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中國網.高端訪談】日前,有媒體報導,「住宅產業化行動方案」有望明年出臺,而這一標準也極有可能納入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由此看來,住宅產業化已成為房地產不可逆轉的趨勢。那麼,對於住宅產業化所提出的「被動房」概念,普通百姓是否了解,它與普通住宅相比有什麼特點。帶著這些疑問,10月25日,在住博會上,地產中國網獨家專訪了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主任文林峰 。
地產中國網:普通百姓對於「被動房」這一概念並不是很了解,您能否簡單介紹一下?
文林峰:簡單來說,在北方地區,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或取消機械式主動採暖,完全依靠外牆保溫系統、門窗的保溫隔熱性,還有整個大樓的密封性,來達到冬季室內溫度18度的要求。
現在,在秦皇島已經有4棟18層的大樓建成,我們去監測的時候,室外是零下10度,室內是零上19度。這主要得益於有一個強大的新風換氣系統,它可以把太陽光射進室內的熱量、人體在房間裡活動產生的熱量計家用電器的熱量全部收集起來,加之房屋的保溫系統,就能夠達到一個較高的溫度、較好的舒適度。
我們現在從黑龍江寒冷地區到福建冬暖夏熱地區,都在全面地推「被動房」,這對中國來說,可能是節能效果最明顯的、最有發展趨勢的。它不僅節能效果好,同時也能促進房屋產品的更新換代,任何劣質的產品都不可能在「被動房」裡應用,如果用了,其保溫隔熱性能達不到,人們在裡面很寒冷,那麼這棟房屋就不合格,所以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同時,人們居住的舒適度也大為提高,因為新風系統會跟二氧化碳聯動,當室內空氣汙染後,新風系統就會啟動。據我所知,德國準備到2020年在全國推行「被動房」。
地產中國網:「被動房」目前是否被市場接受,在市場上的推廣程度如何?
文林峰:以前,雖然我們做了很多宣傳,但因為沒有建成的項目,很多人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在中國落地,但當我們所有的領導、專家去看了之後,發現這個技術並不難,很容易在中國推廣。所以,我們現在有黑龍江一村,哈爾濱長春、營口、石家莊、北戴河、承德、太原、武漢、福建等不同氣候的城市都有示範項目在做,我們是希望每一個不同氣候的區域,都有自己特色的被動房。現在,被動房已成為行業內的共識。
地產中國網:與普通住宅相比,在造價成本方面,「被動房」大概會高出多少?
文林峰:被動房的造價成本比傳統住宅要高600元/平米,這主要由三塊構成:20多公分的外保溫系統、良好性能的門窗及新風系統。被動方特別適合在住宅、大型公建、中小學、醫院、邊遠地區等市政供暖無法到達的地方。我們現在還僅在長江流域以南推廣,因為其冬天沒有供暖,比較冷,如果說我們僅僅靠保溫技術就可以達到冬季較舒適的溫度的話,那長江流域以南的冬季問題就解決。
地產中國網:那麼在售價方面呢?
文林峰:秦皇島項目的售價比普通住宅高出2000元/平米,為全裝修的住房,裝修標準是1000元/平米。雖然如此,但市場反應仍然很好。我們希望,以後的房地產發展方向還是從人們老百姓自己體驗的舒適度、性能更好地,更優地去建設房子,而不是都是大理石、進口的衛生潔具,那都是表面性的。
地產中國網:目前,在政策方面,比如拿地、補助等,「被動房」能夠享受到哪些優惠?
文林峰:在拿地方面,與普通住宅相比,被動房沒有任何優勢。因為現在剛開始試點,我們可能會享受一些節能方面的補助。以秦皇島的項目為例,獲得了發改委3000萬元的專項扶持資金。但是我們會通過各種渠道,支持這樣的企業。