樣的音,你發音再好長相也是中國人。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個問題,就是學英語不能沒有正常的發音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目前絕大多數中國人的英語發音遠遠達不到這個標準,處在發多少遍人家都聽不懂的狀態。這嚴重阻礙了我們試圖用英語與外界交流的努力。如果能達到非洲人的英語水平,那也是非常非常理想的。
林中白狼:我去過非洲,我認為我們的英語比非洲人民差得遠。
mary:i think the prounciation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earning english any communication is a thought exchange.
林中白狼:maybe that's why we Chinese keep speaking poor English.
超子:您認為大學的英語四級是否真的很重要呢?
曲剛: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如果說大學英語四級不重要,按照現在的教學制度來說你沒法畢業,所以我們必須迎接考試。但是通過這樣的考試之後,你會發現學習英語的道路仍然很漫長。所以我建議只把考試英語當成30%的內容,特別是當你發現考試英語中有大量的一些遊戲式的學習,而這些遊戲是你不得不做的,因為考試英語要把大多數人考在大學門外,所以題目都是很難的,難到我們在生活當中很少有人會講這樣的英語,但考試必須要考這麼難的英語。比如考試裡面的四項選擇,當你看懂了並選擇其中一個答案的時候,你已經看懂這個英語了,究竟選擇哪一個答案也就不重要了。在實際生活當中,即使你把錯的選擇上去,人家也能聽得懂,而且人家會說你的英語太棒了。
HHHHHH:我已經年過40,還可以學好英語嗎?
曲剛:我先反問一個問題,在我們中國什麼最難?依我看學英語最難。我們的衛星上天了,飛彈也上天了,前後不過用了5年、10年的時候,加入WTO我們也就用了15年的談判,但英語學習卻花了幾十年的時候都沒有找到好的方法,而且有越學越難的趨勢。
中國的大學生們花上10年時間也學不會英語,因此很多人很失望地抱怨:英語太難學了,我恐怕學不會英語了。但是出過國的人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在英語國家裡面,5歲的小孩就可以講一口地道的流利英語,所以說語言是非常簡單的,是人們來到世上最容易獲得的。
我們看一下中國,漢語是全世界最複雜的語言,也是最難學習的語言。但是一個小孩只要不是啞巴,他5歲的時候就可以講地道流利的中文。這再次證明了語言是最簡單的一件事情,我們這麼長時間沒有學會英語,不是英語難學,而是教學方法有問題。如果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人人都可以學好英語。
我的學生中有人已經70多歲了,但他們仍能學好英語。我就是希望發現語言的簡單性,從而讓人敢於學它,敢於學會它。
CYC:我聽過一個說法就是學英語先學正宗的英國英語,然後轉學美語就簡單一些,真是這樣嗎?
曲剛:這個問題可以這麼回答。第一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他們學英語的目的並不是想當英語專家,他們學英語的目的就是要學會一種國際語言,現在國際語言有一種新的定義,就是公共交流的語言,可以迴避某一個國家文化的背景。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語言並不是嚴格的英國英語,也不是嚴格的美國英語。因此我們學英語的時候,儘管學就是了,不要太在意是哪一個國家的英語。而且當我們英語水平不高,也沒有能力分辨什麼是英式英語,什麼是美式英語。想把英語教學作為畢生的職業的人可以研究這個問題。
asdf:我不明白時態,請多講講,謝。
林中白狼:你說中文時考慮過時態什麼的嗎?
ASDF:您怎麼看待外教的作用?跟他們學是不是會更有效一些呢?
曲剛:很多人已經為這個問題下了結論,那就是外教教不了英語,只能陪練英語。如果你的英語水平已經達到了中高級,這個時候最好跟外教練一練,你會發現他純正的語音會給你提供很多幫助。如果你是初學者,你會發現外教是幫不了你的。外教往往不懂英語語法,他懂的英語語法可能遠遠不及我們一個普通的初中生。
CT2002:請問是不是需要每天看很長時間的英語,才能夠提高水平呢?
曲剛:這個問題很多人問過我很多遍了。首先我本身就不是學英語專業的,我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就我的工作體驗來看,我非常反對這種觀點,就是英語需要每天學,那隻適用於把英語當職業的人。我提倡大家用非常短的時候,用好的方法學會夠用的英語。
Moving-ice:為什麼很多時候老外喜歡用一些很複雜的語言回答一個簡單問題(i mean we always don't know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even about a very easy question)
林中白狼:你猜老外聽我們的報告會時是什麼心情?
ahui:我發現和老外說英語,要比跟本國人說容易懂,
林中白狼:好比老外跟我們說中文,就比跟另一個老外說效果要好
小百合:我是教幼兒美語的老師,我發現孩子們還是習慣於用中文,導致教學效果不好,如何讓孩子們積極使用英語?
曲剛:這個問題我也發現了,現在中國有數不清的雙語幼兒園,但我發現並不成功。上了六年的幼兒園,該講漢語還是講漢語,一般的幼兒園都是一個星期開兩次課,跟大學開的英語課差不多,一個星期只給4個小時,怎麼會有英語的環境?所以應該增加小孩學英語的時間,其次老師應該學基本的英語句子,跟孩子在一起時多用這些英語的句子交流。
另外,一個3歲的小孩正是母語學習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我們最好不要用第二種語言幹擾他,所以我想還是應該在11、2歲學習英語,這時候他的漢語已經非常牢固了,這時牢固的漢語會幫助他學習英語。
還有一點,在中國學習英語不是輕鬆的事情,我們需要用功,需要有毅力,也需要有非常好的方法才能完成這樣任務。如果逼迫一個3歲的小孩用功,顯然是不現實的。與其讓3歲的小孩學不會英語,還不如從11、12歲督促他學會英語。
AMY:您認為現在的許多英語老師是不是他們的口語根本就是錯的,根本就是有問題的?
曲剛:確實很多老師不合格,不光是他們的英語有沒有錯誤的問題,而且有時候更嚴重---他們根本講不了英語。他們可以用漢語滔滔不絕的講述英語考試的技巧,但卻不能用英語交流。但我們不能怪這些老師,他們是很用功很敬業的,原因不在於他們,而在於大環境。我們現在是以考試作為指揮棒的,即使老師想改變也是無能為力的。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怪在老師的身上,我們應該3分靠老師,7分靠自己。
LTWCAT:我現在已經讀大四了,怎樣才能趕在畢業之前學好口語呢?
曲剛:中國一位非常資深的外語專家說過,如果取消現在所有的英語考試,那麼中國人的英語絕對不會像現在這麼差。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你就會學好英語。
砸不開的核桃:有時會出現你的語法是錯的,但老外還是聽懂了你的意思,這時候你怎麼知道自己是對是錯?
林中白狼:管它對錯,你的目的不是已經達到了嗎?
SPRING:在我們學校裡面大多數人都羞於張口,所以我沒辦法找到好辦法學習口語,這樣情況下如何提高口語?
曲剛:不知這位網友是否相信,在大多數情況下,我是和自己練習口語的。我認為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比如我看完了一篇文章,我並不把這篇文章放過去,而是用自己的嘴口述一遍。這不是背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英語反述它。而且不是一遍,而是幾十遍。這個事情很不好做,但如果做到了你就會發現你的口語水平上來了。練習口語並不一定非要跟真人練習。
BHYZHH:請談一下您與李陽的區別,快步英語與他的方法有什麼區別?
曲剛:李陽的方法給大家是鼓勵,我的方法給大家更多的是方法。我認為鼓勵是很重要的,但是學英語這件事,總的來說是一個學術問題,所以應該用學術的態度來對待它。
H:請問你有沒有關於英語教學的書,怎樣可以買到?
曲剛:我寫了三書《決戰英語口語》,在全國各地大的新華書店應該都能買得到。但是我的書有一點偏難,並不是那麼卡通化。
林白:想學真東西就不能那麼卡通。
ZH:曲老師有沒有培訓班?我想上您的班。
曲剛:11月我將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教育臺開播一個節目,每天晚上6點多播出。
林白:現在網上有一種論調,覺得中國人講英語講的太多了,不如還是回頭講中文算了,這是一種淺薄的觀點,恐怕也包含著某種偷懶的心理。我們的英語講得既不夠多,也不夠好。在2008年奧運會開辦之前,我們的人民需要快速提高英語的整體水平,我們與世界的接軌也需要更流利語言的溝通。如果沒有這種溝通,外界將永遠無法知曉我們中國的文字有多麼偉大。
希望今天曲剛老師的節目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讓我們拋開固有成見,打破死板的教條,有效地掌握英語這個工具。謝謝曲剛老師,謝謝網友的參與,下周一晚上名人有約再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